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在100年前的香港警署食堂吃素食,是怎樣一番體驗?
推薦一家超棒的香港素食餐廳!Shuman當了一個學期的助教,Shuman老師為了感謝她一個學期的辛勤工作便請吃飯以表感謝。在吃飯的前一天老師說準備去一家素食餐廳,便來到了「慧食堂」。
下面進入正式的餐廳介紹啦!餐廳的名字叫做「慧食堂」,Shuman覺得這個詞應該分節成慧食·堂,意思是聰明地吃的地方~外面看這建築是這樣的:
圖片來自官網
是不是很漂亮的房子!進門之後是這樣的:
原諒Shuman的拍照技術,實在拍得太醜了···
每一位顧客在進門處的餐牌選好自己想吃的東西,之後就可以在上面圖片的櫃檯排隊了。
餐牌就是這樣的,有沙拉、風乾食物、熱菜、蘸醬、冷菜、主食和湯可選,任意選四樣港幣50,選三樣40。餐牌下面的標識提醒人們安靜,若外帶需要自備餐盒,惜食,這裡只提供素食~
選擇不是很多,但是每個菜都很特別。那天的沙拉是「南瓜綠扁豆生菜」,「鷹嘴豆羽衣甘藍」,風乾菜是「野菜脆片」,熱菜是「海茸高湯蘿蔔」,「青菜拌甜咖喱腰果汁」,「煎鷹嘴豆餅」,「煎芝味豆腐」,拌醬是「甜辣木瓜子姜」,米飯是「糙米飯伴印度香料」,「紅米飯伴香辣南瓜籽」,湯是「紅扁豆香料濃湯」(Shuman真的報了一次菜名!)。從菜名大致就可以知道這家餐廳的風格,不是中式,但也不是西式,用了很多中餐的烹飪技巧和食材,但是也引入了南亞和東南亞菜餚的原素,這就是所謂的fusion(混搭)吧!
加菜的過程感覺像大學裡的食堂(所以你把餐廳名理解為慧·食堂也沒問題~),食物都是已經做好了,你選擇什麼告訴打菜的阿姨就行了,選好了之後再去收銀處結帳。這裡的工作人員態度特別好,與你交談時聲音溫和,嘴角還帶著微笑,跟香港一般的服務業人員的高冷態度形成鮮明對比!
Shuman選擇了甜辣木瓜,青菜,紅米飯和紅扁豆湯
作者先喝了一口湯,小扁豆湯入口的一瞬間Shuman眼睛就瞪大了,大腦中開始分泌多巴胺了!簡直太好吃了好嘛!剛一入口這湯口感非常順滑再一品味小扁豆的細細的沙沙的感覺就出來了,味道平和醇厚,但是適量加入的印度香料又增加了味道的層次,平和中帶著馥鬱。Shuman當時抱著湯碗忍不住就笑出來了,邊笑邊喝,覺得太幸福了啊!
喝了那湯之後其他的食物已經沒有心情細細品嘗了,但是可以非常負責地告訴大家,食物質量上乘,所有的食物都非常乾淨新鮮,而且他們的調味克制,對Shuman來說剛剛好把食物的原味襯託出來而又不喧兵奪主。吃這樣的食物,你會忍不住放慢下來,想要一小口一小口體會每一粒飯每一片菜葉子的豐富味道。也許是因為吃得慢也許是因為食物新鮮純正,那天中午吃過之後我很久都不餓,天然食物真有無盡的滋養力。
吃完飯之後Shuman心滿意足地在餐廳四處瞄了一下~發現有很多有趣的小細節。
餐廳的裝飾物用的是質樸的南瓜和秋葵,這些都是真的喲!
沒想到老秋葵還可以用來做裝飾
看到這張「低碳營運原則」作者明白為什麼食物那麼好吃了,原來他們的食材都是來自香港本地的有機蔬菜,他們自己還栽種香草!剛才讓我驚豔的小扁豆湯裡也許就有他們自己種的香草!這幾條中的「節能烹調」讓我覺得新鮮,但是再一想,這節能說不定也是讓食物好吃的原因之一,節能意味著不過多加工食材,這樣食物的原味才得以顯現。
經過這個漂亮的走廊,看到一個宣傳板,才明白慧食堂其實只是一個機構的小分支,這個機構叫作「綠匯學苑」(Green Hub)。而綠匯學苑的所在地是原來的大埔警署,慧食堂是原來的警署食堂,所以大家如果來慧食堂吃飯的話就是來了一世紀前的警察局吃飯啦~
警署建於殖民地時期(1899年),是英殖民者曾經管理新界的權力象徵。廢棄之後長時間沒有得到利用,直到2010年經由「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香港政府的一個重新開發利用老建築的計劃)得以改造。綠匯學苑也是今年夏天才正式開館的,在香港政府的文化保育網頁上,綠匯學苑的定位是「旅社,度假營,教育機構,文化藝術村」。它給自己的定位是「一個促進永續生活的園地」,下面的圖片給了一個詳細的表述~
這是印在一個蘑菇裝飾物上的,字體也是萌萌噠!
所以,慧食堂其實並不只是一個素食餐廳,它的背後是一個大的「永續生活」(sustainable life)的理想,它是一個有理想有情懷的餐廳呢!
Shuman與工作人員交流,工作人員介紹說他們還舉辦很多別的活動,比如慧食堂會有素食教學,鼓勵我訪問他們的網頁詳細了解~看了網站知道他們還舉辦香草栽培工作坊、農學研習班、低碳生活體驗營,甚至還有養蜂班呢!聽起來簡直棒到沒邊了!
Shuman之後還去警署的其他部分參觀,比如當時放槍械的倉庫、當時的牢房、警察的辦公室啦,等等。但是在這兒我就不放照片了,如果大家在照片裡就看到了之後去就沒勁了,還是留給大家自己去探索吧!
文章要結束啦,雖然這是一篇介紹餐廳的文章,但是我覺得有更多東西可以學習。慧食堂烹飪的理念值得我們記在心裡:順應時節,保存收穫,栽種食物,節能烹調。我們素食不僅可以淨化自己的身體,也是在身體力行一種永續的生活方式。
一個驚喜是綠匯學苑還可以住宿!查了一下官網的價格,單人房400-500港幣,雙人房650-700港幣,三人房900港幣。人民幣價格大概是乘以0.8,這個價格能在香港住到這麼美的歷史建築你說是不是賺到了,花500塊你是想住旺角尖沙咀小到走不動的棺材房呢,還是住這個有美麗山景精緻庭院樓下就是有機餐廳的歷史建築呢!以後大家如果要來香港不妨考慮一下綠匯學苑吧~
香港本地的朋友們,想喝下午茶時也可以考慮來綠匯學苑,點餐之後可以在漂亮的小院子裡坐一下午呢!
細心的作者還給我們提供了去這家餐廳的路線:
到了地鐵站之後只需要十分鐘步行就到了,綠匯學苑的地址是「運頭角裡11號」,找不到就百度地圖~
開放時間:
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特定日子*休息
文物展覽: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逢星期二及特定日子*休館
慧食堂: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特定日子*休息
社區互助商店: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特定日子*休息
(大家最好去之前訪問官網,查清楚開放時間:http://www.greenhub.hk/chi/index.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