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研究生遭受學歷歧視,招生規模收縮,六成考生不願意報考

2020-09-07 Luna宇青留學

因為最近很多人在找工作,就有很多同學在就業過程中遭受了學歷歧視,有很多招聘單位明確只招全日制研究生,一些地方的人才引進計劃中,諸如落戶優惠、人才補貼、就業崗位等也只對全日制研究生開放。

在2020年2月4日國家教育部辦公廳等五個部門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中明文規定了用人單位招人員應當向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但是由於並沒有明文規定對單位有問責制度,所以很多單位還是不認可非全日制研究生。

來自教育部辦公廳


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說了以下四個方面:

一、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6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廳〔2016〕2號),明確自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國家統一下達招生計劃,考試招生執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培養質量堅持同一要求,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二、強化就業權益保護

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就業機會。各級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公開招聘要根據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條件,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

 三、加強就業指導服務

 高等學校要加強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業指導服務,對取得學籍並完成學業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畢業研究生,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部門和高等學校要按規定統一辦理就業手續,定向就業的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業。

四、加強政策宣傳引導

各地各相關部門要積極宣傳國家關於發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各項政策,指導用人單位完善招聘研究生的相關辦法。



那很多單位不認可非全日制研究生就導致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規模收縮

《2020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中稱:生源不足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納入統考以來招生單位面臨的普遍問題。近三年,大部分院校未完成非全日制專業招生計劃,部分專業存在無人報考、無人上線、考生不願調劑到非全等問題。從今年部分高校公布數據看,生源短缺問題依然比較突出。

2020年各大高校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非全日制卻呈現縮減趨勢。其中如,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非全日制招生計劃數較2019年減少了1000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計劃招生數為3400人,2020年較2017年縮招1600人,僅計劃招生1800人。

報告還稱,中國教育在線調查顯示,六成左右考生不願意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27%左右的考生願意把非全日製作為備選項。而對於不願意報考非全日制專業的原因,超過七成的考生擔心畢業後非全日制文憑不被就業單位認可。

那很多選擇非全日制的研究生也都是沒辦法,經濟不寬裕,一邊學習還要一邊上班,經歷也都有限,但是反過來講,全日制的研究生又覺得,如果用人單位都一樣對待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對他們有點不公平。

全日制的研究生會覺得,他們為全脫產的學習,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對他們更嚴格的要求,好不容易畢業了,那些非全日制的學生有很多的都是混幾節課,考試隨便一考,所以最終的結果就是會覺得不公平。這是人之常情,也都能理解。並且從用人角度來看,無法準確判斷非研學生的水平高低,學歷真假,市場也存在花錢買證,所以乾脆一刀切,不認可,不要,也無可厚非。

如果沒辦法用三年時間讀全日制研究生,又想拿到單位認可的研究生學歷,可以考慮國外的一年制的研究生。推薦經濟實惠的西班牙,比在國內讀三年還便宜。



有人問了為什麼要去西班牙牙讀研,有什麼優勢啊?為了讓大家選擇適合自己的路,我絕不是打廣告。我會分析優缺點,你自己來決定值不值得。

1從錄取難度上來說

國內的研究生

要經過1初試2複試,層層篩選才可以獲得錄取通知書,考試難度大,十幾門,還要額外提供相關證書或者論文,因為人數眾多,錄取難度大.專科考研的學校一般還要加試,即通過筆試和複試的英語面試。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2020年考研報考人數高達341萬,預計報錄比為4:1(報錄比指報考人數和錄取人數之比,報錄比越大說明該專業考研難度越大),這是歷年來考研人數首次突破300萬。

西班牙的研究生

不需要考試,只需要申請,本科生和專科生都可以申請,需要提供畢業證,學位證,成績單,可讀研證明,也可以提供你的工作經驗證明,實習證明等可以是加分項.

2從含金量上和就業競爭力來說

國內的研究生

國內正規大學的畢業證都是認可的。很多單位會覺得你的能力不錯,就業競爭力比本科要高。還會有落戶優惠、人才補貼等政策支持

西班牙的研究生

為什麼能中國的本科生和專科生可以直接升碩?並被中國教育部認可。

因為西班牙以前是大專3年,本科5年,研究生1到兩年,後來學制修改,現在的西班牙教育體系,第一階段的本科只有4 年,但又因為2007年,中國和西班牙籤訂了學歷互認的政策。所以在申請碩士時,中國的三年制大專和四年制本科都被歸為第一階段學歷,接下來可以申請第2階段的研究生,然後回國認證。

短時間內拿到高含金量的碩士學位,那為什麼一年制含金量還高?是因為教育體系對等,並不是西班牙碩士爛,水分大,你和西班牙本地學生是一樣的,別的國家的大學首先是服務於本國人的,西班牙依託於歐洲的教育環境,如果你在國內只是專科生或者普通三本生,去到西班牙可以上和國內985.211齊名的大學,在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這就可以了。

一年拿到碩士,並可以享受碩士留學生歸國優惠政策,對積分落戶,進入國家單位,或者買免稅車都是有政策的。

3從費用上來說

國內的研究生

一年學費和生活費加起來按五萬算吧,3年下來也需要15萬左右

西班牙的研究生

學費:巴塞和馬德裡公立大學一般在2萬人民幣到4萬左右。

北部和南部的學費在從8000多人民幣到2萬人民幣區間。

生活費包括房租:巴塞和馬德裡一年在6萬到8萬,其他地區從3萬到5萬不等。

所以總花費一年最低8萬,最高15萬。節省一點一般就是10萬,可以打工兼職,抵消掉房租和生活費。性價比還是很高的,還可以去歐洲26個國家旅遊增加見識。

所以綜上所述,同學們可以根據你的情況選擇,如果不能全日制的研究生,可以去西班牙都一年制的研究生,性價比還是挺高的。

相關焦點

  • 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被拒,是「學歷歧視」嗎?
    文 | 陳墨近日,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引發社會關注。只因畢業證上「非全日制」四個字,不少碩士研究生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有人無緣省考面試;有人報考了教師崗位,後被取消應聘資格;有基層公務員上行通道被卡住。除了應聘、升職受阻,一些地方政府發布的人才落戶、補貼政策也將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排除在外。
  • 嘉興在線丨非全日制學歷不該遭受歧視
    今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門在《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中提出明確要求:「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就業機會」,「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也就是說,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要一視同仁,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歧視非全日制研究生。但道歉顯然不能消除一些用人單位以及社會公眾對非全日制學歷的歧視。
  • 非全日制研究生很委屈:我們不水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新聞記者 程婷近日,澎湃新聞一則題為《教師招聘歧視非全日制學歷?鄂爾多斯致歉:組織者不了解通知》的報導引發社會輿論關注。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規模收縮2017年3月,《中國教育報》曾報導稱:政策(指《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關於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培養等的各方面規定)
  • 非全日制研究生很委屈:我們不水!
    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規模收縮2017年3月,《中國教育報》曾報導稱:政策(指《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關於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培養等的各方面規定)推出後,2017年研究生報名人數大幅增加,江蘇、北京、遼寧等地的增幅均超過20%。
  • 非全日制就業遭歧視?報考非全需慎重?
    針對這一就業的不公平的現象,不少同學紛紛發聲,反映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在人才落戶困難、入職被拒、就業受歧視等多個方面的問題。雖然國家已在教育政策、證書、用人單位上下了很大工夫,但社會上還是普遍存在現實就業的歧視。許多公司HR在招人時都表示不認可非全日制研究生,更有的HR直接表明非全日制=本科生。非全日制招生背後存在什麼問題?
  • 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該遭受就業歧視
    其中,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12月1日《人民日報》)關於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爭議向來不少。此則新聞一出,更是引來不少質疑:「憑什麼?非全日制上課學時怎麼能和全日制的相比?他們在讀書上花的時間有全日制的多嗎?配和全日制研究生比就業?」難道,非全日制真的「不配」嗎?
  • 從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的前世今生,看今天的非全日制學歷歧視
    究其原因還得從非全日制學歷的實行到今天的自主擇業開始說起,才能夠真正的理解為什麼受到歧視。剛開始並不是叫非全日制學歷,普遍叫法是進修學歷,首先為大家所熟知的應該是中師生以及國營企業的管理人員開始,那時候私企罕見,沒有私企願意耗費錢財去培養人才。
  • 如何消除「非全日制」學歷歧視?
    僅僅因為所持的碩士研究生學歷系「非全日制學歷」,便被相關招錄單位認定為「學歷不符」,這種做法顯然並不合理,明顯屬於學歷歧視。這種學歷歧視,不僅涉嫌侵犯勞動者的平等就業權,實際上也明顯違背了教育部的相關要求。
  • 如何消除「非全日制」學歷歧視
    鄂爾多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對此回應稱,確實存在有關考試組織人員不了解相關政策,在資格審核時對非全日制學歷未予通過的現象,為此鄭重道歉。僅僅因為所持的碩士研究生學歷系「非全日制學歷」,便被相關招錄單位認定為「學歷不符」,這種做法顯然並不合理,明顯屬於學歷歧視。這種學歷歧視,不僅涉嫌侵犯勞動者的平等就業權,實際上也明顯違背了教育部的相關要求。
  • 就業歧視為哪般——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兩難抉擇「圖」
    ,據教育部統計2020年大學畢業生數量約為874萬人,而2020年一季度各行業提供的崗位數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此背景下非全日制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遭受的「歧視」問題多次在網際網路上發酵。從2016年9月的改革措施來看主要的著眼點在於強調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培養方式、錄取方式等流程差異幾乎等同,同時政策上也允許應屆生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允許全日制調劑到非全日制,這就給日後非全日制研究生「遭受歧視」埋下伏筆,因為這實質上就註定大量全日制落榜考生會轉入非全日制學習。
  • 2021年考研 | 非全日制就業遭歧視?報考非全需慎重
    非全日制就業遭歧視?報考非全需慎重?針對這一就業的不公平的現象,不少同學紛紛發聲,反映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在人才落戶困難、入職被拒、就業受歧視等多個方面的問題。雖然國家已在教育政策、證書、用人單位上下了很大工夫,但社會上還是普遍存在現實就業的歧視。許多公司HR在招人時都表示不認可非全日制研究生,更有的HR直接表明非全日制=本科生。非全日制招生背後存在什麼問題?
  • 「不好意思,我們不招非全」: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
    作為北京某大學2018級法律碩士研究生,方思(化名)在求職時備受冷眼,由於讀的是 " 非全 " 研究生,多數律所、省考的崗位她都沒有報考資格," 想不通,同樣是統招統分的在讀研究生,非全日制的為何不被承認?"相信很多非全畢業的學生在求職時多多少少都會遇到點這種「學歷歧視」的情況,用人單位在JD上明顯標註「只招收全日制碩士」,對非全根本不感冒。
  • 非全日制受歧視,全日制不招生,21考研人究竟該何去何從
    不少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就業時遭到歧視,「非全研究生考教師被取消資格」,「非全研究生考教師兩次獲第一兩次被拒」,前幾日,「教育部回應非全碩士受歧視」這一話題更是登上了熱搜榜,引發了不少網友的討論。  但是,許多用人單位卻在招聘時並不認可非全日制研究生,這也是近幾年來,許多院校都未完成非全日制專業招生計劃的原因之一。  非全日制招生「遇冷」,招生規模呈縮減趨勢  生源不足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納入統考以來招生單位面臨的普遍問題。
  • 非全日制研究生遭遇就業歧視 道歉了事?
    「我們僅僅因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而錯失一個好機會,有可能我們一生的命運就會發生改變。」小法告訴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網絡上有一部分人認為:「全日制還招不過來呢,不承認非全日制學歷是正常現象。」小法表示,這個錯誤觀點的根本其實在於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含金量上的誤解。
  • 「多個『非』字,人生被否定了」——非全日制生:在歧視與正名之間
    當天教育部下發通知,明確提出「2016年12月1日後錄取的研究生從培養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區分」,而且兩者實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不過,在「非全」學歷證書上,會印有「非全日制」字眼。
  • 「多個『非』字,人生被否定了」——非全日制生:在歧視與正名之間
    當天教育部下發通知,明確提出「2016年12月1日後錄取的研究生從培養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區分」,而且兩者實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不過,在「非全」學歷證書上,會印有「非全日制」字眼。
  • 非全日制研究生遭歧視,碩士不是掏錢就能讀
    進入10月,企業陸續開始秋招,對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來說,求職過程卻備受冷眼。據媒體報導,國內某大型建築公司明確「不招收非全日制的學生」,某企業HR也曾坦言,「(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區別)大了去了,非全日制=本科生」。
  • 「非全日制研究生」被歧視背後是什麼?
    我們列舉其中幾例——今年,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一些地方招聘教師進行資格審查時,將非全日制研究生應聘者拒之門外。這起事件一度引發網友熱議,有關「非全日制研究生」話題衝上熱搜榜。華中師範大學非全日製法律專業女碩士研究生王藝,今年通過校招被河南移動公司錄取,已經籤訂了三方協議,但在正式辦理入職手續時河南移動卻以「不接受非全日制畢業生」為由解除協議。
  • 非全研究生就業遭歧視?「非全日制=本科生、課程水、混學位……」
    同時,2018年有大比例的考生不願意被調劑至非全日制,中國教育在線調查顯示,因擔心畢業後非全日制文憑不被就業單位認可而不願調劑至非全日制的考生約佔47%。相關數據不完全估算,2018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數為3.625萬人,在讀非全日制研究生為11.538萬人,畢業生為2.552萬人。
  • 非全日制研究生遭遇收到就業的歧視
    地方政府已下令有關部門嚴格執行國家有關今後招生考試中聘用兼職研究生的政策,為相關人才提供平等的就業機會。博主「招聘非全日制研究生」:我希望我的帳戶在當天被取消兼職研究生會遇到就業歧視嗎?有各種各樣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