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年,在我每次做完關於教育或者育嬰的培訓課程後,總會有一大批的家長在課後追著我問,「老師,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啊?」「老師,孩子有拖延症,做事磨磨蹭蹭怎麼辦啊?」等等。各式各樣的問題問出來林林總總,就好像我能一句話就解決了他的問題似的。儘管每次我在課堂上都會提前告訴他們「孩子的具體問題沒法幾句話回答清楚,要對家庭情況,孩子的成長經歷等有了全面的了解後才能制定出針對這個孩子的改善方案,同樣的問題不同的孩子,可能解決方法也是不同的。」
然而並沒有什麼用,還是阻擋不了一大批有著強烈求知慾的家長課後來找我分析原因,當然非常感謝這些家長對我的認可,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也是認真聽課後,有了思考,發現問題才來找我進行諮詢的。然而,我真的幾句話就能解決他們的困惑嗎?我完全不這麼認為,事實上也根本就做不到。
默煊常常會思考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才是正確的,但是隨著我對教育更深入的了解,我越來越發現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最好的教育方法。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教育方法,琳琅滿目的早教機構和產品。我周圍的很多家長也花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在上面,期待給予孩子更好的教育,然而效果並不是那麼理想。至少從我了解的情況來看,很多家長還是有困惑的,很多家長還是有煩惱和焦慮的,孩子依舊存在各種各樣問題。
不得不說在我接觸的個案中,所謂的孩子存在問題,諮詢到最後,排除掉個別遺傳因素引發的人格障礙和精神類疾病,幾乎都是父母自身存在問題,從而引發了孩子的問題。但是很多父母卻認為應該接受諮詢和教育的是孩子,而不是自己。
人們感興趣的話題永遠是如何培養,教育孩子,讓孩子走向「成功」。而針對自身的完善和成長往往沒有什麼吸引力。但是恰恰是我們自身的局限性決定了教育孩子的認知高度!
有的父母滿嘴髒話,卻要求孩子懂禮貌、有教養。有的父母自己每天玩手機看電視,卻要求孩子熱愛讀書。有的父母自己沒讀過書,只會對孩子說你爸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你得好好學習啊!有的父母說我給你花了這麼多錢來學習鋼琴,你怎麼就這麼沒有長性來練習呢?我們對孩子有諸多要求,卻對自己放鬆管理。結果可想而知。
所以我一直覺得教育如果簡單到一句話,那便是「拿孩子當人。」
羅素曾說過,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
也許很多家長都會說我們一直「拿孩子當人」了,呵呵,各位誤解了默煊的意思,捫心自問,我們真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過嗎?真的拿孩子當做可以獨立思考的個體來看過嗎?我想大部分的父母還是多少做不到這點的吧,大家更多的還是把孩子當做自己的附屬物,擁有他,安排他,教育他。一旦孩子和父母預設的行為不一致的時候,父母便認為孩子有問題,需要「教育」!
不如試著把孩子看成一個和我們一樣的人吧,也許可以理解他很多的行為哦。拖延,難道我們成人沒有嘛?愛打遊戲,不正常嘛?堅持不了枯燥的彈琴,不能理解嗎?如何改善?靠毅力?作為成人您做得到嗎?
我們很多時候說到教育孩子要「言傳身教」,而事實上為人父母,身教永遠比言傳重要。
孩子們都不傻,都能在冥冥之中明辨真偽。所以他們更傾向於模仿家長的行為,而非聽信他們口中的道理。
您懶惰浮躁毛毛草草,您希望孩子勤奮自律樣樣都好,怎麼可能?要求孩子之前,先做好我們自己。想想我們自己,我們是通過不斷有人告訴我們,教育我們更容易學習一些習慣和品質,還是效仿一個值得我們欽佩的人學習和改善的效果好?若是父母以為把自己的經驗教訓和要求以言語的方式告訴孩子,孩子便應該掌握和理解,就能起到教育的效果,那麼那些懂得很多大道理的人就一定是成功和偉大的人。而現實中很多在酒桌上高談闊論,生活過的一團糟糕的人卻大量的存在。
我就接觸過一部分家長,心裡是想教孩子好,嘴上也一直冠冕堂皇一套一套的,但行動上反差太大。嘴上教孩子要正直勇敢善良,但碰上個三五塊錢的小便宜,馬上就現了原形,根本經不起考驗。而最無語的就是偏偏又不自知。還以為自己在孩子心裡高大英明一身正氣,還奇怪孩子為什麼不像您。殊不知孩子像的就是您,裝得再像也沒用,真實的您什麼樣,孩子就會學成什麼樣。
所以請您一定要自省一下,特別是在孩子面前。別總是上來就給孩子定性「你怎麼這麼特殊」。
其實99%的時候,不是孩子冷漠無情不知好歹,而是您的教養方式出了問題。大部分的事情不賴孩子,就賴您!不然的話父母的人品會一步一步往下傳。最後孩子的三觀和行為模式,保證都是您骨子裡的精髓。
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特別是小時候,家人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每一位孩子天生都是白紙一張,您畫花他就開花,您種瓜他就結瓜。您的行為,就是勾勒他人生的筆。別再取巧了,裝的永遠不算。每位孩子都有著一雙「火眼金睛」,他們看見的永遠都是最真實的您,所以真正影響孩子的,是您的真實面目。
所以,您的樣子,就是孩子的未來。
而當今社會大部分的父母,在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和培訓之後,便稀裡糊塗的進入了為人父母的狀態,面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既不了解相關的知識,又沒有自身的成長,就按照自己的教育直覺(也就是他父母對他的教育方式),開始對下一代進行教育。孩子還小的時候有些問題被掩蓋,而到孩子大了之後就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難以接近,而這個時候再尋求諮詢師的幫助解決其實已經有些困難了。
所以更多的時候,我認為父母與其把關注點放到如何教育孩子身上,不如更多的關注自身的成長和感受性的提高。不斷的完善自己,獲取到更多正確的關於孩子成長的知識,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理解世界。教育便是水到渠成,而不用刻意而為之的事情。身教永遠比言傳更重要,更有意義。
當然了,教育孩子的方法遠遠不止於此,我只是列舉了這麼多年我認為比較典型比較有代表意義的方法,現實中比較切實可行的方法數不勝數,但方法是死的,我更希望大家領會的是這些方法的思路,而不是機械的照搬,如果覺得我有哪裡講的不夠清楚,希望大家一定要給我留言,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是固定的,所以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在收到之後會第一時間給大家回復,大家也可以繼續關注我之後的課程,杜絕拖延,提升專注,合理溝通,我都會逐一開課,如果大家也有比較好的建議,也歡迎大家來找我一起探討,咱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研討,也許會對彼此的成長都有幫助呢,那麼今天的課程就到這裡了,感謝大家對默煊情感的支持,祝各位生活愉快,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