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遠徵(2)_《意見中國-經濟學家訪談錄》第101期_網易財經
曹遠徵對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表示樂觀。他認為8%的增速是正常的。貨幣政策只能穩經濟,避免下滑過快,不能幫助經濟增長。當前可以通過加大基礎設施投資來避免下滑。曹遠徵認為,穩住經濟以後,必須加快改革。改革主要是調結構和減稅。「因為我們說了,它核心點就說是以消費帶動經濟,而消費最終是靠收入增長,他們怎麼加速老百姓的收入形成,就變成改革的重點。」市場已經自發進行了一些結構調整。
-
2018年棗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49年增長306倍
國家統計局棗莊調查隊的數據顯示,2018年,棗莊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45元,較1949年的農民人均純收入50元,增長約306倍。黨的十八大以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黨的十八大以來,棗莊市大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農民進城壁壘逐漸消除,轉移就業、返鄉創業等各項惠農富農政策不斷完善,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顯著提升,收入增速連年高於城鎮居民。2013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9890元,年均增長約12.0%。
-
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繼續縮小
[寧吉喆]九、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繼續縮小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9%,增速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與人均GDP增長大體持平。
-
曹遠徵:財政赤字貨幣化與中國現實
曹遠徵但從全球更長的歷史角度看,因發現新大陸而導致的黃金供應增長畢竟是短暫的,常態是黃金受制於自然條件而供應量是穩定的,進而物價是穩定的。換言之,在金本位條件下,不存在典型意義的「通貨膨脹」式的物價上漲。但是,在「金本位制」下卻存在一個大的問題,有通貨緊縮的風險。
-
2018年湖南市州居民收入排行榜出爐
2018年市州居民收入排行榜出爐 長沙、株洲、湘潭、衡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2018年湖南省14個市州居民收入全部實現增長。2月1日,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發布2018年全省各市州居民收入情況,長沙繼續「領跑」,株洲、湘潭、衡陽分居第二、三、四位,這4個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去年,我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5241元。長沙、株洲、湘潭、衡陽4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4647元、33953元、29872元、25901元。
-
2016年至2019年 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6.5%
2016年至2019年 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6.5% 2020-10-30 11:21:38 中新網10月30日電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國家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寧吉喆今日介紹,過去幾年,我國居民收入持續增長,2016年至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6.5%;城鄉差距逐步縮小,2019年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2.64,比2015年縮小了0.09;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擴大,由2010年的1億多人增加到2019年的4億多人。
-
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 促進居民消費較快增長
近幾年,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雖然在不斷提高,但由於收入的增速低於財政收入和企業盈利的增長速度,其結果是在高速經濟增長過程中,居民可支配收入佔國民收入的比重反而不斷下滑。2000年—2008年居民總收入平均增長速度為10.2%,工資平均增長速度達到10.6%,但同期財政收入的平均增長速度達到了19.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的平均增長速度為23.5%,其中國有企業利潤平均增長速度達到25.5%。
-
提高居民收入 促進消費增長
收入分配改革是「十四五」時期改革的重中之重,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文宗瑜提出,如果不推動收入分配改革,沒有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長,消費領域,包括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很可能會受到阻礙。當前,需求側改革被首次提出,需求側改革其本質在於擴大內需,激活消費。但從長期來看,促進消費增長還在於居民收入的增長。只有大幅提高居民勞動收入佔比才能實現消費增長和雙循環新格局發展。
-
「十四五」規劃建言⑤ | 「十四五」時期我國居民收入增長形勢和...
「十四五」期間,要繼續調整和優化企業、政府和居民三個部門的分配關係,繼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穩定居民收入增長的基礎,繼續提高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縮小收入差距,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更高質量的同步。
-
收入分配和城市化對我國居民消費的影響
其中,人口增長貢獻了4.4個百分點,貢獻率為40%;人均收入增長貢獻了7.3個百分點,貢獻率為66.4%;居民平均消費傾向下降貢獻了-0.7個百分點,貢獻率為-6.4%。農村居民消費年均實際增長5.7%。其中,人口增速下降貢獻了-0.3個百分點,貢獻率為-5.3%;人均收入增長貢獻了7.1個百分點,貢獻率為124.6%;居民平均消費傾向下降貢獻了-1.1個百分點,貢獻率為-19.3%。
-
2019年濰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18元,跑贏GDP增長速度
「十三五」期間濰坊地區生產總值穩定增長,由2015年4667.2億元增加到2019年5688.5億元,預計2020年接近5880億元,年均增長6%左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由2015年50389元增加到2019年60760元。三次產業結構由10.05:44.07:45.88優化調整到9.1:40.27:50.63,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突破50%。
-
聽·代表委員議國是:收入增長如何「兩個同步」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實際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十八大報告則提出,2020年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增長的目標振奮人心,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實現「兩個同步」和「收入倍增」的信心何在?請聽代表、委員的聲音。
-
2019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3281元 增長9.0%
一、居民收入情況 2019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42元,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長)8.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78元,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3281元,增長9.0%,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6.8%。
-
陝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三季度增長5.7%,全國排名第17位
據國家統計局陝西調查總隊調查,經國家統計局核定,2020年前三季度陝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94元(全國23781元),同比名義增長5.7%(全國增長3.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4%(全國增長0.6%)。前三季度,陝西居民收入水平在全國31個省份中居第17位,與上年同期持平。
-
2018年北京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6490元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北京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年達到26490元;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從1978年的9.2平方米,提高到45平方米。 據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康森介紹,北京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從1952年的2.5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296.8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年達到26490元;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從1956年的151元增加到2018年的20195元;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從1978年的9.2平方米,提高到45平方米。
-
如何認識當前我國居民的收入差距
統計資料顯示,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33.6元,城鎮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為343元,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達到2.57倍,不可謂不大。當時城鎮內部和農村內部也存在較大差距,即使同一個生產大隊,各個生產小隊之間也有差異。改革開放之後,平均主義總體上被打破了,收入差距呈現出快速擴大的趨勢。
-
豐柚學堂出席新浪財經峰會,為增加居民收入建言獻策
豐柚學堂出席新浪財經峰會,為增加居民收入建言獻策 來源: 搜狐網 • 2020-12-18 16:04:05
-
國家統計局課題報告:7大因素左右居民消費增長
作為社會總需求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居民消費增長直接影響整個國民經濟增長的速度和質量。當前,居民消費增長問題是各方面普遍關注的熱點。我們認為,研究居民消費增長關鍵要研究影響居民消費行為的因素,因為,居民消費的形成和變動主要是消費者根據自身的經濟收入和消費偏好自主選擇的結果,特別是在當前經濟轉型期,這種自主偏好表現得更加明顯。
-
山西省農村居民八大類消費全面增長
山西經濟日報太原11月5日訊(記者 王龍飛)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的近日抽樣調查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山西省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712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74元,增長8.8%。八大類消費全面增長。
-
2018年湖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41元 出行餐飲成消費熱點
2018年,湖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41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增長9.3%;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808元,比上年增長9.6%。從調查數據來看,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於城鎮,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