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課程丨如何幼小銜接?怎樣陪伴孩子走過初一?家長們速看!

2020-12-12 福州婦聯

福州婦聯

自信從容 秀美大方勤勞睿智 與時俱進

關注

福州網絡家長學校9月開課啦

福州市關工委、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婦聯聯合創辦的福州市網絡家長學校9月新講座如期和大家見面了!

本月開設的課程有《從更廣的角度,幫助孩子適應新學期》《分離讓我成長》《幼小銜接中的六大養育界律》《如何陪伴孩子走過初一年》《揚帆起航,陪伴孩子走進高中生活》這五門,家長們注意收聽。如果不能及時收聽也沒關係,隨時打開我們的微信,有音頻哦!

相關連結:2020年9月福州市網絡家長學校公益講座

01

《幼小銜接中的六大養育界律》

主講 | 李麗娟

課程導語

從幼兒園升級到小學,對很多家長而言才是為人父母考驗的開始:提著心吊著膽焦著肝臟脾,唯恐養育不得當,讓神獸「輸在起跑線」上;同時還要飽受神獸出其不意的作怪,防備著老師突如其來的微信點名,更別說家長群中、朋友圈裡那些別人家的孩子神一樣的各種操作,每每一比、心裡就拔涼拔涼的。如何保障孩子順利入學、儘快適應小學的生活?在幼小銜接中該做什麼?不做什麼?如何做?本次課程資深兒童心理諮詢師李麗娟將從家長的養育行為入手,深入淺出地釐清幼小銜接的重點和難點,一舉攻克您和孩子的入學焦慮。

課程大綱

一、幼小銜接中家長的4大類問題

時間管理、生活管理、社交管理、自律性管理

二、幼小銜接中的3個目標

動機、能力、自我意識

二、幼小銜接中家長養育的6個界律

趣味律、參與律、挑戰律、結構律、界限律、發展律

講師介紹

李麗娟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國家育嬰師培訓師;

福建省心理諮詢和健康教育研究會理事;

福州市網絡家長學校講師;

兒童遊戲諮詢師;

溝通分析顧問;

DDP親子雙向發展諮詢師。

02

《如何陪伴孩子走過初一年》

主講 ▏劉孟珠

課程導語

幾乎每個家長都知道,孩子入幼兒園、上小學一年級需要或長或短的適應期,但很多家長不知道,剛進初一的孩子也需要適應期。孩子在初一這個轉折期適應得好,會減少甚至避免未來初中三年可能出現的問題。孩子在初一年級面對哪些變化?在這個轉折期需要怎樣的陪伴和支持?請聽長期做青少年諮詢的劉孟珠老師娓娓道來。

課程大綱

一、青春期孩子需要得到的認同

1、父母的認同

2、老師(權威)的認同

3、同一性認同

4、自我認同

二、初一年,孩子面對的變化

1、新的校園、班級環境

2、新的師生關係

3、新的同學關係

4、學習科目增加

三、家長如何陪伴初一年孩子

1、了解青春期孩子身心特點,調整教養方式

2、調整對孩子的期待

3、接納孩子、傾聽孩子

4、給孩子補心理營養

講師介紹

劉孟珠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家庭教育培訓師;

薩提亞模式家庭治療師;

國際臨床催眠師(IHNMA);

完形治療師。

(供稿:福州市網絡家長學校)

海峽教育報出品

編輯:姚興榕

我就知道你「在看」!

相關焦點

  • 共享教育資源 解答家長困惑——中通國際幼小銜接公益課程平臺上線
    溫州新聞網訊 (記者 徐起)家長如何做好幼小銜接準備?小學和幼兒園有哪些不同?怎樣讓孩子更快地融入小學生活?5月20日,溫州中通國際學校幼小銜接公益課程平臺正式上線,家長在幼小銜接階段的教育困惑都能在平臺上找到答案。
  • 幼小銜接家長必看圖書推薦
    在探討進入小學之前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家長要做哪些入學準備的基礎上,提出一年級是規範學習的起跑點。學習是孩子終生的樂趣,還是苦惱的負擔?在這一年裡,可以初見端倪。這一年裡,孩子們需要做些什麼?老師們會為我們的孩子們做什麼?家長們又需要為我們的孩子們做什麼?
  • 幼小銜接丨對不起,來晚一步,畢業班的家長們
    一推再推的開學時間讓家長們都著急萬分特別是這一屆大班的家長們首先要抱一抱你們當社會視線聚焦在疫情下的各個&34;時,更多討論的是高考、中考、小升初。其實另一個群體——幼兒園大班的孩子,不出意外,他們也將準時在9月,從幼兒園踏進小學校園。但是這還僅有的一百多天家長們如何在家做好幼小銜接?
  • 倍思樂幼小銜接課程介紹
    一般而言,幼小銜接課程的設置是從鍛鍊孩子的思維習慣,與督促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兩方面出發的。
  • 幼小銜接這樣做,孩子平穩過渡(內附幼小銜接家長指南)
    這樣的「怪現象」並不是今年獨有的,每一年都會有家長提前將孩子送到學前班或者是市場上的其他輔導機構參加幼小銜接課程。今天,我們就來對這些家長的焦慮點進行抽絲剝繭,為你解開這些幼小銜接的誤區。事實上幼兒園的課程是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以遊戲為課程載體,傳遞知識和培養習慣。孩子從進入幼兒園開始就已經在進行幼小銜接的綜合能力的培養。
  • 《成長魔方》:如何科學做好幼小銜接
    幼小銜接是每屆父母都非常關注的話題,那究竟什麼是幼小銜接?幼小銜接從什麼時候開始?又該怎樣做好幼小銜接?而幼兒園學習的課程有這麼重要嗎?與小學有哪些關聯呢?
  • 微案例丨幼小銜接活動如何在森林課程裡開展?
    昨天,圓圓老師分享了一個問題,幼小銜接的活動怎樣在森林學校裡開展?幼小銜接這個話題近年來非常火爆,我們要清楚幼小銜接的目的是什麼?是適應小學生活?是學習小學知識?還是其他?明確幼小銜接的目的它不只是知識上的片面銜接,更是比較注重幼兒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社會技能等方面的銜接。主要是培養幼兒對小學生活的熱愛和嚮往,幼兒對小學生活的態度、看法和情緒。
  • 如何做好孩子的「幼小銜接」?長沙首個幼小銜接教研基地掛牌
    華聲在線7月15日訊 「幼小銜接到底是什麼?」「幼小銜接有必要嗎?」「該如何給孩子做幼小銜接?」……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可謂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為了不讓孩子輸在第一起跑線上,不少家長往往會在暑假給孩子報各種「幼小銜接班」,那麼,是否應該進行幼小銜接?
  • 孩子是否需要進行幼小銜接教育?它有什麼用?要怎麼選擇幼小銜接
    近年來幼小銜接的培訓風生水起、如火如荼,焦慮的家長們無論出於何種目的,都要跟風般的為孩子報各種各樣的幼小銜接班。那麼這些培訓對孩子有用嗎?要怎麼選擇幼小銜接教育?畢竟,我們家長如果處理得不好,就會對幼兒日後的學習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而幼小銜接的其核心是這年齡段幼兒的怎樣有效的從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社會技能等方面適應小學生活,順利實現幼小銜接。對於促進孩子個體的可持續發展,提高教育質量都具有重要意義。那麼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就是每個要步入小學階段孩子家長最為關注的問題。
  • 幼小銜接:那些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準備」
    「你的孩子上沒上幼小銜接班?如果不上,孩子到小學會不會跟不上?」相信不少幼兒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小學的教育看上去的確跟幼兒園不一樣,那該如何幫助孩子做好入學準備呢?那些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準備在哪裡?米德優貝特牛牛幼兒素質幼小銜接課程為孩子學習拼音做了大量看不見的準備:在遊戲和教學中鼓勵孩子們互相交流,積累大量的口語理解和表達經驗,豐富孩子見聞的同時也構建促進詞句的理解、讀音的辨別...有了這些鋪墊,孩子很容易理解拼音的用途,有效減輕孩子學習時的迷茫感。
  • 一名優秀的家長,是如何做好孩子幼小銜接的?
    這個時候父母可能會去找輔導班,但是錯過幼小銜接的階段,當別人已經進入小學的同步提高階段,而我們的孩子卻是零基礎,這個時候再補習,需要家長極力配合、機構的老師負責耐心、孩子努力上進,而且輔導效果也會因人而異。
  • 幼小銜接課程怎樣設計才顯得更專業呢?
    據《中國幼小銜接行業白皮書》,75.5%的家長知道幼小銜接培訓,實際報讀率為35.4%。最大的報讀障礙在於缺乏優質幼小銜接機構和課程,擔心「知識性內容太多,孩子壓力大」或「課堂太枯燥,孩子沒興趣」。由此可見,託管加盟機構如果要在幼小銜接招生中脫穎而出,關鍵是需要專業的幼小銜接課程。那麼,託管機構的幼小銜接課程究竟應該如何設計?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則呢?
  • 快心算對幼小銜接的影響,家長必看
    可是當寶貝你入學之後才發現,身邊的很多孩子從大班就開始上孔樂幼小銜接課程。認識幾百個字,會小學算數,會拼音甚至已經知道上課的紀律和考試是什麼,而我們的寶貝晨晨這方面還是空白,曾經自豪的他也很失落。是媽媽我的責任,是我沒有做好功課,平時只光顧課外興趣,以為可以憑藉一技之長和同學拉開差距,沒想到卻忽略了九年義務教育的根本——學習。
  • 幼小銜接,怎樣幫孩子做好過度?
    看看家裡還處在傻玩傻鬧的狀態的娃,家長在家裡都有些心慌氣短,臉紅心跳,不少家長也諮詢我,處於幼小銜接的娃們應該做點什麼。看看「別人家多才多藝的娃」,覺得自家孩子再不學點什麼,就來不及了!很多焦慮的父母選擇讓寶寶上學前班,通過幼小銜接來領先一步。
  • 科學的幼小銜接 關鍵是什麼
    幼小銜接是一個社會熱點問題,很多家長在焦慮,不少幼兒園老師有困惑。科學的幼小銜接應該是怎樣的?幼兒園、小學、家長應該如何做?南京師範大學虞永平教授認為,只要幼兒園老師積極鼓勵,小學老師笑臉相迎,家長真心陪伴,就能順利地實現幼小銜接。
  • 幼小銜接至關重要 家長們應謹慎選擇
    來源:本溪日報-本溪網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與小學兩個教育階段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幼兒在其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的轉折期。幼小銜接問題是長期被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所關注卻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的難題。孩子入學後產生厭學情緒、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沓、粗心大意等問題,多是由於幼小銜接不當所致。
  • Yinhai Academy共話成長:相約幼小銜接四部曲(組圖)
    如何陪伴學齡前的孩子進入小學,是很多家長都頭痛的問題。  什麼才是好的幼小銜接,Yinhai Academy一直堅持自己的認知——知識學習固然重要,但比提前灌輸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孩子自主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習慣的養成、與人相處的能力等。
  • 幼小銜接親子講座:幼小「愛」相聚,銜接零距離
    ,本次主要邀請了劉曼英老師採用講座和互動結合的方式,將如何做好幼小銜接的經驗傳授給父母,使其能更好地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新學期的生活和學習。在幼小銜接中,父母、老師和孩子三方的狀態和適應力都很重要。,劉老師結合實例將「幼小銜接」需要準備的十個點進行一一講解,並邀請在場的小朋友進行情景模擬,引導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習慣、時間管理以及自理能力的培養,引起在座家長的深刻共鳴。
  • 「幼小銜接」培訓班遍地開花
    這一問題的答案取決於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家長用心程度以及孩子本身特點等因素。父母對於幼小銜接的認識、態度和行為,將決定孩子入學後在很多方面的表現。雖然幼小銜接主要集中在從幼兒園大班到小學一年級這一年多的時間裡,但是很多準備工作卻貫穿於整個幼兒階段,如習慣的養成、性格的形成、能力的提升等。本期教育話題聚焦我市的「幼小銜接」培訓班。
  • 「幼小銜接」焦慮:政策命令禁止幼小銜接!家長如何選擇?
    近年來,國家教育部對幼兒教育「去小學化」問題非常重視,隨著《關於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意見》及《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和通知的發布,關於幼小銜接、「超前小學化」教育等話題成為公眾討論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