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魯國國君魯莊公有三兄弟,分別是公子慶父、公子叔牙、公子季友。其中公子季友最為賢能,魯莊公最為親信於他。
魯莊公即位三年,有一次出外遊玩,看到一個生得漂亮俊美的女子孟任,便派人把她召來,想要娶她為妻, 孟任不肯聽從,魯莊公說:「如果你肯答應,我會立你為夫人。」孟任見魯莊公說得認真,便答應了。孟任隨魯莊公回宮,一年之後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叫做姬般。
魯莊公想要立孟任為夫人,可是母親文姜不答應。文姜本是齊女,她自然是想讓魯莊公與齊國聯姻,立齊國女子為夫人。魯莊公不敢拂了母親的意思,便與齊襄公的小女兒訂立了婚約,等她成人之後就將她迎娶過來,這就是哀姜,等到哀姜嫁到魯國時,孟任由於病重去世了。
哀姜順利嫁給魯莊公,被立為夫人。但即便如此,魯莊公對於母親幹涉包辦她的婚姻還是打心底裡厭惡的,所以哀姜來到魯國之後,魯莊公對她不甚寵愛。哀姜每日獨守後宮,寂寞難耐,她見公子慶父高大魁梧,便偷偷派人與他私下聯繫,兩人就這樣有了私情。
公子叔牙與慶父是同一個母親所生,兩人是親兄弟,兄弟情深,於是慶父、叔牙、哀姜暗自結黨,暗中商定將來奪取君位,由慶父任國君之位,叔牙做魯國上卿。只是魯莊公還在位,震懾住了他們,他們還不敢胡來。
四季交替,時光打馬過。這一年,年邁的魯莊公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了,他深知魯國宮廷之內危機四伏,公族內部隱患重重,只怕自己撒手西去,這宮廷之內就會血流成河了。只是他老了,累了,不想再管這些事了。活著的時候,他不想看到兄弟鬩牆、互相殘殺的場面,死後他唯願魯國社稷無憂。人死之前,迴光返照,回顧自己這一生,對於周邊的事物也看得更為透徹了。
他把公子叔牙召到病床前,向他問道該由誰來繼承國君之位。叔牙想都沒想直接就回答道:「公子慶父有才幹,有聲望,是最合適的繼承人。」魯莊公又把公子季友召過來問了同樣的問題。
季友回答道:「君上先前答應了立孟任為夫人,卻遲遲沒能實現。現在難道還要廢掉她的兒子嗎?魯國乃是禮儀之邦,周禮有言,嫡長子繼任國君之位天經地義,君上」
魯莊公說道:「叔牙希望寡人將君位傳給公子慶父,你覺得如何?」
季友回答道:「慶父為人殘暴不仁,不適合做繼承人。叔牙是他的親弟弟,自然會為他說話。」
魯莊公點點頭,認同了他說的話。
出得宮來,季友心裡活動開了:如今魯莊公病重,叔牙他們那幫人恐怕會對國君之位有所圖謀,而公子姬般在魯國沒有勢力不穩,根基不牢,只怕鬥不過他們!不行,我得想辦法除掉叔牙。
回到府中,季友派人假借魯莊公的名義,傳令公子叔牙來大夫針季家中相見。叔牙到來之後,季友假傳國君之命賜予叔牙毒酒。叔牙不肯喝,季友命人強行將毒酒灌入,叔牙毒發身亡。
沒多久,魯莊公去世,公子季友扶持公子姬般繼位。
另一邊,公子慶父見弟弟叔牙遇害,擔心自己所謀劃的事情敗露,便不再如之前那般猖狂了,轉而蟄伏,靜靜地等待著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