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公益一類和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公益二類單位是如何改革的

2020-12-13 一心唯公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將事業單位分為行政類、生產經營類和公益一類、公益二類四種類型。其中公益一類簡單來講就是完全承擔公益服務和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公益二類不僅承擔公益服務職能,還承擔部分生產經營職能。兩者的差別,不僅是其承擔的職能不同,其改革的方向也截然不同:公益一類是保留的對象,是改革以後事業單位存在的最主要的形式,不嚴謹地來講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形式;公益二類在改革中是必須剝離改革,公益類職能和職能相近的單位進行整合,生產經營類職能改企。

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主要是指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者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它有三個特點:一是承擔應由政府提供的基本公益服務或僅為機關行使職能提供支持保障服務;二是不能或者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三是不開展經營活動和收費服務費用,其宗旨、業務範圍和服務規範由國家確定。

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是指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性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相對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同樣有三個特點:一是主要為社會提供公益服務或者主要為機關行使職能提供支持保障服務;二是不以營利為目的,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一是在確保公益目標的前提下,可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提供與主業相關的服務,收益的使用按國家規定執行。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要求於2020年底前完成,目前行政類改革方案基本已定,在短期內即將完成,生產經營類也陸續正在進行,今明兩年,主要進行的就是生產經營類徹底改企,自收自支編制、自定自籌類編制撤銷不再使用。同時,公益二類剝離改企,公益服務職能和行政輔助、支持保障職能,配合公益一類綜合改革,職能相近的單位不斷進行精簡整合,實行政事分開、事企分開,通過綜合改革達到精簡機構、精簡人員編制,優化服務、提質增效的目的。

相關焦點

  • 事業單位公益二類公益三類,都有哪些單位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將事業單位分為了行政類、公益類、生產經營類。其中公益類又公為公益一類、公益二類,而生產經營類又被稱作公益三類。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這四類事業單位面臨的改革前景,各不相同:行政類將其承擔的行政職能全部劃歸相應的政府部門,實行政事分開,其單位撤銷或者隨剩餘的公益職能保留,成為公益類事業單位;公益一類是將來事業單位存在的主要模式,予以保留;公益二類視其職能,或者保留,或者剝離可以由社會或者市場承擔的職能後整合、保留;公益三類,即生產經營類,全部撤銷,改企,實行事企分開。
  • 省體育中心和鄉鎮事業單位怎麼選?公益一類反而不如二類?
    省體育中心是省級體育局下屬的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即差額撥款性質,級別一般是正處,也有不少設置為副廳。鄉鎮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也就是大家所說的七站八所,只不過現在整合歸併為各類中心,機構級別一般是股級,即管理九級(科員),最高副科設置,比如黨群服務中心、執法大隊等,是鄉鎮為數不多的幾個副科級事業單位。一個廳處級單位,一個科員最多副科級單位,孰優孰劣已然明了。
  • 事業單位公益二類、三類都有哪些單位?會怎麼改革?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正在如火如荼進行。按照改革統一部署,今年底之前,全部事業單位將完成分類改革。改革具體分三類進行。第一類是行政執法類,按照改革要求,將全部轉行政或剝離行政職責改公益。在此前的黨政機構改革中,行政類事業單位已經完成清理,部分併入行政機關,部分剝離行政職責改公益,今後不再保留行政類事業機構。執法類事業機構目前沒有統一的改革政策,只是在小範圍試點改革,下一步預料也將全面鋪開改革。第二類是公益類,分公益一類、二類和三類,目前正在推進。第三類是生產經營類,這也是改革的重點。按照改革的要求,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將全部改企。
  • 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公益一類和二類哪個發展前景好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將所有的事業單位,分為了行政類、公益類和生產經營類。而公益類又細分為公益一類和公益二類,那麼在這兩類中,哪個發展前景好?問這個問題,是對這兩類單位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懂的人,當然知道是公益一類好啊!
  • 公益一類/二類事業單位,廣州再招事業編制10人!
    2021年廣州市花都區宣傳系統招聘10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公告為充實我區宣傳系統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隊伍,提高人員整體素質,打造堅實的人才基礎,根據《廣東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辦法》(廣東省人民政府令第139號)及《中共廣州市委組織部、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進一步規範我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的通知》(穗人社發〔2013〕108號)要求,本著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
  • 事業單位改革接近尾聲,6種教師身份將變成公益二類,有你嗎?
    按照國家相關規定,事業單位改革將在2020年底前完成,其中,教師群體作為事業單位改革中的一個「大頭」,教師群體怎麼改,一直都非常引人關注。按照改革方向,改革之後,事業單位將分為公益一類、公益二類、公益三類。有些原本是事業身份的人,改革之後變成了合同制員工。
  • 2020年這2類老師,取消「事業編制」,被轉為「公益二類」崗位?
    而且,在執行的方案之下,已經確定有2類「公辦教師」,將轉為「公益二類」崗位!第一類「公辦教師」:公辦中小學教師在2020年,所有的公辦中小學校中,所有的「公辦教師」將由「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身份轉變為「公益二類」崗位工作人員!
  •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質量技術監督檢測中心(所、院)為公益二類
    在工商質監改革中,工商局和質量技術監督局機關整合,原質監局下屬事業單位原樣保留,成為整合後工商局的下屬事業,或者成為新組建成立的工商質監局的下屬事業單位,機構性質、職能、人員、編制保留不變。新一輪黨政機構改革後,又整合食藥監局職能,組建成立了市場監督管理局。
  • 高中學校被劃分為公益二類,編制會取消嗎,將來如何改革和發展
    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屬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初中、小學被劃分為公益一類,高中被劃分為公益二類。但這並不影響著高中會被推向社會,或者是取消編制使用,取消事業單位屬性。反而,根據教育改革的趨勢,高中教育同樣會被越來越重視,被劃入義務教育階段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有省份已經在試點,降低高中學校收費,加大高中教育投入,逐步與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趨近。
  • 公益事業單位改革,教師編制何去何從
    在我國教師群體分為高等院校教師,高中教師和中小學教師,高級中學階段包括,普通高級中學、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成人高中、職業高中、中級技工學校、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中等師範學校等。其大體上分為公益事業一類和公益事業二類,這兩種情況,下面筆者進行一下簡單的解讀,如有不足請各位多多海涵。
  • 政府購買服務背景下公益二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優化探析
    一、政府購買服務下公益二類事業單位進行財務管理的重要性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舉措。財政部、中央編辦《關於做好事業單位政府購買服務改革工作的意見》指出,積極推進採用競爭擇優方式向事業單位購買服務,逐步減少向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直接委託的購買服務事項。面臨結構性改革挑戰,公益二類事業單位要想做大做強做優就必須為社會不斷提供新產品和周到服務,除了優化技術要素、團隊效率和契約精神,更為重要的是創新承接能力,健全管理制度,靈活服務方式,規範績效評價體系。
  • 事業編分類改革:幼兒園劃歸公益二類,但編制和普通的事業編不同
    喜歡小編的記得點關注點讚,這樣就會獲得第一手的社保事業編資訊,也可以寫下你所關心的民生問題,小編會每天更新你想看的哦!正常來說,國家所規定的九年制義務教育,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到初中結束。但是在很多家長的心目中,公立幼兒園和公立中小學一樣,都屬於教育行業的基礎。
  • 公益一類單位具體名單 公益一類會取消編制嗎?
    公益一類單位具體名單 公益一類會取消編制嗎?、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單位或機構。那麼哪些事業單位屬於公益一類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看一下相關信息吧,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
  • 事業單位改革,哪些單位會被取消編制?哪些單位會保留?
    改革內容非常多,小渝兒在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其中對於考生影響最大的一點,就是「分類改革」。具體來說,就是根據事業單位不同屬性,按照社會功能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
  • 事業編「鐵飯碗」,公益服務事業單位有這三大類別,提前了解
    事業單位包含的崗位類別很多,單位類別也很多,但是整體分為三類:一是承擔行政職能的,二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三是從事公益服務的。說到公益性事業單位,很多人第一印象肯定是醫院、學校,但具體包含哪些單位呢?不妨跟著陝西中公教育小編來了解吧。說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到底什麼是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單位呢?
  • 事業單位改革進行時,現在報哪些單位能穩住「鐵飯碗」?
    具體來說,就是根據事業單位不同屬性,按照社會功能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 三類事業單位改革方向如下:對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將其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將其轉為企業;對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將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今後,不再批准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
  • 2020事業單位改革接近尾聲:這一類編制被保留,其餘轉為企業
    2020事業單位的改革接近尾聲,如果想在這次改革中轉為公務員身份,大概只有完全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編制人員才可以。一直有傳聞說教師將取消事業單位編制,那麼,究竟有哪些事業單位會在本次改革中失去編制呢?
  • 參公單位和事業單位有什麼區別?看完後明白了!
    參公事業單位顧名思義就是指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單位屬於事業性質,但執行公務員法,按照公務員模式套發工資、執行晉升。事業單位是大概念,包括公益類事業單位、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和參公事業單位,參公事業只是其中一種類型。兩者關係相當於前者是兒子,後者是兒子,只是兒子比老子強罷了。
  • 「公益類」和「區委直屬」事業單位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一般人都懂
    我們今天一起來看一下關於事業單位的那些事,事業單位是人人都羨慕的一種工作環境,對於公益類事業單位和區委直屬事業單位來說,究竟有什麼樣的區別呢?帶著疑問,小編專門諮詢了專業的業內人士,業內人士說出了這樣的解釋和答案,給大家分享一下!
  • 2020年事業單位改革「大洗牌」,2類單位受益多,待遇好過公務員
    今天給大家分享2大單位在本輪事業單位改革中受益多,待遇好過公務員!事業單位如何改革?事業編是事業單位編制的簡稱,主要是為了輔助行政部門,落實完善社會的教育、文化、衛生、科技等公益工作設立的單位。工資不受國家約定,由各事業單位根據市場情況發工資。按工資類型可以分為:自收自支、差額撥款、全額撥款三類事業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