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唐詩:除山水詩外,王維的這首愛情佳作更有名!

2020-12-17 金娃趣說

王維從少年時期就開始寫詩,現存詩作400餘首。

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的這首思鄉詩就是王維17歲時寫的: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詩人當時獨自在京城求取功名,遠離家鄉,「每逢佳節倍思親」是感情的自然流露。

王維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濟),在華山以東,所以稱當時家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九月九日是傳統節日重陽節,有些地方有登高的習俗,同時以茱萸插頭,可以避暑氣,御初寒。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相思》又名《江上贈李龜年》,李龜年是盛唐時期著名的音樂家,杜甫寫的《江南逢李龜年》裡也是他。

王維年少時來京城應試,期間經常來往於王孫貴族府上,在岐王府裡認識了李龜年。王維也喜好音樂,兩人詩樂相和,互引為知己。

這首詩是經過李龜年的傳唱才流傳下來的,並不能確定王維寫詩的對象就是李龜年,讀起來倒更像一首愛情詩。

如果是愛情詩,那就是王維所寫極少愛情詩中難得的一篇。

王維妻子早亡,之後再沒有續娶,他修道信佛,詩歌之中更多的是山水禪意之作。

除了這首抒情詩,王維還有一首描寫別人感情的詩,頗能體現王維對於感情的態度:

息夫人

莫以今時寵,難忘舊日恩。

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息夫人,是春秋時期著名的美女,後來嫁給息國國君,楚文王滅了息國,搶了息夫人為己所有,生下了兩個孩子:楚堵敖和楚成王。息夫人自進楚宮之後,從來沒有主動說過話。有一次楚王就問息夫人其中緣故,息夫人回答道:「我一個女人,現在身事二夫,縱然沒能以死全志,又有什麼可說的呢?」

王維寫這首詩時是在寧王府中。

唐玄宗的哥哥寧王李憲,有寵姬數十人。寧王的鄰居有一個賣餅人,寧王見這人的妻子很漂亮,就給了賣餅人很多錢,把他的妻子帶到了自己府上。過了一年,寧王問賣餅人的妻子:「你還想那個賣餅的嗎?」賣餅人妻子沉默著沒有說話。於是寧王把賣餅人召來一見,賣餅人妻子注視著自己的丈夫,淚流滿面,無比傷心。

當時在寧王府做客的人有十來個,都是能詩善文的人,看到這個場面都覺得悽楚無比。寧王接著就讓大家就此事賦詩,20歲的王維當場先寫就了這首詠史詩之後,別人再也不敢寫了。

寧王好像這才有所愧意,不久就歸還了賣餅人的妻子。

王維的許多山水詩都寫於他隱居在終南山輞川別業時,寫景的同時,表達了閒適的生活和無比恬靜的心情。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暝,日落,天色將晚。詩中描寫了初秋時節雨後黃昏的景色,是為人稱道的山水名篇。

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空中生出無限意境,頗有禪意。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這是王維山水詩代表作—五絕組詩《輞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

鹿柴,「柴」通「寨」,是輞川的地名,山中一景。

言簡,意味無窮,雖空卻有,光聲相和,細加體味,別有無限生機。

王維和當時的詩人裴迪過從甚密,兩個人分別為輞川各處美景寫了二十首,結成《輞川集》,裴迪所寫《鹿柴》詩:

日夕見寒山,

便為獨往客。

不知松林事,

但有麏麚跡

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竹裡館,也是輞川別墅勝景之一;幽篁,幽深的竹林。詩人坐在竹林之間彈琴,時而伴以長嘯,疏狂而悠然。

有些像金庸先生筆下《射鵰英雄傳》中的黃藥師形象,如果二人生在同時,必定會互相引為知己。

《竹裡館》是《輞川集》的第十七首。

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辛夷塢也是輞川一景,以盛產辛夷花聞名。芙蓉花,就是指辛夷花,二者形色相近。

《辛夷塢》是《輞川集》第十八首。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看王維平生,入世也安然,出世也泰然。能共王孫遊,偶與閒叟談。世間還有誰,能像王維這樣,無論何時何地都能發自內心的快樂呢?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一年級小學生就能讀懂的詩,細想起來畫面仍然無比優美。

詩人的構思,語言的表現力,居然能達到這樣的水平。

納涼

喬木萬餘株,清流貫其中。

前鄰大川口,豁達來長風。

漣漪涵白沙,素鮪如遊空。

偃臥磐石上,翻濤沃微躬。

漱流復濯足,前對釣魚翁。

貪餌凡幾許?徒思蓮葉東。

詩人寫在山中納涼時的情景,在描寫周圍景色之餘,看到釣魚翁,居然忍不住去叮囑水中的魚兒:千萬不要貪戀眼前魚餌的美味,以免被人抓住以後,只能徒然想念在蓮葉間暢遊的快樂了。

有幾分童趣,也有些哲理意味。

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到這樣的程度,能算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吧?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

積水不可極,安知滄海東。

九州何處遠,萬裡若乘空。

向國唯看日,歸帆但信風。

鰲身映天黑,魚眼射波紅。

鄉樹扶桑外,主人孤島中。

別離方異域,音信若為通。

晁監,是日本人晁衡,原名仲滿、阿倍仲麻呂。這是晁衡在回日本探親時,王維送別他寫的詩,表達了對這位朋友深摯的情誼。

雜詩三首其二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文字淺顯易懂,詩人最關心的梅花,性本高潔,恰如詩人自己。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這是王維在奉命去涼州慰問將士時所作,詩中描寫了旅途見聞和獨特的塞外風光,其中最經典的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句。

送別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送別朋友,朋友因為生活不得意,也要去隱居了。雖然詩人有意想問他去向何方,對方卻隱而不答。

詩人也不再問,只是望向天邊的白雲,白雲悠悠,也不知所蹤。

因為默契,再不多言。

相關焦點

  • 《唐詩三百首》中一首經典山水詩,意境如畫,值得一讀再讀
    李白曾說,「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杜甫又說,「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而白居易也說,「垂釣坐磐石,水清心亦閒」,這一切如詩如畫的意境,彰顯了詩詞歌者對山水的熱愛。王維,亦是寫山水詩的一大高手,與眾不同的是,山水美景在他的筆下,總是那麼別具一格,最恰當的說法,莫過於「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 詩佛王維最知名的5首山水詩,首首如畫,美得令人心醉!
    自打陶淵明開創了山水田園詩後,唐宋期間便不斷湧現出了多位專注描寫山水詩的詩人。而詩佛王維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位大詩人。王維又善於書畫,他將畫與詩完美地結合到了一起,誕生了多首題畫詩。著名的唐詩《畫》便是其中最為知名的一首!
  • 王維的山水詩,相比孟浩然有更多的禪味,讓人心嚮往之
    王維的山水詩和田園詩,相比孟浩然有更多的禪味。他以畫家的眼光來看田園,將繪畫的技法運用到山水田園詩的創作中,寫出「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等句子。
  • 王維和王勃各寫下首同名詩,一首空靈一首別具一格,都流傳了千年
    一位是站在山水詩之巔的摩詰居士,一位是傲視初唐的四傑之首,當二人寫下同名五絕《山中》時,又是怎樣的一場高手對決呢?讓我們來品一品這兩首詩。1.按時間先後,先來讀一讀王勃之作:《山中》唐.王勃長江悲已滯,萬裡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寫這首詩時,王勃22歲。此時的他因寫了篇《鬥雞檄》被趕出沛王府,自長安一路入蜀,登上高山寫下此作。
  • 唐代才子的兩首佳作,寫作技法高超,值得細細品讀
    下面介紹唐代才子的兩首佳作,寫作技法高超,值得細細品讀。怨詩二首·其一崔國輔妾有羅衣裳,秦王在時作。為舞春風多,秋來不堪著。《唐詩品匯》中以崔國輔與李白、王維、孟浩然並列為五絕「正宗」。崔國輔系開元進士,官至禮部員外郎,天寶間被貶。詩人借寫宮怨以寄託諷刺,感嘆個人身世。女主人公閒得無聊,就翻檢衣箱,偶然發現一件敝舊的羅衣,於是就牽惹起對往事的回憶,不禁黯然神傷地感嘆,「妾有羅衣裳,秦王在時作。」
  • 唐詩300首朗讀者精選:《送別》王維
    這首詩寫送友人歸隱。全詩六句,僅第一句敘事,五個字就敘寫出自己騎馬並轡送了友人一段路程,然後才下馬設酒,餞別友人。下馬之處也就是餞飲之地,大概在進入終南山的山口。這樣就把題旨點足。以下五句,是同友人的問答對話。第二句設問,問友人向哪裡去,以設問自然地引出下面的答話,並過渡到歸隱,表露出對友人的關切。三、四句是友人的回答。
  • 王維少見的六言唐詩,抒寫田園美景,字字對仗,讀來如行雲流水
    今天我們看到的這首唐詩,就體現出了和別的唐詩實際存在的差異。雖然它也是只有四句,但是每一個句都是六個字。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這首唐詩就是王維的《田園樂七首·其六》,顯然是王維非常知名的一首田園主題的詩詞。王維向來以山水田園詩聞名後世,但我們最熟悉的是那些山水詩歌,而對于田園詩歌的內容,我們接觸的比較少。不過仔細品讀這樣一首唐詩,我們完全可以看得出王維對于田園詩的把握,依然十分精彩。
  • 唐朝最有名的5首五言絕句,你都會背嗎
    這首詩放在古代就是上至八十老翁下至三歲孩童,都能吟唱的古詩。而且這首也是很多人最先會背的唐詩,不知道你們是不是呢?這首詩不僅在國內有名,即便在國外也是婦孺皆知的詩作。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李白看見了天空中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浮上心頭,提筆寫下了這首千古名詩。
  • 孟浩然《春曉》遇王維《鳥鳴澗》,一場山水詩巔峰對決,難分高下
    那當這兩位山水詩頂級詩人成了好兄弟,會擦出怎樣詩意的友誼之花呢?在《唐詩三百首》中,一直有山水詩之冠的說法,而被爭論得最多的兩首就是王維的《鳥鳴澗》和孟浩然的《春曉》,此二作一出本身就是唐代山水詩巔峰之戰,千年來難分高下。1.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通篇美得令人心醉,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
    王維也是大家比較喜歡的一位唐朝詩人,他一生也是寫過了很多優美的詩作,而且他的一些比較經典的作品,還被收錄進了《唐詩三百首》、《千家詩》等等著名的詩集裡,另外還有一些膾炙人口的更是頻頻地入選我們小學的課本。現在只要一提起他的詩作,相信對於絕大部分的人來說,那都是能夠來上那麼一兩首。
  • 王維很有名的一首七律詩,可以和杜甫並駕齊驅,意義很深刻!
    王維很有名的一首七律詩,可以和杜甫並駕齊驅,意義很深刻!文|小航的紅樓詩歌夢在唐詩的海洋中,七律詩,五言詩一直是詞碑。即便他的作品很少,但整體來說,好幾首出名的已經達到了最高水平,最有代表性的也有無數名篇,不過最為出名的是下面這一篇。
  • 唐詩三百首29首五絕作品賞析之二,篇篇膾炙人口,值得你收藏轉發
    這篇文章作為一個匯總,將整體展現唐詩三百首中的經典五絕詩作,且按照作家作品進行排列。在《唐詩三百首29首五絕作品賞析之二,篇篇膾炙人口,值得你收藏轉發》當中,我們賞析了王維、孟浩然、王之渙、元稹、王建等人的10篇詩詞,今天我們要繼續賞析杜甫、賈島、柳宗元、白居易、李白、劉長卿和裴迪的10首詩詞。請大家持續關注。
  • 王維十首經典山水詩:古代山水詩的巔峰之作
    王維十首經典山水詩:古代山水詩的巔峰之作山水詩和田園詩合稱山水田園詩,都是通過寫自然風光來表達詩人內心情感的詩歌類型,這是兩者的共同點。陶淵明和王維都會寫山水詩和田園詩。但陶淵明擅長田園詩,王維擅長山水詩。王維山水詩意境高遠,空谷絕塵,且畫面感極強,被喻為「詩中有畫」,備受推崇。
  • 王維40字唐詩寫田園風光,用字通俗易懂,寫詩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
    我們對王維的詩歌非常熟悉,尤其喜歡他的山水詩。畢竟他和孟浩然並稱為王孟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不過既然是山水田園詩派,至少田園詩也是少不了的。實際上,王維的田園詩也有不少,而且這些田園詩也是王維身臨其境之後所描繪的景色,和山水詩的寫作風格如出一轍。同樣由詩中有畫的境界,同樣表達出對歸隱生活的嚮往。尤其是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首唐詩,全文40個字,用字通俗易懂,由此也能看出,王維寫詩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
  • 王維很美的一首詩,可以媲美那首《辛夷塢》,寫出了不一樣的荷花
    王維一首經典的《辛夷塢》,可以說是美得令人驚豔,雖然整首詩只有那麼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卻是處處充滿了詩意,讀來也是朗朗上口,從而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佳作。其實整個唐朝的詩人,也只有王維的作品最具有詩意,儘管只是那麼信手拈來,卻又是很唯美,只要細細品來,還能夠從中感受到別具一格的意境,這也正是王維詩作最獨特的一個地方,所以他的作品無論過去讀過了多少遍,那也是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 王維在唐詩三百首中的第一首詩,卻和他的禪理、佛學格格不入
    但是王維在唐詩300首的第一首古詩,20個字非常精彩,不過卻和他崇尚的禪理和佛學格格不入。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這首唐詩就是王維的《相思》,按照我們一般人的理解,王維潛心修佛隱居在山林之中,早已經斷了塵世俗念。這樣一個六根清淨的人,為何要寫出相思這樣的詩句來?那還是因為對世俗生活有所留戀嗎?實際上這首古詩的寫作有豐厚的歷史背景。王維和杜甫李白是同一時代的詩人,他們都經歷了安史之亂。
  • 王維入選唐詩300首的五絕古詩,流傳甚廣但題目一個字常常讀錯
    王維有多首古詩入選唐詩300首,其中五言絕句就站到了5首,是唐詩300首入選五言絕句詩歌當中最多的詩人。今天我們所分享的是王維一首精彩的五言絕句唐詩,雖然我們很早就接觸過,不過在後來題目當中的一個字卻經常讀錯。
  • 王維最為出彩的六首詩,每首都是千古絕唱,值得你一讀再讀!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其中收錄了王維的詩29首,佔比近十分之一,足見王維的影響之大,地位之高。王維,唐代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有「詩佛」之稱。二十一歲的王維就中了進士,可謂是春風得意,等待他的似乎就是飛黃騰。
  • 【唐詩三百首】雜詩(王維)
    而一代文豪王維,詩人在長安任給事中。六月,安祿山攻陷潼關,尋入長安。玄宗逃往蜀地。王維扈從不及,為安祿山所俘。王維服藥取痢,偽稱瘖疾,準備逃跑。安祿山疑之。命嚴加看守。不久,解往洛陽,拘於菩提寺中,強迫王維就任偽署,累計有一年多時間。後唐軍收復洛陽後,才再返長安。很多人說王維這首詩寫於他任偽職的這段時間,僅以「孟津口」為由,是說不過去的,也缺乏足夠多的說服力。
  • 孟浩然十四首詩入選《唐詩三百首》,您讀過幾首?最喜歡哪首詩?
    對於這個問題,恐怕是各花入各眼不好回答的,除了李杜是公認的絕頂高手外,其餘詩人是很難分個高下的,但就六甲番人來說,孟浩然和王維至少就應進入超一流高手行列。孟浩然有十四首詩入選了《唐詩三百首》,排在唐代詩人的第五位,僅次於李杜、王維和李商隱,這固然和唐三百選錄以短詩優先有關,但是卻也能側面說明孟詩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