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發揮「身教」的威力,培育孩子成才

2020-12-09 貴州中小學教育

中國兒童教育網/文

欲使孩子成才,首先,從教會孩子如何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做一個有愛心、樂意助人的人做起。記得兒子進入大班後,一次與小朋友發生爭執,額上起了個「大紅包」他奶奶看到後非常心疼,非要到幼兒園找老師責問。對此,我們夫婦及時加以制止,採取冷靜的態度,向孩子詢問事情的經過,並指出不該與小朋友吵架,告訴孩子,幼兒園是一個大家庭,小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互想幫助,打架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後來,孩子主動向同伴說」對不起,小朋友之間又和好如初。 

在家裡,要求並孩子已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幼兒園裡,也熱情主動地為班級做好事。 

在學習上,我們努力培養孩子具有嚴謹的學習態度,並用自己的行動來感染他。從孩子上中班參加《公文數學》起,我們就很重視孩子的讀、算、寫能力。孩子數字寫得不好,讓他擦掉重寫,一次不行,來二次,直到滿意為止。剛開始,孩子不耐煩,感到很委屈,但他看到我和他的媽媽為了幹好自己的工作,不厭其煩地學習英語,練單詞、說短句,也就和我們一樣堅持了下去。現在, 孩子已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最近在幼兒園舉行的《公文數學》的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回家後,鼓勵我們要好好學習英語,在孩子的鼓勵下,我們都通過了英語二級考試。 

由此可見,身正為範,優良的示範具有良好的說服力。父母要求孩子品學兼優,成為有用之才,自己必須勤奮學習,努力工作。 

為了孩子的明天,做父母的我們一定要做得更好,處處發揮自己「身教」的威力。 

相關焦點

  • 孩子潑墨水令樓下鄰居全遭殃,父母的處理方法,完美詮釋「身教」
    這事兒傳到網上後,網友們紛紛為小男孩父母的處理方式點讚。米多覺得小男孩父母的舉動,很好地詮釋了什麼叫「身教」。這些名言都濃縮了「身教與實踐」的意義。而自己一旦閒暇就躺著看手機、玩遊戲、看電視又或是打牌等,小小的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下又怎能明白「努力與學習」為何,他只會覺得父母玩的這些好像很好玩,讓人很開心,我也想玩。
  • 孩子的成才,對父母是一場災難
    但是,「孩子開始學」也慢慢的成為有些人害怕的事情。沒有成為父母的年輕人對此不太感覺,有孩子上學的家長對此更有感受。從小學開始,接孩子上學和放學總會有出現家長的身影。對於孩子家庭實力和背景,總有人格外關心。除了一部分老師,還有一部分同為家長的孩子父母。
  • 會溝通的父母讓孩子成長,而會教練的父母讓孩子成才
    試問,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曾國藩會不會習得父母的品質?當然會!因為有個詞叫「身教」,言傳身教的「身教」。教育不在於你是怎麼說的,而在於你是怎麼做的,你勸孩子要努力,結果你一回家就玩手機,你教育孩子要學會理解他人,結果你經常在家裡大呼小叫......
  • 這三類父母,更容易讓孩子成才成功
    孩子長大後是否能成才成功,一部分取決於孩子自己的努力,另一部分取決於父母的教育。在這個拼爹的時代,或許有錢人的孩子就能過上好的生活,比普通人家的孩子少付出努力就能取得成功,但現實生活中總有很多彎道超車的例子,普通人的孩子也能比富家孩子更加優秀。
  • 「賭王」一生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巨額財富,而是身教
    他的孩子個個出類拔萃,他教育的秘訣是什麼?賭王親口說過:我沒有什麼秘訣,一是做事必須勤奮;二是鍥而不捨,有始有終。勤勞努力,戰勝困難,才是最大的資本。沒有到收工鐘響已經洗乾淨手的人,一定是老闆最看不起的人,也是人生不會成功的人。
  • 父母培育優秀孩子必須知道的神奇心理效應以及運用
    前言警示 同樣是家庭,有的幼兒的自閉、攻擊、情緒不能自控、自虐、恐懼、分離焦慮、語言障礙等問題;小學生的學習障礙、情緒障礙、兒童強迫、抽動症等問題;中學生的高焦慮、高抑鬱、網癮、自殺等問題;而有的家庭培育的孩子卻特別優秀,而且家庭和諧,親子關係良好,這其中原因是什麼呢?
  • 「身教」——成才30年堅持老師上課手寫板書
    不可否認,凡是能寫一手好字的人,他的背後一定有一位寫字好的老師,這就是潛移默化的魅力,這就是「身教」。西安成才學校旗艦校區王校長
  • 身教大於言傳
    為了更好地推動家庭教育健康發展,提高家長素質,促進孩子健康成長,12月19日,響河屯村特邀請家庭教育講師王萍老師開展主題為「父母語言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家庭教育專題講座。>講座通過分享真實案例與典型教育故事,直指現在家長們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問題,父母要多和孩子說正向
  • 孩子「犯錯」不承擔,父母「犯錯」不認錯,想讓孩子成才太難
    很多家長在職場生涯上面特別雷厲風行,能夠把自己的特點發揮到極致,但是在面臨家中幾歲寶寶的時候,卻像是一個菜鳥小白,不知道該如何去管控寶寶。在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會選擇用特別簡單的粗暴模式去打罵孩子。而有的家長對於孩子太過於寵愛,會袒護孩子的一切,不讓孩子去承擔責任。
  • 身教!陪孩子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但是很多父母卻認為應該接受諮詢和教育的是孩子,而不是自己。但是恰恰是我們自身的局限性決定了教育孩子的認知高度!有的父母滿嘴髒話,卻要求孩子懂禮貌、有教養。有的父母自己每天玩手機看電視,卻要求孩子熱愛讀書。有的父母自己沒讀過書,只會對孩子說你爸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你得好好學習啊!
  • 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越優秀
    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有些家長也許會覺得自己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學校去上學了,而且給孩子報了各種補習班,那樣孩子一定能成才。
  • 「身教」也要講究方式
    可9月1日開學這一天,江西一位副校長的「身教」,卻在網絡上引發爭議。隨著當地媒體發布的一段「江西婺源一位女副校長當著學生的面,把孩子們吃剩的早餐全部吃光」視頻出現在網上,先是有媒體肯定其「為人師表,言傳身教,這堂開學第一課非常有意義」,但很快就有更多網友表達不同看法,認為「教育有多種方式,大可不必如此」,甚至質疑有作秀嫌疑。
  • 《霍金傳》:父母的正確引導,是打開孩子成才之路的鑰匙
    寬容慈愛的父母給予他們的愛,已讓他們兄妹很是知足。他們在父母的庇護下,度過了快樂的童年生活。 一個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興趣、愛好以及不懈的努力佔極大比重。霍金的父母深深明白這個道理,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他們只扮演好自己引路人的角色,既不去包辦孩子們的未來,也不會粗暴地幹涉孩子們現在的生活。
  • 令人感動的30秒,孩子成才的背後是父母在用愛託舉
    為了孩子,太多的父母一直在默默付出,他們寧願自己多受些委屈,也要儘可能給孩子最好的條件。多數孩子都生活在普通家庭,沒有自由放縱的資本。對他們來說,高考是他們難得的改變命運的機會。通過努力讀書,才有希望實現人生逆襲。
  • 要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父母應該把握好尺寸
    在我們家長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有「越界」的現象存在。喜歡越界的父母總是表現出對孩子的生活、學習、人際交往等方方面面的過度關心和高度控制。這樣的家長們對自己的行為理解為是對孩子的愛護,是為孩子好。但是有多少孩子能從中體會到這份「良苦用心」的愛呢?更多的孩子體驗到的是不被了解、不被尊重、不被信任。這樣的「被愛」讓他們直呼沒有了自我。
  • 這3條規矩父母要早立,培養孩子正確的三觀,以後孩子更容易成才
    這3條規矩父母要早立,培養孩子正確的三觀,以後孩子更容易成才教育孩子是一項值得人們深思的事情,作為父母,越懂得教育孩子,將來培養出來的孩子也就越優秀。懂得教育孩子的父母往往會從小就給孩子定下一些有用的規矩。
  • 西郊小學成功舉辦「好父母成就好孩子」家庭教育主題講座
    為幫助家長了解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指導方法,配合孩子順利渡過學習和成長的關鍵時期,實現家校攜手共育成才的目標,11月25日、26日上午,崆峒區西郊小學聯合上海梓煌教育共同舉辦了「好父母成就好孩子」家庭教育主題講座。400餘名學生家長參加講座。
  • 這樣家庭青春期孩子最容易教育,有心父母看過來
    在這些家長看來,孩子有他們自己要走的路,身為父母所要做的事,就是儘可能培育孩子健康的身心,在不斷肯定、鼓勵、讚美與支持之下,讓孩子學會基本生活技能。看似不與他人爭,實際上恰是從幼兒期開始便培養孩子優秀的品質與能力,而這樣的孩子由於自尊自愛自立,往往會品學兼優。到了青春期後,基本上看不到青春期的迷茫。
  • 留美博士的子女教育觀:三教並行 身教掛帥 牢記612法則
    時間久了,這種的教育觀慢慢又淡出自己的固有思維模式和傳統習慣,多年以後,回頭一看,我還是之前的我,而孩子已經長大了,一樣的叛逆,一樣的不懂事,一樣的不成才。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呢?關鍵在於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什麼是數據、流量、3G都沒有搞清楚,已經是4G, 5G, 6G,區塊鏈,人工智慧,無人駕駛.
  • 言教、身教、境教、心教——為國教子!
    父母本是兒女的第一任導師,而且是兒女的啟蒙導師。兒女在嬰幼兒時期是完全無知無助的,在童年和少年時期也是幼稚的,父母的影響奠定了他未來一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基礎。父母對兒女的言教、身教、境教、心教真是責任重於泰山! 父母對兒女不但要言傳與身教,還要境教和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