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散步健身學問多

2020-12-24 復禾健康

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很多人都想通過散步健身鍛鍊,擁有好的身體,散步的好處有很多,每天堅持散步對身體肯定是有好處的。今天就從散步方式,及散步的技巧為大家詳細介紹散步的知識,希望大家都能堅持健身鍛鍊。

六種很實用的散步方式

1、拍打散步

拍打散步是傳統的健身方法,很多中老年朋友也比較喜歡這種方式。就是在散步時,利用兩臂的擺動,手臂拍打肩﹑胸﹑腹﹑腰等各部位,有舒筋活絡﹑緩解緊張﹑消除疲勞之功效。

2、倒走散步

我們在小區或者公園,經常會看到一些年紀大的人在倒走,倒走散步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倒走散步改變了人體步行方向和習慣,有利於鍛鍊人體的感覺器官,平衡感覺。倒走腳尖先著地,後過渡到腳跟,達到按摩腳部穴位經絡的目的。但不要倒走太多。

3、快速步行法

快速步行法比較適合年輕的朋友,對於中老年朋友來說,這種方法很容易吃不消。此方法是在普通散步的基礎上加快步行速度,配合手臂擺動,以每小時步行5000米左右。這種步行方法,加大了運動強度,身體健康者可多練習。一般每次20~30分鐘,每周2~3次就可達到滿意效果。

4、摩腹散步

摩腹散步就是一邊慢走,一邊逆時針揉腹部。藥王孫思邈就堅持「食後即以熱手摩腹」,他認為:「食畢摩腹,能除百病」。

5、定量步行法

定量步行法很容易理解,此法就是每次規定時間或距離、規定數量,從而提高練習質量來健身的方法。如步行的時間不變,逐步提高走路的距離。這種方法對檢查評價自身鍛鍊的效果有一定意義,可適用於中年人。

6、聽曲散步

這是一種減壓的方式,也有助於消化。但不要聽那些感動的歌曲,那樣會不自主的加快步子,不利消化。

健身散步中的技巧

散步健身,被一些著名的醫學和健康專家公認是21世紀的養生新概念。這種散步,要求不能過於從容和斯文。

1、時間,不是可長可短

散步作為一種減肥、降脂、預防心血管病的運動方式,其時間不是可長可短都有效。多數學者認為,每次應不少於40分鐘,因為每公裡大約消耗50千卡熱量的散步,最初動用的是糖,而後才是脂肪。時間過短便達不到消耗脂肪和降低血脂的目的。

2、速度,不是可快可慢

散步已被證實能使多種疾病的患病危險明顯降低。而絕大多數研究表明,從容不迫的步行是很難奏效的。據美國大學對7萬餘名40-65歲的婦女進行為期8年的運動與心臟有關的研究表明,從容隨意的散步對降低心臟病發病率近乎無濟於事,只有快走才能降低發病危險35%-40%。何謂快走?每分鐘應步行90-120米,或1小時走6000步。

3、散步,不能三天打漁兩天曬網

在注意每次散步的時間和速度的同時,還應注意每周散步的次數。只有堅持每周不少於4次的散步才更有益處。一項對7500人進行的調查表明,就對血脂的影響來說,每周散步4次以上,每天走近萬步的人,比每周只走3次以下、每次走不足2000步的人所含的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要高10%。

4、散步,重心前傾更有益

日本學者認為,散布者應改變昂首挺胸、重心偏後、步態「儒雅斯文」的舊觀念。應採用將腰部重心置於所踏出的腳步上的方式來步行,走路時積極使用全身的肌肉。這種「趕路」式的散步,因其重心前移使用全身肌肉,便減輕了腰部肌肉的緊張,因而有利於緩解腰痛和肩背痛。還因為這種步態使臀部和大腿內側肌肉增加了3倍的力量,而有助於減少體內脂肪。

5、散步,何時開始都不晚

散步對心臟有保健的作用,並不因為開始較晚便難以受益。科學家對一組試驗前整天躺在睡椅上不好運動的懶惰婦女的研究表明,在為期8年的試驗結束時,她們患心臟病的機率,與同時參加試驗的那些過去就好運動的婦女並無多大差別。這說明,散步健身,何時開始都不晚。

散步的好處有哪些

1、有益心臟健康

在大學醫學中心最近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們發現每天散步30分鐘可以降低患上代謝綜合症的風險,抑制一系列可能導致心臟病的危險因素的發展,還能降低患糖尿病和中風的風險。在美國,大約有2400萬婦女患有代謝綜合症。如果你不能每天專門拿出半小時用來散步,試試這種方法:一個英國的研究發現主動式(經常步行或者騎車去上班,不要總坐車)可以降低11%患心臟病的風險,尤其對於婦女來說。

2、降低乳腺癌的風險

即使是每周僅散步幾小時,也能顯著降低患上乳腺癌的風險。此觀點認為這是由於散步能降低體內脂肪的水平,而脂肪是雌性激素的來源之一。該項研究調查了74000名50-79歲之間絕經後的婦女。對於正常體態的婦女,散步可以降低30%患該病的風險,對於超重者也能降低10%-20%。據此推測年輕的婦女也能夠從散步中獲得同樣的益處。

3、幫助入睡

下午時分一次輕快的散步可以讓你晚上睡的更香。專家認為散步可以增進快感激素5-羥色胺的水平,該激素能使你放鬆。或者,由於散步,體溫升高,你的大腦會得到降低體溫的信號,體溫降低也促進了睡眠。(避免睡前2小時內散步,時間太晚了不足以降溫。)

4、減少各種各樣的病痛和周身不適

太極式散步可以幫助減少日間疼痛。太極式散步融合了太極、瑜伽、普拉提的思想。看上去和普通散步很像,但是由於你有意識的放鬆,身體各部分互相協調,包括手臂的運動,散步的時候腿部承受的壓力較小。這意味著疼痛的減少。太極式散步可以降低受傷的風險,你的整個身體會感覺更好。

5、愉悅心情

大學研究員發現,散步可以緩和消沉、憂慮的情緒,釋放壓力,一次30分鐘的散步可以使你心情愉悅。一項研究認為,每周5次,每次90分鐘的散步能給心情帶來極大的改觀。一種解釋說:散步促使身體產生內啡肽,這種化合物使人的身心輕鬆愉悅。

6、保持苗條身材

另一項研究認為,每天散步30分鐘可以防止大多數缺乏運動者體重增加。大學的研究者還指出婦女每周5次每次一小時的散步可以每天多消耗1500卡路裡的能量,一年之中可以避免25磅的體重增加。散步可以控制體重的原因很簡單:「太輕鬆了!」越是運動量大的項目,越是沒幾個人去做。

結語:從上面的文章中,大家都該了解這六種很實用的散步方式了吧,文章還跟大家分享了為了健身散步中的技巧,為了擁有更健康的身體,大家不妨來試一試哦。在散步之前,大家應該使全身自然放鬆,適當地活動一下肢體哦。

相關焦點

  • 吃過飯後多久才能散步?專家:這幾類人不能飯後散步,會走出疾病
    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飯後散步也有一定學問,方式走錯了可能反而會導致疾病,大家注意一下。總聽人說飯後散步好,那麼是不是飯後立刻就能散步呢?不是,大家最好在飯後半小時左右去散步,因為飯後身體大部分血液都集中在胃部,若是立馬去散步會導致消化不良,嚴重的可能會引發闌尾炎。當然事情都有兩面性,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飯後半小時散步,這幾類人望你們知道,別給自己添麻煩。
  • 早上散步空氣好?晚上散步助消化?到底哪個時間散步最好?
    散步是一項老少皆宜的運動,無論你多大的年紀,只要腿腳靈活都可以從這一項活動當中受益,但是散步的時間和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小康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散步的這些講究!早上散步和晚上散步哪個好?如果在清晨散步,無異於在大口吸入有害氣體,對健康危害比較大。2、 晚上散步?許多人選擇晚上散步,大概是為了飯後消食。但晚上臨近睡覺時間,我們的身體器官會逐漸進入修復期,這個時候長時間散步會導致心跳和體溫過高,使我們過於興奮,難以深度入睡。
  • 飯後站著好還是坐著好,躺著好還是散步好?
    我們常聽到老一輩的人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是很多人從飯後散步受益中總結出來的經驗。然而也有人覺得飯後應該坐著比較好,更有人覺得飯後站著或躺著才是比較好的選擇。這些說法各有各的道理,那麼我們究竟該怎麼看待呢?
  • 飯後如何散步更科學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飯後散步的確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不僅可以怡情,趕走一整天的疲憊,還具有養生作用。但該如何科學的散步?走多長時間才更養生?這些都是有講究的,要是走的不對,一不小心還有可能患上胃下垂或者急性腸胃炎,那就得不償失了。
  • 健身、遊泳、跳舞、散步等,哪個是最好的運動方式?
    因此,健身運動已蔚然成風,有的人喜歡進健身房,有的喜歡去遊泳池,有的喜歡跳壩壩舞,更多的人喜歡晚飯後去散步……由於我們各自的喜好和理念不同,對什麼是最好的運動方式這個問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觀點。有人說,健身是最好的運動,它可以使體魄強壯,使肌肉發達,使身軀美。
  • 飯後多久才可以健身呢?掌握一小時原則
    點擊關注:御行健身先給出最簡單而粗疏一點的答案:飯後至少一小時後才能開始運動。「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是許多中國人信奉的養生之道。然而信奉的人多,並不表明它就是正確的。那麼,飯後多久才能運動健身呢?1-一小時原則正如本文開頭的答案所述,如果你不想太花腦子去判斷飯後多久才能開始運動,你就記著飯後一小時再去運動,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問題。
  • 飯後散步六種走法按需選擇
    飯後散散步,對大多數健康人群來說,有助放鬆心情,還能促進胃腸蠕動。不過,並非人人都合適。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康復科葉正茂副主任技師:飯後休息二三十分鐘再開始散步較為適宜。飯後馬上散步,血液需運送到全身其他部位,胃腸血液供應相應減少,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對體質較差甚至是多病人群來說,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尤其室內外溫差較大的季節,更不建議「飯後百步走」,特別是老年人,進餐時吃得紅光滿面,要是匆忙離開餐桌,在寒風刺激下行走,汗腺及皮下組織中的毛細血管驟然收縮,易引起風寒頭痛,甚至可能加大心臟供血負擔。哪些人適合飯後散步?
  • 飯後散步,走得痊癒,原來是它決定的!不看可惜
    你也許認為散步是如此簡單的運動,身體不會有太多變化。然而,據美國《預防》雜誌網站報導,當你開始邁開腿,散步一小時的時間內,身體便會發生一系列積極的生理變化。把握住這飯後散步裡的健康門道,讓你真正走出長壽。
  • 飯後散步這件事,原來還有很多講究!
    一位網友近日自爆在家族群討論「飯後到底要不要走百步」的時候,認為飯後不要散步,被奶奶一氣之下移除群聊。到底「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句話有道理嗎?專家表示,飯後散步關鍵還是要看恰當的時間和散步的方式方法。
  • 晚上經常飯後去散步,對身體好嗎
    現代人越來越注意養生,為了身體健康,經常在飯後走一走,的確對身體健康有好處。散步比較溫和,運動強度可大可小,不受場地時間的限制,老少皆宜。晚飯後大路旁、公園、體育場,散步的人群,或老或少,或快或慢,三五成群,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說明散步越來越受到大眾人群的喜愛。
  • 坐著、躺著、散步,哪個是飯後的正確姿勢?飯後做一事,健康養生
    因為飯後養成的習慣,對身體的影響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非常長遠的,儘快找到合適的養生方法,能助長壽「一臂之力」。吃完飯以後,有的人喜歡躺著玩手機,有的人喜歡坐著看電視,也有一些朋友,這邊剛吃完飯,那邊就開始準備出門散步了,那麼到底哪種方式才是對健康有益的呢?
  • 飯後運動可以減肥嗎
    核心提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現如今,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都想擁有健美的身材,而大家都知道健身運動是一種不錯的減肥方法,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健身運動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只有掌握好正確的運動減肥方法,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減肥效果,那麼,飯後運動可以減肥嗎? 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並非人人都適合飯後走,教你7種散步法
    家族群裡總討論飯後散步的問題,網友發表看法說不要散步,被愛飯後散步的爺爺看到,一氣之下把網友踢出群聊。讓人又可笑又值得深思,「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個說法到底對嗎?飯後散步幫助腸道消化,放鬆緊張情緒還對加強身體體魄很有幫助。因此很多老人在吃完飯之後都喜歡出門溜達幾圈,走上幾百步。甚至不止幾圈,走上幾千步的情況時常見到。
  • 坐著、躺著、散步…… 哪個才是飯後正確姿勢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民眾每天都做的事,飯後該如何養生,是很多人都關注的話題。相關養生建議在網上不少,有的說「飯後不能運動,否則會胃下垂」,有的說「飯後喝杯茶,提神助消化」……這些養生小妙招數不勝數,讓人難辨真假。最近,甚至有人提出,飯後「葛優躺」,才是餐後養生的正確姿勢。
  • 空腹健身和飯後健身的好處與壞處是什麼?哪一個效果更好?
    首先我們要清楚,我在這裡所講的空腹健身和飯後健身與你所想的可能有所不同。 什麼是空腹健身?這裡指的並不是幾天不吃飯,而是中午吃完飯到下午下班去健身的時候,沒有吃東西就直接鍛鍊。並不是像一些人所想的那樣,1-2天沒有吃東西,然後再進行健身。
  • 飯後應該吃水果?吃完多久能散步?做錯了晚年後悔
    有許多人說飯前吃水果比飯後吃水果健康,其實著並不是沒有道理。水果糖分含量很高,而糖分會被我們的小腸直接吸收,而我們平時的主食如肉類,裡面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的澱粉,胃至少需要消化一個小時,若是飯後立馬吃水果,這就會影響到我們對水果的消化,還會出現反酸以及胃部脹痛。所以我們儘量要在飯後半小時或者飯前半小時吃水果。
  • 飯後「小動作」有益助消化
    中國江西網訊 李光明 報導:平時吃過飯後,很多人喜歡坐下來聊天或看電視。殊不知,飯後坐著不動不利於食物消化。尤其是老年人,因消化液分泌減少,消化功能減退,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要想提高消化功能,建議飯後做下面這些小動作。
  • 飯後經常散步,堅持下來,身體得到的好處,別人也許羨慕不來
    在吃完飯後,你會做什麼?是趴在辦公桌上玩手機,還是坐在家裡的陽臺上曬曬太陽,又或者睡午覺?其實和這些飯後行為相比,散步是最好不過的。民間也流傳著一句老話「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雖然有些誇張,但是飯後經常散步,堅持下來,身體得到的好處別人也許羨慕不來。
  • 坐著、躺著、散步,哪個才是飯後的正確姿勢?
    網友提問:很多人都說飯後是個養生的好時間。有人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也有人說飯後不應該運動,最好坐著或者躺著休息一下。 那問題來了,到底哪個才是飯後的最佳姿勢呢?
  • 男性堅持飯後散步、睡前泡腳身體會怎麼樣?算是「積累壽命」嗎?
    為了更好的延長壽命,不斷的積累壽命,很多人養成了比較好的養生保健方式,例如,飯後散散步、睡前泡泡腳,這樣做,對於男性來說,有哪些好處呢?一起來看看吧。男性堅持飯後散步會怎麼樣?在生活中,有很多男性堅持飯後散步,這樣的做法,對於身體保健來說是非常好的,當你堅持飯後散步,能夠比較好的促進食物的消化,對於提高你的消化功能是比較有效的。避免了消化不良的出現。當男性在晚飯後進行散步,還能保護好你的呼吸道,使得你的呼吸系統得到比較好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