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稱:安不忘危
成語讀音:ān bù wàng wēi
成語解釋:在安全的時候不忘記危難。意思是時刻謹慎小心,提高警惕。
成語出處:《周易·繫辭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禮,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成語造句:何小姐是從苦境裡過來的,如今得地身安,安不忘危,立志要成全起這份人家,立番事業。(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
近 義 詞:居安思危、常備不懈
反 義 詞:高枕無憂、麻痺大意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平安時不忘危難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名稱:安良除暴
成語讀音:ān liáng chú bào
成語解釋:安撫善良的人,剷除強暴的人。
成語出處:宋·李昉《太平廣記》:「舍之職責,在乎除暴安良。」
成語造句:《三俠五義》間在敘勇俠之士,遊行村市,安良除暴,為國立功。(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近 義 詞:除暴安良、殺富濟貧
反 義 詞:高枕無憂、麻痺大意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幫助弱勢人士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成語名稱:安富恤貧
成語讀音:ān fù xù pín
成語解釋:使富有的人安定,貧窮的人得到救濟。
成語出處:《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保息六養萬民:一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振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
成語造句:各國都應採取一些安富恤貧的措施,以保障社會的安定。
近 義 詞:安富恤窮
反 義 詞:高枕無憂、麻痺大意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治國安民的方針
成語繁體:安富卹貧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名稱:安步當車
成語讀音:ān bù dàng chē
成語解釋: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
成語出處:《戰國策·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
成語造句:反正路不遠,我們還是安步當車吧!
近 義 詞:緩步代車
反 義 詞:高枕無憂、麻痺大意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中性,形容輕鬆緩慢地行走
成語繁體:安步當車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名稱:安眉帶眼
成語讀音:ān méi dài yǎn
成語解釋:長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
成語出處:明 施耐庵《水滸全傳》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帶眼的人,直須要我開口說。」
成語造句:你也是安眉帶眼的人,直須要我開口說。(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八回)
成語用法:作定語;指同樣是人
成語繁體:安眉帶眼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