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會對很常見的現象提出奇怪的問題,比如我家孩子以前就問過我:「為什麼我看不到空氣?」
幾乎每個孩子都有「十萬個為什麼」的時期,總是能想到很多有意思的問題,而在這個時候,也是家長培養孩子科學思維的最佳時期。
接下來水兒媽媽就分享5個和水有關的趣味科學實驗,孩子可以在觀察和實踐中一邊玩一邊學,培養科學思維。
一、往高處流的水
實驗準備:5個玻璃杯、食用色素(沒有也可以,但視覺效果沒有那麼好)、比較堅韌的紙巾或擦臉巾。
實驗過程:
將5個杯子按照滿、空、滿、空、滿的順序倒入水,有食用色素的可以將色素滴入裝滿水的杯子。
然後將紙巾折成「V」字型,並倒放在滿杯和空杯之間。
之後就可以觀察到,滿杯中的水會沿著紙巾流入空杯中,直到所有杯子的水高度一致。
這個實驗利用的是「虹吸原理」,利用液體壓強和大氣壓強而產生的結果。
不過家長不用給孩子講清楚液體壓強、大氣壓強等比較複雜的科學知識,只要讓孩子感受實驗的樂趣並參與思考就可以。還可以鼓勵孩子試一試其他有關「虹吸原理」的小實驗。
二、沸騰的涼水
實驗準備:透明的塑料瓶或塑料杯、水、食用油、泡騰片、食用色素。
實驗過程:
在杯子中倒入1/3的水,然後將食用油倒入至瓶口下方位置。
將色素滴入杯子中,觀察。會發現:色素在油中沒有溶解,像小水滴一樣被食用油包裹著滴入水中,然後色素溶於水,食用油再次上升至水面。
最後,將泡騰片放入水中,會觀察到:泡騰片在水中溶解釋放出起泡,帶有色素的水會像沸騰一樣向食用油麵上升,然後再沉入水底,一直循環到泡騰片完全溶解。
三、懸浮在水面的雞蛋
實驗準備:兩個煮熟的雞蛋、純淨水、兩個能裝下雞蛋的玻璃杯、食鹽。
實驗過程:
在兩個杯子中倒入等量的水(不用倒滿,給雞蛋留出空間),然後在一個杯子中加入10勺食鹽,攪拌均勻。
最後,將兩個雞蛋分別放入鹽水和純淨水所在的杯子中,可以看到純淨水中雞蛋沉入水底了,而鹽水中的雞蛋卻漂浮在水面上。
四、會動的牙籤
實驗準備:5根牙籤、可以滴水的容器、水。
實驗過程:
將5根牙籤分別從中間掰折,但是不掰斷,然後擺成下圖模樣。
然後在牙籤的中心處慢慢滴上幾滴水。
慢慢會發現:牙籤開始運動,並且自己變成了五角星的形狀。
五、會吸水的杯子
實驗準備:水、一個小蠟燭、一個能罩住蠟燭的玻璃杯、一個平底盤子、一個打火機、色素(也可以沒有)。
實驗過程:
將蠟燭固定在平底盤子上,並點燃;
在盤子中倒入適量的水,如果有色素就滴入色素;
將玻璃杯扣在蠟燭上,之後會觀察到:水不斷從盤子中被吸到了玻璃杯中形成了一個高度差。最後蠟燭也會熄滅。
這5個趣味科學小遊戲的原料都比較常見,而且實驗比較簡單安全,很適合在家裡面陪孩子做一做。
利用實驗培養科學思維主要就是要讓孩子從觀察到的現象中引發思考,比如:「為什麼食用油不溶於水?」、「為什麼杯子中的蠟燭會熄滅?」等。
如果孩子能養成這種思考的習慣和意識,那麼即使不用科學實驗,直接從生活中也是可以通過觀察和思考學到很多科學知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