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友人在天安門廣場中暑,北京熱和非洲熱是一回事嗎?

2020-12-22 環球健康

【環球網報導 記者/李青雲】近日,全國大部分地區的高溫天氣爆表,進入了「燒烤模式」。北京更是在持續的高溫黃色預警中早已強勢入伏,大家普遍反映今年北京天氣太熱,熱得早、熱得猛。

每年夏季都有三伏天,這種熱是大家習慣性地喊熱,還是今年真的很熱呢?直到聽到「非洲友人在天安門廣場中暑」的消息……不得不說,「中國熱」還是挺厲害的!

據微博網友「熱心市民馬sir」爆料,13日一名非洲友人在天安門廣場上中暑了。而這名非洲老兄是來北京避暑的,而且他在非洲一輩子都沒中過暑。

(圖片來自微博截圖)

據北京青年報了解到,當日中午,天安門地表溫度接近60攝氏度。中暑的外國遊客來自非洲一個島國,是一名60歲的老人,發現該外國遊客有中暑現象後,執勤哨兵讓遊客在崗傘內休息,並為中暑遊客撥打了急救電話。999急救人員為其量血壓和體溫時,指數均偏高,但在傘下休息一會兒後,中暑的外國遊客感覺症狀減輕,之後便自行離開了。

(「非洲友人在天安門廣場中暑」的照片)

此消息在網上大量轉發並引起熱議,在調侃之餘,也有人表示疑惑:非洲已經很熱了,為什麼非洲友人還會在中國中暑呢?

有驢友親身體驗,發現非洲其實並不是一個炎熱的大陸。非洲的炎熱地區主要在北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周圍國家。而撒哈拉以南非洲特別是東非和南部非洲的大部分國家氣候宜人,全年最高溫度不超過30攝氏度,主要原因是工業化成程度低,森林植被覆蓋率大,仍然保存完整生態系統。

為此,記者專門採訪了兩位醫生(一位中醫、一位西醫)對此事的看法。

北京近期溼熱成中暑誘因

北京今年夏天多雨,熱蒸溼動,使空氣溼度增加明顯,空氣比較悶,這種熱屬於溼熱,跟非洲的乾熱不太一樣。航空總醫院中醫治未病科副主任張慧認為,非洲友人之所以在中國發生中暑的現象,可能是由於不適應中國溼熱天氣的原因。

張慧告訴記者:「中醫認為,暑是夏季的主氣,暑邪致病有明顯的季節性,發生於夏至之後,立秋之前。暑邪傷人,多出現一系列陽熱症狀,如壯熱、面赤、煩渴。暑為陽邪,陽性升發,易耗氣傷津,因此,大量汗出的同時,往往氣隨津洩,而致氣虛,出現氣短乏力,甚至突然暈倒,不省人事。同時暑多挾溼,當暑和溼一起去侵犯人體,除發熱煩渴外,還有四肢乏力、睏倦、胸悶、嘔吐等溼阻的症狀。」

「還有一個可能是由於他自身的因素,中暑也跟個人體質,身體狀況有關,非洲友人在旅遊期間舟車勞頓,身體狀態不佳,也可能是他中暑的原因。」張慧補充到。

張慧還提到,中國南方夏天偏溼熱,北方夏天偏乾熱,北方人到南方去可能也會存在不適應溼熱天氣的狀況。

中暑情況嚴重可引發死亡

航空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張海伶則認為,非洲人在非洲也中暑,在北京中暑可能是因為到了北京後對北京炎熱、悶熱的天氣沒有心裡準備,沒有做好防暑降溫等防範措施。當時天安門地表溫度接近60攝氏度,氣溫確實較高。

另外,張海伶給記者介紹了中暑的一些誘因:「高溫是中暑最主要的原因,在高溫的車間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風差,則極易發生中暑;農業及露天作業時,受陽光直接暴曬,再加上大地受陽光的暴曬,空氣中溼度大、悶熱易誘發中暑;除了高溫、烈日曝曬外,精神過度緊張、人員過於密集、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也為常見的誘因。」

同時,張海伶告訴記者,中暑嚴重的情況下會引起死亡。「其中熱射病是一種致命性急症,以高溫和意識障礙為特徵。起病前往往有頭痛、眩暈和乏力等症狀。早期會對腦、肝、腎和心臟等器官造成影響。主要是在高溫環境下內源性產熱過多、體溫調節功能障礙引起散熱減少。可發生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肝衰竭、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較高,是內科急危重症。」

身為急診科醫生,張海伶也會在急診中遇到中暑比較嚴重的病人,她提醒大家,每年因中暑而死亡的不在少數,小孩、老人和特殊病群體尤其要注意預防中暑,戶外運動者也應該減少夏天的戶外運動,因為人體大量出汗又不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更容易中暑。

三伏天如何預防中暑?

三伏天如何預防防中暑,張慧給出了以下三點建議:

1、注意飲食。

越是到暑天,越要喝溫熱的東西。人體在夏天是一年四季中陽氣最旺的,這個時候需要養陽,而不是耗損陽氣。喝冷飲、啤酒,吃涼性水果等,還有老待在空調房裡面,都會耗損陽氣,早上起來喝一杯溫熱的白開水則是夏天最佳的養生方法。

2、注意休息。

休息本身就是一種治療和預防。對於上班一族來說,除了減少室外活動還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並且不要熬夜,早睡早起。對於特殊病群、老人、孩子來說,也要儘量少出門,減少室外運動。大家都要注意少出汗,中醫上講「氣隨汗脫」,大量出汗以後很容易氣虛、氣短、睏乏。

3、適當喝茶飲。

涼茶不是越喝多越好。預防暑溼可以用荷葉、陳皮、藿香正氣水等。有熱症/上火(滿嘴起皰、發燒、嗓子疼等)的時候,可以泡一些金銀花、連翹、菊花等涼茶來去火。而沒有熱症的時候,就不建議常喝涼茶。

相關焦點

  • 非洲辣麼熱!為啥非洲友人還會在天安門廣場中暑?
    北京更是在持續的高溫黃色預警中早已強勢入伏,大家普遍反映今年北京天氣太熱,熱得早、熱得猛。每年夏季都有三伏天,這種熱是大家習慣性地喊熱,還是今年真的很熱呢?直到聽到「非洲友人在天安門廣場中暑」的消息……不得不說,「中國熱」還是挺厲害的!據微博網友「熱心市民馬sir」爆料,13日一名非洲友人在天安門廣場上中暑了。而這名非洲老兄是來北京避暑的,而且他在非洲一輩子都沒中過暑。
  • 耐熱的非洲遊客來到中國被熱中暑,非洲人:你們為什麼曬不黑?
    哈嘍大家好,歡迎觀看小雨旅遊說,我們都知道非洲是一個很炎熱的國家,很多人都說看他們的膚色,就知道有多炎熱了,還有人說非洲人那麼黑都是曬的,幾乎在我們所有人的印象中,都覺得非洲是很熱的,覺得比我們國內的火爐城市還要熱現在正是最熱的時候,有的城市已經高達四十度了
  • 非洲兄弟在中國中暑曬黑 全國持續高溫人人成鐵板燒
    非洲兄弟在中國中暑曬黑 全國持續高溫人人成鐵板燒時間:2017-07-16 16:37   來源:未來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非洲兄弟在中國中暑曬黑 全國持續高溫人人成鐵板燒 未來網北京7月15日電(記者 彭茹)7月12日,24節氣中的三伏天正式到來,全國多地開啟燒烤模式,河北、山西、山西、寧夏、新疆
  • 非洲天氣那麼熱,為什麼黑人來中國會中暑?答案你一定想不到!
    炎熱的夏天即將來臨,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則新聞,一位非洲小哥,夏天來北京旅遊,沒想到在天安門廣場中暑,大家是不是很好奇,非洲有的地方氣溫高達58度,都活得好好的,在中國40度就中暑了,這到底為什麼呢?今天為大家解答一下。
  • 非洲人在中國被熱中暑了,中國熱得受不了,網友:原來如此
    我們都知道非洲是一個非常熱的地方,大部分地區都是黑人,對於一般公眾來說,我們中的許多人認為非洲人非常黑是因為太陽,但是最近一些年輕的非洲人到中國旅行,有趣的事情發生了,讓我們來看看。現在,中國已經正式進入三伏天,這也是中國最熱的時候,高溫模式已經在很多地方開啟,處於超長待機狀態,很多地方溫度接近40度,很少有非洲年輕人來中國過夏天,但是一個非洲女孩因為太熱而暈倒了,這一事件在網上引起了轟動,一名非洲女孩在中國中暑,一時間被廣泛討論。
  • 在華非洲人不滿被調侃:我們也怕熱,謝謝!
    7月13日,新浪微博上出現了一名上年紀的黑人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中暑,在遮陽傘下休息的照片。↑另外還有許多熱帖比如「非洲留學生在寧波買午飯中暑」、「非洲小夥被熱哭:重慶太熱了!」都被中國網民當做段子被廣泛流傳,這些帖子好像都在暗示非洲人就應該頂得住酷熱。然而,很多在中國的非洲人都在微博和微信上表示了對此類言論的不滿,他們認為這種評論一點也不好笑,而且反映了中國人對黑人的無知:膚色僅僅是基於一個人皮膚中黑色素的總量,而不是被這個人家鄉的天氣所決定。
  • 非洲留學生暈倒湖北街頭:剛果從沒這麼熱!英文如何喊「熱」
    近日,一段非洲留學生在湖北宜昌中暑暈倒被送醫的視頻引發網友關注。網友不禁驚嘆 「非洲竟然沒有宜昌熱」,也有網友調侃「想去非洲避暑」,更有網友質疑「應該是段子」。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6月27日上午三峽大學確實有位非洲留學生中暑暈倒,隨後被路過學生撥打120送往宜昌市第一人民醫院。
  • 又有非洲女子在長沙熱中暑了!安哥拉留學生稱「我在長沙曬黑了」
    藥店店長和兩名店員幫她刮痧,又給她喝涼茶,症狀才有所緩解。這不是第一個在長沙熱中暑的非洲人。2013年,網友「鳥巢拼搏」在中南大學貼吧發帖稱,學校一名來自安哥拉的非洲留學生中暑了,「這名非洲同學堅信,長沙比非洲熱,正午時段絕對不敢出門」。本報長沙訊火爐長沙的夏天,和地處熱帶的非洲,究竟哪裡更熱?不少人肯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非洲。
  • 非洲人在中國怎麼那麼怕熱? 非洲比中國熱很多嗎?
    中國四大火爐,缺少風,加上大量空調和工廠排熱,汽車尾氣,城市熱島效應,夏天氣溫可高達40幾度,而且暴曬,還溼熱,身體難以排熱,就算有風,也是熱風。簡單來說,城市裡的鋼筋水泥散熱很慢,而居民生活,工廠生產和交通運輸產生巨大的熱量。而四周郊區的風在空氣對流的作用下都往城市裡吹,城市裡的熱很難散發,就形成了熱島效應。
  • 非洲留學生在中國熱到中暑,覺得自己更黑,反問中國人為啥曬不黑
    導語:非洲留學生在中國熱到中暑,覺得自己更黑,反問中國人為啥曬不黑中國經濟的發展吸引了非洲很多的青年來到中國留學,他們想要學習中國的發展模式帶到非洲去,眾所周知,非洲是一個非常熱的地方,因此非洲的留學生普遍都是非常的黑,但是這些非洲留學生來到中國後,到了夏天,非洲留學生受不了中國的天氣,竟然被熱到中暑了。
  • 在炎熱的夏天,到底是非洲熱還是中國熱?
    高溫是夏天的代表,現在正值北半球酷暑季節,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是熱浪滾滾,那在炎炎的夏天,到底是非洲熱還是中國熱呢?這個問題把「非洲」和「中國」兩個面積巨大的區域,直接做對比,其實很難得出結論,因為內部存在比較大的差異。
  • 非洲留學生暈倒湖北街頭 中暑暈倒怎麼辦
    6月27日,有網友發文稱,宜昌一非洲留學生中暑暈倒。對此,宜昌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說,該留學生暈厥是因胃腸不適、熬夜、天熱等多種原因造成的,但他也確實提到,在非洲從沒覺得這麼熱。  中暑暈倒怎麼辦  1、立即將中暑的人移到通風、陰涼、乾燥的地方,如走廊、樹陰下。  2、讓中暑的人仰臥,解開衣領,脫去或鬆開外套。
  • 當非洲遊客在中國熱暈,是時候學些防中暑知識了
    近日,一名非洲男子在我國中暑暈倒的圖片在網絡熱傳。有網友說,男子來中國旅遊,按理說可以避暑,可沒想到北京「比非洲老家還熱」。從上周起,國內進入了一年中氣溫最高且潮溼、悶熱的「三伏天」。7月12日至16日,上海徐家匯站的最高氣溫已連續5天超過37℃,但不幸的是,這還只是開始。
  • 酷暑來襲,手機「中暑」發熱竟要放冰箱降溫?
    到京遊覽的非洲旅客也難逃我國高溫的「燒烤模式」,熱暈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前,多位非洲友人也紛紛表示欲回家避暑。手機作為避暑期間不可或缺的娛樂休閒裝備,也頻頻發生「中暑」現象,高溫死機的事件屢見不鮮。為確保高溫下用戶手機的安全使用,360清理大師日前推出手機降溫功能,致力於解決用戶手機發熱問題。
  • 非洲法語國家友人,羅埠體驗「寬慢」生活
    貢小兵攝8月18日上午,來自浙江師範大學2019年非洲法語國家大學治理能力提升研修班和2019年非洲法語國家高等教育管理研修班的29名國際友人來到金華開發區羅埠鎮開展研學活動。在書畫室裡,原本看著同伴拿毛筆體驗書法的他,忽然拿出手機選中一張北京天安門城樓上掛有「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橫幅的照片,把手機遞給羅埠鎮幹部黃龍飛,然後嘰哩哇啦地說了一通。後叫來翻譯才弄明白他的意思,原來他想把「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幾個字,叫人用毛筆寫在他右前臂包紮的紗布上。
  • 全民英語熱,最大貢獻就是成為人才流失和嫁到非洲的潤滑劑
    針對英語熱的爭論,一直伴隨著英語熱的過程,如今這種爭論依然沒有完結。三十年來英語熱,到底利大還是弊大,是該又一個全面的評估的時候了。全民英語熱真的能讓一個快速強大嗎?全民說英語的非洲沒有一個強大發達非洲人說了100年的英語,和西方宗主國的關係也很近,甚至接受西式教育也比我們早,可是除了南非(南非也在因黑人的掌權而迅速衰落),我們找不到第二個國家比我們發展快
  • 去了北京這幾個地方後,非洲兄dei決定不回國避暑了!
    去年夏天,有個來北京避暑的非洲小哥在天安門廣場上中暑了    小哥一臉懵和委屈:明明是來避暑的,怎麼反而中暑了?    非洲兄dei,別走啊!我們北京也有可以避暑的地方的!真的!  不信?聽我給你掰掰  賈峪溼地
  • 能把人熱暈的熱射病,是中暑?還是特殊疾病?
    將人熱暈,甚至熱死,這事兒,的確存在。造成這種悲劇的疾病,叫熱射病。那麼,問題來了,氣溫更高的非洲怎麼辦?咦,對喔,沒太聽說過非洲熱死多少人呢?這是為什麼呢?咱們現在來看其中的細節。熱射病,是需要進行重症監護的損傷。據報導,患熱射病後,28天內的死亡率可達58%,由於氣候變化,目前,熱射病死亡人數有所增加,每年死亡約2000人。
  • 熱射病就是中暑嗎
    正是高攀不下的溫度,也讓一個醫學名詞——「熱射病」逐漸進入公眾的視野,多地都出現了因熱射病而喪命的報導。 那麼,什麼是熱射病?哪些誘因可以導致熱射病?我們應該如何避免熱射病的發生呢? 最嚴重類型的中暑 所謂的熱射病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的神經器官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