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E本分享:學霸的培養,離不開習慣的養成!家長一定要重視

2020-09-19 一生E本智慧教育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好。

看著別人家的孩子是學霸,家長很是羨慕。

其實,想要培養一個學霸,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家長要知道,習慣是學霸養成的關鍵,想要孩子成為學霸,習慣的培養家長要重視,要做好!

主動學習,自律性強

康德說:「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很多時候,不是優秀才自律,而是你自律了,才會變得優秀。

說到底,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唯有自律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在學習上同樣如此,自律的孩子學習成績差不到那裡去。

因為自律,所以主動學習,從不用父母逼迫著學習。

在他們心目中,學習是正事,理應先於娛樂,一心向學,心無旁騖,全力以赴。

因此,家長要重視孩子這種習慣的養成。

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有效地利用時間。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養成孩子自覺學習做事的習慣。


堅持預習,善於思考

不少人對預習並不是那麼重視,認為只要上課認真聽老師講就可以了。

殊不知,若不提前預習的話,就不能知道自己的學習難點在哪裡,聽課就沒有重點,盲目接受學校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

而學霸們都堅持閱讀,利用預習來提高自己的成績。

在他們眼中,預習一般要達到以下這幾個目的:

對於下一課所學的內容有大致的了解;

理解新知識,能夠把新舊知識進行粗層次的有機聯繫;

找出課文中的重難點和自己感到費解的地方,著重做好筆記;

了解課後的習題,對於難度較大的問題做個記號,等老師授課的時候注意聽講或是主動向老師提問。

預習是做好聽課的思想上、心理上以及知識上的三重準備。

在預習過程中善於思考,發現和解決問題,成績將會很大的提高。

及時複習,查漏補缺

知識點是相互關聯的,在學習新知識必定會涉及到舊知識點。

如果沒有掌握舊知識點,必定在學習新知識過程中會感到困難。

因此,必須對舊知識進行及時複習、查漏補缺,才可以做到溫故而知新。

複習不僅僅是在考試前複習,我們要按照一定的規律,根據相應的時間線進行複習。

每天複習,當天學的東西當天就進行複習。

每周每月複習,對講過的內容進行查漏補缺和總結歸納。

具體的複習方法可這樣,課後不急於做作業,先把課堂知識像「過電影」一樣複習一遍。

及時複習學過的知識點,鞏固所學的知識。

還可以找相關的練習題做做,通過認真做題,仔細分析,整理總結來達到鞏固這些舊知識點的目的。

做好良好複習,能夠輕鬆學習,多學習充滿信心。


善做筆記,高效記錄

記筆記,是當學霸必須要有的習慣。

課堂45分鐘,老師講的東西非常多,而且有些老師講的挺快的,如果不做筆記,就根本不能全面掌握所學的知識。

即使孩子再聰明,他的記憶力也是有限的,再加上時間一長,必然會對一些知識有所遺忘。

知識遺忘了,成績自然不理想。

而學霸都知道做筆記是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課堂記筆記,課後學習也善於做筆記。

他們的筆記詳略得當,重點突出,條理清晰。

除此之外,還經常翻開筆記本,利用周末時間進行整理,整理的同時也是一次鞏固學習的過程。

總之,家長要教會孩子做筆記,這樣孩子會終身受益。

重視閱讀,培養興趣

全國小初「部編本」語文教材的主編溫儒敏曾坦言:

「哲學、歷史、科技什麼類型的內容都有。現在閱讀的要求遠遠高出了語文教學平時教的那個水平。」

「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語文,越來越成為拉分科目,再不重視閱讀,孩子將無緣上大學。

朱永新先生曾說過:「沒有閱讀,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如果一個孩子從沒有讀過一本好書,甚至從沒讀過一本超過10萬字的書,而是把大量時間投入到學校課本和大量作業,那麼這個孩子的天賦聰明就被早早的餓死了。

真正的學霸,不會只顧著刷題,而是懂得閱讀的重要性,平時堅持進行閱讀。

大量地閱讀課外書籍,讀好書、讀經典。

在閱讀過程中,勤於朗讀、背誦,勤於做讀書筆記。

從小學階段就應該注重閱讀習慣的培養,一旦形成習慣,孩子將受益終身。

參與家務,鍛鍊能力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朱棣文說:「很難想像那些只會念書,連煎蛋、煮蛋都不會的孩子,會懂得怎麼做實驗。」

朱棣文一家被稱為「美國史上最牛華人家族」,兄弟三人都是美國名校畢業的博士。

很多人都好奇,他們家到底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朱媽媽的教育秘訣之一就是,每個孩子都必須從小學習下廚、做家務。

從小就會烹飪的朱棣文,在中小學就經常帶著自己做的飯上學,與同學們分享。

朱棣文說:做實驗就像做飯一樣,用冰箱中有限的食物,做出無限的美食,可以訓練一個人的專注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很重要,但首先應該讓孩子在家庭中承擔責任。

孩子能通過做家務獲得自信,這種自信也可以轉移到他學習的自信上去。

家務培養的是人的生存能力,會做家務的孩子,將得以巨大的成長,從而去取得更好的成就。

學霸大多具備這些習慣,培養孩子好習慣還不晚!

各位家長們,請配合老師的工作,做好積極的引導。

文章來源於育才家園,僅為交流分享學習,侵刪

相關焦點

  • 班主任提醒:學霸的培養,離不開習慣的養成!家長一定要重視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好。看著別人家的孩子是學霸,家長很是羨慕。其實,想要培養一個學霸,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家長要知道,習慣是學霸養成的關鍵,想要孩子成為學霸,習慣的培養家長要重視,要做好!
  • 班主任提醒:學霸的培養,離不開習慣的養成!家長要重視
    看著別人家的孩子是學霸,家長很是羨慕。其實,想要培養一個學霸,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家長要知道,習慣是學霸養成的關鍵,想要孩子成為學霸,習慣的培養家長要重視,要做好!因此,家長要重視孩子這種習慣的養成。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有效地利用時間。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養成孩子自覺學習做事的習慣。
  • 葉聖陶: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為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家長會更省心
    文 | 小蔣談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雖然「唯成績論」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摒棄,但孩子能有好的成績、考入好的學校卻還是每個家長的願望。但是如何才能讓孩子成為學霸,在學習上可以少費心呢?我們來看看我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是怎麼說的吧!
  • 一生一本分享・父母請一定要「逼」孩子養成的6個習慣!受益終生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 童年時期是一個人人生的起步階段,同時也是各種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因此,父母應該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和薰陶,包括生活習慣、待人習慣、學習習慣等。
  •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3個好習慣,父母一定要幫他養成
    好習慣讓孩子一輩子都享受不盡它的利息;壞習慣讓一輩子都償還不盡它的債務。童年時期是一個人人生的起步階段,同時也是各種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因此,父母應該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和薰陶,包括生活習慣、待人習慣、學習習慣等。教育就是培養習慣,3個好習慣,父母一定要幫他養成!
  • 一生E本|致家長:教書的是老師,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薦讀)
    老師傳授知識,家長養育孩子。孩子的教育,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配合!教育部陳寶生說:「家庭教育不到位,不僅會抵消學校教育的效果,還會給孩子發展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就算孩子上課時聽得再認真,回到家裡卻完全不學習,那又有什麼用呢?學霸不是天生的,每一個學霸的背後,都有一個給力的家庭。學霸的父母不一定就是高學歷、能力有多強,但是,他們能給學霸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圍和成長環境。
  • 語文老師的忠告:四年級前沒有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將影響孩子一生
    升入四年級以後,不少同學開始覺得語文更難學了,走過「兵荒馬亂」的「三年級現象」,本以為能夠穩妥地來到四年級後,在語文學習成績上再努努力,結果發現,課文更長了、理解更難了、老師的要求更多了、家長更煩了。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老師也會發現,四年級的學生開始自主思考,有自己的想法,但通常很難形成一定的學習習慣和原則。
  • 養成孩子的閱讀習慣,家長需要做到這3點,有效實用
    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相信是每個家長都希望的事情,孩子的興趣和閱讀習慣並不是先天就擁有的,而是需要家長後天的教育和培養,也需要後天環境的薰陶和影響。所以孩子讀書是非常重要的,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孩子一生都受益。
  • 學霸的養成,家長的堅持!
    從一年級開始,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讓孩子養成完成作業的習慣。如果一到三年級,每天都可以保持這樣,接下去的學習,家長可以變得輕鬆多了,無需督促,孩子自己就會很自覺的做好這一點。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讓孩子擁有強大的理解能力,良好的表達能力等等,閱讀的好處太多,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可以慢慢開始對孩子閱讀的培養了
  • 開學一周了,想讓孩子上好小學,家長要重視培養良好的習慣
    歡迎來到貓媽課堂,與你分享教育教學故事。一年級新生入學一周了,許多孩子逐漸適應小學生活了。好多家長陪娃也陪出一些經驗。多年教育教學實踐證明:新生入學後,最重要的是培養良好的習慣。今天,與家長們聊天時,好多人都告訴我:一年級的內容好簡單,幾乎都是學前班學過的。現在一年級堅持「零起點」。老師依據教材的內容從頭開始教起。剛開始,內容是較簡單。但是,細心的家長會發現,一年級老師對孩子的要求嚴格很多。雖然很多內容學前學過的,但家長關注的點不要只放在知識內容,更要重視孩子的學習習慣。
  • 6歲之前,父母一定要狠心給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再不重視就晚了
    因此,在孩子6歲之前,父母一定要狠心給自己的孩子養成以下幾個受益終生的好習慣。在孩子勞動的過程中,父母記住,一定要多引導,多提醒,多鼓勵,多讚美。 這樣的家長不但沒有給孩子養成一個認真觀察事物的習慣,還大大的破壞了孩子最可貴的專注力。因為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主要是從專注力上得來的。
  • 葉聖陶:沒養成這3個習慣,孩子想要成為學霸的路是遙遠的
    簡單一句話,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他還專門寫了《習慣成自然》、《兩種習慣養成不得》等文章,提醒家長、老師和孩子習慣的重要性!在葉聖陶先生看來,想讓孩子成為學霸,要幫助他們養成三個好習慣,特別是第二個。值得一提的是,一定要讓孩子學會整理錯題本。學霸們都有一本知識點滿滿的錯題本,可以通過錯題本更高效地知道自己有問題的地方,節約時間,做更多的事情。
  • 一生E本分享:新學期,先抓習慣,再談成績!(老師轉給家長)
    一個人來到世間,除智商和他人有一些差別外,其它東西基本上都是在後天形成的,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而一個人的習慣同樣如此,因此,在培養孩子習慣的問題上,就值得所有家長朋友深思。對於家長來講,一定要先給孩子抓好習慣,再談成績。
  • 一二年級沒復學,家長教育孩子養成這幾個好習慣,上學後就是學霸
    而良好的習慣要有一個養成、教育及訓練的過程,一二年級的孩子正處於習慣的養成期,對於他們來說,抓好習慣就顯得尤其重要。目前一二年級還沒有接到復學通知,但只要家長用心培養孩子這幾個好習慣,上學後就是學霸。02培養孩子正確閱讀的習慣從終身學習的角度來看,閱讀習慣跟隨並影響人的一生。所以讓孩子愛上讀書很重要,但培養孩子正確的閱讀習慣更重要。有不少家長反映孩子讀了很多書,但看不出效果,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 小時候有4個特徵的孩子,大多是潛在的學霸,家長們要引起重視
    如果你發現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以下4個特徵,千萬要引起重視,好好培養,別辜負了孩子的天賦。因此,家長們真正需要做的,不是想辦法給孩子報補習班,而是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葉老先生一句話,就點出了學習的本質和教育的重要性。縱觀各大高考學霸,哪位狀元沒有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呢?湖北省高考狀元唐楚玥,她的父親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也表示:「在幼兒園時期就開始注意習慣的培養了,特別是閱讀和學習的興趣,一定要儘早培養。」
  • 調查發現:孩子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多半能成為學霸,家長要重視
    若你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發現孩子有這4個特徵,一定要重視,好好培養,別浪費了孩子的天賦。學霸的學習從來都不需要家長過於擔心,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學習習慣並非是天生的,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反覆練習最後養成的。
  • 學霸與學渣之間的差距,從一二年級就開始了,父母要重視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學霸與學渣的差距究竟是怎麼拉開的呢?父母又該如何幫助學習不好的孩子?希望讀完這篇文章,能給父母們帶來一些啟迪和解決的方法,從此讓孩子踏上學霸的階梯......
  • 孩子習慣的養成,比自律更加重要,家長別錯過最佳養成時間
    往簡單方面說,只是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從小養成的各種良好習慣。「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東西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事要道歉,午飯後安安靜靜地休息……」出乎意料的回答,直接說明了幼時養成良好習慣對人一生起到的作用和深遠影響。
  • 專家直言,這4種家庭最容易培養出學霸,家長能決定孩子的一生
    專家直言,這4種家庭最容易培養出學霸,家長能決定孩子的一生學霸這個詞我們都已經不陌生了,所謂學霸,指的就是那些能夠輕輕鬆鬆取得好成績的學生,如果家裡擁有一個學霸,那好處是說不完的,家長培養出了學霸孩子,走到老師和家長中間就是焦點,老師喜歡,家長羨慕,學霸自己也能得到更多來自老師的關心,還有同學們的羨慕嫉妒。
  • 重慶高考狀元謝欣穎的爸爸分享經驗:小學就得狠抓孩子的學習習慣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2020年是疫情影響之下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的高考狀元更是越過了艱難險阻的孩子們。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是家長們最擔心最關注的事情,可謂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成功的孩子們都有他們成功的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