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一個好友在朋友圈曬了她家寶寶第一次添加輔食的照片,順便感概道: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從此以後就可以嘗到更多的美味了!很多朋友紛紛點讚,但是也有幾個媽媽在下面留言:「寶寶還不滿6個月吧,這麼快就添加輔食了?」「添加得太早了,書上說要6個月後才可以添加呢,我家寶寶當時就是滿6個月才添加的。」……
對於什麼時候給寶寶添加輔食,這是很多新手媽媽關心的話題。WHO建議孩子6月齡前純母乳餵養,6月齡開始添加輔食。為此,很多媽媽就掐著時間等孩子滿6個月那一天開始添加輔食,哪怕提早一天都擔心會對孩子有什麼不良後果。
這是因為,在寶寶六個月以前,母乳是最佳食物,如果過早地添加輔食,就會減少寶寶吃母乳的量。而且此時寶寶的消化系統還不夠成熟,過早吃輔食可能會導致寶寶出現腹瀉、食物過敏等問題。
寶寶滿六個月以後,消化系統的功能相對完善,而且單純吃母乳已經不能滿足寶寶所需的全部能量和營養素了,所以要及時抓住時機,正確給寶寶添加輔食,才能滿足寶寶的生長發育需求。另外,及時給寶寶添加輔食,還可以促進寶寶的咀嚼和吞咽等口腔運動能力,以及味覺、嗅覺和語言等多方面能力的發展。
並不是。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添加輔食的時間在6個月以後,但實際上這個標準是按照世界最低生活水平而言的。而現在我國大部分城鎮居民生活水平早已超越世界最低標準了。
按照發達國家醫學協會的建議:在孩子滿4-6個月之間添加輔食(不早於17周,不滿於26周)。
我國衛生部提倡:嬰兒進入第6個月後再添加輔助食物。但是具體到每個寶寶,該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輔食,父母應視寶寶的健康及生長狀況決定,輔食添加時間應按寶寶成長需要而非完全由年齡來決定。如果你覺得你的寶寶非常健康可以在六個月之前添加。
所以,給寶寶添加輔食並不是要嚴格死守在6個月,而是要根據寶寶的實際發育情況來決定。當寶寶滿足以下幾個條件時,就表示可以添加輔食了。
1、能挺直脖子,頭部自由轉動
寶寶添加輔食的重要依據就是可以自主挺直脖子,頭部能夠自由轉動,這說明寶寶頭頸肌肉發育成熟,能夠坐穩坐好,頭在看到食物時會往前伸直,表示他想吃東西了。
2、對食物有興趣,看到大人吃表現出想吃
有些媽媽會問:「寶寶特別喜歡吃手,抓到什麼都往嘴裡放,是不是說明寶寶想吃飯了,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了?」其實並不是,這只是說明寶寶處在口欲期。寶寶添加輔食的另一個重要信號是寶寶看到食物的時候會想要伸手去抓,看到大人在吃飯,看到碗筷會特別興奮,並表現出躍躍欲試的樣子。
此外,寶寶流口水也不是輔食添加的信號,寶寶老是流口水證明寶寶的唾液腺發育為添加輔食做好了準備,但是寶寶又不太懂吞咽,所以口水會流出來,如果此時寶寶挺舌反射沒有消失,不懂吞咽,那麼依然不是添加輔食的時機。
3、挺舌反射消失
當你把食物放到寶寶嘴邊,寶寶是接納併吞咽還是用舌頭頂出來是非常關鍵的。
如果你用勺子給寶寶餵輔食時,寶寶會張開嘴巴去接,就表明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了。
如果寶寶頂出來,我們稱之為天然的保護「挺舌反射」,代表寶寶沒有做好吞咽的準備,此時添加會適得其反,甚至引起寶寶噎到嗆到。
4、寶寶體重達標
寶寶的體重達到出生時的2倍重,比如說出生時的體重是3千克,一般到寶寶6千克的時候,大致就是他對輔食感興趣的時候。當然這並不能作為寶寶添加輔食的唯一判斷標準,能不能給寶寶添加輔食,媽媽還要結合其他3點來決定。
所以,媽媽們不要糾結,也不是一定要死守在寶寶6個月這一天添加輔食,多一天少一天都不行。如果寶寶6個月了,但是還沒有滿足以上4個條件的話,可以推遲一段時間再添加輔食。
當然,如果寶寶滿4個月以上,又同時滿足以上4個條件,那麼媽媽可以開始給寶寶嘗試添加輔食。
1、由一種到多種
給寶寶添加輔食的第一個原則就是一定要一種一種輔食添加,
每添加一種服飾,都要觀察2-3天,看看寶寶有沒有過敏、嘔吐、腹瀉等異常情況的發生,如果寶寶一切正常,沒有出現任何異常情況,也沒有厭食,那麼就可以繼續添加另外一種新的食物。
2、由少到多、由粗到細、由稀到稠、由軟到硬
第二個添加輔食的原則就是,要從少到多、由粗到細、由稀到稠,從泥糊狀的慢慢發展到顆粒狀,比如爛麵條、碎菜、肉末等,然後再發展成固體狀的,這樣一點點地循序漸進,千萬不要著急。
首次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主要是要選擇富含鐵的食物,因為我們知道,嬰兒在媽媽母體內孕育的時候,吸收各種營養素是直接通過母體攝入的,出生後嬰兒身體內會有一些儲備鐵,而在出生後的6個月嬰兒基本是以奶為主要食物來源,奶中所含的鐵元素量過低,導致人體小腸很難將其吸收到機體內,到了滿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以後,寶寶體內的儲備鐵基本上消耗殆盡了。這個時候必須通過輔食來獲取足夠的鐵以及其他的維生素以及礦物質。一般來說,我們給寶寶添加的第一口輔食是富含強化鐵的米粉。
3、不要強迫寶寶吃輔食
在傳統的餵養觀念裡,進食的主要參與者是寶寶,但家長更多的是關注孩子進食的結果。當孩子不願進食的時候,家長會強迫孩子進食。
著名兒科專家鄭玉巧醫生說過:在給寶寶這個餵輔食的時候一定要進行順應性餵養。
也就是說父母在給孩子餵食時,要鼓勵孩子發出飢餓信號,家長給予及時、恰當的反應,而不是強迫孩子吃輔食。一旦你強迫孩子吃輔食,就會給孩子留下不愉快的進食經歷,而不愉快的進食經歷很可能會造成很多不良的餵養問題,比如寶寶厭食挑食等。所以家長一定要尊重寶寶的食量,尊重寶寶對食物的選擇,因為每添加一次新的輔食,寶寶需要花一段時間來適應,最終才會去接受這種新的輔食。
4、不要用輔食代替奶
有些媽媽在給寶寶添加輔食後,就忽視了母乳或配方奶粉的餵養,這樣對寶寶的腸胃功能發育和生長發育是非常不利的。
崔玉濤醫生說過:我們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最重要目的是補充寶寶需要的更多營養素,以滿足身體的發育和健康,在特定的年齡段裡,輔食和奶擔任著非常關鍵和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寶寶2歲之前,還是以奶為主,輔食為輔,不要讓輔食去完全代替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