我們究竟該怎樣愛自己的孩子?

2020-12-24 看見就想說

2020年7月17日下午,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對林建廈故意殺人一案籤發執行死刑命令,對林建廈執行了死刑。

殺害女兒同班9歲同學的男子被執行死刑

———我們究竟該怎樣愛自己的孩子?

看到這個消息,不禁讓人深深嘆息:好好的兩個家庭,就此毀了。

林建廈因女兒與同學間的小摩擦心生怨恨,蓄意報復行兇,攜刀進入校園,殺害年僅9歲的小學生,犯罪性質惡劣,手段殘忍,情節、後果嚴重,被判死刑。這一點無可非議。一個頭腦健全的成年人,不管何種原因,都不應該把刀揮向一個才9歲的手無寸鐵的孩子,這和當年的法西斯劊子手有何區別?孩子小不懂事(事實上只有9歲),但是你是大人啊,難道也不懂事?

因為女兒受了委屈,就要為女兒討回公道,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林建廈有多麼的愛孩子,他不想讓女兒受到一點委屈。但是愛孩子也是要講究方法的,你能陪伴她一生嗎?你能保證自己的女兒不與同學發生矛盾?你能保證每次和同學發生矛盾時你都在場嗎?等你老去的那一天,她還不是得靠自己生活?

這就讓人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究竟怎樣做才是愛自己的孩子?

我認為現在的孩子,最缺的就是以下兩個方面的教育:

一、挫折教育

現在的孩子,從小就生活在蜜罐裡,家人從沒出生就為他們準備了所有的東西,生活上更是什麼都不讓孩子做,幾乎都包辦代替。他們的生活舒適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從小被父母捧在手心裡,但是在面對挫折的時候,往往沒有直面的勇氣。不是哭鬧不休,就是灰心喪氣。

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挑戰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如果孩子沒有遭受挫折的洗禮,沒有正確對待挫折的思想,就好像是溫室裡的"花朵",是不可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的。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紅」,要想孩子茁壯成長,挫折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挫折教育,能讓孩子懂得,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應該用積極的態度去應對。

二、生命教育

最近一段時間,學生自殺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2018年10月,湖南衡陽三名中學生自殺:服毒之前寫好遺書:

2019年10月24日,14歲學生跳樓自殺,兩份遺書透露死因:

2020年6月8日,一名內蒙古高考女生考完語文後跳樓自殺;

2020年3月3日在河北一小區內,由於家長訓斥自己的孩子學習網課不積極,導致孩子一怒之下跳樓輕生;

2018年9月8日,四川成都的一小女孩,因媽媽不給看電視,一時賭氣,直接從21樓墜下。

……

太多太多血淋淋的例子,實在是不忍列舉。

說明: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些一個個逝去的祖國的花朵,無不表明他們是何等的無視生命,「螻蟻尚且偷生」,可是他們就那麼為了一點小事就隨隨便便把生命丟棄了,給親人留下無盡的痛苦。教育孩子珍愛生命,敬畏生命實在是刻不容緩!

相關焦點

  • 我們該怎樣向長大成人的孩子表達愛?
    孩子高中畢業,滿十八歲了,從此以後他們就是成年人了。儘管在所有的父母的眼中,自己的孩子永遠都是孩子,可是,在孩子的心中,成年以後的他們已經是獨立的社會人了。他們不再需要父母的呵護,更不需要父母過度的說教,他們想為自己的生活做選擇,做決定。父母過度的關注常常會讓孩子產生逃避的想法,從而使得親子關係變得疏遠。
  • 孩子,我該怎樣愛你?
    兒時的記憶仿佛就在昨天,現如今的我已是兩個初中孩子的媽媽,也許是我無能吧,孩子的生活學習整天搞的我焦頭爛額,心力憔悴。 不禁回想自己的初中時代,那時候電腦還沒普及,也沒有網絡電視,更沒有智慧型手機和五花八門的電子助學產品,老師教學嚴謹認真,學生學習刻苦努力,大多學生都能認真聽講,儘自己最大努力吸收老師當堂所講內容,因為一旦聽不懂所學知識課後作業就無法完成,作為農村孩子,家長忙於生計大多無睱顧忌孩子學習,再加上家長原本文化素質也不高,對於學習也基本束手無策。
  • 孩子,我究竟該如何愛你
    原標題:孩子,我究竟該如何愛你   編者按:今年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的主題是「給孩子適宜的愛」,希望聚焦並糾正目前幼兒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過度保護、過高期待、過分控制、過於放任等問題。我們很難認識到自己是多麼生硬和粗暴,所以我們必須時時刻刻儘可能溫和地對待兒童,避免粗暴。教育的真正準備是研究自己。   教育學和心理學對於嚴厲教育所帶來的損害的研究已經很成熟了,但時至今日,人們對嚴厲教育的破壞性仍然沒有警覺。   現在,棍棒教育的支持者動不動就用「中國傳統教育」來說事,這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歪曲和糟蹋。
  • 家長們認真看:怎樣才是真正愛自己的孩子
    拋開極端的個例,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是深切的愛著自己的孩子的。只不過,表達的方式可能有所不一樣。就像我和幾個朋友討論的那樣。然而事實是,這些愛都還很片面,都還很不夠。那麼,究竟如何愛自己的孩子?可能有人哼了一哼:奇了怪了,我連如何愛孩子都不會了?不急,我們往下看。
  • 「偽娘」「娘炮」風盛行,我們究竟想培養一個怎樣的孩子?
    近日,新華社《娘炮之風當休矣》、人民日報《什麼才是該有的男性氣質?》兩篇文章的發布,將當下青少年的價值觀問題再一次搬到了臺前,在不同的討論聲下,我們不禁想問,當今社會究竟想培養一個怎樣的孩子?表面上看是娛樂至死造成,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當下很多孩子的童年生活都缺乏男性角色的存在。與其擔心孩子被遙遠的電視節目所同化,不如著眼於家庭中的男性成員,讓父親主動點,多花點時間參與到家庭教育中,以實際行動向孩子展示何為男性氣質。
  • 今天,我們該給孩子怎樣的金錢觀
    今天我們該給孩子怎樣的金錢觀,當「我們拿出手機掃碼付款,孩子卻以為裡面有用不完的錢」,引發家長共鳴。關於幼兒園階段的相關教育內容,該委員會列舉了「區別自己的物品和他人的物品」、「遵守約定」、「珍惜勞動價值」等。
  •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母》丨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
    是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好時代,我們作為父母,都會去讀書、學習如何教育孩子。但是,我們有想過需要教育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嗎?《我們現在怎樣做父母》一本為父母量身定做的參考書,讀了,或許你會有所啟發:只有教方法的與時俱進是不夠的,教育理念才是關鍵與根本。
  • 《少有人走的路》:我們該如何去愛自己的孩子?
    中國人到底愛不愛自己的孩子?我曾經很堅定不移地相信自己,我是非常愛自己的孩子的。而且我也一直認為,所有的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孩子是上天賜予我們為人父母最好的禮物,無論從血緣還是人性,我們都是無條件不講任何回報的愛著自己的孩子。尤其對於中國大多數父母來說,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是父母親放在心尖尖的寶。父母可以無條件地為自己的孩子奉獻一切。
  • 動輒上萬的早教班,究竟該不該上?也許我們弄錯了早教的真正意義
    01、我陷入和多數寶爸寶媽一樣的煩惱中:該不該讓寶寶去上早教班?也許對早教中心有所了解的家長都知道,早教班的費用並不便宜,動輒上萬,甚至可能比我們不少寶爸寶媽一個月的收入還要高。但是,很多的家長,卻心甘情願地為此買單,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我也不例外。
  • 這個年代,我們該怎樣當老師?
    且不必圖口舌之快隨心謾罵教育的各種失敗和悲哀,也無需指責學校管理不嚴竟能讓學生帶彈簧刀上學,更無需悲哀於該生的「白眼狼」行為和無視後果的承擔感,我倒很想去探究這刺殺老師的孩子背後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生存、生活經歷和原生態家庭。
  • 孩子總愛粘著你怎麼辦?我們該怎樣去把握好"粘"這個度
    孩子總愛粘著你怎麼辦?我們該怎樣去把握好&34;這個度娃娃就是從娘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本是同體。孩子依戀媽媽,跟媽媽難捨難分再正常不過,除非異常出現---要是一點不依戀其實是異常的情況出現了,一方的情感有了問題,才會一點也沒有瓜葛。任何其它的人體驗不到這種母與子的深入骨髓的關係。
  • 怪天怪地怪空氣,總之不是自己的錯!孩子愛「甩鍋」,究竟該咋破
    雖說「甩鍋」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但在孩子濫用「甩鍋」行為時,我們做家長的也難免會看不下去——我們害怕孩子對自己及身處的這個世界的認知出現偏差,在挫折發生時不想著去努力提升自己、只會怪這個怪那個,被所謂的「甩鍋」遏制了成長的步伐!
  • 身為父母,該怎樣愛你的孩子
    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只懂得照顧自己的感受,不能體諒別人的辛苦,也沒有學會愛的能力。 我們過多地幫助孩子,實際上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大的阻礙。剝奪了孩子勇於嘗試的機會,剝奪了孩子自己去感受的機會,剝奪了孩子自己在成長路上犯錯的機會。
  • 剝奪孩子的快樂童年,我們究竟在擔心什麼?
    那時我們花費了很多心思,經過多方面權衡比較,最終給女兒選擇了一所提倡「以愛和自由」為主的私立幼兒園,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是我和老公選擇幼兒園的重要標準。幼兒園的園長是一個溫暖有愛的人,班級的老師也很溫柔,所以女兒上幼兒園時,適應能力很強。那時,女兒在幼兒園每天有兩個小時的戶外時間,還有遊泳課,陶藝課......女兒每天上幼兒園很開心,因為那裡不僅有喜愛她的老公和小朋友,還有許多好玩的。
  • 遇到「梁朝偉」式的迴避型戀人,究竟該怎樣與之相處?
    面對這樣一個古怪的男人,若不是深愛,哪個女人能一忍再忍呢?或許換了別人,婚姻早就散場了吧,不過劉嘉玲既然愛他,就一定懂他,表面上任性的他,實際上是個瀟灑卻落寞的獨行俠,他的世界是自由與孤獨並存,若非有十二分的理解和包容,他是不會允許誰呆在身邊的,但劉嘉玲除外,因為她懂得該如何與梁朝偉的這種迴避型戀人相處。
  • 五一國際勞動節,我們該給孩子怎樣的勞動教育
    今天是國際勞動節,讓我們用這篇文章來致敬勞動者。五一節,我們應該給孩子怎樣的勞動教育呢?我們先來看,勞動教育的重要性。我們要培養的人,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這一目標早在新中國之初就已經被國家領導人提出,並一直踐行。
  • 孩子們愛繪本 支招:英文繪本究竟該怎麼讀?
    孩子們都愛繪本。但是,英文繪本究竟該怎麼讀?英語啟蒙有妙招嗎?  1月16日下午,福田圖書館繪本工廠的「繪·講述」上,十餘位媽媽和寶寶們進行了一場生動有趣的英文繪本「對話式互動」體驗。來自心喜閱童書英語館的資深編輯張昳,以蘇斯博士大獎系列分級讀物《兒童英語聽說繪本》中的小故事為例,分享了英語啟蒙的小妙招。  原來,孩子們都喜歡看漫畫。
  • 我們該怎樣和孩子溝通?
    四、讓孩子過個快樂的假期孩子們怎樣過一個快樂的假期,這是家長和孩子共同關心的問題,只是考慮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在暑假還沒有到來之前,就提早為孩子報名參加各種家長認為對孩子前途有幫助的奧數、寫作、音樂、美術、英語等培訓班。
  • 我們究竟會不會跟孩子溝通?你是怎麼跟孩子溝通的?
    最近,我開始反思自己究竟該怎麼跟孩子溝通?每次她考試成績差、出現各種各樣我不滿意的行為時,講題講了半天還不懂的時候,我那個血壓不斷上升的時候,我該怎麼心平氣和的跟孩子溝通。從前,我總是簡單粗暴的動手,打孩子!在打的同時還會忍不住的說出一下不該說的話,傷害孩子的自尊。你是豬嗎?你要是這樣就不要去學校了,浪費資源!
  • 究竟該怎樣選擇隱形車衣
    究竟該怎樣選擇隱形車衣隨著新車的問世,越來越多的車主會選擇在愛車上貼隱形膜,隱形車衣作為一種新興的漆面保護手段,已受到不少車主的青睞。但還是有車主對隱形車衣了解不多,在選購隱形車衣時缺乏經驗,一方面擔心自己上當受騙,另一方面又貼了劣質膜造成愛車受損。那麼究竟怎樣來選擇呢?事實上,有一些簡單的方法可以幫助你分辨出隱形車衣的好壞。第一,看車衣的透明度,好的車衣透明度會比較高,因為透明度越高越不會影響車的原色,同時也能保持車的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