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鹹豐年間(公元1850—1861年),通貨膨脹,各錢局繁忙於鑄大錢。當時正值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高潮時期,民怨沸騰,清政府財政拮据,國庫虧空。在錢幣鑄造上大做文章,將財政危機轉嫁到老百姓身上。相繼鑄造「鹹豐通寶」、「鹹豐重寶」、「鹹豐元寶」等種類的錢幣。鹹豐大錢由重寶當十至當五十,及至元寶當百、當五百、當千。因朝廷和地方鑄局亦多,故其錢的版式形制繁多,儘管如此,由於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發生,和鴉片戰爭的爆發。錢局鑄造制錢已很難正常進行,很多省的錢局實際上處於停鑄狀態,即使開鑄,也是偷工減料 。因而造成鹹豐錢幣制錢精品少。
【藏 品 名 稱】鹹豐重寶當五十
【藏 品 類 型】錢 幣
【藏 品 年 代】清 代
【藏 品 尺 寸】直徑:5.3cm
【藏 品 來 源】個人珍藏
收藏指數★★★★ 投資指數★★★★
【藏 品 簡 介】此枚鹹豐重寶當五十錢幣,觀鑄識體。可見本品鑄體精整,鑄相方正圓矩,坦平地章,字廓深竣挺拔,穿輪乾淨整潔。中等緣穿廓粗細,徑較一般當五十錢更大,鑄體較為厚重。其面背錢文布局規矩協調,橫直豎立,筆畫清晰間隔有距卻無粘連。穿口略有斜拔,清大錢鑄相特徵明顯。很明顯,此鑄相可謂優等,寶泉官爐品質十分鮮明,錢文楷書書體,書意端莊雋美,筆畫力道十足,筆鋒鮮明犀利,滿文寶泉書正筆端,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其「寳」字書意獨特,「爾寳」,其字形相對其它而言更為矮壯寬闊,背「五十」字形相對瘦長,筆畫壯實規矩,堪稱精品。
鹹豐重寶當五十之所以珍貴,主要是因為它的地域性很強,發行時間短。再加上流通與各地方鑄錢局為了節省銅材,降低成本,提高鑄錢效益等緣故,導致貨幣價值極高。另外,後期改用紙鈔,銅幣發行量越來越少,故而價格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