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寶媽對於這樣的場景一定非常的熟悉,那就是自家的寶貝不管在哪裡玩兒,手裡都會拎著一個玩具,這個玩具的具體分類是沒有局限的,可能是毛絨娃娃,也可能是一個卡通娃娃等,只要讓他感覺很舒服的一切都可以,如果一旦被拿走,就會讓他們感覺到不安。
閨蜜家的孩子濤濤就是一個典型的戀物寶寶,閨蜜從孩子半歲之後就去了職場,讓寶寶和家裡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過周歲的時候,閨蜜把我們都喊到一起給孩子過周歲,當時就發現孩子有一個習慣,就是走到哪裡手裡都要抱著一個小熊。
有時候小熊掉到地上髒了,濤濤不管它是否乾淨直接撿起來繼續抱著。閨蜜見狀,要把小熊拿走去洗洗,孩子硬是不讓,還哭鬧著不要讓媽媽拿走。後來聽濤濤的爺爺奶奶說,自從孩子的媽媽出去上班後的這個小熊就一直陪著他,睡覺時候要抱著,吃飯時候要看著,反正不許別人碰,自己也不放手。
看著濤濤這種習慣,閨蜜可愁壞了,要是個小女孩兒每天抱著小熊還說的過去,可濤濤是個男孩子,這也太女生氣了。其實濤濤就是一個典型的留守寶寶,雖然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很安逸,但終究替代不了父母給的愛。
濤濤之所以走到哪裡都要帶著小熊,這種表現已經很明顯表達了他把對父母的依戀轉移到了小熊的身上。
孩子戀物主要就是因為缺乏安全感,並且這種戀物的感覺是從半歲到一歲半期間最為明顯,因此,父母在這個期間如果沒有和孩子培養好感情,孩子就會經常哭鬧,或者對某件東西產生嚴重的依賴感。因此想要和孩子培養好感情,就要先了解清楚孩子戀物的原因。
孩子為什麼會依戀「安撫物」?
1.容易掌控
相對於和父母相處來說,安撫物似乎更加的穩定,更加容易受掌控。當寶寶在遇到不開心,或者外界傷害時都會習慣性的用安撫物來找回心理的安全感。
2.渴望被觸碰
很多的寶寶都非常喜歡粘著家長,都希望被父母親親抱抱,其實這是一種渴望被大人接觸的本能。當大人不滿足寶寶需求的時候,安撫物就會派上用場,代替父母來滿足自己。而很多的布娃娃都是比較柔軟的,這種感覺比媽媽抱還要舒服,因此就會讓寶寶產生戀物感。
3.缺乏安全感
隨著寶寶漸漸的長大,父母陪伴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尤其是進入幼兒園以後,初次面對陌生環境的情況下,寶寶的內心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這種情況下,寶寶隨手的安撫物就起到了可以緩解寶寶緊張的心情的作用,能夠代替家長,對寶寶進行一定程度的安撫。
安撫物短時間內使用可以給寶寶帶來一定的安全感,可以緩解寶寶內心的恐懼,但如果長時間使用危害還是很大的。
孩子的依戀「安撫物」行為,給他帶來什麼影響
1.會影響到孩子的發育問題
凡事都要適量,有些寶寶的安撫物不僅起不到幫助孩子的作用,反而還會影響發育。比如,安撫奶嘴,這個安撫物確實會對寶寶小時候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如果長期使用,會影響到語言的發育,嚴重的還會影響到牙齒是否整齊的問題。
2.衛生問題很難注意
大多數的寶寶對一些毛絨玩具是沒有抵抗力的,有些孩子由於太喜歡這些玩具,甚至不願意讓家長去觸碰,清洗,這就給細菌營造了很大的發展空間,給寶寶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傷害。
3.會影響到孩子內心的情感
有些寶寶或許是因為太喜歡某件玩具,甚至會達到連玩具的氣味,細節都會顧及到位的程度,如果這件玩具一旦丟失或者被損壞掉,這對孩子孩子的心理打擊是很有一定傷害的,嚴重的還會引發幼兒抑鬱症的情況。
自己的寶寶出現這種戀物的情況,很多家長都是不為所動的,認為這種情況長大後就好了。其實不然,作為父母,孩子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還是因為自己的工作沒有做好。因此,父母還是要儘自己所能,幫助孩子擺脫這種壞習慣。
父母如何幫孩子戒掉依戀「安撫物」行為?
1.給孩子儘可能多的陪伴
不管怎麼說,孩子出現這種戀物的習慣,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父母的陪伴不夠。心病還須心藥醫,解鈴還需系鈴人。
因此在平時,父母要儘可能的多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的成長,參與他們成長的過程。可以多陪寶寶做做親子遊戲,陪寶寶說說話,看看故事書等。讓寶寶慢慢的產生愛的感覺,自然而然的就會轉移目標。
2.多帶寶寶認識一些新朋友
寶寶只對一種玩具「情有獨鍾」的原因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因為孩子身邊的朋友太少,導致在他的認知裡世界就只有玩具和大人,再者大人如果不好好和孩子溝通,只是呆呆的照看他的安全,孩子肯定會把自己的精神寄託轉移到自己的玩具上。
因此,父母平時可以帶孩子到公園或者朋友家進行玩耍,多給孩子交一些同齡的朋友,這樣孩子既能感受到父母的愛,還能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漸漸的孩子就會感受到友誼的快樂,慢慢的就會忘掉安撫物。
3.給孩子買一些適齡的玩具
孩子都喜歡玩具,如果孩子的玩具過少,也會容易出現戀物的情況。因此,父母在平時可以多給孩子買一些適齡的玩具,男生可以買一些益智的玩具,女生可以買一些卡通的玩具,當然要按照寶寶的喜好來安排。家長還可以陪寶寶一起玩兒,在和寶寶玩的過程中,父母就會發現寶寶的興趣愛好,從而尋更合適寶寶的玩具。
寶寶出現這種情況,很大原因就是缺乏安全感。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因此為了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請家長不要因為自己繁忙而找各種理由忽視孩子,多多陪伴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他們無憂無慮的成長。
今日話題討論:您家孩子出現過這種戀物的情況麼?您是怎樣幫助孩子戒掉的呢?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