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十四五前瞻:近五年,一流大學新增多少傑青、優青獲得者?

2020-08-26 奈園

此前,奈園(ID:inaiyuan)對2016-2020年各「一流大學」新增兩院院士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除兩院院士以外,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優秀青年科學基金也常用來衡量高校「十三五」建設、「雙一流」建設的成果,並作為重要的人才項目被各校納入師資隊伍建設指標之中。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設立於1994年,宗旨是促進我國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國家傑出青年作為國內僅次於兩院院士的第二層次高端人才,向來是科學領域評判創新潛力與學術水平的權威標尺,申請者要求年齡45周歲以下,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或者具有博士學位,有基礎研究工作經歷,基金對入選者每人資助經費一般為每年80萬~100萬元,研究期限為4年。

「十三五」期間,北京大學新增國家傑青獲得者達68人,排名所有「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第一名,清華大學以56人的成績排名第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有35人入選,排名第三。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兩所高校的入選人數均在25人以上,分列第四、第五名。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大學四所高校的入選人數分列第6-9名,南開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武漢大學等三校均以13人入選的成績並列獲得第十名。

以下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新增國家傑青獲得者詳細數據: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設立於2012年,是為了支持在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青年學者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幹。要求申請者在申請當年1月1日男性未滿38周歲,女性未滿40周歲,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和博士學位,與境外單位沒有正式聘用關係,且保證資助期內每年在依託單位從事研究工作的時間在9個月以上。

「十三五」建設期間,清華大學共有86人獲得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支持,位列「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第一名。浙江大學有78人入選,排名第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兩所高校的入選人數在60人以上,分別位列第三、第四名。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兩校均有48人入選,並列第五名。

以下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新增國家優青獲得者詳細數據:

總體來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十三五」期間的傑青、優青增選表現均穩居全國高校前五名,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也穩居前10名。


數據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點擊右上角訂閱奈園(ID:inaiyuan),表達你的觀點!

相關焦點

  • 近10年全國高校「傑青優青」人才排名TOP50
    昨日剛剛公布傑青名單,而傑青項目和優青項目,都是高校人才水平的重要評判標準。當然,由於傑青每年只有200個名額,而國內有3000多所高校,這也就導致了僧多肉少的局面。很多985工程高校都不能做到每年一個傑青,更不用提其它大學了。那麼,將時間拉長一點,從2011年至今各所高校在國家自科基金的表現更能體現高校人才的真實水平。
  • 高校排名"大洗牌":從2019國家傑青、優青名單來看!
    恰好前段時間2019年國家傑青和優青名單都新鮮出爐。小編一向追求有理有據,本期,就趁勢推出2019年國家傑青和優青獲得者的本科院校統計。 作為高端科技人才的支持項目,國家傑青和優青已經成為中國人才梯隊最重要的兩個臺階,幾乎是每一個中青年學者的奮鬥目標。
  • 首批國家優青現在怎麼樣了?40%入圍傑青,兩位院士候選人
    國家優秀青年項目於2012年首次設立,首批國家優青項目共資助400人,到2019年共有3395人獲得資助;而國家傑出青年項目於1994年首次設立,從2012年到2019年共有1687人獲得資助(含2019年國家傑青建議資助申請者)。 那麼從2012年到2019年,這四百人有多少人獲得國家傑青項目資助呢?
  • 15%的「優青」獲得者成長為「傑青」
    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指南中的限項申請規定:正在承擔「優青」項目的負責人不能申請「傑青」項目,但結題當年可以申請。因此第一批「優青」獲得者在2015 年可首次申請「傑青」項目。從數據來看,達到了自然科學基金人才資助鏈條中從「優青」成長為「傑青」的設想。首先通過對「優青」獲得者結題當年、結題後1年、2年和3年申請「傑青」項目獲資助情況進行分析,得出圖1曲線。
  • 歷年國家優青獲得者,本科都畢業於哪些高校?
    目前,國家優青已經成為中國人才梯隊中較為重要的項目之一,幾乎是每一個中青年學者的奮鬥目標,也是每一個科研單位所必爭的人才項目。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統計數據,近幾年國家優青的資助率均低於10%。 國家優青等知名學者的培養數量從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所高校的本科教育水平。
  • 1100位國家傑青!近五年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單位統計
    國家傑青在我國含金量僅次於院士,也通常被稱為是院士候選人或「院士搖籃」。國家傑青每年資助200人,19年開始擴增到300人。傑青入選數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單位的科研實力。看高校對近五年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所在單位進行了統計。
  • 數據帝:近15%的「優青」將成長為「傑青」
    因此第一批「優青」獲得者在2015 年可首次申請「傑青」項目。通過對2015—2018 年獲「傑青」項目資助的793 人與2012—2015年獲「優青」項目資助的1599人進行分析發現,獲得過「優青」資助的「傑青」共計228人(以下簡稱「雙青」),佔2012—2015年獲「優青」資助人數的14.26%,佔2015—2018年獲「傑青」項目資助人數的28.75%。
  • 就剛剛 2018年國家優青獲得者出爐了!
    入選國家優青有多難?傑青和優青已經成為中國人才梯隊最重要的兩個臺階,幾乎是每一個中青年學者的奮鬥目標,也是每一個科研單位所必爭的人才。和一年200個名額的傑青比,國家優青一年的名額是400個,評審通過的難度看似要低一倍,但是其實優青的競爭也同樣非常激烈。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統計數據,2012年首批國家優青的受理申請項數就高達3587項,平均資助率僅為11.15%,這還不包括很多申請後並未受理的項目數,可見入選難度有多大。
  • 近5年,哪些高校發展最快?
    2020年,是我國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收官之年。在這五年間,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都有了全新的樣貌。對於高校而言,這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建設周期,意義非凡。相較於「十二五」,近五年來許多高校都取得長足的進步。
  • 2016-2019年中國大學國家優青排名,清華大學第1,中山大學前7
    2020年6月,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諮詢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依託國內首個免費的「艾瑞深中國大學360度對比分析與學科水平動態監測公益諮詢項目」,最新發布《校友會2020第五輪學科評估前瞻分析報告》,報告最新公布校友會2016-2019年中國大學國家優青排行榜。
  • 近10年全國高校雙青人才排名TOP50,蘇州大學表現搶眼
    轉眼又到了每年的傑青和優青項目評選的日子,作為高校人才水平的重要評判標準,每年高校的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當然,由於傑青每年只有200個名額,而國內有3000多所高校,這也就導致了僧多肉少的局面。很多985工程高校都不能做到每年一個傑青,更不用提其它大學了。那麼,將時間拉長一點,從2011年至今各所高校在國家自科基金的表現更能體現高校人才的真實水平。
  • 培養270多位院士、191位傑青、119位優青!南京大學實力強勁
    人才培養是一所大學的最初願景和最終目標。在大學培養的各類人才中,學術人才具有獨特的地位,學術人才的培養與大學的學術水平關聯最為密切,培養學術人才是一流大學人才培養工作的中心目標。基於此,軟科發布了"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造就學術人才排名(百強)"榜單,南京大學以培養343名學術人才的成績位居總榜第4,充分彰顯了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實力。在一個多世紀的辦學歷程中,南京大學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先後培養了270多位"兩院"院士、6位"兩彈一星"元勳、5位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191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生均培養傑青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一。
  • 「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新增「傑青」最多?
    眼下處在第一輪「雙一流」建設的收官階段,高校間的人才實力引發了較為激烈的討論:「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進步明顯?截至目前又有哪些高校「傑青」現職數量名列前茅?我們一起來看看!」建設以來(文中統計年份為2016-2020年),共有132所中國高校獲得「傑青」資助,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脫穎而出,分別以82、71、50名新增「傑青」數斬獲前三,浙大、復旦、南大、上海交大、華科、武大「傑青」數也均在20人及以上,這些高校均為我國老牌頂尖名校,學校的人才培養表現確實強勁!
  • 培養270多位院士、191位傑青、119位優青!在這項榜單中,這所高校遠超你的想像
    人才培養是一所大學的最初願景和最終目標。在大學培養的各類人才中,學術人才具有獨特的地位,學術人才的培養與大學的學術水平關聯最為密切,培養學術人才是一流大學人才培養工作的中心目標。,先後培養了270多位&34;院士、6位&34;元勳、5位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191位&34;獲得者,生均培養傑青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一。
  • 國家「傑青」、「優青」入而未立者將獲省「傑青」、「優青」支持
    申請國家「傑青」、「優青」進入最後評審但未立項者,山東省可直接給予省「傑青」、「優青」支持對不超過35歲、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前200位高校、自然指數前100位高校和科研院所博士來魯創新創業的,直接給予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等項目支持。
  • 近五年國家傑青大數據!清華北大一騎紅塵!中科大浙大復旦其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清華大學入選人數最多,並列第一;南京大學表現優秀,和北京大學緊隨其後。同時,西湖大學、燕山大學等一批「雙非」及地方高校實力強勁,引發廣泛關注。科學網分析了近5年(2016-2020年)國家「傑青」名單,從更長的時間維度展示各高校和機構的實力。
  • 數說雙一流之國家傑青:中科大領銜華五,武大華科躋身前十
    國家傑青是中國為促進青年科學和技術人才的成長,鼓勵海外學者回國工作,加速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帶頭人而特別設立的科學基金。歷來國家傑青基金入選者都是高校非常重視的科研中堅力量,也是未來潛在的院士人選,國家傑青人才入選數量能夠直接反映高校雙一流建設人才師資水平。
  • 近5年國家「傑青」分析:哪些機構表現優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清華大學入選人數最多,並列第一;南京大學表現優秀,和北京大學緊隨其後。同時,西湖大學、燕山大學等一批「雙非」及地方高校實力強勁,引發廣泛關注。科學網分析了近5年(2016-2020年)國家「傑青」名單,從更長的時間維度展示各高校和機構的實力。
  • 祝賀:2019南京醫科大學獲1個國家傑青、4個國家優青,實力優秀!
    日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2019年傑青資助名單,生殖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強教授獲資助,他是南醫大獲基金委資助的第10個國家傑青。另外,今年南京醫科大學還獲得4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南京醫科大學2019年國家傑青項目立項名單南京醫科大學2019年優青項目立項名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重慶工商大學國際商學院教師入選2018國家優青!
    重慶工商大學國際商學院教師入選2018國家優青!青年教授董帆老師入選!董帆,1982年生,畢業於浙江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現任重慶工商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研究生導師。50家單位斬獲2018年國家優青項目,重慶市3所高校共5名老師入圍根據統計,本年度共有來自150家單位的400位申請人入選建議資助名單。其中有321位申請人來自95所大學。從統計數據來看,重慶市有重慶大學、西南大學和重慶工商大學國際商學院3所高校,共5人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