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一個人每年感冒2-6次都是正常的,感冒藥也算是最常見的家庭必備藥了,頭暈頭痛、發燒流涕,很多人都會來兩粒,幾乎每個人都吃過。然而,又有人說,感冒是病毒引起的,通常是自限性的,一般5-7天就會自行痊癒,所以完全不需要吃感冒藥。
感冒了,到底要不要馬上吃藥?
其實,一感冒就吃藥,和感冒了堅持不吃藥,明顯就是兩個極端做法,都非常不可取。
感冒是病毒引起的,這句話確實沒錯,這些病毒也只能依靠個人的免疫系統自然清除,目前並沒有什麼特效藥,而我們自身免疫系統產生的抗體,大概3-5天就可以把這些病毒從體內清除掉了,所以一般來說,感冒了不需要馬上吃藥。
不過,感冒之所以會是個問題,主要還是因為它會給我們帶來各種「磨人」的症狀,從而影響到我們的工作、學習和休息。別看感冒不怎麼起眼,在美國,每年有多達25億天的誤工,都是感冒引起的。雖然清除病毒只需要3-5天,但是感冒伴隨的難受症狀可能會持續2-3周,這個時候,你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因為在我們的免疫系統發揮作用後,身體會產生一些炎性物質,附在鼻涕或痰中,它們停留在呼吸道裡,就會使我們出現鼻塞、咳嗽之類的症狀,這些都是人體與疾病對抗的正常反應,是我們人體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通過咳嗽產生呼氣性衝擊動作,把呼吸道內的痰等分泌物排出體外,恰恰是一個有益的動作,所以止咳、止鼻涕、止痰之類的藥反而容易適得其反,雖然聽起來很像雞湯,但這個時候多喝水多休息確實就行了。
什麼情況下需要吃藥?
一個是咳嗽、流鼻涕等種種感冒帶來的症狀實在太過「磨人」,而且久久不愈,比如確實咳得厲害,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其實,咳嗽跟呼吸的空氣有很大關係,如果空氣太髒,或者是太乾燥,都容易加重咳嗽。因此,天氣好的時候,多開門窗通通氣;天氣不好的時候,可以使用空氣淨化器來改善室內的空氣;空氣乾燥的時候,要用加溼器增加室內溼度,溼度太大也不行,容易使房間滋生黴菌,使用加溼器使室內溼度保持在40%-50%即可。
如果鼻塞、流鼻涕,可以選用生理鹽水鼻腔噴霧器護理鼻子,或者通過吸入熱蒸汽的方式緩解鼻塞;如果感冒伴有嗓子疼、喉嚨痛的症狀,可以選用淡鹽水漱口,如果淡鹽水也不能緩解,潤喉糖也可以緩解症狀,如果這些方法都不管用,再考慮用藥。
另一個需要吃藥的情況,就是發燒了。如果感冒發燒了,體溫在38℃以上,難受得厲害,首選物理降溫。物理降溫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洗溫水澡,通過洗澡的方式達到全身散熱的目的,建議使用的水溫是35℃-37℃,注意調整好浴室和其他房間的溫度,不要使二者相差太多,洗完澡後立即擦乾身體;另一種是用溫溼的毛巾擦拭身體,毛巾的溫度最好控制在37℃左右,主要擦拭額頭、頸部、腋下和四肢等。
如果物理降溫也沒法緩解難受的症狀,再考慮使用退燒藥。需要提醒的是,千萬不要採用「捂汗」的方法,這樣反而阻礙的人體散熱,發燒捂被子後的大量發汗也並不是捂被子的功勞,只是人體體溫調節回歸正常後的一個自然結果,不捂被子一樣能好,時間上沒有明顯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