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英語詞典》竟然是瘋子編的?歷史深扒起來總是嚇人一跳!

2020-12-13 騰訊網

  為了不在人海中失聯,請把我們設為「星標★」哦~

  好萊塢都有三個備受爭議的實力派男星:梅爾·吉普森、西恩·潘和小羅伯特·唐尼

  梅爾·吉普森2006年因「反猶言論」被好萊塢封殺十年,

  西恩·潘是圈內出了名的「壞小子」,以脾氣暴躁著稱,善於製造各種麻煩,

  小羅伯特·唐尼則因資深癮君子身份,曾屢次被送進監獄。

  或許是個性使然,這三個男星私底下還偏偏是關係不錯的好哥們。最近幾年,他們更是齊齊翻身,迎來了事業又一春。

  就在唐尼的《復聯4》票房屢創新高時,另外兩位首次聯手,將一段不為人知的傳奇搬上了銀幕——

  《教授與瘋子》

  The Professor and the Madman

  這部《教授與瘋子》由英國作家西蒙·溫切斯特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真實還原了《牛津英語詞典》編纂者默裡教授和邁納醫生的動人往事。

  豆瓣評分7.7,是近期新片中口碑比較不錯的一部。

  相較直譯的片名《教授與瘋子》來說,臺灣版譯名《牛津解密》或許更能體現本片精髓。它一語雙關,既解鎖了《牛津英語詞典》的成書來歷,又追溯了詞典背後的情感淵源。

  不管哪個國家,擁有一本屬於本國語言的詞典,都是一件福澤無邊且意義深遠的大事。

  但無論多麼努力,詞典的編纂速度永遠趕不上語言的發展速度。也正因如此,英語詞典的編纂一直未能落實。直到十九世紀中葉,英國倫敦的語言學會受形勢所迫,才不得不將這件事提上日程。

  到1928年1月1日,第一版《牛津英語詞典》才正式誕生。

  1928年版《牛津英語詞典》

  新版《牛津英語詞典》

  這部詞典共12 卷,載入了414825 個詞語180 萬餘條引語,以其廣泛性和權威性聞名,對後世影響深遠。

  而影片《教授與瘋子》的故事,正是圍繞它的前半程編纂工作展開,並由此揭開了一段隱秘而偉大的光輝歷史。

  電影主人公原型

  自十九世紀中期開啟詞典修訂工作之後,20年間一直止步不前。為了走出這一瓶頸期,有人向倫敦的語言學會引薦了一位能人——詹姆斯·默裡

  默裡14歲輟學,在蘇格蘭蒂維厄特河谷做織布工。而他獲得的所有知識,都靠自學完成。

  他還精通多種語言,可以閱讀各類資料,是編纂詞典的不二人選。

  經過面試官的刁鑽考驗後,他於1976年正式成為詞典的第三任編輯,舉家搬入牛津。

  由於獲得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持,遠不及所需,默裡另闢蹊徑,以一封寄給全體國民的公開信,召集志願者助他一臂之力,掀起了一場全國範圍內的語言學大冒險。國民熱情高漲,各地信件紛至沓來。

  可即便如此,他們依然毫無頭緒,力不從心——

  每個單詞不但要涵蓋範圍、意義、模式,還要修正歷史遺留下的拼寫錯誤,糾正發音,保證語言使用的準確性,分門別類詳細記錄下每個詞的微小差異。除此之外,他們還要記錄下詞義歷經幾百年演化而來的每一步。

  就在這時,一件來自遠方的郵包,為他們解開了難題。郵包來自伯克郡的一所精神病院,寄出郵包的志願者名叫威廉·切斯特·邁納,人稱邁納醫生

  邁納在郵包中提供了超過一千個單詞的出處、演變。而除了提供大量可用資料之外,他還急中生智的發明了一種分類工具,幫助默裡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邁納幫助下,默裡的工作獲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很快便將集結了從「A」到「Ant」所有英文單詞的《牛津英語詞典》第一冊成功出版。

  為了感謝邁納的幫助,他專程拿著第一冊詞典趕往邁納醫生信上的地址登門拜訪。沒想到,卻由此揭開了邁納的真正身份。

  邁納並不是真正的醫生,而是一個囚禁於此的精神病患者,一個瘋子,一個殺人犯

  邁納來自美國,畢業於耶魯,家境優渥、教養良好。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時任外科醫生的他作為陸軍上尉投身戰爭。可戰爭的殘酷,給他留下了嚴重的創傷應激障礙。

  戰後,他來到英國休養,在霧霾中產生幻覺,誤殺了一名路人。

  而他也因為被判定永久性精神失常,關進了布羅德摩爾醫院。

  進入醫院恢復神智後,他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痛心,極盡所能彌補受害者家人。學識淵博的他還救助了一名受傷的看守,醫院裡的人尊稱他為「邁納醫生」。

  當他看到默裡編纂詞典的公開信後,全心投入閱讀與學習,祈求在書本中獲得自我救贖:

  「站在書脊之上,我可以飛躍眼前的圍牆,借文字之翼,我可以抵達世界之巔,這是自由,只有閱讀時的人生後無追兵。」

  他與默裡,原本素不相識、毫無交集的兩人,卻在冥冥之中因為編纂《牛津英語詞典》走到了一起,開啟了偉大的合作歷程。

  原以為有邁納相助,編纂工作會漸入佳境。可沒想到他的身世,又成了阻礙:人們不願意美國的殺人犯來玷汙牛津詞典。

  這使得默裡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為了解決難題,他專門求助於當時還是內政大臣的邱吉爾。

  隨著他的不斷爭取,兩人最終都獲得了最好的安排:既為邁納爭取到了遣送回國的自由,又為自己贏得了繼續編寫詞典的權利。

  兩個靈魂的信任與契合,最終令詞典編纂的這項偉大工程成了陪襯。而這,也是本片最具爭議性的地方。

  認同這的觀眾,認為它拍出了《牛津英語詞典》背後的厚重情感;不認同的人,認為它過於理想化,以至弱化了編纂詞典的不易和詞典的劃時代意義。

  兩種說法,各有依據。但就一部聚焦詞典背後故事的傳記片來說,最終將落腳點放在人性上,也無可厚非。

  而類似《教授與瘋子》這種語言類題材的傳記電影,日本2013年推出了《編舟記》,韓國今年拍出了《詞典》,都是佳作。

  不少國人都盼望,《新華字典》的故事也能早日搬上銀幕。

  畢竟,每一本詞典背後,都埋藏著一個傳奇。

  我們期待,有一天,它們能一一與大家見面。

  (ps,回復電影名,你懂的)

相關焦點

  • 《牛津英語詞典》竟然是瘋子編的?
    約起來了…… 但昨天的新聞,仍在告誡我們,不要麻痺大意。 《牛津英語詞典》,學英語必備的金科玉律 它為「英語」這門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設定了無可爭議的規範,成為了後來的語言研究者無法繞過的權威
  • 《教授與瘋子》:《牛津英語詞典》背後的故事
    愛爾蘭電影《教授與瘋子》講述了迄今為止最著名的詞典《牛津英語詞典》中的一個感人故事。所謂「教授」是指詹姆斯·墨裡,他曾經是《牛津英語詞典》的主編,但他從來不是一個嚴肅的教授,只是一個從未上過大學的語言天才。
  • 《牛津英語詞典》竟然是瘋子編寫的?論讀書有多重要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我們已經來到了知識爆炸的年代,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充斥著我們,我們已經多久沒有心平氣和的讀一本書了呢?讀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改變我們的一生,下面這個故事就會告訴你讀書有多重要。《牛津英語詞典》相信每個喜歡學英語的朋友都會有一本,筆者學英語時也多虧了這本字典,可能你認為這本字典的編撰者應該都是知識豐富的文人智士。但其實在 1928 年出版的第一版中,有大量的詞條是由一個精神病人編寫的。他的名字是威廉·切斯特·邁納。
  • 《教授與瘋子》定檔12.24 揭牛津英語字典幕後
    《教授與瘋子》定檔12.24 揭牛津英語字典幕後 由梅爾·吉勃遜、西恩·潘領銜主演的高口碑電影《教授與瘋子》日前宣布定檔,將於12月24日全國上映。影片由新銳導演法爾哈德·撒夫尼亞執導,取材自真人真事,講述一位教授和一個瘋子編纂出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英語大詞典《牛津英語字典》的奇人奇事。梅爾·吉勃遜、西恩·潘兩大好萊塢實力男演員的首次同框,不僅賺足眼球,更彰顯出電影的品質保障,強勢引發眾多觀眾的關注和期待。
  • 那些編詞典的怪人
    萬萬沒想到,你竟然發現,這位網友是個重度網癮患者,正在某個網戒中心接受電擊治療……以上內容,是《教授與瘋子》這本書的大致內容,當然,是中國特色的版本。你,就是令人敬重的《牛津英語大詞典》(以下簡稱「大詞典」)的第三任主編詹姆斯•默裡(James Murray),「教授與瘋子」裡的「教授」。而那位網友,就是大詞典編纂史上貢獻最大也最為傳奇的志願供稿人,邁納(W. C.
  • 電影《教授與瘋子》揭秘《牛津英語字典》幕後奇人奇事
    原標題:電影《教授與瘋子》定檔12月24日 揭秘《牛津英語字典》幕後奇人奇事由梅爾·吉勃遜、西恩·潘領銜主演的電影《教授與瘋子》日前宣布定檔,將於12月24日全國上映。影片由新銳導演法爾哈德·撒夫尼亞執導,取材自真人真事,講述一位教授和一個瘋子編纂出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英語大詞典《牛津英語字典》的奇人奇事。《教授與瘋子》在海外上映後就收穫無數好評,很多觀眾稱讚該片「即是藝術的享受,又是知識的擴展」、「在黑暗之中,找到光照進來的感覺」。
  • 《教授與瘋子》劇情講述牛津英語字典幕後 國內將上映
    《教授與瘋子》劇情講述牛津英語字典幕後 國內將上映  「榮耀牛津,璀璨生命」!由梅爾·吉勃遜、西恩·潘領銜主演的高口碑電影《教授與瘋子》日前宣布定檔,將於12月24日全國上映。  影片由新銳導演法爾哈德·撒夫尼亞執導,取材自真人真事,講述一位教授和一個瘋子編纂出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英語大詞典《牛津英語字典》的奇人奇事。
  • 《教授與瘋子》定檔12.24 揭秘《牛津英語字典》幕後
    來源標題:《教授與瘋子》定檔12.24 揭秘《牛津英語字典》幕後《教授與瘋子》在海外上映後就收穫到無數好評,在美國電影評論網站爛番茄的爆米花指數高達78%,而在豆瓣也取得了7.7的高分。很多觀眾稱讚該片「即是藝術的享受,又是知識的擴展」、「在黑暗之中,找到光照進來的感覺」。此外,更有觀眾發出呼籲:「在大時代的喧囂紛擾背後,讓負載著國族傳統的詞典不再束之高閣,穿透世代鄉愁、跨越歷史時空,我們是否還會為一紙馨香所感動?」
  • 偏執與痴狂:《牛津英語詞典》誕生記
    英國著名的非虛構作家西蒙·溫徹斯特出版於1998年的成名作《教授與瘋子》近日由新經典重裝再版,令人頗感欣慰。然而意外的是,這本從內容到結構到文筆都極對我口味的講述《牛津英語詞典》兩大奠基人傳奇故事的作品,自2002年百花文藝社引進中國以來,短短14年時間,同一個譯本版權居然已經三易其手,可見中文版的銷量和認知度與其在英美的口碑及大賣差距明顯,這也是我一直很疑惑的地方。
  • 先導篇:學習英語你怎麼能不先了解一下《牛津英語詞典》的歷史呢?教授與瘋子的故事……
    《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縮寫為OED)是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20卷詞典,截至2005年11月30日,該詞典收錄了301,100主詞彙,字母數目達3億5千萬個。第一版前後花了71年編寫,其中22年是準備工作。在實際編輯的49年間(1879年至1928年),共用了4個主編,每名主編約有6個助手。
  • 《教授與瘋子》:英語詞典已經搬上大銀幕,新華字典電影去哪兒?
    而現在我們看到了一部也許可以為未來的《新華字典》大電影提供借鑑、揭秘《牛津詞典》編纂傳奇的懸疑傳記電影。不過,《教授與瘋子》並非根據《牛津詞典》改編,而改編自英國作家西蒙·溫切斯特的同名原著。1879年,詹姆斯·默裡教授(梅爾·吉勃遜飾)受牛津大學的學者們委託,計劃編撰整理出英語中的每一個單詞。
  • 瘋子殺人該被原諒麼?《牛津英語字典》竟掩藏著塵封百年的真相……
    你知道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英文大字典是怎麼誕生的麼?奧斯卡最佳導演和影帝聯袂出演,為我們展示了一對人類歷史上的天才和瘋子。跟著小智一起來看看梅爾·吉勃遜和西恩·潘攜手的作品會有怎樣的魅力?這部影片被譯為《教授與瘋子》的,取材於歷史上一個被塵封百年的傳奇故事,《牛津英語字典》編纂者其中一位竟是一個接受多年治療的精神病人!梅爾·吉勃遜飾演「教授」詹姆斯·莫瑞博士,西恩·潘飾演「瘋子」邁納,兩人的身份和地位天差地別,卻在因緣際會下相識相知,結下深厚友誼。這段友誼頗有些相互參照的意味。
  • 《教授與瘋子》定檔12月24日 揭秘《牛津英語字典》幕後奇人奇事
    由梅爾·吉勃遜、西恩·潘領銜主演的電影《教授與瘋子》日前宣布定檔,將於12月24日全國上映。影片由新銳導演法爾哈德·撒夫尼亞執導,取材自真人真事,講述一位教授和一個瘋子編纂出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英語大詞典《牛津英語字典》的奇人奇事。
  • 《教授與瘋子》論牛津字典編纂的曲折歷史
    教授與瘋子 導演: 法爾哈德·撒夫尼亞教授與瘋子是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還原的傳記式電影,講述了牛津字典在創立初時所經歷的艱辛,以及一切偉大的成就,都是在無限次意外碰撞之下所產生的。詹姆斯·默裡博士,一位自學成才,精通多國語言,最大的夢想便是將文字追尋其根本,發現它背後的意義,創造歷史。未知不惜放棄在英格蘭所奮鬥的一切,帶著家人去到了牛津。開始了自己的編纂威廉 切斯特 邁納美國陸軍上尉,外科醫生,因為躲避追殺,來到了英國,在一天夜晚,神志不清的他,誤殺了一位路人,被法院判進了精神病院。
  • 梅爾·吉勃遜和西恩·潘,攜手出演《牛津英語詞典》的故事
    梅爾·吉勃遜和西恩·潘,攜手出演《牛津英語詞典》的故事 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 2016-08-03 14:10 來源:
  • 經典電影回顧:教授與瘋子
    詞典收錄了301,100個主詞彙,字母數目達3.5億個,二十卷,21,728頁。很多詞從公元八九世紀起釋義,每一項釋義按每一百年的用例,列舉一至兩個。因此,與其說這是一部英文詞典,還不如說是一部英語史巨著。1989版的《牛津英語詞典》
  • 扒一扒有哪些長到嚇人的英語單詞!!
     關注「有道詞典」,在趣玩中增長見識英語詞彙到底有多神奇?
  • 《牛津英語詞典》2020年度詞彙竟然是……
    牛津英語詞典》卻表示,沒有辦法用一個詞彙來概括2020年,因為他們實在是選不出來。《牛津英語詞典》無法選出傳統的年度詞彙,而是探討了今年英語語言發展的程度之深、速度之快。《牛津英語詞典》稱,由於語言「一次又一次地快速」適應社會變化,「很快我們就發現,2020年顯然不能用一個年度詞彙來概括」。
  • 《牛津英語詞典》裡的中文詞彙
  • 中式英語「add oil」被收錄進牛津詞典
    新華社倫敦11月18日電(記者張代蕾)不久前,又一條中式英語詞彙add oil(加油)被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旗下的《牛津英語詞典》收錄,引發不少中西方媒體關注。作為全球權威的英語詞典,《牛津英語詞典》收錄新詞有何標準、在其悠久歷史中吸納了多少個「中國血統」詞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