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毀滅:極具想像力的科幻電影,地球能量不足我們將面臨什麼

2021-01-09 夢穎愛娛樂

近些年來,科幻電影隨著特效製作的發展逐漸走向成熟,可是創新卻隨著技術的發展創新卻在一步步的減少。這是一個很矛盾的現象,硬體跟上軟體卻又有所下降。現在的科幻片似乎就是圖一個過癮,對於劇情的設定以及故事的背景弱化已經讓科幻片變為了爆米花的陪襯。

舉一個成功的科幻片例子,《地心毀滅》是十五年前的科幻片,那時的科幻特效還並不發達,但是卻做出了創新,主要就是體現在故事背景。地心的溫度變化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我們生存的行星被一種神秘的力量阻止了正常的運轉。飛船在這裡已經不再飛往外太空,而是別出心裁的潛入地下,進入地心。

由於地球的電磁場的突然紊亂導致了全世界範圍內發生了不可調節的災難,不僅僅是人類,動物也難逃一劫。千古遺蹟羅馬競技場就在眾目睽睽之下被閃電擊成碎片,曠世空前的危機正在對脆弱的地球生命發起進攻。

美國政府以及軍方已經開始採取措施,全球最為出色的科學家組成了一隻強大的隊伍,以貝瑞卡以及羅伯特為首的超級隊伍成為了首批進入地底的探險隊,肩負了拯救地球的使命。

正因如此,他們不僅僅只有知識有遠超常人的淵博,他們的勇氣以及責任感也是我們所敬仰的。艾維森指揮官駕駛著駛向地心的航母,上面搭載了整支隊伍,就這樣義無反顧的去完成他們的使命。既然地核運轉受阻,那就必須推它一把讓他繼續保持之前的速度轉動。科學家經過激烈的討論之後得到的解決方法就是在地核附近引爆核彈給它供能。雖然大多數電影都會描述外太空的危險可是,地心的危機卻遠遠大於外太空。

他們所面對的是讓地球運轉的能量,可想而知這種能量的威力,地心的溫度更是不言而喻。這其實是標準式的美國末日救世電影套路,可是就是那麼經典百看不厭。最後的結局也是意料之中,營救整個地球的計劃可容不得半點疏忽。

最後他們成功投擲了核彈並成功回到地表完成了拯救全人類的職責,真正的英雄也莫過於此了。捨生取義是他們的座右銘。假象出一個絕對不存在的境遇是這部電影的創意所在,神秘的地心是我們從未涉及的領域,人性的衝突以及英雄主義在電影中得到了彰顯。

雖然電影的製作相比於今天有些粗糙,可是它依舊保持著高度的誠意,劇組也儘可能的還原電影中涉及的航空母艦。我們不難發現的是它的取景完全是來自於美軍的兩艘航母,這不僅是對電影的致敬,也是對觀眾的負責。電影的創意其實也源於真實事件,其中提到的七英裡的鑽孔其實是存在的,雖然想像的部分很大但是離不開現實生活的啟發。這絕對不是編劇思維枯竭的表現,而是對於科技行業的關注才有了這樣的成功。

生死之旅絕對是科幻片驚動我們小心臟的必備之選,地心營救計劃自然也不是一帆風順。既然不是探討深刻哲理意義的劇情片,驚心動魄就是唯一可以打動觀眾獲取高票房的方法。不可置疑的是它獲得了極高的成就,在未來的十年內雖然有少部分的高特效電影搭配了不錯的創新題材與這部電影比肩甚至超越,但它依舊是未來科幻影視製作的標杆。

相關焦點

  • 科幻電影中的科學-《地心搶險記》,人類對地心的了解還不如太空
    如果我們的地球內部出了問題怎麼辦?《地心搶險記》就是這樣的一部進入地球內部搶險的電影,這部影片上映於2003年,向觀眾展示了目前人類科學家對於地球內部結構的推理和猜想。《地心搶險記》海報影片從地球磁場消失引發一系列災難開始,而地球磁場的消失原因是地核停止了轉動,一個搶險小隊使用鑽地船鑽入地心,利用核彈爆炸的力量重新推動了地核,化解了人類的毀滅危機。
  • 科幻電影的最大賣點,是人類對未來的猜測和恐懼!
    就像電影中人工智慧「天網」由人類創造,最終卻啟動末日之戰,毀滅整個世界,為了將剩餘苟延殘喘的人類徹底滅絕,甚至派出機器人殺手T-1000穿越回20世紀80年代,殺死還在少年時代的人類抵抗軍首領,人類能否戰勝邪惡的機器人?人類的未來到底會怎樣?對於這一點科幻迷們又焦慮,又好奇。
  • 《流浪地球》:如果有一天災難來臨,我將與地球一起逃離
    影片描述了人類的困境——在不久的將來太陽毀滅,太陽系不再適合人類生存,面對絕境,人類將啟動「流浪地球」項目,試圖與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電影宣傳照,包括主要參與者1、巧妙的電影主題薄膜表面溫度極低,百米冰雕河川凌地上升,北京、上海等處被冰雪覆蓋,……科幻大片的視野突然變寬了。
  • 我在暑假看電影:科幻電影帶給少年們的想像力
    今日影評·我在暑假看電影:科幻電影帶給少年們的想像力 時長:08:00 來源:電影網 今日影評·我在暑假看電影:科幻電影帶給少年們的想像力收起
  • 比《流浪地球》還好看的科幻大片是什麼?是劉慈欣的迷人腦洞
    01.中國科幻第一人2019年春節,一部中國人自導自演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一經上映就引起了人們的熱烈反響。這部電影不僅叫好又叫座,還使中國的科幻電影終於在世界電影史上佔得一席之位。豆瓣上,《流浪地球》的熱評第一條是這樣說的:這是華語電影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科幻大片,劉慈欣的硬核科幻設定、東方式的家庭理念核心、地心引力與星際穿越的融合、意料之外的特效大場面超讚,比肩好萊塢。當然,談到這部電影的成功,首先離不開的是原著作者劉慈欣。
  • 國產科幻電影的巔峰?還是國產電影的起步?深度解析《流浪地球》
    反面教材《上海堡壘》科幻電影可謂是好萊塢電影最具盛名的一種電影類型,而我國的科幻電影仍處於起步階段,但是去年的一部國產科幻電影可謂是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科幻電影事業的成就。因此我們要深入解讀,這部開創了中國科幻電影的作品,深度挖掘其中的美學文化與科幻的碰撞。《流浪地球》中滲透著東方文化的韻味。從地下城的不止過春節的場景,舞獅餃子等一系列的市井氣氛都是對作品中國文化的體現,也深刻地體現了中國人的家園情懷。以及在太陽即將毀滅時,人類必須離開已經不能適合生存的地球時,能想著帶地球流浪尋找新的生存地方,或許只有中國人民了。
  • 《流浪地球》正式預告,國產科幻電影突破很大,網友:再爛也要看
    長此以往,中國的科幻電影就日漸冷卻了下來,當然,可能在一些網友心裡,以前也有過那種軟科幻題材的電影,但是像國外的星際穿越這種硬科幻題材的設定,國內沒有。網友之前心心念念的三體也因為種種原因擱置了,而對於同樣是科幻題材的《流浪地球》來說,這一次,卻官宣定檔了。
  • 世界被徹底毀滅的那幾部災難電影,你看了嗎?
    世界被徹底毀滅的那幾部災難電影,你看了嗎?所有人都拒絕災難,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逃避對災難的思索。災難片就是這種思索的產物——在電影的歷史長廊上,曾經有不少非常經典的災難片,影片所描述的在災難中凸顯的人性真善美本質總令我們印象深刻。
  • 名著閱讀——《地心遊記》(1~10)集
    凡爾納的科幻小說大多以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無法完成的探險旅行為主題,他將科學與文學巧妙地結合起來,使作品產生了無窮的魅力。《地心遊記》就是這樣一部作品。伴隨著歐洲殖民潮的是一股狂熱的探險潮,地球上未被探索之處越來越少,而地心是公認無法到達的地方。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凡爾納創作了這部作品。《地心遊記》是作者長篇科幻小說集「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漫遊」的其中一部。小說講的是一個堅定果敢,具有獻身精神的科學探險家黎登布洛克教授同他的侄兒阿克賽和嚮導漢恩斯按照前人的指引,在地底經過整整三個月的艱辛跋涉,進行科學探險的故事。
  • 《流浪地球》票房破31億 電影局:科幻電影裡程碑
    80年代我們都探討中國為什麼沒有科幻電影,其實最重要的問題是那個時候我們還停留在農耕文明時代,我們還在埋頭於生計問題,所以我們的想像力無法支撐我們站在人類的角度對人類命運共同體進行想像。其次,科幻電影的文學基礎也非常重要,中影在2014年就買下劉慈欣三部小說的版權,確實很有前瞻性。第三,中國電影的工業體系完善、技術特效手段升級、專業環節的有效保障,是這個影片成功的前提。
  • 一切假設都非常合理,科幻片地心搶險記
    如果你喜歡科學想像,如果你沒看過地心搶險記,那麼你千萬不要錯過此片。相對於其他太空漫遊,外星人系列,這部電影比較特別,講的是我們地球磁場故事。作為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地球磁場,是由地球外核的高速流動而產生的,它對於保護著我們整個地球的所有生物來說都非常重要。
  • 影評丨《流浪地球》會不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2019-02-07 13:2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評論員 石天星大年初一,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上映。觀眾們一再確認,這是一部真正的中國硬核科幻片,甚至預測它在中國科幻電影史上將佔據裡程碑意義——"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什麼是硬核科幻片?
  • 《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上海堡壘》,中國科幻電影得與失
    那麼,我們中國式的科幻想像力,怎樣突破美國式科幻想像力的限制?這個問題在當下、在多重意義上,都非常現實。我們中國人必須打破第一次太空競賽的想像力的穹頂,這是我們在第二次太空競賽中必須回應的問題。西夏:從《流浪地球》上映大火以後,有一個現象,因為我供職的成都八光分是一家以傳播科幻文化為主的公司,我們代理國內很多優秀科幻作家和作品,在《流浪地球》火了以後,很多電影公司找我們,問有沒有更多的《流浪地球》那樣的科幻作品,要買改編權。像芒果娛樂什麼的,很多公司問我們要,指定要「宇航題材、青春、愛情、正能量」那種。
  • 流浪地球:推動行星?引力彈弓?網友:真的可行嗎?
    自上映以來,《流浪地球》口碑日漸上升,近日票房獨佔鰲頭。那麼對於電影中的某些「高級科技」,現實中可行嗎?首先,我們來討論支撐影片的大環境線索理論:在太陽燃料耗盡演變為紅巨星之際,人類為了尋求新的宜居帶,選擇用發動機推動地球。
  • 科幻電影的中國表達《流浪地球》人文精神引熱議
    無論電影工業化的成熟度,電影思維想像力的豐富度,類型化表達的成熟度,在國產電影創作上達到一個新高度。」他甚至盛讚這部電影是中國電影由電影大國走向電影強國一個標誌性的作品。「裡程碑」「中國硬核科幻開山之作」等等,無論是普通觀眾,還是業內人士對《流浪地球》有口皆碑。
  • 事業單位考試公基知識:電影《流浪地球》中的常識
    在2018年春節上映的《流浪地球》成為了一匹黑馬,口碑票房雙豐收,甚至有些人稱之為中國科幻電影裡程碑式的作品。因為除了電影本身的拍攝精美製作精良,《流浪地球》本身的題材就充滿濃濃的科幻色彩,帶領我們在科幻和科技之間自由穿梭,那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部電影裡蘊含的科技常識考點。
  • 推薦五部宇宙題材科幻電影,精彩,科幻迷千萬不要錯過
    第一部分:《幽冥》查看索引:7.5這是一部由尼克馬修導演的3D科幻電影,這部電影講述了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科學家接受一項致命任務,領導一支精選的三角洲部隊,並在摧毀了城市的戰爭中駐軍。這部電影突破了星際殖民和外星人的科幻圈子,巧妙地將戰爭與科幻小說在一起結合在一起,其背景也不僅僅是虛構的。第二部分:《遺落戰境》這部電影講述了外星人入侵者大規模入侵地球的故事,人類用核武器進行反擊,贏得最後的勝利,但他也毀滅了地球,此時,地球已不適合人類居住,人類只能被迫移動到木星的第六顆顆衛星泰坦。
  • 這部科學紀錄片告訴我們,太陽系的毀滅,可能會開啟流浪地球計劃
    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劉慈欣的《流浪地球》,電影的情節讓人耳目一新,更是中國科幻片的一個重大進步。看完這個電影,不禁想起了小時候看過的百科全書,裡面曾經提到過太陽系在未來會毀滅的知識。肯定有朋友會問,太陽系真的會毀滅嗎?到時候人類應該怎麼辦呢?答案就是下面要給大家介紹這部科學紀錄片《太陽系的結局》,紀錄片中的美國的中西部有一座小鎮一組有趣太陽系的模型,星球的面積以及距離都是等比縮放,完全模擬了當今的太陽系。科學家在不斷的提出各種學說,窺探未來的太陽系。
  • 什麼是科幻電影?第一部科幻片只有14分鐘,但被譽為偉大的電影
    科幻電影通常是科學的,有遠見的,漫畫般的,富有想像力的。通常通過幻想,富有想像力的設置,專業的電影製作設計,先進的技術設備(即機器人和宇宙飛船),科學發展或奇妙的特效來形象化。科幻電影配有英雄,遙遠的行星,不可能的任務,不可思議的環境,夢幻般的地方,巨大的黑暗和陰暗的惡棍,未來的技術和小玩意,以及未知和莫名其妙的力量。許多其他電影都有時間旅行或夢幻般的旅行,並且可以在地球上,外太空中進入未來時間。通常,科幻電影表達了社會對技術的焦慮,以及如何預測和控制技術和環境變化對當代社會的影響。
  • 智商著急:這十部科幻電影,帶你進入腦洞的深坑
    相信很多夥伴對科幻題材的電影都非常感興趣,小時候對抗戰影片出現的雙筒望遠鏡非常好奇,當父親終於送我們一個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卻不是那個帥氣的遙望姿勢,而是一個充滿未知的想像空間,從此對著星空有謎一樣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