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兒童、升學舞弊、學閥二代:科研造假導致中國「無芯」之痛...

2020-12-13 騰訊網

大家好,我是不良博士,一個不正經的正經博士。

7月13日中午開始,我收到很多站內私信,讓我談談「天才兒童」,問我是不是搞科研只要天賦高,小學生就可以了?我這個博士是不是白瞎讀了?

這裡我先說,我水平比較次,我的博士可能確實是白瞎讀了,但別的博士可不都是我這樣。

我查了一下,愛因斯坦嶄露頭角也在20歲以後,就連一天工作25小時的金將軍,也沒說小學六年級就搞出重大科研成果。我們現在「少年強則國強」到如此地步了?

我在美國最好的朋友,是學生物的,做了2個博士後了,還沒有正式教職,他美其名曰自己是「生物千老」,他經常說自己幹的活,找個高中生,訓練3個月就能幹。懂王最近這一通騷操作過後,他有了回來的念頭。

我把陳靈石的新聞轉發給他後,他跟我說:

不敢回來了,怕競爭不過小學生,還是和美國黑人搶飯吃吧。

隨後,我把新聞轉給表姐,跟表姐說,讓她好好管教天天玩「農藥」的小學生外甥,向陳靈石看齊,力爭在一年內完成2nm製程光刻機的研製工作,表姐只回了我一個字:

滾!

我滾去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官網,看了一下六年級小學生陳靈石的成果介紹材料,項目簡介是這樣寫的:

高原哺乳動物(包括人類)的機體對高原適應主要表現之一就是低氧適應,而低氧在人類疾病包括實體瘤中也常發生。利用高原適應與腫瘤細胞適應的相似性,本項目前期利用遺傳學比較分析了高原家養哺乳動物和對應平原物種的基因組和轉錄組,發現了高原哺乳動物低氧適應受選擇的關鍵突變基因C10orf67,並構建了C10orf67基因敲除小鼠,通過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動物模型、臨床樣本分析等方面對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進行解析,發現C10orf67在結直腸癌中高表達,敲低其表達可以顯著抑制細胞的增殖,將細胞阻滯在G2/M期。進一步的研究表明C10orf67可以調節結直腸癌細胞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因此,對C10orf67在結直腸癌中的功能解析,有望為結直腸癌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生物標誌物和藥物靶點。

作為一名博士,我表示這些字我都認識,但組合到一起,就不懂什麼意思了,大家聽,我都念不利索,看來是我水平太次了,我辛辛苦苦讀個博士也就圖一樂,搞科研還得回小學,要好好向陳靈石同學請教,向小學生中的掃地僧看齊。

也正是他實力超群,所以除了指導老師呂老師悉心指導,還得到陳老師和楊老師的關懷,生怕中國科研的好苗子被應試教育摧殘,一路保駕護航。

實驗記錄提到的陳老師全名為陳勇彬,是任職於中科院昆明動物所的領導,另一位楊老師則是動物所的研究員楊翠萍。

巧的是,陳勇彬的研究方向正是腫瘤發生機制和細胞治療,而楊翠萍更是在2016年獲批一項名為,「C10orf67在低氧適應及非小細胞肺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你看我念這個都念不順,就知道我沒拿過自科基金項目,我不多解釋,大家知道,這種項目很牛就夠了。

楊博士的國家自科面上項目,除了研究的癌症不同,一個是肺癌,一個是結直腸癌之外,和「天才兒童」陳同學的項目看起來區別不大。

這讓我想起孔聖人「舉賢不避親」的典故,講的是:

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管理軍事的官,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內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晉平公問祁黃羊:「國家少個軍事統帥,你看誰擔任合適?」祁黃羊答道:「祁午合適。」晉平公說:「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祁黃羊回答說:「您問的是誰合適,不是問我的兒子是誰呀。」晉平公說:「很好。」就任命了祁午。孔子聽聞後,說:「祁黃羊的建議真好啊!推薦自家的人,不迴避自己的兒子,祁黃羊稱得上是大公無私。」

萬幸的是,古風猶存,陳勇彬正好是陳靈石的父親,同樣的大公無私。

看到這裡,大家肯定開始罵我是傻X了,罵了的請扣2,沒罵的請扣6。

看過我系列視頻的人,應該對我有點了解了。在7月9日關於高考頂替、帝國科舉、底層希望的視頻中,我疾呼教育公平。

而陳勇彬幹的正好就是打破教育公平的事情,陳靈石只是他的提線木偶,也是家族優勢延續的工具人。

本質上,他與「不知知網」的翟天臨,自爆舞弊的仝卓,高考頂替的黑手一樣,都無節操的破壞教育公平,扼殺別人的希望。

當然,屁股決定腦袋,最讓我噁心的是翟天臨,我讀個博士脫幾皮層,他輕鬆上路,放著好好的可以靠臉割的新鮮韭菜不割,還要跟我這樣的老博士搶飯吃,我真是慘慘慘!

好了,到這裡,我已經水了28%的篇幅了,謝謝堅持看到這裡的兄弟,我開始講更水的內容,我會水以下幾個問題的個人看法:

1、為什麼這些醜惡現象會發生?

2、這是中國獨有的現象嗎?

3、縱容醜惡會有什麼惡劣影響?

4、如何根除這些醜惡行徑?

首先明確一點,這些醜惡現象不是今天才出現,而是一直就有,科舉時期也有大量的舞弊事件,最近沸沸揚揚的高考頂替事件,發生的時間也是20年前。

年輕人越來越關注這些事情,是因為年輕人越來越關心時代命運,「內捲化」一詞的爆火,也是這一趨勢的產物。

因為打磨自己研究基本功的原因,我很早就知道「內捲化」,這個詞最早來自美國人類學家吉爾茨的《農業內捲化——印度尼西亞的生態變化過程》,將其變成中國學術界熱詞的,是黃宗智的《長江三角洲小農家族與鄉村發展》。

他將內捲化這一概念用於分析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遷,認為明清以來長三角地區,通過在有限的土地投入大量的勞動力獲得總產量增長的方式,邊際效益是遞減的,是沒有發展的增長,沒有形成「資本主義萌芽」,沒有進化到高級模式。

可見,現在年輕人定義的內捲化,即長期從事一項相同的工作,並且保持在一定的層面,沒有任何變化和改觀,是一種自我懈怠,自我消耗。

與嚴肅學術上的內捲化的本質意思非常接近。

但大家很難掙脫這種內捲化的束縛,為了爭取既有的好資源,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可悲的是,條件相近的人群之間的競爭是最慘烈的。具體在教育領域,殘酷「軍備競賽」的驅使下,競爭手段的下限也不斷的刷新。

類似於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陳勇彬這樣的小鎮做題家,爬到當前的位置,最大的資本就是自己的人力資本,他們當然希望他們的人力資本優勢能夠在代際之間傳遞,以確保自己挑燈夜讀打下的「鐵桶江山」。

他們通過教育從山溝裡走出來,實現了階層的飛躍,最害怕的,就是從當前的階層滑落下去,如同當年的出國神器新東方一樣,學區房、學而思、培優班、奧賽,是他們最後的倔強和「保險套」。

正是因為這些畢業於清北復交的天之驕子,在孩子教育上「大逃殺」的競爭,北京海澱、上海浦東,更具像來說,當年鐵軌交錯的五道口,油菜飄香的世紀公園,變成了中國的教育高地,化身為宇宙的中心。

曾有帖子問:

孩子四歲,英語詞彙量只有1500,是不是不太夠?

兄弟姐妹們,你們覺得夠嗎?

最高贊的答案是這樣的:

在美國應該是夠了,但在海澱肯定不夠。

北京海澱,中國top 2高校所在地,也是中國高等院校最集中的區域,這裡我想諮詢大家一個問題,top 3的學校是哪個?有人告訴我答案嘛?

海澱家長將「黑話」掛在嘴邊,不是家長圈根本聽不懂,他們還知道很多隱藏的校訓,比如人大附中就是:

今天不努力,明天上隔壁。

在這所經常誕生高考狀元的超級中學隔壁,是有著最魔性校徽的中國人民大學,在海澱家長眼中,中國人民中學附屬大學的稱號更恰如其分。

從人大附中向北,就來到中國矽谷——中關村,這裡是海澱家長的「麥加」,他們以天為單位,日復一日的進行朝聖之旅,他們不是朝聖網際網路,而是聚集在黃莊的,北京頂級教育培訓機構。

為了給孩子進入超級中學增加砝碼,為了孩子將來能夠繼承自己的「衣缽」,畢業於清北的,中國最頂尖的做題家,並不介意幫自己的孩子做題。

前幾年,也是一群小學六年級的學生,用大數據研究蘇軾,還寫了論文,清華附小的這個班級的口號是:

人人有課題,個個會研究!

只不過,陳勇彬玩的次數太多,玩脫了。

創新大賽的評委知道這些課題不是小孩子能搞明白的,海澱的小學知道科研不是小孩子能完成的,甚至一些作業本來就不是布置給學生,而是布置給家長的。

我想,明眼人都知道,陳靈石這麼辛苦是為了祖國的科研未來嘛?

當然不是,陳家劍指的是各種特招和加分,是利用自己的資源,讓自己的孩子在升學上卡位。。

倘若陳靈石小升初語數外成績不好,他可以拿著獲獎的結直腸癌基因敲除成果,拍開重點中學的大門,重點中學還會得一個慧眼識珠,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美名。

陳勇彬們會說,他們沒有辦法,因為他們不能像王健林一樣把兒子直接送到海外。

「有為青年」王思聰,自小被送到國外,在新加坡讀小學,在英國最有名的溫徹斯特公學讀中學,但他:

不知爹富。

超級富豪這樣的權貴們,不會與剛洗乾淨泥腿的985做題家們競爭「低層次」的教育資源,他們有更好的安排。

2004年,漫遊字幕組收到一封站內私信,信尾額外有一行話:

我是王健林的兒子。

發信人的ID叫Exodus,即舊約的《出埃及記》,真他X文藝和高級。

18歲就讀倫敦大學學院時,王思聰沒選商學,而選了哲學,他說:

如果要浪費三年時間,我要浪費在喜歡的方面。

歸國一年後,王思聰登陸微博,標註喪偶,感嘆自己30萬的電腦、40萬的飯局、私家遊艇和灣流飛機。

小姐姐蜂擁而至,求愛者整齊劃一,老公聲聲入耳。萬達攻城掠地和國民老公粉絲劇增交相輝映。

2012年感恩節,國民老公發微博感嘆:

感謝上帝在我來到這世界的時候,幫我選了個簡單模式。

一年後,59歲的王健林身家142億美元,貴為中國新科首富。

王思聰對他的狗說:

沒有你爹,你什麼都不是。

他的狗叫「王可可是個碧池」,有220萬粉絲,吃挪威三文魚和西班牙黑豬肋排,收情人節花束,配滑雪裝備,坐私人飛機,微博認證:

狗生贏家 思聰愛犬

「普通女孩」趙雨思,喜歡彈鋼琴、哼小曲;喜歡騎馬、喜歡飛翔的感覺;喜歡藝術,喜歡抽象的工藝品。她受到美國頂級大學的青睞,橫掃「美國高考」,最後以ACT33分,託福111分的成績被斯坦福錄取。

直播時,她鼓勵同輩後輩道:

上斯坦福不是遙不可及,只要有堅定的目標,去拼搏去努力夢想就會實現。

去年3月,美國爆出史上規模最大的招生舞弊案,「普通女孩」趙雨思才露出真面目。

山東步長製藥公司董事長趙濤,向升學顧問威廉·辛格支付了650萬美元,將其女兒趙雨思包裝成帆船運動員,打開進入史丹福大學的後門。

650萬美元對趙家只是個小數目,步長製藥18年的銷售費用高達80.36億元,花這點錢「包裝銷售」女兒,根本不值一提。

北京的985做題家精英家庭,舉全家之力向著人大附中這樣的超級中學邁進,這樣的故事在中國不是孤例。全國各地,精英家庭們,都朝著超級中學殫精竭慮,比如說上海中學、深圳中學、成都七中、武漢外校、西安外國語、長沙雅禮……

請大家在彈幕上補充各地的超級中學,讓我學習一下。

時代變了,競爭從外向變成內卷,海歸從神話走向沒落,中國從蟄伏走向復興,現在是學而思股價一飛沖天,新東方臥倒裝死的年代。

這一幕幕,在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韓國和日本都曾上演和正在上演。

進一步的,上一代希望自己的優勢被下一代繼承,是全球性的現象,並不是中國、東亞文化圈,儒家文化圈獨有的現象。

2014年,JAMA 子刊 JAMA InternalMedicine 發表了一篇研究。

Availability of Consumer PricesFrom Philadelphia Area Hospitals for Common Services Electrocardiograms vsParking

這篇論文的作者之一是14歲的吉莉安 伯恩斯坦,她的父親約瑟夫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整形外科醫生。

醫學博士羅伯特 斯坦布魯克不無深意地評價道,這「非常、非常不尋常」。

言下之意是大家都懂的。

今年5月,頂級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迎來了該刊兩百多年歷史上最年輕的作者 Thomas F. Khairy。這位15歲的加拿大少年的一作論文發現,在人體內植入經過回收並重新消毒的起搏器和除顫器是安全的。

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 Paul Khairy 是 Thomas 的父親。

這些猖獗的造假,既破壞了公平,也扼殺了科研創造力,危害巨大。

少年科技大賽有捉刀,博士選撥考試有貓膩,高考有舞弊和頂替,這些行為,從上到下戕害著學術群體,打擊真正有志於科研報國的學子,鼓勵投機行為,破壞了教育機會的公平,最終誤國誤民,損害每一個中國人。

2003年2月26日,「漢芯一號」發布會召開,由上海市新聞辦公室親自主持。時任上海市副市長、教科委等負責人親臨現場,與上百家媒體一起,見證中國晶片的「崛起」。

2006年,一位神秘人物在清華大學的BBS上發布名為《觸目驚心的漢芯黑幕》的帖子,匿名舉報陳進和其製造的漢芯CPU造假,騙取了國家上億元的經費。

驚天騙局浮出水面。

代碼是偷的,晶片是買的。

2002年,陳進憑藉之前在摩託羅拉的工作經歷,通過各種途徑竊取了一款摩託羅拉晶片的原始碼,然後做出了「漢芯一號」。

然而,僅僅有代碼是不夠的,缺乏調試接口的IP模塊,晶片無法使用和量產。而發布會現場又必須對晶片進行實際的操作演示,陳進又託人購買了摩託羅拉的晶片。

拿到晶片後,陳進僱傭當初給實驗室裝修的民工,將晶片表面的摩託羅拉logo用砂紙磨掉,再打上「漢芯」的Logo。

這一磨,磨出了中國晶片的「驕傲」,也磨滅了對國產晶片的信任。

昔日「漢芯之父」瞬間變成了欺世盜名的騙子,陳進不僅騙取了的國家巨額研發經費,甚至一度讓政府和國人對晶片發展絕望。

這一惡果,我們現在還在品嘗,「無芯」之痛,仍是懂王有持無恐打壓中國的重要原因。

聊到這裡,我簡單說一下,可能的根除這些醜惡行徑的辦法。

首先,肯定是要嚴懲各類造假,讓各種不端行為得到應有的懲罰。

其次,推進教育公平,遏制教育的軍備競賽在小學就開打,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地方小升初推進搖號。

最後,減少甚至取消各類升學加分項,不要讓正當正常的證書、獎狀和資質與升學掛鈎。

如果不這樣,我害怕,未來大推力發動機、登月飛船、登陸火星、光刻機,甚至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名單裡,也看到「天才兒童」。

我們需要的是像鍾南山、黃旭華、于敏、馬偉明、楊偉、陳薇這樣為國為民的真正國士,他們對於學術擁有崇高的熱忱,是我們作為世界大國的真正的脊梁。正因為有了他們,這樣我們才能攀登科技高峰,打破內卷,讓中華民族屹立東方。

十年寒窗苦讀日,只盼金榜題名時。而「學二代」和「天才們」卻能通過「合理的」天才競爭,走一條舒適的林蔭小道,規避殘酷的競爭選拔。這無疑讓中國人民一直信仰的象牙之塔蒙塵,無疑是對正經的讀書人最大的侮辱和踐踏。

資本權力染指之處,再無淨土。十年飲冰,難涼書生熱血。如果連最後的學術都成為大人物們可操控的對象,書生們的熱血有朝一日真的會萬念俱灰。如果這樣,這個世界還有什麼值得我們堅信的東西?

別讓讀書人的汗水最終成為了淚水,也別讓「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成為了一句空話。

好了,這期到這裡,咱們下期見。

別忘了一鍵三連!謝謝!

相關焦點

  • 學閥二代科技大賽集體造假,讓窮人家的孩子無路可走
    點擊上方「行走吃瓜圈」,關注後設為星標置頂,不錯過每日更新西南交大陳玉珏,作為學閥二代蹭父母的國家級研究成果,篡改本科成績單保送中科大的事情,還沒過去一個月,這幾天又爆出一個學閥二代造假的事情。昆明六年級小學生陳靈石,憑藉父母的力量參與結直腸癌基因敲除研究,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得三等獎,進而引發大家關注到這個大賽背後的一系列學閥二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 182名教授造假,只罰5萬元!?韓國學閥到底有多可怕?
    不過學閥,在韓國是比財閥更讓人絕望的存在。今天超模君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韓國的學閥有多可怕。我們經常看很多學術造假的新聞,都是冒用圖片,利用PS技術偽造,或者數據摻假等等。起碼都還給了一點審查的面子,動了動手。
  • 舞弊之後,學閥將現
    :一個小學生的科研成果堪比博士生水平;這位學生的父母的工作性質與研究高度重合;……7月12日,丁香園微信公眾號發表題為《小學生就能研究基因和癌症關係,莫非這就是百年一遇的醫學奇才?》對於家長,以職權之便利謀取私人之利益,實為腐敗!一句「過度參與」便想堵住悠悠眾口,視全國人民的智商為何物?學術造假、閒雜人等進入國家實驗室、經費問題……網絡上甚至開始「爆料」該生父親粗暴對待學生等等相關問題。對於社會,這般固化階級的「學閥式操作」為我國學術科研長遠發展埋下了定時炸彈。
  • 2020明星翻車大集結,舞弊造假、海王養魚、老賴二代,瓜瓜致命
    2020年娛樂圈可謂是黑暗至極,許多藝人在這一年都翻車了,他們的行為如同疫情一樣影響極大,有的明星自曝高考舞弊造假,有的人出軌成性,更是有老賴二代,只有大家想不到,沒有這一屆偶像做不到,今年娛樂圈明星「原形畢露」不在少數,形形色色讓人看清本面目,不得不感慨明星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下今年明星翻車名場面
  • 中小學生參加競賽活動造假,誰之過?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隨後證實,這個「天才少年」是該所某研究員之子,獲獎論文主題與其父研究方向一致。 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教育部發布的《通知》對比賽項目和內在機制都進行了規範,關鍵在於能否全部落實。而杜絕競賽造假的治本之策在於健全綜合評價,著力破除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建立科學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教育評價制度和機制。
  • 小學生科研造假事件,持續發酵,昆明研究院發表了通告
    近日,關於一位小學生在學術上面造假的事件可謂是異議不斷,這讓很多從事科研的人員看不下去,因為這學術造假對於科研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還會養成造假之風,針對這小學生的科研,中科動物研究所就發表了通告。,因為能研究出這樣的科研起碼要擁有博士生的學歷,所以就對他的科研產生了懷疑。
  • 學閥當道?平民百姓家的子女何時才能真正翻身?
    在此,我想說,青少年科研項目造假絕對不是個例,也一定不是一個普遍現象,造假的項目明眼人一眼便能看出,這也是為什麼這位小學生的項目僅僅只獲得了三等獎,而不是一等或者二等。接下本文將會從青少年學術造假的原因、現狀以及出路三方面來探討這個問題。
  • 徹查學生競賽舞弊是教育評價改革重要一環!更是公平正義的基礎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隨後證實,這個「天才少年」是該所某研究員之子,獲獎論文主題與其父研究方向一致。但以我的經驗,可以做一個猜測:上述兩項參賽作品大概率是為孩子升學鋪路,作假包裝。至少這位小學生的作品與其父母的關係,就難以撇清舞弊之嫌。這一幕很熟悉。2018年公眾號知識分子挖出9篇論文,來自各地著名中學的中學生們以神奇而偉大的論文入圍部分高校自主招生。後經教育部門查處,涉嫌舞弊的學生被退學處理。
  • 小學生在創新大賽中頻頻獲獎,是少年天才,還是學術造假?
    愛貝睿編輯說近日,網絡出現了不少「神童」,這是真·神童,還是學術造假?我就事件進行了深入了解,並與一些從事科研工作的家長交流看法。你又如何看待這些事件呢?歡迎在留言區留下你的觀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7 月 13 日發表聲明稱,獲獎學生系該所研究員之子。新華社記者查詢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官網發現,這位家長的研究方向與參賽項目幾乎完全一致。
  • 帶學生寫論文、做科研,天才工場通過「加分升學」為學生找出口
    帶學生寫論文、做科研,天才工場通過「加分升學」為學生找出口 作者:東耳 發布時間:
  • 舞弊的種類和產生原因
    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頒布的《獨立審計準則第八號-錯誤與舞弊》第3條則將「舞弊」定義為: 「本準則所稱舞弊,是指導致會計報表產生不實反映的故意行為。」自1720年在英國發生世界上第一例上市公司會計舞弊案-「南海公司」事件以來,會計報表的真實性問題就成為了投資人和債權人關注的核心問題之一。
  • 致科研「神童」與「天才」少女——成也「推手」,敗也「推手」
    該劇講述了職場小白柳青陽通過學習「推手」思想,在眾人的合力幫助下,從太極推手中悟出了人生之道、經商之道,從一個玩世不恭的富二代,變成職場高手的故事 。太極推手從本質上說,它是太極拳獨特的操練方式,它是一種訓練方式。誠然,劇名為推手,當之無愧,深諳精髓。雖劇情稍有點尷尬,有點不接地氣,不過兩個主角的顏值還是可以的,多少彌補了點遺憾。
  • 「科研造假」屢禁不止,這些行為將面臨重罰!
    虛報、冒領、挪用、套取財政科研資金。 採取弄虛作假等不正當手段獲取科學技術活動相關業務。 從事學術論文買賣、代寫代投以及偽造、虛構、篡改研究數據等。 …… 違規行為涉及科學技術活動的核心關鍵任務、約束性目標或指標,並導致相關科學技術活動停滯、嚴重偏離約定目標,或造成特別嚴重負面影響或財政資金損失,對違規單位和個人取消5年以上直至永久相關資格。 「科研造假」屢禁不止 近年來,我國的「科研造假」事件屢禁不止。
  • 牛談勤:獲國家科研大獎的「天才小學生」人設崩了
    「天才小學生研究基因獲全國科技創新大獎」,乍看之下正欲拍手叫好,不料在眾網友的深扒熱議下,這個「天才小學生」的人設可能要崩了。在當今網際網路資訊時代,我們期待有天才出現。高難度的科研實驗的完成,如若真的出自「天才少年」之手,當然值得高興。
  • 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安到孩子身上!造假保研事件背後有多少「隱形加分」黑幕?
    網曝信息還顯示,雖然在進入西南交大後,陳玉鈺的學習成績中等偏下,有好幾科考掛了,但她在大一就參與了國家級科研項目,並在大二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寫出了論文,成功被SCI收錄。 半月談記者在西南交通大學官網上搜索陳玉鈺母親和紅傑的相關資料顯示,有一篇發表於2018年,被SCI收錄的文章的第一作者是陳玉鈺,和紅傑是第三作者,其父親陳帆是第五作者。
  • 劍指現金流造假財務舞弊 函證電子化破解審計難題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利潤造假,伴隨存款虛假記載,這樣的財務舞弊行徑,未來將無所遁形。大數據集成偵破財務舞弊案銀行函證,對於審計識別財務舞弊行為至關重要。毛鞍寧認為,上市公司如果要財務造假,最常見的是在收入上造假,而這很有可能帶來現金流造假。因此,從源頭上尋找證據,向銀行發詢證函,獲取存款等現金等價物、貼現票據等或有負債的證據,是審計的重中之重。近年出現的一些審計失敗案例,就暴露了函證不實的問題。
  • 北大培養出來的這位數學天才,如今在美國搞科研,實在讓人心酸
    老一輩中有很多優秀的數學家,那麼在人才輩出的現下世界,中國數學界有沒有湧現出更多的明日朝陽呢?自己的回答就已經代代表了一切。許晨陽就是其中一位,只是他學成之後並沒有回國,而是選擇留在了美國任教。國內學風浮躁,潛心研究學術的人少之又少;論資排輩嚴重,對有能力的年輕人支持不夠;學術造假過於嚴重,處罰力度不夠。雖然許晨陽說的這三點很多人表示認同,但是對於他幫助別的國家建設教育事業的選擇還是不能理解,一個人想要逃跑總是有理由的。
  • 科研神童不奇怪,只是成人世界的造假邏輯運用到了孩子身上
    最近一位雲南昆明六年級小學生陳某某,這位天才少年憑藉一個關於結直腸癌基因研究的課題《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得三等獎。一時間在網上掀起巨大的輿論旋風,批評這種造假之風竟然到了堂而皇之的地步,所謂的天才少年不過是皇帝的新裝,欺騙、造假一覽無餘。
  • 小學六年級的科研成果竟然堪比博士,原來天才也能被「創造」出來
    畢竟,對於年少成名的天才和神童,大部分人都是懷著一種慕名期待的心情來了解的,可不看不知道,一看驚一跳,難道如此高深目測的論文真的是出自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兒童之手嗎?,小學六年級就有了堪比博士生的科研成果,這難道真的是英雄出少年嗎?
  • 對學術造假零容忍,高校與科研機構應擔起更多責任
    9月16日,科技部發布《關於論文造假等違規案件查處結果的通報》,披露了9起涉及購買論文、違反論文署名規範、套取財政科研資金的違規案件處理結果。相關責任人分別被處以終止承擔的國家項目、追回項目資金、停止研究生招生資格、終止或撤銷相關榮譽稱號、追回科研獎勵資金等處罰。在這9起學術造假事件中,有6起集中在醫院,佔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