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一個孩子不斷優秀的原因是什麼?一部時光紀錄片告訴你答案

2020-11-05 悠悠育兒經

如果有時光機器可以倒退到你小時候,你最想做什麼?可能很多人在想,我小時候沒有好好讀書,導致現在只能打工,做辛苦的工作,如果時光可以倒退回去,我一定給丟掉的時光補回來,好好學習。

這可能是大部分人現在的想法,但以前那個還是孩童的你一定不會這麼想,

因為玩才是那時兒童時期你感覺的當前要務。所以不要嫌棄孩子不學習,也許孩子就是以前的你。很多家長拼盡全力,為什麼孩子照舊普?。

能讓一個孩子不斷優秀的原因是什麼?‍來看一部時光紀錄片,幫你找到答案‍

日本有一部紀錄片叫做《人生七年》,選取了14個家庭的孩子,在孩子7歲時開始記錄,最長的記錄用了接近60年。下面是選取部分孩子從7-21歲,不同7年的時段,從畫面中我們也可以大致看出孩子不同年齡段的變化。

而這檔節目的被訪問者來自不同階層的家庭,有工薪家庭,有普通家庭,還有精英家庭。

精英階層的孩子從7歲開始的觀念和普通階層就有巨大的差距,每天規劃清晰,往後的人生發展也確實如預期所想,正如那精英階級的三兄弟最後進入牛津劍橋,成為社會精英。

而普通階層的孩子大多沒有上大學,孩子們每天習慣把時間花在八卦新聞上,成年後也是碌碌無為。

工薪階層,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吃飽飯,包括生活習慣,想法都是照著父母原先走過的軌跡繼續。他們大都結婚很早,

人生很早就固定在了普通階層中,甚至他們的孩子也很少有上大學的,人生軌跡與他們並沒有太大不同。

而精英階層,從小的道路非常清晰,一步一步,名校畢業,踏入律師之類的職業,孩子也是名校,就算年輕的時候彷徨過,優越的背景也使他們彷徨之後依然有機會重新回歸富裕的生活。

因為很多人從出生那一刻起,基本就決定了他們的命運,所以如果你很平凡,請你也能接受你們孩子的平凡。

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如果你的孩子足夠拼,也愛學習,是可以變優秀。

正如紀錄片中一個叫做尼克的孩子因為從小特別愛學習,所以他就實現了階級跨越,其他人無一打破階級壁壘。

改變尼克命運的魔法加持是什麼?

尼克雖然是從貧民家庭出來,但是為什麼最終能成為教授?並且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其實從尼克小時候就能看出端倪。都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尼克小時候就和同樣是普通家庭孩子表現得不一樣。

當人家在打鬧,討論喜歡的女孩子。但是當拍攝者問到尼克喜歡誰的時候,他說認為這問題不好,他對物理化感興趣,想潛心研究月球。當別人還不明白,大學是什麼的時候,他說自己想考進大學。

尼克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憑著這個想法和專心,於是在尼克21歲時,他考進了牛津大學的物理系。畢業後他又在英國原子能管理局工作了一段時間。

到了28歲,又移民到美國,擔任教授,之後又遇到了同為教授的另一半,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

是什麼能讓一個孩子如此優秀?

縱觀尼克,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原因:

1.建立目標

目標的建立,對孩子而言是自我管理的一個起點和明確目標的一個方向。如果一個孩子從小不能培養很強的目標意識,將會對孩子今後的學習,自我管理能力。人生動向,財商有很大影響。

2.家庭動力

如果父母能教會孩子學會自我制定目標,讓他知道當下努力和他未來的一個因果關係,讓他意識到現在不努力將來要吃苦的道理。不斷地督促孩子,讓孩子走入正軌不斷努力,孩子的人生可能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峰。

當然父母除了對孩子學習的關注,更要給到孩子足夠的溫暖,愛心,關心,陪伴孩子,

讓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孩子問題的幫助與疏導。關於這些,我上幾篇文章裡有提到,需要可以關注我去查看下。

3.社會環境

正如尼克小時候生病了,但是當他回到學校,老師和他說,你一定很感興趣飛機吧,同學們都在等著你呢。

首先這句話老師無形中也在鼓勵尼克的興趣,當一個人的興趣點一旦被激勵,就會在這件事情上產生越發濃烈的興趣。

所以尼克的成功也是固然的。

好了,本期話題就到這裡。你認為能讓一個孩子優秀的魔法加持是什麼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我是悠悠,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記得關注我哦^_^


相關焦點

  • 一部紀錄片揭露殘酷現實:低眼界的父母,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有這麼一部紀錄片,它用時6年,記錄了不同地區,不同家庭背景的三個孩子不同的人生軌跡。讓大眾看到了社會的殘酷、人生的殘酷。這部紀錄片叫《出路》,從2009年拍攝到2015年,一共花了整整六年的時間才製作完成。
  • 強烈推薦 | 超級優秀的一部科普紀錄片《像烏鴉一樣思考》,讓孩子學會觀察和獨立思考!
    生活中微小的、容易被忽略的細節,往往更能啟發孩子思考。只有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我們的教育才有意義。排名前1%的孩子,不是靠天賦,不是靠智商,往往靠的是思維方式。愛因斯坦就曾說,「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
  • 730分高考狀元告訴你,從小愛看紀錄片的孩子贏在哪裡?(附資源)
    「不管是一個月還是一周、一天,都要有計劃、有重點、有監控、有反思。」 除了專注、堅持和方法,楊晨煜的媽媽還透露:他從小喜歡看紀錄片,對科研感興趣。 毛媽之前也一直向大家推薦適合和孩子一起看的紀錄片。
  • 觀影會邀請函|請你一起來看一部引人深思的教育紀錄片
    最近的家長圈被一部高分紀錄片《他鄉的童年》刷屏,在短短6集的節目裡,它向我們展示了中國之外5個不同國家的教育特色:日本的自立與集體主義精神、芬蘭的發揮個性融入生活、印度人在混亂中發聲創造秩序、英國提倡改變世界的精英教育
  • 講述一個真實的留學生世界 上海女孩拍紀錄片留存青春
    19歲的她準備用4年留學時間拍一部紀錄片——《我們》,記錄他們不一樣的大學,也探尋這些問題的答案:為什麼要出國?出國的意義是什麼?   8月底,19歲的上海女生賀嘉穎前往美國留學,經過重重努力,她終於入讀心儀的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青春的夢想開始第一步。
  • 紀錄片《中國》,一部可以當電視劇看的紀錄片,爆火的背後是什麼
    《中國》提到紀錄片你會想到什麼?是毫無色彩的灰白畫面,還是不停晃動的真實鏡頭,又或是乾巴巴的照本宣科,其實都可以不是,這部紀錄片《中國》將完全顛覆你對傳統紀錄片的認知,帶你走進一個全新的領域。對於喜歡紀錄片、喜歡歷史文化、喜歡目前政治禮儀的人來說,是一部不容錯過的「大片」。歷史能以「中國」命名的紀錄片,僅憑此點就足以讓人對該片產生極大渴望和發自內心的敬仰。該片共三季,將講述從春秋戰亂到盛世唐朝在泱泱中華大地上發生的足以影響中國千年歷史進程的人物及事件。
  • 40部優秀紀錄片,孩子假期可以看
    一部有意義的紀錄片,為孩子打開一扇門,走進更廣闊的人生風景。今天為大家帶來《人民日報》官微推薦的40部優秀紀錄片,共包括文化世界、人生百態、美哉中華等八大主題。中國紀錄片網、央視網都可以免費觀看!《自然的力量》呈現中國廣袤土地上生物的多樣命運;《極地》將視角帶入世界屋脊,表達純粹寧靜的心靈體會;《人間世》將生死觀以生命孕育與終結的方式呈現…暑假的閒暇之餘選一部喜歡的紀錄片陪孩子經歷人生百態看盡世間萬千風光!一起觀賞吧!
  • 還在愁給孩子看什麼電影?陪孩子一起看紀錄片吧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推薦幾部適合全家一起觀看的紀錄片供大家參考!1.《帝企鵝日記》《帝企鵝日記》是由呂克·雅蓋導演的一部以帝企鵝為主角、講述帝企鵝這一種族為了繁殖跋涉數百公裡,一路抵抗惡劣的天氣、躲過天敵追擊的勵志故事。本片還曾獲得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獎。
  • 這部9.5分的神作紀錄片 告訴你什麼是生存
    愛看動物紀錄片的你一定知道《生命脈動》、《地球生靈》、《藍色星球》。2016年上映的《地球脈動2》和2017年上映的《藍色星球2》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9.9分,貼近自然、直視動物生靈,用最真實的鏡頭剪輯而成的自然紀錄片,讓人們對這個系列紀錄片的印象無比深刻。2018年,BBC聯手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戴維·阿滕伯勒推出了《王朝》,並在騰訊視頻上線。
  • 2020年口碑最好的國產片,竟然是一部紀錄片
    從片名看,它是一部體育題材的紀錄片,講述的還是棒球這種在國內較為小眾的運動。從海報看,人們也很容易將它簡單地歸為勵志片。 但它是一部優秀的紀錄電影。
  • 日本人是怎麼把孩子教育的那麼優秀?這部9.1分紀錄片告訴你答案
    最近看了一部豆瓣評分9.1分的紀錄片《他鄉的童年》,對童年教育感觸很深。導演周軼君本身就是一個媽媽,總是想要給孩子最好的,這當中也包括優質的教育。但是和所有媽媽一樣,對於教育的體制其實是感覺到迷茫的,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對孩子好的一種教育方式。
  • 2020金紅棉優秀紀錄片名單揭曉
    她接受了挑戰,決定完成已故伴侶的最後一個願望:成為自己死亡的主角。巴班克把電影當作他的靈丹妙藥,他活著的營養品。《巴班克:當我死時告訴我》是導演芭芭拉·帕斯的第一部長片,但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海科特的最後一部作品:一部關於電影讓生命延續的電影。
  • BBC用一部趣味紀錄片就解決了
    今天就向大家推薦一部BBC出品、有關邏輯的紀錄片,名叫《邏輯的樂趣》。雖然只有短短一個小時,但相信看完之後,大家會對邏輯有個更深入的了解,同時也對如何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有一定的想法。強烈推薦5歲以上的孩子看起來。
  • 5歲男孩知識量遠超同齡人,被百科全書滋養的孩子,能有多優秀?
    優秀的孩子真的不需要在生活中有多麼出彩的表現,就在某一個方面,你會發現他知道的比別人多得多,他的知識面很廣,甚至是你不敢想像的,這些都不是誇出來的,而是來源於平時的積累,時間到了自然綻放光芒。在一部叫做《小孩的神秘生活》的紀錄片中,使用隱藏的攝像機拍攝了幼兒園的孩子一周的生活
  • 孩子暑假必看的50部神級紀錄片,每一部都好看到炸裂!
    暑假來臨,如何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成了很多家長頭疼的事情。因為疫情的影響,遊學、旅遊、集訓大部分都會取消,為了保險起見,很多人會選擇繼續宅在家中。這麼難得的充電時光,就來通過這些神級紀錄片讓孩子足不出戶就遊覽全世界甚至宇宙的大好風光,通過看視頻輕鬆的方式來學習歷史、藝術、科學等知識,讓孩子的眼界見識從此提升不少。
  • 強烈推薦這16部優秀紀錄片,孩子在家也能長見識!|漲知識
    一部經典的紀錄片,能拓展視野、增長學識、滌蕩心靈。一部好的紀錄片,能為孩子打開一扇門,走進更廣闊的人生風景。主題性紀錄片需要旁徵博引,更需要長時間專注研究。暑假在家,正是看紀錄片的好時候,我們為您收集了這16部優秀的紀錄片,快帶著孩子看起來吧!
  • 總臺推出十部優秀電視劇和十部精品紀錄片
    春節將至,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不僅為您精心準備了春晚大餐,還精選了一批優秀影視劇和紀錄片,讓您和家人足不出戶看大片,開心過好庚鼠新年。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負責人介紹,春節期間,《絕代雙驕》《奮進的旋律》《幸福院》《希望的大地》《破局1950》《絕境鑄劍》《好久不見》《國家孩子》等十部優秀電視劇將分別在央視一套和八套精彩亮相。
  • 如何「烹飪」一部美食紀錄片
    一個故事的素材,甚至能達到30個T左右。50P會更加流暢,細節更細膩。在拍攝手法上,我們更多的運動鏡頭拍攝、更具儀式感的人物肖像拍攝、更有凝視感的美食肖像刻畫、超微延時拍攝、超高速拍攝動態瞬間等。」其中最大的原因,還是人類的差異太大。」他舉例說:「比如日本人吃螃蟹,要把螃蟹處理的精緻到變態;而美國人吃螃蟹,則是只取其中幾塊肉,剩下的都不要,其中就包括中國人最不忍割捨的膏和黃,多可惜啊。再比如,同樣是蛋與肉泥的結合,英國人用肉裹上蛋油炸,滋味不錯;而在武夷山區,家庭主婦能小心翼翼同時快速地把肉放到蛋黃的內部,這是多麼有趣的『乾坤顛倒』。」
  • 一部紀錄片揭露了,為什麼現實生活中很多的家長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這幾天,有人一直催促著我看一部紀錄片。因為這幾天有點忙就沒有看。昨天看了以後,給我的感觸很深刻。這部紀錄片,花了整整六年才拍攝完成,從09年一直到10年。這部紀錄片一直記錄著三個孩子的成長史。視頻中第一個出場的孩子,名字叫馬百娟,是一個來自甘肅的小姑娘,今年12歲。從小家境貧寒,毫不誇張的說,全家一年的開銷所有加在一起。
  • BBC紀錄片用一張圖告訴你,男人到底在想什麼?
    無論是什麼樣的家庭,男女之間似乎經常不在一個頻道上,就好比,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可男人和女人真的是天生的涇渭分明嗎? 英國BBC在2014年做了一部紀錄片,名字叫做《你的大腦是男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