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與春節、清明節和中秋節一起被列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每到這個時候,我們都會吃粽子、賽龍舟以紀念屈原。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根據《荊楚歲時記》的記載,五月的盛夏是登高的好日子,因此,端午節又被稱為端陽節,在其他地方也叫「五月節、午日節、浴蘭節、龍舟節」等等。
端午節作為一個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化節日,自然會有與端午節相關的許多習俗。雖然現在節日的氣息越來越淡了,但是中國上下五千年,我們的文化從未中斷過。
下面就給大家講講在我國端午節的5個傳統習俗,快看看你知道嗎!
吃粽子
南方和北方喜歡吃的粽子口味也不同,大多數北方人吃蜜棗粽子,諧音是「早中」,而大多數南方人喜歡吃肉粽子。過去,讀書人在參加科舉考試之前都會吃蜜棗粽子,寓意著早日中舉。
現在也有很多家長在孩子考試之前做蜜棗粽子給孩子吃。
賽龍舟
因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所以賽龍舟在南方更受歡迎。根據傳說,這種風俗起源於古代的楚國人,許多人因為不忍起源投河而死,便划船去追逐和拯救,但是當他們到達洞庭湖時就消失了。
還有人認為划龍舟是為了驅散河裡的魚,以免吃屈原的屍體。此後,每年5月5日都會舉行龍舟比賽來紀念屈原。
懸艾草
民間有句諺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在仲夏時期,這是一個皮膚病頻發的季節。端午節那天,人們打掃庭院、掛艾草、灑雄黃水、喝雄黃酒,以祛腐、殺菌、防病。
雖然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但它有許多醫學基礎,這些活動也反映了我們祖先的智慧。
佩香囊
香囊內通常裝有雄黃、硃砂和香藥,不僅具有驅蚊的功能,而且還有避邪的寓意,非常漂亮。通常,它掛在蚊帳的兩邊,或者戴在孩子的手腕、腳踝上。
在中國南方的一些城市,年輕的男女也用互贈香包來表達他們對彼此的愛意。
塗雄黃酒
說到雄黃酒,許多人會想到白娘子和許仙的故事。是的,雄黃酒可以避免蚊子、蛇、蠍子、蜈蚣、壁虎、蜘蛛等靠近我們的身子。
你可以把雄黃酒塗在孩子的耳朵、鼻子、前額、手腕和腳踝上。中國的傳統節日和習俗不僅是一些傳說和故事,還有一些保持健康的小技巧。
栓五色絲線
在古代中國,五種顏色被用作吉祥的顏色,所以除了製作香包,端午節還會編織五顏六色的繩子,然後系在兒童的手腕和腳踝。在給孩子系五彩絲線的時候,孩子是不能說話的。
據說系上五色線的孩子可以避免蛇和蠍子的傷害。五色線不能隨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扔進河裡,這意味著河水會衝走瘟疫和疾病,讓孩子們能夠安全健康。
端午節來臨,我們需要準備什麼
1、插艾草
端午節的時候,你可以在你的房子前放一把艾草。除了闢邪,它還意味著祈禱健康。
2、放生祈求平安
人們通常在端午節這天放生,這意味著為家庭安全祈禱。
3、吃粽子
粽子是「中子」的諧音,意思是求得貴子,粽子的發明也是為了紀念在河裡死去的屈原。因此,粽子作為我們端午節的傳統美食,代代相傳。
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粽子有很多種,除了最基本的糯米粽子之外,還有鹹肉粽子、蛋黃粽子、蜜棗粽子等等。
說起粽子,你可以試試下面這款粽子,嘉興正宗粽子,豆沙粽、蜜棗粽、蛋黃粽、鮮肉粽,你想吃的口味它都有。
正宗嘉興粽子,現煮現發,新鮮原材,妙味千傳,實惠之選精挑細選,成就美味。原產地生產,堅持地道美味。
採用高溫安全滅菌工藝,真空保鮮包裝,保證產品的美味和新鮮,用心只為更好;嘉興粽子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鹹甜適中而著稱,具有悠久的傳統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