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故事】三姨曾軟弱,被姨夫無休止欺辱,有天終於爆發,嚇壞了姨夫

2021-02-21 因果學堂
因果學堂」學習因果教育,圓滿幸福人生 

本平臺建立至今已經有8年,主要是弘揚因果教育。印祖曾說:只有因果教育才能挽救當今社會。所以我們一起來學習,也請各位大德多多分享給身邊需要的人。歡迎各位師兄和家人踴躍投稿,讓更多人從中受益,功德無量!投稿熱線:amtbyigong@163.com

說到活生生的現世報,我三姨夫就是個活例子,啊不,他已經死了!而我三姨坎坷的人生終於也苦盡甘來。

三姨夫和三姨結婚的時候,是一名檢察官,據說頭腦靈活,但是後來慢慢喜歡上投機鑽營還好面子,終於在我表姐上小學時,因為受賄幾千元被判了有期徒刑三年。

這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事。

我小時候不知道這回事,我表姐也不知道,所有的親戚都說三姨夫去很遠的地方出差了,要三年才能回來。

他刑滿釋放那天,親戚們都很開心,說他出差回來了,他也滿面笑容。

剛開始可能還有些愧疚吧,他對我三姨也還好,但在接二連三的創業失敗後,整個人性情大變。

三姨一直不離不棄,陪他開印刷廠就住在廠裡,陪他下鄉種田就在田裡搭個帳篷睡,可我三姨夫卻和一個外地來的務工妹子搞在了一起,經常夜不歸宿,後來乾脆難得見個人影,女兒也不管了。

好在我表姐乖巧懂事,學習也用功,為了不影響表姐中考,三姨並沒有告訴表姐這些事情,一個人默默撐起了這個家。

我媽和幾個姐妹商量了一下,合資開了一家小飯館,由一手好廚藝的三姨掌勺,掙錢不多,但日子也能這樣過下來。

三姨夫知道以後,隔三差五就到店裡蹭飯,來了就吃,吃完就走,付錢是不存在的,有時候還把小三也帶來一起吃。

他還每隔一陣就回家一趟,和我三姨要錢花,對她的經濟和精神都造成了極大的損害。

三姨從小就是個包子性格,可能希望女兒不要受到影響,可能也抱著從一而終的想法(我們家族三代內,目前所有人都是從一而終,除了三姨夫,這種氛圍可能影響到她了),一直默默忍耐,由著他胡作非為。

但再軟的包子,也有爆發的一天,導火索就是我表姐。

某天,三姨夫又恬不知恥地回家要錢,恰逢表姐放假在家。我三姨一回家,正好看到他在用菸頭燙我表姐,他親女兒!

三姨失去了理智,瘋了一樣的讓他滾出去。

他嬉皮笑臉就是不走,三姨衝進廚房拎出了菜刀,還好砍偏了,只砍在門上,新仇加舊恨,如果當時他不走,我毫不懷疑三姨能鬧出人命了。

那天,她們母女抱在一起痛哭了一場。至此,三姨總算清醒了,對三姨夫再也沒有一點幻想了。

九年制義務教育結束,我表姐如願考上了我們這裡最好的高中,同時也為每年幾千元的學費發愁。

我媽和我另外兩位阿姨輪流資助表姐讀書,而表姐每到寒暑假都要去打工,做過路邊賣報紙、去冷飲店賣冰淇淋之類的工作。

三姨夫本來是吃定了我三姨的包子性格,可能那次怕了,幾年都沒回過家,據說就在外面和各種女人混日子。

我三姨反而落得輕鬆,一心守著女兒過日子,母女倆就當沒有這個人了,經濟上苦點但還有盼頭。

表姐高考結束的那個暑假,某天半夜,母女倆突然接到電話,醫院讓她們去認領三姨夫的屍體。

據說他是因酗酒暴斃而亡,就在大街上,和流浪醉漢沒什麼區別了。

雖然我們都不知道他之前那段時間具體經歷了什麼,但,也算死得其所吧。

表姐後來去上海讀大學,一直勤工儉學做三份兼職。

三姨沒有了顧慮,乾脆在上海找了個家政工作,給一戶有錢人家做住家保姆。

那家主人也挺不錯的,我媽幾個姐妹過去看三姨時,都會留住在主人家的別墅中。

我一直認為表姐是美貌與才情兼備,她很有主見,也特別努力。原生家庭和大學初戀劈腿對她的影響太深,讓她認為不能徹底把人生寄托在一個男人身上。

而且,她早就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把媽媽帶在身邊,如果男人不能接受這一點,條件再好也不考慮。

她畢業後辛苦工作、創業,飽嘗人間冷暖,也拒絕了很多誘惑,終於在三十歲的時候擁有自己的工作室,也靠自己在上海按揭了一套地鐵房,三姨也搬了進去。

當初我們幾家資助她學費的錢,她非要全都還清,有什麼好事都想著我們。

現在,三十出頭的表姐依然美貌、獨立、自信,男朋友是留英七年的海歸,做藝術品投資的,特別愛她,整天陪著她風裡來雨裡去的,在她面前還很小孩子氣。

未來公婆都是大學教授,很滿意我表姐,老倆口甚至在表姐家同一幢樓裡也買了套房子,和表姐、三姨做了鄰居,天天來往其樂融融。

三姨思想越來越前衛時髦,很享受現在的生活。

 推薦關注-   送你正能量  

看後感言:姨夫受賄、出軌,欺辱妻兒,可見品行有問題,壞事做多了,事業無成,橫死街頭,也不足為奇。

三姨性格隱忍,為了女兒不惜自己忍受丈夫的各種折磨,對女兒的慈愛和付出,最終收穫晚年的幸福順意。

表姐因家庭的負面影響,過得坎坷、上進、獨立,且知恩圖報,孝順母親,苦盡甘來,最終也成長為一個獨立自信、事業愛情都豐收的女性。相比很多因家庭環境因素而自暴自棄的人來說,表姐的經歷正驗證了:苦難可以摧毀人,也可以成就人,看你在苦難面前怎麼選擇。

 

平臺諸功德,全部回向給文章作者、關注轉載眾讀者、合作平臺等相關所有人員和我們的親人等一切有緣眾生以及一切法界眾生。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感謝瀏覽!( 文章來源網絡,如有侵權煩請告知)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感恩有您!一路同行 🙏 支持一下 💓 點亮 👇 「在看」

相關焦點

  • 三姨曾軟弱,被姨夫無休止欺辱,有天終於爆發,嚇壞了姨夫
    說到活生生的現世報,我三姨夫就是個活例子,啊不,他已經死了!而我三姨坎坷的人生終於也苦盡甘來。
  • 鄉村紀事:二姨結婚之後,二姨夫和她「約法三章」
    出嫁時的二姨,中等身材,身形微胖,長髮及腰,面色紅潤,濃眉大眼,鼻梁高挺,嘴唇微厚,額頭寬闊。在大家看來,這是一副福相富貴的臉。到底是的嗎?我相信,最大的福氣應該是我的二姨夫給的。在娘家,她確實沒有享上半天福,她一直都是在甘心情願,不遺餘力的付出。
  • 為什麼姑父是父親的父,而姨夫是丈夫的夫?
    和「姑父」對應的是「姨父」,不是「姨夫」。1、父,用於稱呼男性長輩。父母那一輩的男性直系姻親,我們要以「父」尊稱。對於父母親的兄弟,我們要稱之為「伯父」「叔父」「舅父」。對於男方來說:妻子的姐妹的老公,我們應稱之為「姨夫」。就是我們俗稱的「小姨子/小姨夫」「大姨子/大姨夫」,老家話叫連襟。對於女方來說:丈夫的姐妹的老公,我們應稱之為「姑夫」。就是我們俗稱的「小姑子/小姑夫」「大姑子/大姑夫」,老家話叫妯娌。
  • 姨夫卻是丈夫的夫,古代的講究真多
    姨夫卻是丈夫的夫,古代的講究真多「姑父」和「姨父」,一個是姑媽的丈夫,一個是姨媽的丈夫,姑媽也稱姑母,姨媽稱姨母,東北大家讀音都讀準了「姨父」,寫出來卻寫成「姨夫」。實際上,他們是把姨父和姨夫搞混淆了。「姨父」是指姨媽的丈夫,就是母親姐妹的丈夫,而「姨夫」則是指妻子姐妹的丈夫。現實中都跟著妻子稱呼妻子的姐妹夫為姐夫妹夫,因此,姨夫一詞很少在口語中出現,只能在書面上出現。
  • 為什麼姑父是「父」,姨夫是「夫」?
    文:小人物當鋪小侄女把姨夫的「夫」寫成了「父」,也就是「姨夫」寫成了「姨父」,老師給了一個紅叉。小侄女問:為什麼姑父是「父」,姨夫是「夫」呢?其實,不止小侄女想問,相信很多人也想問。在至親的人中姑姑和姨媽是兩個重要的角色,一個是父親的姐姐或妹妹,一個是母親的姐妹,我們稱姑姑的老公為姑父,姨媽的老公為姨夫。而以三綱五常為代表的的中國傳統之道影響了中國幾千年,按照男尊女卑和夫為妻綱的標準,父親的親戚就要比母親的親戚重要,按照這樣的倫理排序,姑姑的配偶應該排在姨媽的配偶前面。
  • 為什麼姑父是父親的「父」,姨夫卻是丈夫的「夫」?
    為什麼姑父是父親的「父」,姨夫卻是丈夫的「夫」?這個稱謂不是隨隨便便的,有它深刻的哲理。而姑父是姑姑的丈夫,姨夫是姨媽的老公,他們也是自己最親的人。所以,作為六親的基本成員,「姑父」和「姨夫」的稱謂不是現在才有,古代的時候就出現了。我們知道孔孟之道主導了中國社會幾千年,是中國歷代統治者認可的的價值觀。而三綱五常,等級觀念、男尊女卑是孔孟之道的精髓。
  • 農村俗語「姑父姨夫不是親,牛屎馬屎不是糞」,說的是什麼意思?
    先說「姑父姨夫不是親」,姑父、姨夫,我們都知道是什麼親戚,一個是爸爸姐姐或妹妹的丈夫,一個是媽媽姐姐或妹妹的丈夫,不過,在有些時候,還要加上妗子,也就是舅舅的老婆,這就是一些地方常說的的三不親:姑父、姨夫、舅的媳婦,在當時,為什麼要這樣說?
  • 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第三個是誰?說出來別不信
    一、人有三不親眾所周知,三親指的是「姑,舅,姨。這點毋庸置疑,這些親戚都和自己有著血緣關係。古人常說的人有三不親,說的是親戚裡這三位感覺不到親,「姑父,姨夫,舅的媳婦」。因為婚姻進去到了這一「家庭」中,感覺這些人都是外來人士。
  • 農村老輩說的「牛屎馬屎不是糞,姑父姨夫不是親」,這話如何理解
    小時候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先去舅舅家,然後再去姑父、姨夫家。後來才知道,其實這樣的走親戚流程是按照血緣關係遠近來安排的。而在農村裡的老輩人就常常說起「牛屎馬屎不是糞,姑父姨夫不是親」這樣一句話,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牛屎馬屎不是糞農民朋友都很清楚,在以前種菜、種糧食,基本上施肥都是農家肥。
  • 想不通,姑父是父親的父,姨夫卻是夫妻的夫,姑父比姨夫更親嗎?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文化更是如此,不同的漢字有著不同的意義,有一些漢字,雖然說音調相同,但是所表達的意義完全不一樣,比如說姑父和姨夫的「父」和「夫」。 姑父的「父」 是父親的「父」,而姨夫的「夫」 則是夫妻的「夫」,這二者的意思顯然是不一樣的。
  • 中方留學生澳洲遇害,曾遭外籍姨夫性侵……
    中方留學生澳洲遇害,曾遭外籍姨夫性侵……2016年,中方留學生冷孟梅在澳大利亞被殘忍殺害一事引起社會轟動,據悉,事發時冷孟梅與外籍姨夫巴雷特同住,也正是這個喪盡天良的姨夫刺了被害者40多刀,並將其拋屍在一處噴泉洞中,手段之殘忍簡直令人髮指。
  • 而「姨夫」裡面是個「夫」呢?
    尤其是中國的文字的文化,更是讓人鑽研不透的一門學問,那麼,有人就會對一些稱呼表示疑問,像是在稱呼姑姑的丈夫的時候稱作「姑父」裡面是一個「父」字,但是在稱呼姨的丈夫的時候就會稱作「姨夫」,裡面是一個「夫」字,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姑父」裡面是個「父」?而「姨夫」裡面是個「夫」呢?
  • 表姐和新交的日本男朋友回家,吃飯時姨夫急,說一句……
    三個人在學校門口接孩子,開車的說:孩子現在也接不起了,住的遠,一天油錢也得十多塊,費油啊。騎電動車的說:誰說不是呢,我這一個月電費也得二三十塊,費電啊。騎自行車的說:我這不費油,不費電的,天天還可以鍛鍊身體,不過啊,也花錢,天天吃的多,費飯啊。
  • 農村人的孩子總喜歡去舅舅家和姨夫家,這是咋回事?原來如此
    農村俗語:「三親三不親」表達了什麼意思?為何要這樣?現在怎麼樣呢?在農村,有很多俗語令人非常不解,卻又不好多問,只好獨自一個人摸索和品味。現在的年輕人大部分嗤之以鼻,甚至於熱嘲冷諷,實際上,這是一種非常不禮貌的行為,也是不成熟的體現?
  • 姑父是個「父」字,姨夫卻是個「夫」字,咋回事?專家給出了答案
    除此之外,漢字還有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它是千變萬化的,有時候兩個字的音是一樣的,寫出來的字卻大不一樣,比如說姑父和姨夫都叫「fu」,但是寫出來一個是「父」,一個卻是「夫」,相信在農村生活的朋友,肯定都了解這個情況。按理說,這兩個人都是自己的親戚,而且和自己的關係都很近,可為啥「fu」字卻不一樣呢?專家給出了答案!
  • 姨夫裸身潛入睡熟外甥女房間,扒衣脫褲欲強姦,事後稱:一時興起沒忍住
    為什麼說案件特殊呢 梳理一下他們的身份被告人申某是被害人李某的姨夫 ,準確說是前姨夫。案發時申某已和其妻子離婚,但是沒有住處,兩人同住一個屋簷下。案件詳情被害人李某大學畢業後在南寧找了一份工作,因為剛工作沒有收入,故借住在二姨家裡
  • 農村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還有一個是誰,感覺好有道理?
    農村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還有什麼?民間流傳了這麼多農村俗語,我的態度就是理性對待,有些俗語在現在的生活中依然適用,還有的俗語與現在生活是完全相悖的,不用理會。對於這句農村俗語,原話是:「人有三不親,姨父姑父和舅媽」,這句話的意思也很簡單,就是說在自己家這些親戚裡面,排一下遠近親疏的順序的話,姨夫,姑父,舅媽的關係都是排在後面的。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 成都女孩澳洲遇害U盤曝光姨夫性侵:他們整個班舉行一場追悼會
    中國留學生冷夢梅2016年4月在澳大利亞雪梨墾思的家中被其姨夫謀殺後遭棄屍一案,近日又有新的案情進展。當局從一個U盤中發現眾多圖片後,兇手承認曾對冷夢梅實施了一系列包括嚴重性侵犯在內的性攻擊。據早前報導,2016年4月,在澳大利亞留學的成都25歲女孩冷夢梅遭殺害,兇手系其白人姨夫巴雷特。2017年12月,兇手被判46年監禁。
  • 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另外一個是誰?
    村俗語「人有三不親,姨夫姑父」,還有一個是誰?你可能想不到。有一個詞語叫做「血濃於水」,在古時候親人走失,往往採用滴血認親的方式。! 若有血緣關係,滴入的血就會衝破水的阻隔融合在一起。
  • 女留學生遭澳洲姨夫性侵,曾被拍裸照遭折磨,被砍40刀後被棄野外
    地點澳洲,一名女留學生被自己的澳洲姨夫謀殺拋屍,事後,姨夫被判處四十多年有期徒刑。沒想到,幾年後,案件有了新的進展,這位姨夫將被法院重新傳召定罪,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警方意外獲得案件的最新證據雪梨西區,一名女子在自己患了老年痴呆的母親家中,發現了一個U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