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辛豐中心幼兒園發揮地理優勢,創造性地將大運河文化與園本課程相結合,在加深幼兒對家鄉了解的同時,進一步增強幼兒的感知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在辛豐中心幼兒園大二班的教室裡,記者看到,教師正在為幼兒們上一堂主題為「遇見古運河」的園本課程。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大家了解了京杭大運河的地理作用以及辛豐段的悠久歷史。隨後,在教師的指導下,幼兒們還動手摺疊了紙船,五顏六色的彩紙在幼兒們的手中,變出了整齊如一的紙船作品。
為了讓大家對大運河的認識不僅僅停留在紙面上,辛豐中心幼兒園還創造性的設計了豐富多彩的遊戲。「辛豐運河大橋」、「運河裡的船」、「我設計的船」等一個個具有特色的戶外遊戲,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此外,該園還不定期地帶領幼兒實地參觀大運河辛豐段,讓幼兒們在運河邊仔細觀察河水的流淌、船隻的航行,開展寫生活動,通過孩子們手中的畫筆來描繪大運河的魅力。
辛豐中心幼兒園幼兒晏雨熙說,老師教了很多大運河的知識,我會畫大運河,我會用積木搭大運河上的橋,我會用紙折輪船,我很喜歡大運河,我很喜歡我的家鄉。
為了進一步優化、拓展運河課程,幼兒園專門組建了運河校本教材的研究團隊,制定出適宜各年齡段幼兒的課程。其中,小班主要是通過講運河故事、唱兒歌、圖本塗色等,讓幼兒們初步了解、感知運河文化;中班、大班則通過做遊戲、開展實踐活動以及欣賞運河音樂等形式,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大運河的歷史文化、人文風貌。
辛豐中心幼兒園保教主任戴露說,運河課程主要是依據幼兒園大課程觀來設計的,課前會反覆的研磨;課後再進一步的完善,促進幼兒對大運河產生全新的認知,萌發幼兒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運河課程資源的挖掘和開發,不僅讓幼兒們享受到了解運河文化、收穫課本知識的快樂,也使教師們在課程資源制定中拓展了思路、提升了課程實施能力。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辛豐中心幼兒園已開發了《立足幼兒視角,開發適宜運河課程》、《美麗運河》等一系教師用書以及《運河幼兒畫冊》等系列叢書,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辛豐中心幼兒園副園長吳丹青說,將繼續挖掘和利用運河資源,不斷豐富運河文化的內涵和呈現方式,加大運河文化的收集、整理、宣傳力度,並實現一名幼兒帶動一個家庭,進而形成社區、社會對運河文化的共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