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學季來了,一起陪孩子邁入校園第一步

2020-12-25 太平洋親子網

復學季來了,一起陪孩子邁入校園第一步

2020-05-07 14:45:08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校園裡原本的教學計劃,1月27日,教育部正式發布《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各地開學時間一推再推。兩個多月來,經過全國人民上下一心共同抗「疫」,國內疫情基本趨於穩定,近期,部分中小學校陸續開學。面對孩子們長時間居家學習,開學後有可能產生不適應等一些焦慮情緒,各校通過創新教學方式、優化教學內容來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同時也加大了對學生的情感關懷、心理健康關注,引導學生尊重健康、敬畏生命、擔當奉獻。

  浙江

  4月26日,寧波國家高新區實驗學校一至三年級的孩子們跟隨高年級哥哥姐姐們的腳步完成了返校復學。開學第一天,孩子們利用家中現有材料自製創意口罩,口罩上 「感謝白衣天使」、「關愛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圖案,表達了他們對逆行英雄的感恩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也讓生命教育潛移默化地厚植於心。

  

 

  

 

  4月20日,在初三年級率先開學後,杭州市青春中學初一、初二年級的學生們也回歸了校園。經歷了史上最長寒假,沉寂已久的校園恢復往日生機。開學當天,該校王建慶書記也以西湖大學施一公校長的話,勉勵大家「愛體育、愛科學、愛鍛鍊、愛學習」,鼓勵學生加強體育鍛鍊,增強身體抵抗力。

  

 

  江蘇

  開學之初,南外仙林分校宿遷學校舉辦了首屆「讀書節」活動,希望通過閱讀好書,揮散疫情帶來的陰霾,喚起學生心底對於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探索。課堂上,同學們互相分享閱讀感受,更有同學將書籍中的美好故事編排成了英文節目來記錄這段閱讀之旅所領悟到的美麗風景。

  

 

  

 

  安徽

  4月20日,合肥壽春中學八年級學生回歸校園,經歷了「草木蔓發,春山可望」,此時的校園已「春色滿園,繁花似錦」。早晨,學生們整齊穿好校服,佩戴口罩,在經過測量體溫、酒精消毒等環節後進入學校回到教室。整潔的教室,溫暖的歡迎標語,琅琅的讀書聲,端正的坐姿,奔跑的少年,這是校園裡最美的風景。社會即課堂,生活即教育,在這場生命的必修課裡,孩子們體會到真正的成長。

  

 

  廣西

  4月7日,柳州市第八中學初三學生正式返校上課。當天,學生在值日老師的引導下井然有序地進入學校,並在指定體溫監測點間隔1.5米進行體溫檢測,進入班級後由班主任進行二次測溫。除了時刻關注師生的健康狀況,為了給畢業班學生帶去更多心靈的慰藉,學校積極營造書香氛圍,充分發揮環境的薰陶作用,文化長廊上還展示了疫情期間以「抗疫」為主題的藝術作品,希望通過藝術對學子進行心理疏導,提供溫暖的人文關懷。

  

 

  疫情期間,孩子們受困一隅,校園中的一草一木,重新唱響的校歌、充滿生機的綠茵場、合體美觀的校服、擦拭乾淨的黑皮鞋,都將是一種美的喚醒和傳遞,撫慰孩子們的心靈,讓他們在春天的校園中感受到安全與溫暖。

相關焦點

  • 延遲滿足,邁入成功的第一步!
    延遲滿足,邁入成功的第一步!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幼兒園裡,給每個孩子一些糖果,並告訴他們,這些糖是發給他們吃的,但是最好今天不要吃,如果等到明天再吃就可以獎勵2顆糖,如果到後天再吃就獎勵4顆糖。結果,有的孩子等不及當天就吃了,有的孩子等到了第二天,只有極少的孩子等到第三天才吃。這些孩子成長到中年後,堅持到第三天吃的孩子事業成功率最高。
  • 家長必讀:承認孩子的「普通」,是陪他成長的第一步
    家長必讀:承認孩子的「普通」,是陪他成長的第一步不少家長自打孩子開始讀幼兒園開始,就早早地為自己的孩子規劃好了一切。如果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為什麼要強加給孩子呢?想讓孩子變得優秀當然是對的,每一位孩子都應該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但怎樣才算優秀呢?「優秀」是誰定下來的標準?為了讓孩子變得「優秀」,不少家長實行「高壓政策」,以「別人家的孩子」為榜樣來給自己的孩子施加壓力。
  • 小學新生牽著校園法官的手邁入校園
    9月1日,開學第一天,新豐法院校園法官潘希潔一行受邀參加新豐縣第一小學迎接一年級新生儀式。 活動中,潘希潔法官一行與家長一起,用溫暖的大手牽起孩子們的小手,帶領一年級新生邁入校園,開啟了他們的校園新生活。
  • 父母陪孩子遊戲,就是陪孩子一起成長
    遊戲是孩子最喜歡的學習方式之一,愛玩遊戲是他們的天性,遊戲會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可以說,沒有遊戲就沒有孩子的發展。任何一個孩子都非常渴望和父母一起玩遊戲,這是他們成長過程中最開心、最難忘的時間。因此為人父母,無論多忙,都應該有一份「閒情逸緻」陪孩子玩玩遊戲,陪孩子走過成長中的每一個日子。
  • 陪餐制度要來了,你願抽空陪孩子在校吃飯嗎?
    孩子在學校食堂吃得怎麼樣?如果讓你去學校看一看,陪孩子吃頓飯,你抽得出時間嗎?近日,三部委發文要求中小學和幼兒園要建立負責人和家長陪餐制度。實際上,長沙早在幾年前就推行了繳費陪餐制度,學校的校領導和行政人員會輪流陪孩子們一起在食堂用餐,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不少家長表示,輪流陪餐難以實現。
  • 陪你一起看校園(三)
    「陪你一起看校園」第三期帶你走進臺灣各大參營高校。想與我們共赴成功大學的浪漫之約嗎?想欣賞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嗎?
  • 家長陪孩子一起讀書的感受心得
    我是虎山鎮中心完小一(3)班張雲涵的家長,老師發信息給我們家長要我們陪孩子多讀書,以前孩子在幼稚園的時候老師說多陪孩子讀書的時候我還不以為然,現在不行了,孩子上一年級了,學好了就是為以後打好了基礎,現在很關鍵!
  • 迎江區長風中心幼兒園校園陪餐陪出家的味道
    「孩子,今天的飯菜好吃嗎?」「你最喜歡吃什麼菜?」10月29日,在迎江區長風中心幼兒園,參與陪餐的家長們一邊陪孩子吃飯,一邊陪他們親切聊天,時不時囑咐孩子們要多吃一點,不要挑食。每月開展不少於一次的家長代表陪餐活動,這是該園近年來常態化實行校園陪餐的一個縮影。
  • 你有多久沒陪孩子一起玩遊戲了?
    你有多久沒陪孩子一起玩遊戲了?想必你也知道,陪孩子玩遊戲,能增進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有研究發現,家長和孩子之間相互配合交流的活動,能夠啟發孩子的智慧,有利於寶寶身心健康成長。別的不說,陪孩子玩遊戲,孩子從內心深處迸發的那種快樂是無可替代的。但並不是所有的遊戲都適合陪孩子玩!
  • 如何陪孩子讀古詩詞?三位北大古代文學博士來教你
    如何陪孩子一起讀古詩詞呢?要不要給他們講解?需不需要他們背誦?這些問題難倒了不少父母。讓我們來看看三位北京大學古代文學博士們的說法。這套給孩子的古詩詞書讀來賞心悅目。或許正是這些幼兒時期跟爸爸一起讀過的古詩詞,指引我一步一步走上了古典文學研究的道路。如今的我,作為一位母親,更加真切地體會到跟孩子一起讀古詩詞的快樂。
  • 多陪孩子一起做手工 心靈手巧促發展
    常言說「心靈手巧」,多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對於幼兒的智力開發很有意義。父母多花時間陪孩子做手工,還能增加親子交流的機會,促進親子關係。家長們快行動起來。和孩子們一起動手做手工吧!
  • 告別校園小賣部只是邁出第一步
    楚天都市報評論員 屈旌  近日,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落實主體責任強化校園食品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要求非寄宿制中小學、幼兒園原則上不得在校內設置食品小賣部、超市,已經設置的,要逐步退出。記者調查發現,武漢市多數中小學未設小賣部,原設有小賣部的已陸續關閉。
  • 「陪」孩子寫作業,究竟錯在哪?一起看看「陪」的最高境界
    你一定會很自然的回答,學習的主體當然是孩子。然而,全家總動員式的陪作業狀態,卻在暗示孩子:學習是全家人的事,最最努力的人是媽媽。父母們都期望"付出就有回報",當然,正確的付出必將結出碩果,而錯誤的付出只會帶來惡果。辛苦並焦慮著的媽媽們,你們在陪孩子寫作業時,在扮演什麼角色呢?
  • 「知書達禮」邁出校園第一步
    該校老師介紹,活動蘊含著老師對孩子的殷切希望,也象徵一年級新生將開啟智慧,邁出校園學習第一步。(靳普攝)
  • 家長陪孩子一起讀書感受心得
    「自己的愛好讀書,培養孩子的讀書愛好」與兒子一起閱讀,一直以來都是我覺得應該做的事情,在他開始牙牙學語時,我就一直開始與他一起閱讀詩歌,故事書,所以他的語言發展都很順利。我們一起閱讀了《親愛的漢修先生》、《中華上下五千年》、《三國演義》等,這些讀本都是特別適合孩子們的思維與年齡需要,很多小故事都非常有深意和喻意,從中還得出了不少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對培養幼兒思想、道德品質、交際技巧都大有益處,當然,孩子也從中受益多多,很多好習慣的養成就來源於對書中主人公的認識和肯定呢。每次等看完一本後,我們會在一起討論和回味書中的故事情節。
  • 「孩子,我們陪你們一起長大」
    一天,園長阿依古麗·如孜問我說:「常老師,你有孩子嗎?」  我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有啊,這些都是我的孩子!」  「我們陪你們一起長大」  幼兒園放學時,他們會圍繞在我們身邊,跟我們一遍遍說著再見。  我發現莫合買提·賽買提總是把幼兒園發的牛奶和餅乾放在書包裡帶回去,就問他為什麼?後來他偷偷告訴我說他的妹妹還沒有上幼兒園,他要把好吃的帶回去和妹妹一起吃。
  • 〖美麗校園〗百年何厝,紅星伴我行
    鷺島之美,美在風光,勝在人文 思明校園之美,內外兼修,各自精彩 美麗鏡頭幀幀放,校園故事慢慢講百年崇文,風雨兼程 崇德博雅,信勇弘志 不斷的是朗朗的書聲 不絕的是淡淡的墨香 不息的是何小人堅定的腳步〖美麗校園〗親愛的海軍爸爸,我在群惠很好,勿念〖美麗校園〗蓮的品格,龍的精神〖美麗校園〗演武池畔競芳華,「養正開新」再起航
  • 《樓裡來了新鄰居》| 成長的第一步,就是不從別人的嘴裡認識一切
    這次讀的繪本《樓裡來了新鄰居》同樣給了我不少的啟發,兒時的自己因為人云亦云失去了性格,也對別人有了很多情感的虧欠。不要從眾,因為這一生,被迫從眾的時候有很多,這本《樓裡來了新鄰居》告訴我們,不論遇到什麼人和事,請保持好奇的眼睛和獨立的心。
  • 校園食品安全問題不斷,陪餐制度再加一道保險
    導語:校園食品安全關係到孩子們的健康成長,那麼,我們該如何最好,保證校園食品的安全呢?我們先來看看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品安全事件。3月12日上午,針對前期家長反映長期在學校食堂吃飯的孩子出現胃疼、口腔潰瘍、便秘等症狀,當天家長代表和學校及食堂運營商就此展開談判。期間一些家長聞迅聚集到學校。談判達成了一些共識,比如學校食堂不用「凍肉」多用「鮮肉」。其後在運營商搬走庫房裡的凍肉食材過程中,趕來的家長把「發黴的雞腿」等圖片發到家長群裡,發布在網絡上,引爆了輿情,出現了群體性事件。
  • 女兒給我看了她的日記 | 陪孩子一起成長
    晚上,總要拉上爸爸媽媽一起去逛一逛那條街,街上有Y輝、S小店、Q美……今天晚上,又和以前一樣,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逛那條街,卻不見了Y輝的燈光,橙色的簷下一片漆黑,S小店的招牌也不知去向。既然做了父母,孩子也沒有辦法選擇誰可以勝任她的父母,我們唯一能對孩子做的就是:陪她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