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撫物,孩子的精神保護傘

2020-07-28 媽媽愛姮寶

案例1:

在小區裡看到一名正在玩遊戲的女孩子,拋球的時候還不忘帶著一隻可愛的卡通玩偶。那玩偶隨著她的動作晃來晃去,手臂都被細帶勒出了印子。

安撫物,孩子的精神保護傘

案例2:

我家姮寶,自出生就對安撫奶嘴有很強的依賴。睡覺也好,餓了也罷,甚至情緒不好哭鬧時,給她奶嘴,基本都能起到安撫作用。

兩個案例中,卡通玩偶和安撫奶嘴都可以被稱作安撫物。事實上,這樣的安撫物還有很多,像毛毯毛巾、玩偶、甚至是媽媽的衣物。

有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孩子睡覺一定要抱著她的小毛毯?為什麼那個可能已經很破舊的玩偶會對孩子的情緒有那麼大影響力?

孩子需要安撫物一定不是孩子出現了問題,也不見得就是不好的事情。

安撫物,孩子的精神保護傘

安撫物是孩子出生後的過渡物體,是孩子從依賴母親到走向獨立的橋梁,對孩子成長有積極的作用。

安撫物對寶寶來說,就是一個可以讓他放鬆情緒、減輕焦慮的貼心「好友」。作為寶寶的安撫物,它一定是一件從小時候就經常陪伴在身邊的東西,而這件東西它可以給寶寶帶來安慰、快樂和安全感。

有家長會擔心一直放任孩子依賴安撫物會不會對孩子有不利影響?安撫物會不會戒不掉?

事實上,孩子對安撫物的依戀,有助於孩子內心的安穩和平和,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幫助的,不必強行戒掉。

安撫物,孩子的精神保護傘

而且隨著寶寶慢慢長大,安全感逐漸增強,對人和事物的依賴會降低,生活中出現更多吸引注意力的事物,絕大部分寶寶會擺脫對安撫物的依賴,所以不必太擔憂。

結束語

如果不理解孩子的行為,就無法判斷哪些行為是值得欣慰,哪些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作為家長,我們只有深層次地了解寶寶需求所在,然後用正確的方法來引導寶寶,才能幫助他們健康長大。

【我是@媽媽愛姮寶,一位80後的全職寶媽,重視親子教育,熱愛家庭生活。歡迎關注,一起交流、分享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安撫物管用不管用?也說說孩子的「戀物情結」
    所以今天的文章,想從我自己的育兒角度,和大家談談安撫物這件事情,作為一個早前並沒有「刻意」讓孩子的生活裡引入安撫物的人,逐漸地發現了安撫物之於孩子,不一樣的重要的地方。因為他們從小就開始學習著如何照顧自己,照顧他人;但如果目前還沒出現對安撫物有需求的孩子,也同樣是正常的,因為安撫物只是孩子生活中的一個小輔助物,而非替代物,一個健康成長的孩子,不應該需要靠「安撫物」才能夠獲得足夠的安全感。
  • 孩子依戀安撫物,到底該不該戒掉?
    這個「過渡客體」,可以理解成為是「安撫物」,一件能讓孩子獲得足夠安全感的物品,比如一個2歲多的孩子在媽媽上班後,需要一直抱著TA心愛的玩具熊,那麼對孩子來說,這隻玩具熊就代表著媽媽,有它在,自己便能心安。
  • 丟不掉的毯子和安撫物,孩子是有「戀物癖」嗎?
    許多孩子有這樣一件異常迷戀、愛不釋手的物品,它或許是一條毯子、一個奶嘴或是一個毛絨玩具,孩子走到哪就帶到哪。有些父母對此顯得非常無奈,想方設法要讓孩子戒掉這個「陋習」。丟不掉的毯子和安撫物,孩子是有「戀物癖」嗎?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孩子的那些安撫物。
  • 丟不掉的毯子和安撫物,孩子是有「戀物癖」嗎?
    許多孩子有這樣一件異常迷戀、愛不釋手的物品,它或許是一條毯子、一個奶嘴或是一個毛絨玩具,孩子走到哪就帶到哪。 有些父母對此顯得非常無奈,想方設法要讓孩子戒掉這個「陋習」。丟不掉的毯子和安撫物,孩子是有「戀物癖」嗎?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孩子的那些安撫物。
  • 寶寶過分依戀,安撫物,必須解除,3個方法引導孩子正確「戀物」
    安撫物短時間內使用可以給寶寶帶來一定的安全感,可以緩解寶寶內心的恐懼,但如果長時間使用危害還是很大的。孩子的依戀「安撫物」行為,給他帶來什麼影響1.會影響到孩子的發育問題凡事都要適量,有些寶寶的安撫物不僅起不到幫助孩子的作用,反而還會影響發育。比如,安撫奶嘴,這個安撫物確實會對寶寶小時候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如果長期使用,會影響到語言的發育,嚴重的還會影響到牙齒是否整齊的問題。2.
  • 嬰兒安撫物靠譜嗎?如何使用呢?你要的答案全都在這裡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往往會發現這樣的現象。孩子可能會對某些特定的物品產生特別的依賴,這個物品可能是一個小玩偶,或者是他嬰兒時期使用的一個小毯子,又或是一件他心愛的玩具。這些物品我們都可以把它稱之為安撫物。一、什麼是安撫物安撫物是指給孩子提供安全感的物品。它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直陪伴孩子,滿足孩子對安全感的心理需求。
  • 「毛巾不離手」「安撫奶嘴不離嘴」,如何幫助孩子脫離安撫物?
    如何幫助孩子脫離安撫物?反思己身。其實,在問「孩子依賴一件安撫物是否正常」這個問題時,父母要首先反思自己給到孩子的陪伴是否足夠,給到孩子的壓力是否過大。01 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一些孩子是因為在父母那沒有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才轉而向安撫物尋求的。這個時候,如果父母每天多花時間陪孩子交流、陪孩子做遊戲,每天多親親、多抱抱孩子,孩子感受到父母是愛他的、關懷他的,那他就會從父母這獲得足夠多的安全感,就會減少對安撫物的需求,漸漸地就會脫離對安撫物的依賴。
  • 送寶貝一個安撫物吧 好處多多
    這個東西就是寶寶的安撫物!有研究發現,超過70%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他們幼年時期的安慰物以及安撫玩具會有強烈的依賴感。但這並非是壞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安撫玩具或安撫物對寶寶的好處?  • 它是寶寶的好玩伴。
  • 選好安撫物有助成長,強行戒掉影響身心健康
    對於孩子來說,毛絨玩偶不只是玩具,還是夥伴,是精神寄託,他們能在毛絨玩具這裡獲得安全感。什麼是安撫物?很多孩子都有自己喜歡的捨不得扔的東西,就像《爸爸去哪兒》中林志穎的兒子Kimi,因為捨不得自己的小黃而痛哭流涕。
  • 你家寶寶有自己喜歡的安撫物嗎?
    這些物品我們把它稱之為安撫物。安撫物,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滿足寶寶安全感的物品。它在寶寶的成長中充當了陪伴者的角色,寶寶可以從安撫物身上找到安全感,並且學習如何照顧他人。這是寶寶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階段,安撫物陪伴著寶寶走向獨立的小世界,滿足寶寶情感和生理上的雙重需求,陪伴寶寶走過一段溫暖的童年之旅。
  • 去哪兒必須帶「安撫物」?孩子太「戀物」,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04孩子戀物並不是什麼很嚴重的事,家長只要順其自然就好。當孩子逐漸長大,有了足夠的精神力量來支持自己面對社會時,他們自然就會放棄所戀之物。在生命的前1000天,儘量給與孩子充足的陪伴。即便工作忙下班回到家也可以抽出一個小時陪孩子玩一玩,彌補平時白天不在家時候的缺陷。晚上儘量自己帶孩子睡覺,可以睡前給孩子先講會兒睡前故事,或者進行一些簡單的親子互動,為良好的親密關係建立基礎。
  • 海珠|打開孩子的「保護傘」.......
    積極發揮家庭對兒童的引導作用,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近期,昌崗街社工服務站在細崗東社區開展了「保護傘活動中,社工圍繞「如何正確認識我們的身體」「如何分辨和防範性侵害」「遇到性侵害時該怎麼做」等內容,讓孩子們直觀正確地認識自己的隱私部位,為家長和孩子普及了幼兒性別教育常識、如何分辨和防範性侵害等知識,並現場設立「一起學習」「 一起連連看」「一起唱歌」 「一起保護」等遊戲攤位,通過互動遊戲,打開了孩子們防範性侵害的陌生視角,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安全防範意識。
  • 【普法課堂】《未成年人保護法》新修訂 為孩子撐好法律「保護傘」
    【普法課堂】《未成年人保護法》新修訂 為孩子撐好法律「保護傘」 2021-01-06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庭教育中,媽媽在管教孩子的時候,老人總是充當保護傘怎麼辦?
    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除了眾所周知的「喪偶式」家庭教育方式,另一種讓很多人都很頭疼的問題就是:老人總是充當孩子的保護傘。老人成了家庭教育路上的攔路虎,多少人因為在教育孩子時,常常有老人阻攔而夫妻爭吵不斷,夫妻矛盾增多,夫妻關係緊張。
  • 嚴查「保護傘」,又一個公安幹部被「雙開」!
    而且,官方還指出劉嶽森「政治上對黨不忠誠、不老實,執法犯法,為黑社會性質組織充當『保護傘』」。這一問題,已經在不少落馬的公安系統幹部身上出現。近期,全國不少地方都在從嚴查處「保護傘」,已有不少違規違法的問題官員落馬。
  • 深挖黑惡勢力「保護傘」
    此次專項鬥爭,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進一步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一項重要舉措。  去年年初,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強調,要加大對「村霸」和宗族惡勢力的整治,決不允許其橫行鄉裡、欺壓百姓,侵蝕基層政權;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依法懲治「村霸」和宗族惡勢力犯罪積極維護農村和諧穩定的意見》,要求檢察機關堅決依法懲治「村霸」和宗族惡勢力刑事犯罪,突出打擊為「村霸」和宗族惡勢力充當「保護傘」的職務犯罪。
  • 「基層動態」弘揚憲法精神 撐起婦女兒童「保護傘」
    憲法宣傳周12月4日是國家憲法日,中興鎮婦聯以保障婦兒的法律法規為重點,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普及法律知識,弘揚憲法精神,提高廣大婦女和家庭學法、守法、用法意識,撐起婦女兒童的「保護傘」。弘揚憲法精神,守護婦兒權益,中興鎮婦聯在行動!來源:美麗中興【來源:崇明婦聯】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談談黑惡勢力的「保護傘」
    案件背後呈現出的「保護傘」問題令人擔憂,是什麼讓孫小果「死裡逃生」20餘年?又是什麼導致操場埋屍案事隔16年才得以昭雪?正是「保護傘」為這些犯罪分子提供了支持和庇護。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黑惡勢力的「保護傘」。什麼是黑惡勢力「保護傘」?
  • 大學新生,「巨嬰」兩手空空入校園,家長成為保護傘,今年或有變
    大學新生,「巨嬰」兩手空空入校園,家長成為保護傘,今年或有變。每年的大學新生開學,都牽絆著每一位家長的內心。大學新生開學,是新生開學的日子,也是家長開學的日子。歷年的大學新生開學,我們都能夠看到很多比父母還要高大的孩子,卻像「巨嬰」一般,兩手空空走入校園。家長卻成為了「代步人」、「保護傘」。每當看到這些,我們又有何感想?
  • 孩子戒安撫奶嘴太困難?家長要了解孩子「戀物」背後的原因
    如果孩子正在處於這種情況,那麼與其強行強制性地隔斷孩子與安撫奶嘴的聯繫,還不如想辦法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更細膩地回應孩子的需求和情感需要,讓孩子確認家長對自己的愛。2. 幫孩子做好心理"斷奶"了嗎?英國精神分析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在他的客體關係理論體系中,把兒童的安撫物稱為"過渡性客體"。他認為一個孩子在3歲之前,可能都需要一個他留戀的物品。父母開始在外面工作,不可能時時陪在孩子身邊,這時候,帶上一個自己熟悉的東西,其實是在給自己探索這個世界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