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人一直催促著我看一部紀錄片。因為這幾天有點忙就沒有看。昨天看了以後,給我的感觸很深刻。
這部紀錄片,花了整整六年才拍攝完成,從09年一直到10年。這部紀錄片一直記錄著三個孩子的成長史。
你或許認為,三個本不是同一個世界上的人,為什麼會湊在一起,那是因為,這三個孩子都有同樣的特點,那就是:
尋找自己的夢想,以及對於夢想的追求探索,以及自己會走什麼樣的道路,為自己尋找出路。
視頻中第一個出場的孩子,名字叫馬百娟,是一個來自甘肅的小姑娘,今年12歲。從小家境貧寒,毫不誇張的說,全家一年的開銷所有加在一起。
總共不到50塊,她所在的學校全學校只有兩個老師,還有5個學生,小娟很喜歡讀書,她最大的夢想就是
希望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小娟說自己的夢想,從小就是去北京上大學,她從沒有出過遠門,他也並不知道北京在哪裡。
小娟始終相信讀書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一直都在努力。
出場的第二個孩子,叫做徐佳,現在是一名高中復讀生,當時對他進行拍攝時,19歲的徐佳正在進行第三次復讀。
其父親是個農民工,沒有什麼文化,父親一直都希望兒子能夠考上一所好的大學,沒什麼文化的父親。吃夠了沒有文化的苦,所以一直很努力的供養著兒子讀書。
哪怕是自己在臨終前也拉著自己的妻子,囑咐自己的妻子,爬也要供自己的孩子上完學。
好在最後徐佳沒有辜負父親的希望,通過自己的刻苦學習,考上了一所很好的學校,
在這三個人中,甚是家庭最好的就要屬於袁晗寒,北京人,從小到大都是上的最好的學校。最好的幼兒園,小學,高中。
但當時的他,對於自己的人生甚至可以說是一片迷茫。
當我們把目光放到,三年後,那時候從拍攝完畢後,當導演再找到他們時,渴求知識的馬百娟現在正在陌生的城市打著工。
而徐佳正在上大四,面臨著畢業找工作,好在最後找了一份相當不錯的工作。還跟自己相戀多年的女友結了婚,生活應該說過的不錯。
袁晗寒應該是裡面最好的,起了歐洲留學,考上了自己心儀的學校,現在還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公司。
三個不同家庭,不同環境的孩子,一開始的他們都有相同的處境,甚至可以說是對於夢想的追求都是一樣的。
而結局卻不同,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很少有人在真正意義上能夠生活在屬於袁晗寒那樣的家庭,甚至可以說現在的我們更像是生活在徐佳那樣的家庭。
我們作為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都是希望孩子能夠考個好學校,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能夠考個好的學校。未來我們的孩子能夠找到好的工作。
當然還有就是馬百娟那樣的家庭,當然對於現在來屬於馬百娟那樣的家庭只能算是很少數了。認為孩子學習小一點就行了,不用這麼多文化,跟徐佳父親一對比,簡直就是天差地別。
不同的家長眼界不同,我們是不是也該思考一下我們自己,其實有很多的孩子並不是不喜歡讀書,或許只是單純的不喜歡學習而已。
真正的教育,其實就是父母的見識、觀念以及格局,如果我們只有眼前的苟且,怎能期盼孩子的詩和遠方。
中國復旦唐世平曾呼籲大家多讀世界史,因為讀史可以讓我們的孩子從真實歷史中進行思考,讓我們的孩子從大局、時間觀去看待問題,讓他們從小做個有志氣,有志向的人。
對於孩子不喜歡的東西,你讓他死記硬背,他也愣是給你寫不進去。作為家長的我們又生氣有那孩子沒有辦法。
我們不妨學小聰明一點的方法,就還比說,對於歷史,孩子怎麼也不喜歡,我們不妨換個思路,用有趣的歷史小故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從而誘發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
曾經看過一本書,特別適合孩子的啟蒙教育思想,翻看裡面的第一面講真的,被震撼到了。
是百家講壇著名主講人魏新先生所著,專門給兒童看的。書中脈絡清晰,有邏輯,很容易激起孩子對於讀書的樂趣。
書中某個階段都會有清晰的時間線幫助孩子梳理劇情和歷史上的大事件。
孩子看完這本書就會覺得像看完了宏大的歷史紀錄片,讓人看後,難以忘記,這套書同時也得到了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孟慶龍、張煒的權威認定,全書只需要128元,原價316,真的值得。
我們不光從裡面能看到山川河流,星辰大海。也能培養孩子對於眼光與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