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新冠大流行衝擊教育系統,全球近16億學生受影響

2020-08-06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 實習生 何青怡

根據聯合國8月4日發布的《COVID-19期間及以後的教育政策簡報》,新冠病毒大流行對教育系統造成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破壞,已經影響到全球超過19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6億學生。同時,該報告呼籲有關各方在四個關鍵領域採取行動。

報告顯示,全世界94%的學生由於學校和教育機構的關閉而受到影響,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這一比例高達99%。

新冠病毒對教育系統造成的影響進一步加劇了教育不平等,生活在貧困或農村地區的兒童、女孩、難民、殘疾人士和被迫流離失所者的教育機會被大大降低。據估計,明年還將有大約2380萬兒童和青年輟學或無法上學。

聯合國:新冠大流行衝擊教育系統,全球近16億學生受影響

全球受學校關閉影響的兒童人數

教育中斷對學生造成的影響不僅僅是失學。教育機構關閉後,許多學生難以獲得有營養的食物,父母需要花更多時間照顧孩子,兒童遭受暴力侵害的風險也在上升。

教育領域面臨的財政壓力也在不斷加劇。新冠疫情帶來了巨大的教育資金缺口,全球教育融資缺口可能會擴大30%。對於低收入國家和中低收入國家而言,這一差距已經達到1480億美元,現在可能再增加三分之一。

但另一方面,這場教育危機也促進了教育領域的創新。從廣播電視到網絡課程,遠程學習正在解決線下教育缺位的問題,這是全世界各國政府和全球教育聯盟等組織共同努力的結果。

聯合國:新冠大流行衝擊教育系統,全球近16億學生受影響

疫情期間世界各地採取的遠程學習方式

上述報告重申:教育是一項基本人權,是公正、平等、包容的和平社會的基石。為了減輕新冠肺炎對世界教育體系造成的影響,聯合國呼籲各國政府和利益相關方在四個關鍵領域採取應對措施。

第一,儘快重新開學。重新開學的必要條件是控制病毒傳播。在開學後,還必須確保所有人的安全,協調解決各有關方面的衝突,及時幫助學生彌補在學校關閉期間落下的課程。

第二,投入大量教育資金。疫情造成的經濟衰退之下,全球各國的經濟和公共財政受到了嚴重而持久的影響。各國政府應該保證並適當增加對教育領域的援助資金,解決教育支出效率低下的問題,促進國際協調以應對債務危機。

第三,加強教育系統的抗災能力。疫情得到控制後,各國應儘快建立有復原力的教育系統,使學校能更好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突發危機,加強各級風險管理能力。教育政策還必須關注那些最難受到教育的人群——殘疾人士、流離失所者、處於緊急危機中的人和各類少數群體,設法彌合其知識鴻溝。

第四,加速教學變革。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視頻致辭中說的,「未來的教育正在此處」,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代人難得的機遇,如果藉此機會開展教育變革,可以朝著建立優質全民教育的目標邁出一大步,並以此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一個跳板。為實現這一目標,全球教育體系需要儘快建立靈活的教學方法、數位技術和現代化課程,同時確保對教師和社區的持續支持。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說:「世界面臨著不可持續的不平等程度,因此,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教育這一促進平等的重要工具。我們現在必須採取大膽的步驟,創建適合未來的具有包容性、韌性和高質量的教育體系。」

截至北京時間8月5日22時,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提供的數據,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為18,570,858人,累計死亡人數為701,316人。

責任編輯:李躍群

校對:張亮亮

相關焦點

  • 近16億學生受影響:必須正視新冠大流行對教育的衝擊
    新冠病毒大流行對教育系統造成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破壞——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當地時間8月4日在《COVID-19期間及以後的教育政策簡報》的發布致辭中如此警示。報告顯示,全世界94%的學生由於學校和教育機構的關閉而受到影響,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這一比例高達99%。這場被迫的大規模教育中斷,波及全球近16億學生。這是一個必須得以重視的警示。
  • 攝影記疫|新冠大流行改變了13億學生的教育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今年早些時候,世界各地的許多學校不得不暫停學生到校,停止授課。雖然全球各地的新冠疫情仍有持續傳播的趨勢,但學校不得不面對短暫的關停,不斷調整教學政策和方式。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全球有近13億學生在學年中突然中斷學業,不得不困在家裡(繼續自學)。
  • 北大國發院金光講席教授盧鋒:新冠大流行與疫情經濟學
    傳染病疫情在不同範圍流行會衝擊正常經濟運行,社會對流行病採取防控措施影響稀缺資源配置,因而人與疫情互動這個古老命題註定具有經濟學含義。過去幾十年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範圍流行病特別是新發傳染病疫情出現新特點,從經濟學角度研究疫情相關問題得到長足進步,疫情經濟學處在自身學科體系構建過程中。
  • 新冠大流行援助即將結束,等待著美國人的是什麼?|悅讀全球
    悅讀全球(2020.12.04)【美國新冠大流行援助即將結束,等待著他們的是什麼?】隨著與新冠大流行相關的支付和保護措施即將結束,美國人在未來一年可能會面臨更多的困難。接下來,等待著美國人的是什麼呢?學生貸款美國教育部3月份實施暫停聯邦學生貸款支付計劃,停止了對違約貸款的追收,並將利率定為0%。除非政府延長該計劃,否則將在年底結束。預計,貸款服務商將於12月初開始與借款人聯繫,商議恢復還款事宜。
  • 史無前例的全球教育衝擊|世界銀行分析報告
    01.COVID-19加劇學習貧困在COVID-19流行之前,世界早已處於教育危機之中。在疫情流行之前,有2.58億小學適齡兒童和中學適齡青年失學。而且低教育質量意味著許多人在學校裡學到的知識太少。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學習貧困率為53%,這表明超過一半的10歲兒童不能閱讀和理解一個簡單的適齡故事。
  • 全球每16秒就發生一例死產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 記者 何蒙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集團和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人口司日前發布的首次聯合死產估算,每年有近200萬名嬰兒死產,即每16秒就有一例死產。新冠大流行可能使情況惡化,12個月內死產數量可能會增加近20萬例。
  • 新冠大流行如何一步步地摧毀美國高中生的大學夢
    新冠大流行和美國殘酷的經濟崩潰正在共同摧毀低收入學生讀大學的希望。一些美國高中畢業生放棄了首選學校,轉而選擇便宜的大學。其他人則休假一年,以便他們可以幫助自己的家人擺脫困境。以便他們可以工作並為那些養家餬口的人突然失業的家庭提供救助。
  • 就算新冠大流行宣告結束,我們的生活也恢復不了原樣!
    一場新冠大流行將我們的生活劃分為疫情前和疫情後,保持社交距離、核酸檢測、隔離……成為我們最熟悉的字眼。 這一年,我們努力過、感動過,也沮喪過,但從未放棄過。因為我們相信: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隨著新冠疫苗在多國開始大規模接種,疫情將有可能被控制住。如果大流行宣告結束,我們的生活還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樣子嗎?
  • 全球超過8億學生教育環境中缺乏洗手設施
    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43%的學校缺乏基本的洗手設施,約8.18億兒童處於新冠肺炎和其他傳染病的感染風險之中,因此強調學校重新開學必須確保手部衛生。
  • 趙章靖: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全球教育的變化特徵和趨勢
    全球封校最高峰出現在4月,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官網統計,截至2020年4月5日,在疫情影響下,全球194個國家的學校被關閉,15.98億學生(約佔全球學生總數的91.3%)無法上學。然後,隨著疫情的趨於放緩,部分國家的學校逐漸開始復學。截至2020年9月7日,全球關閉學校的國家減少至49個,但仍有8.69億學生(約佔全球學生總數的49.6%)無法上學。
  • 至暗時刻,新冠肺炎大流行加速美國部分院校倒閉
    不過在學院關閉聲明中,董事會主席表示新冠大流行和由此引發的財政中斷只是讓學院財務狀況變得更加複雜的最新因素,但這並非董事會決定關閉的主要原因 [1]。面對受新冠流行病影響而急劇下降的入學率,學校領導層在今年三月曾宣布取消下一年度的招生,也因此傳出這座近150年歷史的頂尖私立藝術學府可能倒閉的消息,但正是這些消息讓潛在的合作夥伴和慈善組織的支持大量湧現為學校籌集到了新的資金。 4月27日,舊金山藝術學院董事會證實,學校將在今年春季和夏季繼續招收研究生,並在下一學年提供線下和在線的藝術課程、公共教育項目等活動[6]。
  • 新冠大流行 到底是epidemic還是pandemic?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新冠大流行 到底是epidemic還是pandemic?   這次的新冠病毒COVID-19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被叫成epidemic流行病。因為當時雖然疫情爆發,但仍然在少數國家的範圍內。
  • 疫情之下的精神衛生重建,全球近10億患有精神障礙
    據世衛組織今日發布估計,全球接近10億人受到至少一種精神障礙困擾。世衛組織指出,抑鬱症是導致疾病和殘疾的主要原因,每40秒就有一人因自殺而死,每年有300萬人死於有害飲酒。而現在,全球有數十億人正在受到新冠大流行的影響,這對人們的心理健康產生了進一步的影響。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九項主張重塑「疫情後」全球教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新冠疫情給全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各國公立教育面臨著自19世紀創建公立教育系統以來最大的轉折。在當前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教育決策將對教育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近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的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邀請各國政府官員、教育學者、學校教師、各年齡段學生,圍繞疫情影響下的全球教育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研討,提出了九項關鍵主張,以應對新冠疫情期間及之後的教育發展,在此基礎上發布了《後疫情時期的世界教育:公共行動的九項主張》,建議各國在秉持核心原則、立足現有優勢的基礎上更新和重塑教育,並呼籲加強全球團結,縮短全球教育鴻溝。
  • 德十大熱詞榜發布:新冠大流行獲榜首,入選詞彙多與疫情相關
    德十大熱詞榜發布:新冠大流行獲榜首,入選詞彙多與疫情相關 時間:2020- 德十大熱詞榜發布:新冠大流行獲榜首,入選詞彙多與疫情相關 新華社12月1日消息,德國語言協會11月30日公布2020年度十大熱詞榜,「新冠大流行」位列第一,成為德國2020年度詞彙。 德新社報導,入選年度十大熱詞的多個
  • 新冠流行使嬰兒死產增加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答記者問時稱這是中國秉持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履行自身承諾推動疫苗成為全球公共產品的一個重要舉措。中方鄭重承諾,中國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優先向發展中國家提供。
  • 新學年伊始全球大批學生難以返校複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出預警
    中新網巴黎9月2日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日發出預警稱,今年8月至10月間,全球約9億學前班到中學階段學生理應開啟新的學年(全球該階段學生總數為15億),然而截至目前,來自155個國家的這些學生中只有4.33億已有返校複課安排。再加上目前處於學年中且在校學習的1.28億學生,在校學習學生總數將為5.61億,僅佔該階段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
  • 新冠肺炎疫情致全球3.63億名學生停課,新加坡家長如何應對三月假期?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宣布,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定性為全球大流行。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日內瓦的例行記者會上說,疫情的傳播程度和嚴重性令人深感擔憂。
  • 聯合國:2019年全球近6.9億人食不果腹 「零飢餓」目標挑戰重重
    當地時間 7 月 13 日,聯合國表示,2019 年全球有近 6.9 億人陷入飢餓,比 2018 年多出 1000 萬,過去五年內全球飢餓人口總數已淨增近 6000 萬。此外,今年還有多達 1.3 億人可能因新冠疫情而陷入長期飢餓,實現到 2030 年消除飢餓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挑戰重重。報告對中國、墨西哥和孟加拉國等 13 個人口總數接近 25 億的國家進行了關鍵的數據更新,使得對全球飢餓人數的估值顯著減少至 6.9 億人。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約2400萬學生有輟學危險
    根據該政策簡報,關閉學校也可能會抹殺數十年的進步,《簡報》建立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基礎上,並就如何避免迫在眉睫的災難提供了建議。《簡報》呼籲國家當局和國際社會共同努力,將教育置於復甦議程的首要位置,並保護對教育的投資。為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在今年年底之前召開一次全球教育會議的特別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