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富士康、惠普、英業達等多家重點企業已全面復工

2020-12-17 鳳凰網房產

來源: 重慶晨報

2月18日,在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主任王荊表示,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物流企業必須先行。因此,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通過書面、電話、微信等方式,協調指導物流企業在確保防控安全前提下復工復產,派員到企業指導、督查防控工作,現場聽取意見建議、協調解決有關問題。目前,西永綜合保稅區、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大型IT生產企業及其配套的物流供應商均已復工。

值得一提的是,西永微電園抽調了100多名幹部,與重慶高新區和街鎮組成七個聯合督導組進駐企業,指導企業落實好防疫防控各項措施,幫扶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園區內,惠普內銷工廠2月15日率先復工,截至2月17日,西永微電園已經有30多家企業復工,備案復工人員8千多人,當日上崗人數5千多人。

另外,廣達、英業達、富士康、惠普、新普、沙伯基等重點企業全面復工。SK海力士和華潤微電子公司在春節未停工的基礎上,目前正在逐步擴大產能。

相關焦點

  • 廣達、富士康、英業達重慶工廠年底投產
    重慶市西永綜合保稅區9月27日表示,已經在該市落戶的我國臺灣三大筆記本電腦代工廠——廣達、富士康、英業達在渝工廠的主體工程已經完成或接近完成,預計年內3家代工廠的首期廠房將建成並投產。重慶西永微電子產業園負責媒體事務的人士稱,廣達集團在渝項目的2萬平方米F0廠房已經完成主體工程施工;富士康在渝的廠房為8萬平方米,其主體工程將於下月竣工;英業達在渝廠房也正在施工,這三家代工廠的重慶項目均將在年內投產。
  • "動"起來 重慶百家重點龍頭企業81家復產
    全市百家重點龍頭企業81家復產   重慶日報記者2月19日從市經信委獲悉,截至當日,我市100家重點調度龍頭企業裡,已有81家復產,同時在按照獨立法人計算的全市277家重點工業企業和成長型工業企業裡,已復工復產(含春節期間持續生產)192家,佔比69.3%,這些企業及時有序復工復產,對全市工業平穩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
  • 成都重慶爭搶富士康:誘發IT巨頭狂飆西進
    成都這邊,富士康旗下鴻富錦精密電子(成都)有限公司已於10月下旬投產,170萬餘平方米成都廠房將在明年全部建成, 50條iPad生產線,年產4200萬臺,超過深圳龍華廠區3000萬臺的產能。重慶那邊。早在5月19日,富士康在重慶的產品外銷基地已完工,重慶將在明後年形成年產1億臺筆記本電腦的規模,佔據全球1/3產能。精彩激烈的賽事,引來全球「觀眾」山呼海嘯般的呼應。
  • 西永微電園強化服務 助推復工達產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企業要在2月9日後有序復工復產;西永微電園則要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確保復工復產的安全穩定。  「根據市委、市政府要求,在市經信委、重慶高新區的指導支持下,我們從園區36家重點規上企業入手,抽調公司2/3的人員,成立7個督導服務組,每天下沉一線『面對面』服務,對復工企業進行分類服務、幫扶指導。」西永微電園董事長吳道藩表示。
  • 重慶支柱產業有序復工 發揮經濟「壓艙石」作用
    近日,陽光照耀下的重慶,一方面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已多日連續下降;另一方面,汽車、電子信息產業,重慶這兩大支柱產業領域內一批龍頭企業——長安、英業達、廣達、翊寶、緯創等有序復工。  「重慶企業正分類分批有序復工,我們將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努力把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 筆記本訂單遭搶食 富士康重慶廠區「地震」
    儘管已經意識到要向「代工外」版圖擴張,但富士康的代工天花板似乎來得比想像中更早。  近日有消息稱,富士康重慶廠區爆發了一場勞資糾紛,涉及800多名工人。  此前,富士康其他地區也發生過因類似原因產生的停工行為。去年5月,富士康旗下群康科技深圳工廠全面停工,當時至少有3000~4000人受到「分流」的影響。  一名重慶廠區的員工王明(化名)對記者表示,停工只是這段時間因為解決問題產生的一次矛盾,但重慶廠區的調整實際上是從去年就開始了,特別是惠普生產線上的訂單,被分食得比較厲害,調整中有的是直接取消一個事業群(團隊)。
  • 重慶西永保稅區開張 打造亞洲最大筆記本基地
    正式投資協議籤訂後兩個月的今天,英業達就正式啟動建設第一期工程。8個月後,將投產第一臺重慶英業達工廠製造的筆記本電腦。  昨天參加英業達開工奠基儀式的還有英業達的60多家供應夥伴及合資夥伴。李詩欽在表達紮根重慶決心的同時,也向其夥伴廣撒「英雄帖」:在英業達奠基的同時,更需要的是供應夥伴來重慶投資落戶,集聚成一條供應鏈,打造重慶成為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的堅厚實力。
  • 鍾南山當總顧問、最貴入職金加持,富士康為何仍不能全面復工?
    4、富士康武漢工廠主要為戴爾、惠普、聯想代工臺式機,原本有2萬餘人。有人告訴《財經》記者,他們內部前段時間天天開會討論復工,此前預計的返崗率不足1/5。 5、富士康武漢工廠有考慮將產能轉移至深圳、重慶和崑山,「重慶明確回復接收不了,他們自己也忙不過來」。崑山、深圳則只承接了小部分。
  • 重慶公租房設「綠色通道」 返回企業員工住戶已有20多萬人
    隨著重慶新冠肺炎疫情分區分級分類方案的推進,企業也在有序進行復工復產。2月23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委獲悉,重慶市公租房管理局出臺《關於公租房小區在疫情防控中配合企業復產復工的意見》,設立「綠色通道」,保障企業員工有序返崗。
  • 惠普加速「重慶造」 電子產品年產量或超億臺
    惠普將擴大在渝投資     李艾科說,中國正在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次到訪重慶,親眼看到了這樣的變化。惠普作為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製造企業,始終把中國作為其全球投資和戰略發展的重點,其中,重慶是極為重要的戰略要點,它對於惠普服務中國客戶和全球客戶,具有高度重要性。
  • 廣達與英業達將在重慶建造電腦製造廠
    【搜狐IT消息】12月24日消息,廣達計劃在將在中國西部地區建造一座工廠,2011年後,工廠將為惠普服役。另外,廣達的競爭對手英業達也將在未來2個月內與重慶籤訂相似協議,消息人士稱,英業達與當地政府已經談判數月。  廣達重慶新廠預計將於2011年下半年正式量產,明年中期會試產。
  • 工業企業復工率超過99% 重慶是如何做到的?
    「工業得以迅速復工,當前看是一系列『組合拳』綜合施策的結果。」重慶市經濟信息委主任陳金山表示,同時也與近年來持續推動的智能化改造、產業轉型升級密不可分。截至目前,重慶市八大支柱產業的開工率均在98%以上,特別是汽車、電子已基本實現全面開工復工。能源、醫藥、裝備製造、消費品等產業的用電恢復率超過100%,產能利用率達到去年同期水平。
  • 遠傳青睞WiMAX電子書 英業達友達富士康搶進
    英業達、友達、富士康等公司均積極爭取WiMAX電子書商機。遠傳WiMAX(全球互通微波存取)服務12月底將在臺灣地區臺中市正式商用,初期預定先推出WiMAX網卡和終端裝置 (CPE),明年再進一步推出內建WiMAX模組上網本。 遠傳已把WiMAX定位為一般家用寬帶用量需求的使用者,目前沒有推出語音費率的計劃,將著眼WiMAX內容服務應用。
  • 臺灣英業達公司裁員 多家科技大廠放無薪假
    英業達公司  中廣網上海10月28日消息(記者任傑)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今天(28日),包括工商時報、自由時報、TVBS等多家媒體共同聚集的一條新聞是:英業達裁員400人。本月初就傳出有精簡人力意向的英業達,昨天上午員工接受約談,隨後打包走人,部分工作團隊全員遭到裁撤。  英業達說,因惠普「收攤」平板計算機,業務縮減,才不得已含淚送走員工,薪水會算到通知日十天後。英業達是全球最大伺服器製造廠、世界前四大NB(筆記本電腦)代工廠。英業達裁員432人,是金融海嘯後經濟復甦過程中,在臺北的企業首波最大宗資遣案。
  • 重慶有多少家電子廠?
    193招聘網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立足重慶本土,輻射周邊的招聘方式。一直堅持以人才為中心,以企業發展為導向。致力於為重慶企業打造一個資源豐富的重慶第一網絡招聘平臺,同時提供大量的重慶人才、重慶招聘信息,是重慶企業和求職者最可信賴的人才網站。
  • 重慶智能終端產業「加速跑」
    如今,其筆記本電腦出產線的智能化率已達50%,貼片生產線的智能化率達到95%。   智能化改造升級後,企業的生產效率提升15%-20%,產能得以充分釋放。今年1-7月,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產值達到355億元,同比增長16%。   「目前,公司訂單充足,訂單量比去年同期多了20%。智能化改造升級,讓我們能夠遊刃有餘地完成這些訂單,預計今年產值有望突破600億元。」
  • 重慶電子產業加快復甦
    截至目前,重慶電子產業全面復工,46家規上整機企業和237家規上配套企業全部復工復產,全鏈條產能正在穩步回升。春節前,廣達便拿下多個大單,幾乎翻了一倍,本計劃大幹一把。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發生後,員工回不來,產量跟不上,怎麼辦?遭遇用工難的企業,遠不止廣達。
  • 重慶市屬國有重點企業復工率達98.7%
    ,來自重慶市國資委的消息,截至3月10號,重慶已有3777家市屬重點國企及所屬子企業復工復產,復工率達到了98.7%。重慶川儀下屬的重慶四聯測控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工業自動化儀表的製造企業。2月10號有序復工以來,企業開足馬力,加大生產,目前已經實現了滿產滿銷。
  • 代工巨頭日子不好過 英業達向軟體業發力
    日前英業達宣布,其軟體業務已通過了苛刻的全球認證標準——美國SEI的CMMI的第5級評估。     「相比代工業務上百億美元的收入,目前英業達在軟體方面的營收微乎其微。這次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來通過此項認證一定有所圖謀。」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道。     代工之痛     對於眾多的代工巨頭而言,這兩年的日子並不太好過。
  • 重慶外貿引擎因何動力澎湃
    代工企業,主要為一些大品牌生產產品,其產品結構、生產線、流程管理等,均要根據這些大品牌的要求而調整。  所以,近年來,在大數據智能化產業浪潮下,重慶英業達工廠加快了提檔升級。  3月14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慶英業達工廠的數字車間了解到,該車間經過智能化改造後,不同機種、配置、包裝及個性化產品已實現混線柔性生產,生產效率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