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中一首經典山水詩,意境如畫,值得一讀再讀

2020-12-18 花神木木讀詩詞

山水詩,是中國詩歌的一個重要流派,而唐朝詩壇上的山水詩,更是燦若繁星,比比皆是。當山巒影影綽綽,當春水波光泛泛,讓詩人情系其間,令騷客流連忘返。李白曾說,「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杜甫又說,「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而白居易也說,「垂釣坐磐石,水清心亦閒」,這一切如詩如畫的意境,彰顯了詩詞歌者對山水的熱愛。

王維,亦是寫山水詩的一大高手,與眾不同的是,山水美景在他的筆下,總是那麼別具一格,最恰當的說法,莫過於「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西北風光,曾讓他興奮不已,一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便畫出了一幅美景;閒遊山中,詩意又在心中縱橫,一句「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不知陶醉了多少人。那麼,當秋雨初晴,遇上鄉村黃昏,又會在王維心中醞釀出怎樣的山水名篇呢?

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解讀《唐詩三百首》中,王維的一首經典山水詩。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首詩是王維的代表作之一,詩中景色宛如畫卷,人物活潑生動,讀完給人以輕鬆愉悅之感。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首聯詩人以整個天氣起筆,點出了一個雨後秋空的清涼意境,空山、新雨,又逢清秋。一個「來」字,正是秋氣爽人的驚豔之筆,仿佛清秋的涼爽,正向人撲面而來。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天色漸暗,愈發顯得皓月更加皎白,月光透過松間的枝條,鋪滿了地面。清冽的山泉,在月光下如一條銀帶,潺潺流去。這一聯,王維將目光收於一隅,重點描繪了月色下的山中美景,勾勒出一幅美妙怡人的畫卷,令人十分嚮往。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頸聯詩人的筆觸由靜轉動,聽到遠處浣衣少女歸來的嘻笑打鬧聲,在竹林中時隱時現。因為離得遠,聲音並不真切,聽上去只是一片喧譁,給人的感覺卻十分真實,只五個字,便將少女的活潑開朗,刻畫的活靈活現。

而近處的荷葉,也一排排地向兩邊分撥開,詩人驚訝之餘恍然發現,那是一葉漁舟正在順流而下,水面上泛起陣陣波紋。每當我讀到這十個字,閉上眼腦海中便浮現出了畫面,那意境如此美妙,恍如走進夢境一般。這種感覺,只有在山水詩中才能找到。

以上兩聯,詩人選取明月、清泉、竹林、荷花,進行鋪展描寫,實際上是借物來隱指自己純潔、清高品格。既然如此,那麼最後兩句「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便很好理解了,如此美妙純潔的山水,自然是王維最喜歡、最嚮往的聖地了,一種流連忘返的情愫,在心中油然而生。

不論從景物刻畫,還是藝術手法來看,《山居秋暝》無疑都是一首值得一讀再讀的經典山水詩,而能夠寫出如此意境如畫的作品,除了源自王維的匠心獨具,更多的還是源自他一顆滿是創傷的心,因為一個人只有在經歷世事艱辛,才能變得富有詩意,才會想起返樸歸真!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李白很有意境的一首詩,通篇意境優美如詩如畫,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李白是盛唐時期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還與中唐詩人李賀,以及晚唐詩人李商隱,等人並稱為「三李」;李白是那個時代最具有才華,也最具有創造力的詩人,他的詩想像力豐富,另外風格多樣,流傳下來的作品大概有1000多首,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精品之作,一些經典的詩句
  • 想讀《唐詩三百首》,要讀哪個版本好?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唐詩三百首》,水平良莠不齊,甚至有的註解錯誤百出。要想讀唐詩,一個好的註解本必不可少,為此,小樓選出幾本經典的唐詩選注本,跟大家分享。《唐詩三百首》,是清人孫洙和其繼室徐蘭英合編的唐詩選本。
  • 一首很孤獨的唐詩,意境不輸柳宗元的《江雪》,很是值得我們一讀
    柳宗元的五言絕句《江雪》,被後人稱為唐詩裡最孤獨的一首詩,整首詩寥寥數語,但是寫得極為傷感,字裡行間充滿了無限的憂愁。詩人當時正是被貶到湖南,在那裡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所以寫下了這麼一首感人肺腑的經典之作,讓我們知道他內心的憂愁。
  • 一起精讀《唐詩三百首》
    因此,我將這個方法做了一下改良,用來研讀《唐詩三百首》。我並沒有找齊所有《唐詩三百首》的版本,只找了其中八個重要的版本,輔以工具書和延伸讀物,來研讀《唐詩三百首》。同時,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於是我決定每讀一首,便寫一篇精讀文章,發在我的微信公眾號上,與朋友們交流。
  • 《唐詩三百首》為什麼是300首而不是500首,多讀才知選者用心良苦
    三百首要一讀再讀,才識其中真味讀《唐詩三百首》,可以選擇的本子有下面三個,因為三百首深受人們喜愛,自問世以來如何來學習閱讀三百首,早有有才華的人給我們鋪好了路子。第一種就是原刻本子,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
  • 《唐詩三百首》:最經典的童蒙讀物
    "一個懂中文的華人,只要認真讀一下《唐詩三百首》,他的心就不可能不中國化了。"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王蒙這樣說到。如果讓我們說出一本關於唐詩的著作,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唐詩三百首》。這部唐詩選集成書於清代中後期,可謂家喻戶曉,極受推崇。
  • 《唐詩三百首》裡不該遺漏的經典,寫得很有趣,最後兩句還是名言
    古人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即使是不寫,那也是會吟。可見這部經典詩集,它對於後世的影響力,而且它還是很多人啟蒙的讀物,裡面收錄了唐詩最重要的作品,每一首都是經典,一共是有311首詩。每一首詩都是優中選優,最終才有資格入選,不過儘管編撰者很用心,但還是有很多經典的作品漏掉了。
  • 《唐詩三百首》中12位低調的詩詞大神,一人一首傳世名篇!
    《唐詩三百首》是學習唐詩的啟蒙讀本,其中收錄了77位詩人,共311首詩作,在數量上以杜甫詩最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李白杜甫固然是我們熟悉的大詩人,其實,在《唐詩三百首》中還有一些冷門低調的詩人,雖然只收錄了一首作品,卻成為傳世的名作,值得一讀再讀。
  • 唐詩三百首29首五絕作品賞析之二,篇篇膾炙人口,值得你收藏轉發
    這篇文章作為一個匯總,將整體展現唐詩三百首中的經典五絕詩作,且按照作家作品進行排列。在《唐詩三百首29首五絕作品賞析之二,篇篇膾炙人口,值得你收藏轉發》當中,我們賞析了王維、孟浩然、王之渙、元稹、王建等人的10篇詩詞,今天我們要繼續賞析杜甫、賈島、柳宗元、白居易、李白、劉長卿和裴迪的10首詩詞。請大家持續關注。
  • 賀知章最經典的一首詩,成功擊敗《詠柳》,入選《唐詩三百首》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唐詩三百首》在歷代唐詩選本中的經典地位和傳播之廣。《唐詩三百首》是清代文人蘅塘退士孫洙所選編的唐詩讀本。孫洙曾當過教喻之職,也就是負責一縣教化教育工作的「教育局長」。
  • 宋代高僧寫下一首很唯美的詩,從開篇美到結尾,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其實無論是唐詩,還是後來的宋詩裡面,那都有無數的詩僧,他們也都寫過了諸多經典的名篇,而且這些作品像偈語,我們只要能夠真正地讀懂這些作品,對於自己也是有幫助,特別是一些作品可能看上去很普通,可是那份意境卻又是無人能及。筆者要向大家推薦宋代詩僧道潛的這首《臨平道中》,那這首詩也是一首經典之作,而且通篇看上去寫得很普通,可是卻充滿了一種細膩的情感。
  • 清朝詩人鄭板橋一首詠雪詩,其意境不輸於唐詩,寫得非常唯美
    唐詩那是中國文學的一座高峰,對於我們後人來說,遙不可及,以到於人們現在只要一提起詩歌,必然是會第一時間想到唐詩。其實除了唐詩之外,各個朝代 ,那都是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詩人,有一些詩人的詩作,同樣的也是寫得非常不錯,例如宋詩也就有很多充滿哲理的詩作,不過今天小編要為大家推薦一首清朝詩人鄭板橋的一首詠雪詩,其意境不輸於唐詩,那便是《山中雪後》,同樣的寫得非常的唯美,很是值得一讀。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一句妙絕千古,卻落選《唐詩三百首》
    在返回洛陽的途中,他有感而發,寫下了生平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一句妙絕千古,卻落選《唐詩三百首》。這首詩名為《金銅仙人辭漢歌》。2.歷史背景加上唐朝時局,以及李賀自身的遭遇,便有了這首交織著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悲的《金銅仙人辭漢歌》,字裡行間洋溢著詩人濃濃的悲憤和哀愁之情,讀來令人淚目。這首詩大概可以分為三部分,前四句為第一層,主要是感嘆人生的短暫和世事的變遷。
  • 蘇軾寫下一首千古名作,既有美景,又有哲理,值得一讀再讀
    所以在蘇軾的二千七百多首詩中,幹預社會現實和思考人生的題材十分突出。簡單來說,就是在蘇軾的詩中,一些極為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其實,蘇軾的詞也一樣。這種對人生命運的理性思考,反而可以增強詞境的哲理意蘊。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行香子·過七裡瀨》,便是蘇軾的一首既有優美景色,又有深刻哲理的千古名作。
  • 《唐詩三百首》中最著名的八首絕句,你最欣賞哪個
    清代蘅塘退士等,在數以萬計的唐詩中選取了三百餘首經典作品,編入《唐詩三百首》。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書中最著名的八首絕句。1、《靜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王之渙雖然不像李白、杜甫等人知名,但是他不止這一首稱得上耳熟能詳啊!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最後一句,實屬千古名句。
  • 王維最為出彩的六首詩,每首都是千古絕唱,值得你一讀再讀!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其中收錄了王維的詩29首,佔比近十分之一,足見王維的影響之大,地位之高。王維,唐代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有「詩佛」之稱。二十一歲的王維就中了進士,可謂是春風得意,等待他的似乎就是飛黃騰。
  • 《全唐詩》中被嚴重低估的一首詩,從開篇美到結尾,值得我們一讀
    《全唐詩》是一部集大成的詩歌總集,它收錄了整個大唐的詩人作品,一共是有40000多首,裡面大部分都是經典名篇,其中有一些作品更是膾炙人口,並且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那有一些經典的詩句,我們即使是到了今天,也是依舊還會頻繁地使用,所以無論在任何時候那都是應該要靜下心來讀一讀這些詩詞,不僅能夠充實自己,另外對於自己的詞彙也是有幫助,這也就是為什麼要讀這些古詩詞的原因。
  • 《唐詩三百首詳註》:百年經典 不敗於歲月
    有一本詩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代代吟誦,有人說,這些詩句已經寫進了中國人的基因,這本詩集就是《唐詩三百首》。理解經典,好的註解版本如渡海之舟筏,不可或缺。40年前,陶今雁先生用數十年的光陰,著就這本《唐詩三百首詳註》,雅俗共賞深入淺出,自出版以來多次再版、重印,累計印數已逾百萬冊。
  • 《唐詩三百首》共有多少詩篇呢?看完你會驚訝,或許一生也讀不完
    提起《唐詩三百首》大家一定不會陌生,甚至還能讓很多人回想起小時候背詩的「傷痛」。另外《唐詩三百首》作為老師與書店老闆重點推薦的讀物,各位的家裡的書櫃裡也斷然少不了這本書,那麼各位有沒有這樣一個疑問,《唐詩三百首》真的只有三百首之多嗎?
  • 黃庭堅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黃庭堅後期的作品倒時很有特色,譬如這首《春近四絕句》,便寫出了屬於自己的風格,也是一首很美的作品,尤其是其中的第二首,更是膾炙人口美得令人驚豔。 亭臺經雨壓塵沙,春近登臨意氣佳。 更喜輕寒勒成雪,未春先放一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