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上午,來自浙江師範大學2019年非洲法語國家大學治理能力提升研修班和2019年非洲法語國家高等教育管理研修班的29名國際友人來到金華開發區羅埠鎮開展研學活動。
位處金華西隅,距市區26公裡的羅埠鎮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鎮,現有考古資料顯示,9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山下周人」在此生活。羅埠上承徽州文化,下接金華八婺文化,孕育出具有羅埠特色的「寬慢」文化。全長460多米的老街,保存下許多明、清以及民國時期的古民居。近年來,該鎮以「茶味慢生活,商埠繁華地,運動健康行,小鎮生態居」為集鎮定位,深入挖掘羅埠醬油坊、羅埠土索麵等特色物質文化,全力打造三條特色街區,全力建設「茶味商埠,悅動古鎮」,取得良好成效,今年7月,被浙江師範大學確定為「浙江師範大學留學生研學基地」,成為開發區金西區塊向國際社會展示金華農村歷史文化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窗口和平臺。國際友人首先來到「羅埠小鎮客廳」,由於其中布置凝聚了羅埠鎮歷史文化的精華,這裡被當地人自豪地稱為「羅埠會客廳」。
在會客廳的書畫室裡,還發生了有趣的一幕。就讀於2019年非州法語國家大學治理能為提升研修班的卡馬格耶恩果瑪是塞內加爾聖路易大學人事處長,前幾天右前臂不慎骨折。在書畫室裡,原本看著同伴拿毛筆體驗書法的他,忽然拿出手機選中一張北京天安門城樓上掛有「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橫幅的照片,把手機遞給羅埠鎮幹部黃龍飛,然後嘰哩哇啦地說了一通。後叫來翻譯才弄明白他的意思,原來他想把「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幾個字,叫人用毛筆寫在他右前臂包紮的紗布上。
這時,他的一位同伴自告奮勇地拿著毛筆擠上前來,然後對著手機中的照片,開始在紗布上臨摹了起來。當這句話字寫好的時候,恩果瑪高興地連跳了幾下,並自豪地向在場的人們展示。
小憩片刻後,在國際友人們來到了「雲夕水岸」。雲夕水岸是羅埠鎮上一條充滿江邊風情的小街,這裡波光粼粼,絢麗奪目,在陽光和江面的襯託下,房前屋後的小花園、白柵欄也散發出迷人的魅力,田園風光盡顯其中,而牆面上的木線條裝飾則體現出異國風情,是遊客們參觀水岸風情、日常休閒放鬆、寫生以及旅行拍照留念的不二選之地。
雲夕水岸景點所在地,當地人稱為下羅埠村。國際友人前來遊覽參觀時,59歲的村民賈光寶剛好地裡幹活回家,正光著膀子擦身子,幾位國際友人連忙邀請賈大爺出來合影。賈大爺笑呵呵地滿足了他們的要求。
離開雲夕水岸前往羅埠醬油坊途中,國際友人們被一陣悠揚的樂聲所吸引。樂聲來自羅埠老年大學,裡面的學員們正在排練節目,國際友們來到現場進行觀摩。好客的羅埠老人們當即決定為國際友們表演一段「鬧花臺」,精彩的表演引得國際友人們情不自禁地拿出手機拍照或拍視頻。
2019年非洲法語國家高等教育管理研修班的候恩波·努納格儂·埃米爾是貝寧農業大學的一名教師,聽著樂師們奏響的音樂,情不自禁地隨著樂曲的節奏上下揮動起左手,仿佛正在指揮。
生產羅埠土醬油的益生食品廠前身是原金華湯溪縣羅埠鎮的隆泰益醬油鋪,創建於1894年,至今己有124年歷史,是金西三鎮中唯一一家能採用傳統工藝生產醬油的工廠。在羅埠醬油坊裡,國際友人在主人潘志元的帶領,實地參觀了土法釀製醬油的整個製作流程。
漫步在羅埠老街上,面對國際友人們,鎮上的原居民們也並不膽怯,落落大方與國際友人相互微笑著問好,上了年紀的老人會說句「你好!」,而年輕人則會來一句「哈嘍!」
結束鎮上的各個景點遊覽後,國際友人們又驅車前往羅埠鎮的沙溪村,這是個2018年度浙江省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熱情好客的沙溪人早已為國際友人的到來做好了研學活動準備,石磨豆腐、獨輪辛運輸、紡紗織布、水車灌溉、捶打麻餈、抬花轎等各種民俗活動讓國際友人眼花繚亂,而文化禮堂中村婦們正在現場製作湯圓、餃子等獨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更是讓他們嘆為觀止。
據介紹,接來下,羅埠鎮將加大與浙江師範大學合作和對研學基地軟硬體建設力度,包括建設特色的研學項目,儘早完成豆製品體驗工坊、童話田園、糖果小鎮、花茶基地的項目建設,完善研學遊精品路線,積極探索建立浙江師範大學留學生國際文化創意園,打造浙江師範大學留學生研學的「羅埠品牌」,加大文化融入、產業融合,推動產業提升,激發羅埠鎮經濟發展活力。
(特約通訊員:貢小兵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