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9 1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世界語創始人——
Ludwig Lazarus Zamenhof
●●●●●
編者按:為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貫徹落實學校「多語種+」辦學戰略,強化通識教育,上海外國語大學計劃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分批重點打造30門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形成具有外語院校特色的通識教育核心課程體系。《世界語》這門課就是2019-2020年第一學期開設的通識教育課程之一。
【課程名片】
周天豪老師在課堂上
1887年7月26日,波蘭眼科醫生拉扎魯·柴門霍夫化名「希望博士」,自費出版了《第一書》,介紹他發明、設計的一種全新的語言。這種語言的名字叫Esperanto,直譯為「希望者」,在中國被翻譯為「世界語」,上外周天豪老師所教授的就是這樣一種「有理想的語言」。
提及世界語的優點,周天豪老師在第一堂課就強調了它的規律性和中立性。他說,「世界語作為最廣泛的世界輔助語,它恪守其原則,始終服務於『人類和平與友愛』,助力跨文化交流,幫助全世界人民消除語言障礙。同時,世界語還是一種相對來說容易入門的語言,只學習了兩個周,同學們已經可以自主朗讀較完整的文本了。」
比起動輒幾萬的詞彙量要求,世界語的基礎詞根只有九百個左右,由詞根的組合就可衍生出世界語所需的複合詞彙。同時,由於它的結構簡單、富邏輯而且有規律,只有十六條語法基本規則,與其它語言相比,要達到同樣流利的程度,學生們學習世界語所需的時間只是其他語言的幾分之一。
學習世界語後,周天豪老師說了一句讓人印象深刻的話,「能看到的世界變得更大了!全球各地的世界語愛好者們都可以通過這門語言相互聯繫、相互訪問。世界語構建了語言的『地球村』,每一位世界語使用者都是這個家庭裡的一員。」
【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
世界語的書籍
上海作為世界語課程在中國推進的發源地,曾經見證過世界語傳入中國的發展歷程。周天豪老師表示,上外世界語課程的開設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能讓更多的同學知道世界語這一門語言的存在,通過開放窗口,播撒種子,以語言的力量溝通世界,聯通未來。
在新時代,上外提出「詮釋世界、成就未來」的辦學理念,實施「多語種+」戰略,為培養全球化時代亟須的國際化複合型人才,學校將人才培養目標明確定位為,培養具有人文情懷、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暢達進行跨文化溝通的區域、國別+領域的「多語種+」卓越國際化人才。世界語課程給學生提供了接觸、了解這門世界通用語言的選擇,也為上外多語種教學的環境增添了五彩斑斕的一筆。
周老師回想起自己學習世界語的過程,「在80年代初期,教育部、全國世界語協會和上外聯合連續舉辦了5期,共計一年的高校教師進修班,選派的教師去到北京跟隨教授們學習世界語。」 就是在這樣的機緣巧合之下,周老師踏上了一年的世界語學習之路,從此也愛上了這門語言。他說,「如今的世界語已經能夠從城市的集中開班教學,到現在發展為用更加簡潔平常的方式進入人們的生活。當年學習的百餘位學生目前也都走向了高校教師崗位,成為了推進世界語發展的中堅力量。」
周老師介紹世界語雜誌
除了採用語言教學的基礎模式,通過主題場景的形式,配合聽、讀、網際網路等資源讓學生對世界語有所認知和了解,周老師也會在課堂上加入情景模擬表演、播放世界語影片和歌曲、組織學生自主拍攝微電影拍攝活動等,營造一個「沉浸式」的語言環境,充分調動學生們對世界語的興趣和積極性。
【語言背後的精神內核】
周老師接受SISU融媒體中心採訪
周老師提到,世界語的發明者柴門霍夫博士在創立這門語言之時便放棄了有關此所有的版權,意在減少後人在編寫、引用世界語時的阻礙,讓其能夠更快更好的傳播,並且也符合其「世界性」的中立性,希望通過語言連結起整個人類群體的美好願景。他說,「我想這就是為什麼世界語依然閃耀著一種理想主義的光輝。」
周老師在教授世界語的過程中,時時想到,「從教書育人的立場出發,掌握和學習一門語言也是塑造學生人格的一種方式。世界語的內在理想是:中立+平等+語言共存+共同繁榮,世界語課程則是為了讓學生從中了解到人類相處之道的題中之義。」
周老師表示,世界語脫胎於印歐語系,雖然創立者自身的語言環境具有一定局限性,但對於有過英語學習背景的上外學生而言,掌握這門語言的困難不大,把學習課時加起來,也就構成了一個挑戰:20小時學會世界語!
周老師講述世界語故事
世界語原詞意為「希望者」,世界語背後倡導的價值觀是人人成為世界公民,用語言的力量點亮希望。如今,世界語上海進校園計劃也在穩步推進,周老師期待通過世界語的學習去構築成一道橋梁,用語言的力量連接世界。在上外的語言博物館裡也陳設著關於世界語的介紹,同時語言博物館也吸引著更多人的關注,它將無形的語言通過多模態的展陳方式向公眾呈現,並以此為基礎透視中外文明交流史,展望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未來......
策劃 | 教務處 SISU融媒體中心
採訪 | 胡歆恬 淦丹
文案 | 淦丹 胡歆恬
攝影 | 劉嘉儀
視頻 | 劉嘉儀
排版 | 陳婷
原標題:《探課 | 挑戰!20個小時學會一門語言,這是什麼神仙課程?》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