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會延期舉辦,是無奈之舉,也是明智選擇,那麼延期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文 元 本報記者 仇建輝
2020年東京奧運會延期。這實屬無奈之舉,當然也是當下的明智選擇。
做出這個決定,不管是對於國際奧委會,還是東京奧組委來說,都是非常艱難的,也是影響深遠的。畢竟,在現代奧林匹克124年的歷史中,這是相當罕見的舉動。1916年奧運會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取消;爆發於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並未曾給1920年奧運會造成重大損失;1940年東京奧運會和1944年倫敦奧運會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而被迫取消。這是奧運會歷史上僅有的三次取消,都是因為戰爭。此後,奧運會的70多年曆程中有過風風雨雨,但從未發生過取消或延期。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東京奧運會的舉辦時間從2020年的7月24日至8月9日,延期到2021年的7月23日至8月8日,基本上是整整往後推遲了一年。
奧運會如此重大的賽事宣布延期,猶如徹底推倒了多米諾骨牌,在世界體壇引發的連鎖反應,涉及面十分廣泛。不管是對全球體育賽事的布局,還是精英運動員的備戰,以及東京奧運會相關方的利益,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影響。
一
一度,奧運會延期已定,但延到何時?這是個問題,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如今的世界體壇早已形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賽事體系,奧運會、世界盃在偶數年錯峰舉辦,單項世錦賽在奇數年舉辦,大家相互遷就、互不衝突,從而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且行之有效的模式。如今東京奧運會推遲一年舉行,肯定將與2021年夏天舉行的田徑世錦賽、遊泳世錦賽、羽毛球世錦賽等大型賽事撞車。據不完全統計,因為東京奧運會的延期,至少有33個奧運項目的全球賽歷需要重新規劃。
世界田聯率先做出反應,宣布將原定於2021年8月6日至15日舉行的世界田徑錦標賽推遲到2022年夏天舉行,但具體比賽日期尚未確定。不過,世界田聯已經與大英國協運動會、歐洲田徑錦標賽以及2022年杭州亞運會等賽事的主辦方就「錯峰辦賽」展開討論。
世界遊泳錦標賽原定於2021年7月16日至8月1日在日本福岡舉行,東京奧運會延期之後,世界遊泳錦標賽必然也要讓路,但推遲至何時舉行,國際泳聯仍舉棋不定。據悉,國際泳聯目前有兩個選擇,延期至2021年9月至10月舉行,或者是改在2022年5月舉行,但這兩個時間各有利弊,讓國際泳聯陷入到了兩難境地。
2021年世界羽毛球錦標賽,原定於8月份在西班牙韋爾瓦舉行。世界羽聯隨即宣布將與東道主西班牙商討替代方案,重新安排比賽時間。當然,根據羽毛球世錦賽與奧運會不在同一年舉辦的原則,2021年世界羽毛球錦標賽也存在取消的可能。倘若成真,別說36歲的林丹難以再戰世錦賽,即便是31歲的諶龍,能否再出戰羽毛球世錦賽都不好說。
二
首屆改制後的國際足聯俱樂部世界盃、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第14屆全國運動會,是2021年中國要舉辦幾項重要賽事,如今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原定於2021年夏天舉辦的首屆改制後的國際足聯俱樂部世界盃延期已成定局,但具體改到何時舉辦尚不好說。2021年夏天因為有歐洲杯、美洲杯和奧運會,基本已無可能。2022年,中國要舉辦北京冬奧會和杭州亞運會,國際上還有卡達世界盃這樣的大型賽事。2023年夏天,中國要舉辦亞洲杯足球賽。未來三年,留給世俱杯的舉辦時間似乎並不多。
為了給東京奧運會讓路,原定於2021年8月16日至27日在中國成都舉辦的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延期兩天,調整為8月18日至29日舉辦。雖然僅在奧運會結束10天後就開幕,但大運會參賽人員畢竟還是以大學生為主,受到奧運會的衝擊相對較小。
2021年原本對於中國運動員來說,最重要的賽事就是在陝西舉行的第十四屆全運會。儘管尚未官宣何時舉辦,但東京奧運會的延期,一下子讓全運會的舉辦時間顯得頗為尷尬。畢竟,所有參加東京奧運會的中國國家隊選手基本都要參與全運賽場的角逐,短時間內「背靠背」參加兩場大賽,對於很多運動員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何時舉辦全運會,也成為一個考驗智慧的決定。
當然,對於2022年9月10日至25日在杭州舉行的亞洲運動會來說,因為有可能與田徑、遊泳兩大世錦賽在同年舉行,儘管時間上肯定不會撞車,但運動員的體力、狀態必然會受到影響,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三
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對於運動員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
對於年輕運動員來說,這意味著有了更多的成長機會。多出一年的備戰時間,還可以與更多高手同場競技,不管是在技戰術,還是個人心理上都會得到鍛鍊和成熟。18歲的楊浚瑄在2019年遊泳世錦賽的女子200米自由式比賽中斬獲第5名,並一舉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青年紀錄,開始引發外界的關注。2020年1月19日,在國際泳聯冠軍賽北京站中,楊浚瑄在女子200米自由式比賽中,擊敗中國香港名將何詩蓓拿到冠軍,並以1分54秒98的成績打破了12年前龐佳穎在北京奧運會上創造的全國紀錄。這兩年,楊浚瑄的進步可謂有目共睹,假以時日,她或能在東京奧運會上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驚喜。
當然,這一年或許對於許多老將來說,將會異常艱難。
「對不起,我真的跳不動了,我決定退役了。」 4月5日,中國跳高名將張國偉在社交媒體上的一句話,在中國體壇引起了不小的震動。要知道,就在一個月前,張國偉還在義大利認真地進行冬訓,為衝擊東京奧運會做最後的努力,全力以赴地衝擊東京奧運會2米33的達標資格。2月29日,張國偉以2米28奪得義大利一項室內邀請賽的亞軍,賽季開局不錯讓張國偉顯得十分開心。「受傷4年後,終於可以安心上賽場了。」張國偉躊躇滿志。然而,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的決定,讓明年即將年滿30歲的張國偉感受到競技體育成績和運動壽命的雙重壓力。
30歲,對於職業運動員來說是道坎兒。中國體壇,36歲的林丹依然在衝擊自己的第五次奧運之旅,但機會已越來越渺茫。31歲的蘇炳添依然在堅持,這個冬訓練得很苦很累很拼,但明年他的狀態如何很難說,畢竟日漸增多的傷病,以及身體機能的下降均擺在眼前。
在避免傷病的同時,還得要保持足夠的訓練量和強度,這對於進入而立之年的老將談何容易。33歲的競走奧運冠軍劉虹在去年結婚生子後選擇復出,目前狀態不俗;31歲的鞏立姣目前狀態如日中天,原本很有希望在東京實現奧運奪金夢想;跆拳道賽場的吳靜鈺同樣是復出的「冠軍媽媽」,對她來說,這一年同樣需要付出外人難以想像的艱辛;舉重賽場的呂小軍已36歲,這一年他仍將為冠軍而衝刺;網球賽場上,34歲的彭帥亦在咬牙堅持;桌球臺旁,馬龍、丁寧兩位桌球的大滿貫選手也會為夢想再戰賽場……
「奧運會最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奮鬥。」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發起人顧拜旦先生的話,依然在我們耳邊迴蕩。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當下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刻,更需要體育,更需要體育精神。
戰「疫」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英雄。戰「疫」中,團結一心、奮力拼搏的體育精神無處不在。戰「疫」中,自強不息、永不放棄的奧林匹克精神熠熠生輝。
上圖:4月1日,東京奧運會聖火火種燈在日本福島縣展示。
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