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車」怎麼讀?《湖南少數民族語地名譯寫規則》幫你解難

2020-12-15 湖南頻道

撈車河是指撈上戰車的地方嗎

《湖南少數民族語地名譯寫規則》幫你解難

湖南日報4月8日訊(記者 陳勇)龍山縣撈車河的土家織錦聞名中外,其技藝屬於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那麼,「撈車」的讀音怎麼讀,本意又是什麼?近日出臺的《湖南少數民族語地名譯寫規則》助推了這個問題的解決。

湖南是我國土家、苗、侗、瑤等少數民族的重要聚集地,有少數民族自治州1個、自治縣7個、自治鄉83個。由於文字的缺失,這些少數民族變遷的軌跡在時間洪流中,留下星星點點的記音地名,成為歷史記憶的寶貴財富。在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中,省地名普查辦成立了由省民政廳牽頭、省民宗委等相關單位共同參與的專家小組,有計劃地充分挖掘、搶救、考證、保護少數民族文化。省內外土家、苗、侗、瑤語四個語種的專家歷時數載,梳理出少數民族語的發音規則,形成《湖南少數民族語地名譯寫規則》地方標準,規定湖南少數民族語發音規則、地名譯音表、地理通名及地名常用詞彙要求,對土家語、苗族語、侗族語、瑤族語的地名譯名對音表作出規定。

「撈車」這個地名,過去有三種解釋。一是山地水土流失,河水易渾,名曰「澇澤」,是渾水的意思。二是傳說土家先人由於戰敗,戰車跌入河中,在此處把車撈了上來,叫「撈車」。第三種是溪河從出太陽的地方流下來的,人們稱之為「澇澤」。根據《湖南少數民族語地名譯寫規則》,能夠判斷出土家語「澇澤」名字是「lǎo cǐ cě」,即「lǎo cǐ」,土家語指的是太陽,簡稱「lǎo」,「cě」在土家語中指的是水,故名「lǎo cě」,即太陽水,指的是河水從東方太陽升起的地方流下來。

省民政廳廳長唐白玉表示,湖南出臺土家、苗、侗、瑤四個語種地名譯寫規則地方標準,是繼1982年我國出臺的蒙、維、藏語地名譯音規則之後再度面世的少數民族語地名譯寫規則,將對我省少數民族文化的挖掘、保護與傳承,對加強和改善地名管理、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弘揚先進民族文化,起到深遠的影響。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陳勇

編輯:李曉玲

相關焦點

  • 湖南建成地名地址雲平臺實現區劃地名業務信息化全覆蓋
    《湖南省地名數據元規範》《湖南省地址數據元規範》已由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正式發布、實施,對比國務院地名普查辦下發的地名普查資料庫標準,湖南根據當地特色,細化了地名類別,新增了村(居)民小組、垸、遺址、集貿市場、專業市場、工業旅遊示範點、紅色旅遊景區、鄉村旅遊示範點等12項地名小類,明確並細化了各項數據元的屬性信息長度和填寫規範。
  • 湖南最難讀的3個地名,很多大學生都讀不對,你認識嗎?
    今天小編跟大家聊一聊湖南最難讀的三個地名,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第一個是郴(chēn)州。如果不是小編把它標出來,大家是不是也不知道怎麼讀呢?不過提到郴州,就想起秦觀的一句詩:郴州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這句詩表達了作者的無奈,不過卻將郴州的名氣提高了一個高度。郴州作為湖南名氣較大的地級市,歷史悠久,風景也很優美。
  • 地名標準化的解析與展望
    當年成批審定縣名讀音,原則與依據不夠成熟,地方今對其成果的訴求有四:(一)願維持原定方言音,如浙江臺tāi州、廣東番pān禺;(二)原按普通話定音、現應改按方言,如河北樂lè亭、山東樂lè陵的「樂」,當地讀lào,以「樂lào亭大鼓」「樂lào陵小棗」聞名;(三)原按方言定音、現應改按普通話,如南京六lù合理應改讀「六liù」合,「六合山」確由寒山、獅子、石人、雙雞、芙蓉、高妙六峰組成
  • 中國民政部制定地名標誌管理辦法 規範譯寫拼寫
    據中國民政部消息,全國城市標準地名標誌設置工作完成後,根據地名公共服務工程的總體部署,從2005年開始,民政部在全國部署開展了縣鄉鎮標準地名標誌設置工作。隨著工作的不斷深入,地名標誌管理問題逐漸凸現出來。
  • 歙縣洪水高漲,地名卻不知道怎麼讀,安徽還有3個地名容易錯!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歙縣這個地名的問題。這兩天歙縣可以說是被全國人民熟知了,但大家對於歙縣都有一個相同的問題,那就是不知道歙縣的地名怎麼讀!有這樣問題的不在少數,今天我們就來正式介紹一下歙縣。歙縣是安徽省黃山市下轄的一個縣,其正確讀法是讀(she),聲調是第四聲。歙縣是安徽省的教育大縣,整個縣的高考錄取率在全省都名列前茅。
  • 記住這些地名的翻譯規則,出去浪時別叫錯了!
    假期到了,很多盆友都會選擇出行,但是旅遊在外,你有沒有想過各個地方的名稱應該怎麼翻譯呢?
  • 關於《張家界全域旅遊公共標識語英文譯寫規範》 徵求意見的通知
    各相關單位、社會各界人士:為助推張家界國際化進程,經湖南省質監局立項資助,吉首大學外國語學院《張家界全域旅遊公共標識語英文譯寫規範》課題組研製,《張家界全域旅遊公共標識語英文譯寫規範》徵求意見稿已經完成。
  • 50個很容易讀錯的地名,你能讀對幾個
    有的漢字讀音兩三種,尤其在作為地名的時候,跟常用讀音是有區別的。中國地名繁多,經常讀錯的不在少數,一起來看下很容易讀錯的50個地名。mao(第四聲)河北井陘:陘xing(第二聲)河南柘城:柘zhe(第四聲)河南武陟:陟zhi(第四聲)河南濬縣:浚xun(第四聲)河南滎陽:滎xing(第二聲)湖南耒陽
  • 海南路牌規範英文譯寫 路標翻譯將「有章可循」
    南海網記者2月14日從有關方面獲悉,海南即將出臺地方標準《公共場所信息標識英文譯寫規範》,目前已通過審查正在報批。標準一旦出臺,海南省公共場所的道路指示牌等標誌翻譯將「有章可循」,告別錯亂。  「別看只是一個小小的路牌,它其中牽涉到交通、交警、民政、質監、外辦、旅遊等眾多部門,導致長期以來缺乏統一標準。」
  • 北京市將規範地鐵站名英文譯寫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季小波 宋美黎)記者從北京市外事辦公室獲悉,北京市將進一步規範地鐵站名英文譯寫。據介紹,當前北京市地鐵站名英文譯寫遵循2006年北京市地方標準《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通則》中的相關規定:地鐵、公交站名中的地名專名和通名全部採用大寫漢語拼音,如南禮士路站譯寫為NANLISHILU。但場館等名稱作為站名時通常用英語翻譯,如軍事博物館為Military Museum。
  • 蒙古語地名拼寫要符合國家規定
    走在呼和浩特市的大街上,人們會發現地名標誌上漢語地名和蒙古語地名的漢語拼音字母拼寫方式有所不同,有的人認為蒙古語地名的漢語拼音字母拼寫是錯誤的。那麼,地名標誌上的蒙古語地名,用漢語拼音字母B何拼寫才符合國家規定呢?7月24日,記者前往自治區民政廳區劃地名處對此進行了採訪。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同意調整外語中文譯寫規範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同意調整外語中文譯寫規範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國辦函〔2014〕92號教育部:  你部《關於調整外語中文譯寫規範部際聯席會議名稱經國務院同意,現函復如下:  國務院同意調整外語中文譯寫規範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一)將外語中文譯寫規範部際聯席會議名稱調整為外語中文譯寫規範和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部際聯席會議。(二)調整聯席會議主要職能,增加以下內容:統籌協調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作,制定中華思想文化術語遴選與譯寫規則和標準,組織中華思想文化術語遴選與譯寫工作,發布譯寫成果及規範應用,組織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活動。
  • 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
    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 1  範圍本標準規定了使用漢語拼音字母拼寫中國人名的規則,包括漢語人名的拼寫規則和少數民族語人名的拼寫規則。為了滿足應用需要,同時給出了一些特殊場合的變通處理辦法。《少數民族語地名漢語拼音字母音譯轉寫法》(1976年6月國家測繪總局、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修訂)3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文件。
  • 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首個公示語英文譯寫地方標準發布
    紅網時刻湘西12月24日訊(通訊員 修偉)近日,由吉首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簡功友副教授主持研製的《張家界全域旅遊公共標識語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地方標準(報批稿)(以下簡稱《標準》)經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專家審查通過,並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批准發布,標誌著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首個旅遊領域公示語英文譯寫地方標準誕生
  • 中國最難讀地名大盤點:肯定有你讀錯的!
    這些地名你知道怎麼讀嗎?中國地名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以至總是難以避免念錯地名。老司機,就問你一句,自駕出行時,你有沒有鬧出過這種笑話?在這個靠導航走天下的年代,可能你會覺得念錯就念錯唄,沒什麼大不了的,頂多只是尷尬,付之一笑或調侃一下就過去了。但其實,念錯地名不只尷尬那麼簡單。
  • 地名解州究竟怎麼讀
    作者:劉祥柏(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國家語委普通話審音課題組成員)  山西解州關帝廟聞名於世,近日有關解州的「解」字怎麼讀的問題引發公眾關注。據山西運城民政局網站6月1日發布的消息,運城市民政局組織相關部門對「解州」的「解」字召開審字定音專家論證會,18名地名、語言專家認為,將解州的「解」字定音為hài是對關公文化的傳承,是符合運城實際、合情合理的。而hài這個讀音在《現代漢語詞典》中並沒有收錄,那麼,解州的「解」字究竟怎麼讀呢?
  • 雙語 | 中國的地名都是怎麼翻譯的?
    在信息化社會中,地名在國際政治、經濟、外交、外貿、科技、文化交流、新聞出版以及社會生活方面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用漢語拼音字母拼寫中國地名,不僅是中國的統一標準,而且是國際標準,全世界都要遵照使用。當翻譯過程中遇到中國地名該如何處理呢?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這些地名你讀對了嗎? - 多音字地名,生僻字地名,地名 - IT之家
    打開中國地圖,估計很多地名會讓人語塞。且不說生僻字,單單多音字就足夠讓人撓頭。山東東阿讀ē,那黑龍江阿城是ē還是ā?河南尉氏和新疆尉犁,讀wèi還是yù?山西侯馬和福建閩侯,讀hóu還是hòu?更要命的是顛來倒去這對:山西長子和陝西子長,zhǎng還是cháng?
  • 月球上有了中文地名 第一批地名漢譯共468條
    據新華社電為滿足月球探測、科學研究和社會應用的需要,解決當前月球地名使用中的混亂現象,實現月球地名標準化,民政部正式向社會公布第一批月球地名標準漢字譯名468條。據民政部區劃地名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月球地名標準化是地名國家標準化和地名國際標準化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