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解州究竟怎麼讀

2020-12-13 光明網新聞中心

  作者:劉祥柏(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國家語委普通話審音課題組成員)

  山西解州關帝廟聞名於世,近日有關解州的「解」字怎麼讀的問題引發公眾關注。據山西運城民政局網站6月1日發布的消息,運城市民政局組織相關部門對「解州」的「解」字召開審字定音專家論證會,18名地名、語言專家認為,將解州的「解」字定音為hài是對關公文化的傳承,是符合運城實際、合情合理的。而hài這個讀音在《現代漢語詞典》中並沒有收錄,那麼,解州的「解」字究竟怎麼讀呢?

  「解」的古今音

  現有字典、詞典沒有收錄的字音,是否屬於失收呢?這需要對「解」字的古今音進行考證才能有結論。

  古代韻書《廣韻》中「解」字收有四個音,分別是:①佳買切,今讀jiě,如解放、解脫、分解;②古隘切,今讀jiè,如蘇三起解、解送、押解;③胡買切和④胡懈切,後面這兩個反切分別是古代濁聲母上聲和去聲,今讀都是xiè,表示明曉義或用于姓氏和地名,如解縉、解邑、解州。因此,地名解州中的「解」字在古代韻書中一直是有讀音記錄的,到了今天的普通話讀音是xiè,完全符合古今音的對應規律。換句話說,古代韻書有記載,今天的字典、詞典對「解」字的注音也並沒有失收。

  有人堅持解州的「解」字讀hài,這個看法究竟有無道理呢?

  當地學者閆愛武的文章《關公故裡解州為何應讀「解(hài)州」》中,第一項理由正是《廣韻》的反切讀音記載,文章說胡買切今天讀hǎi(海),後來在長期的演變過程中變成了hài(亥),聲調發生了變化,目前在當地有「海」和「亥」兩種讀音。

  這個證據其實經不起推敲。作者不了解古今讀音的演變規律,胡買切到了今天的普通話讀音,應該是去聲xiè,而不是上聲hǎi;作者誤以為可以用今天的讀音來直接找出古代反切的讀音,而不考慮古今音演變規律,想當然地認為胡買切就是聲母h加上韻母ai再拼上聲調。實際上,《廣韻》裡注音胡買切的字並不是只有「解」這一個,還有一個很常用的「蟹」字,也是同樣的反切注音,普通話也讀xiè,但是能因此就認為普通話「蟹」字也應該讀hǎi或hài嗎?

  普通話和方言的語音關係

  古代見系開口二等字普通話今讀細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語音規律。不了解這個音韻規律,就不懂得如何處理普通話和方言之間的相關語音關係。

  古代跟「解」字屬於同一個韻類的字,是蟹攝見系開口二等字,常見字有「皆階街介芥界疥屆戒械鞋蟹」等。這些字在北方話裡讀齊齒呼ie這樣的細音韻母,而在南方很多方言中讀開口呼ai這樣的洪音韻母;有的方言則有文白異讀,同一個字,文讀ie韻母,白讀ai韻母。比如「上街」有的方言說上gāi,「鞋子」有的方言說hái子。因此就有看法說「捨不得孩子打不著狼」這個俗話中的「孩子」實際上是「鞋子」,因為有方言這兩個字讀音完全相同。

  普通話上述這些字都讀細音,沒有洪音讀法。方言裡有洪音讀法,有細音讀法,也有文讀細音、白讀洪音形成文白並存的讀法。在運城這一帶方言中,古代的見系開口二等字有文白異讀,比如「街」「鞋」的白讀音是可以讀得像gāi和hái的,還有「解開」的「解」白讀音為gǎi。同一個古代音類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語音演變規律,體現不同地區各自的歷史文化特色。利用這些古今語音演變規律正好可以讓方言區的人們更好地掌握普通話、了解其他方言。而簡單地把方言音強加給普通話或其他方言,反而打破了方言與普通話的對應規律,掩蓋了各地方言自身的特點。

  涉及古代見系開口二等字的地名實際很多,如果每個地方都根據自己的方言讀音,而不顧普通話和方言各自的古今音演變規律,要求改變地名讀音,將會造成混亂。比如「界」字經常出現於地名中,像「黃洋界、香港新界」這些地方的「界」字,並不讀細音jiè,而往往讀洪音gài,普通話能否因此就把地名中的「界」字讀音改成gài?

  這些讀音在方言裡面符合方言的古今音演變規律,在普通話裡面符合普通話的古今音演變規律,不能根據某個方言讀音去改變其他方言的讀音或改變普通話讀音。

  名從主人的有限運用

  地名讀音有一條原則叫「名從主人」,但這個原則的運用是有前提的。名從主人的情況應該是某個地名或人名在普通話中找不到相對應的又合乎古今音演變規律的讀音,進而依據當地方言和普通話音系之間的對應關係進行折合。

  同樣是古代胡買切讀音的「蟹、解」,在方言裡有可能都讀hài,而在普通話裡都讀xiè,符合這些字的古今語音演變規律,完全不需要再用名從主人的原則進行審定讀音,就算是利用名從主人的原則,根據對應規律進行普通話讀音折合,結果同樣也還是xiè。

  除了錯誤推測古代反切讀音之外,提議解州的「解」字讀hài的人還提出另外兩條理由。其一是「解州」這個地名歷史悠久,然而常用漢字大多有悠久的歷史,並不能由此認為這些常用字都應該有特殊的讀音。

  其二是當地老百姓日常生活都是這樣說話、這樣讀音的。其實,這是對普通話審音的誤解,普通話的字音如何審定,絲毫不影響各地方言自身的讀音。就像普通話「鞋」字讀xié,完全不影響當地人把「鞋」字讀作hái一樣;解州的「解」字普通話讀xiè,完全不影響當地人在方言裡繼續使用hài的讀音。

  眾所周知,普通話是以北京音係為標準音的。在北京音系中,解州的「解」字讀xiè,還有北京當地的證據。在北京大興區青雲店鎮有解州村和解州營村,這兩個村相鄰,與山西解州也有歷史淵源,在北京這兩個村名中「解」字的讀音正是xiè。另外,在河北、河南、陝西、四川等地也都有解村、解營、解州之類的鄉村地名,有的讀xiè,有的讀hài。如河北保定博野縣有解村、解營村,易縣也有解村,當地人的讀音都是xiè。山西或其他一些地方涉及「解」字的地名在當地方言讀音為hài,這是一種正常的方言讀音,並不是特殊讀音。這一切也都說明,xiè和hài這兩種讀音只是方言讀音差異,或屬於文白異讀,而不是兩種性質毫不相干或古音來源不同的讀音。只不過一部分方言讀音為hài,而另外一部分方言還有普通話讀音為xiè而已。

  確定普通話漢字讀音標準是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法定工作職責,由國家普通話審音委員會根據相關章程審定普通話讀音,而其他機構或組織擅自審定普通話漢字讀音是不合相關法律和規定的,地方媒體自行更改普通話漢字讀音也是於法無據的。

  《光明日報》( 2017年06月18日 12版)

[責任編輯:徐皓]

相關焦點

  • 關羽故裡「解州」怎麼讀?專家建議尊重歷史應讀「hai」
    山西解州歷史悠久,尤以解州關帝廟聞名於世,但是解州這個地名究竟怎麼讀,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多少年來,被當地人讀作的解州關帝廟(hài zhōu guān dì miào),外地人卻認為是解州關帝廟(xie zhōu guān dì miào),甚至連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也把解州(hài zhōu)讀作解州(xie zhōu),我們的導遊也常常讀作解州(xie zhōu)。那麼到底應該讀作什麼呢?
  • 關公故裡究竟在哪裡?關公故裡地名究竟怎麼讀?
    關公故裡究竟在哪裡?一部三國讓我看得如痴如醉,細數其中關於關羽的故事也是信手拈來,關羽甚至成為了我們道家中的武財神。關公故裡的解州的解究竟怎麼讀?大家在前往拜祭關羽時,很多人都被地名搞糊塗了,字典上面這個字就念做jiě州、xiè州,但其實此字在運城本地叫做(hài),關於這個字的讀法錯的讓人還能讓人勉強接受的說法就是,此地曾是蚩尤被軒轅黃帝擊殺的地方,蚩尤的血溶於解州鹽池,所以「解」即害,不過真實原因還是無從考證
  • 全球華人精神信仰之一關公,其故裡運城解州關帝廟怎麼如此破敗
    從洛陽龍門石窟出發,經連霍高速,過澠池到達兩省交界處的三門峽市,繞城不入,過黃河大橋進入山西運城市地界,直奔解州而去。路程230公裡,開了三個半小時左右。雖然身體有些疲憊,但是心情是激動的,因為接下來要去瞻仰的是關公故裡,是號稱「關廟之祖」「武廟之冠」的解州關帝廟。
  • 中國最難讀地名大盤點:肯定有你讀錯的!
    這些地名你知道怎麼讀嗎?為了避免鬧出這種笑話,今天小編分成三部分:歷史文化地區、少數民族文化地區、地名生僻字,挑出161個地名的正確發音及其少數民族語言背後的含義,看看你能讀對多少?酇城的酇:多音字,用於地名讀cuó,不讀zàn,也不讀cuán,地名專用字音。是河南永城西部的中心集鎮,也是永城辣椒的主產區之一。還有一個酇陽鎮,也河南省永城市西部,是目前豫東最大的食用菌和優質棉生產基地。濬縣的浚:是多音字,念jùn時是動詞,表示疏通,挖深的意思;在地名中念作xùn。
  • 歙縣洪水高漲,地名卻不知道怎麼讀,安徽還有3個地名容易錯!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歙縣這個地名的問題。這兩天歙縣可以說是被全國人民熟知了,但大家對於歙縣都有一個相同的問題,那就是不知道歙縣的地名怎麼讀!有這樣問題的不在少數,今天我們就來正式介紹一下歙縣。歙縣是安徽省黃山市下轄的一個縣,其正確讀法是讀(she),聲調是第四聲。歙縣是安徽省的教育大縣,整個縣的高考錄取率在全省都名列前茅。
  • 解州關帝廟:歷史悠久 規模宏大 氣勢非凡
    相傳,關公從幼年開始,便喜讀《左氏春秋》等儒家經典,深明大義。青年之際,因打抱不平,殺死鄉裡惡霸而遠走他鄉。遇劉備、張飛後,與之結義,發誓輔佐劉備,匡扶漢室。此後多年,便跟隨劉備滅董卓、破袁紹、戰呂布、退曹操,屢建戰功,實現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政權割據,後因大意失荊州而敗走麥城,悲壯去世。蜀漢丞相諸葛亮評關公曰「絕倫逸群」。
  • 美國的西語地名應該怎麼讀
    觀眾們很快就注意到,她播新聞時雖然講一口標準美國英語,但是在播報源自西班牙語的人名和地名時,總是使用標準西班牙語,而不是使用美國觀眾習慣聽到的美國化的「洋涇浜」西班牙語。以亞利桑那州第三大城市梅薩(MESA)這個詞為例。美國人習慣的發音近似於MAYSSUH,而瓦內莎一直讀作MESSUH。
  • 中國最難讀地名大盤點,這161個中肯定有你讀錯的!|中國自駕地理
    為了避免鬧出這種笑話,今天我分成三部分:歷史文化地區、少數民族文化地區、地名生僻字,挑出161個地名的正確發音及其少數民族語言背後的含義,看看你能讀對多少?中牟的牟:讀mù,不讀móu。睢縣的睢:讀suī,不讀jū,地名專用字音。汜水的汜:讀sì,不讀fàn,地名專用字音。
  • 那些容易讀錯音的地名是怎麼來的?
    前幾天,俺們倡議小夥伴們集思廣益,共同整理一份河南版容易讀錯的地名名單,得到了眾多網友的響應。
  • 地名標準化的解析與展望
    以同(近)音字替換生僻字,好寫易記卻令其文化底蘊蕩然無存:陝西古縣「盩厔」,地貌特徵為「山環(盩)水繞(厔)」,改作「周至」則無言以對;江西「鄱陽湖」依舊,派生的縣名「鄱」陽改作「波」陽,不僅割斷兩者地理聯繫,「鄱pó」也被誤導讀bō;黑龍江「璦琿hún」以近代中俄《璦琿條約》聞名,改作「愛輝」難免讓歷史生疑,也釀成「琿hún、輝huī」的讀音混淆。——定音得中有失。
  • 電視主播發音引熱議 美國的西語地名怎麼讀?
    電視主播發音引熱議 美國的西語地名怎麼讀?觀眾們很快就注意到,她播新聞時雖然講一口標準美國英語,但是在播報源自西班牙語的人名和地名時,總是使用標準西班牙語,而不是使用美國觀眾習慣聽到的美國化的「洋涇浜」西班牙語。以亞利桑那州第三大城市梅薩(MESA)這個詞為例。美國人習慣的發音近似於MAYSSUH,而瓦內莎一直讀作MESSUH。
  • 地名不規範,究竟該怎麼管
    近來,海南、陝西、河北、廣東等地開展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工作,對居民區、大型建築物和道路、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規範地名,進行規範化、標準化處理。   按理說,這項舉措體現了文化自信,而且一些地名確實存在挾洋自重、古怪難懂的現象,為各界詬病多年,但一些地方在執行過程中,由於存在一刀切、標準不明、組織實施不夠穩妥等情況,導致輿論也出現了一些反彈聲音。
  • 臺灣武廟廟慶解州 兩岸交流流風餘韻
    2010年7月9日,臺灣新莊武聖廟建廟250周年慶—— 山西運城關帝廟文化之旅活動在山西解州關帝祖廟隆重舉行。        此次文化之旅,臺北新莊武聖廟派出108位大型信眾團,當日上午,朝拜團在解州關帝祖廟進行了周倉、關平神像「踩街」儀式、「道教法場誦經
  • 山東最難讀的地名,明明看著很眼熟,卻怎麼也讀不出來
    山東省市中國華北地區最北邊的一個省份,位於太行山以東,中國五月之手泰山就在其境內,煽動罪在的地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齊魯大地,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自古便是一個非常具有深厚文學氣質的地域,這種深厚不僅體現在山東帶有才人出,也體現在山東的一些地名上,不僅在於地名的意義的深遠,而且可能你看到壓根就不認識
  • 這些「河北地名」,你能讀對幾個?
    很多漢字,看似簡單,但是在用作地名的時候,卻有不為人所知的讀音,尤其是外地人初來乍到很容易讀錯。地名讀音的約定成俗有很多種原因。有些讀音我們在書本上可能會了解到,而有些卻是當地的方言,在字典上也不會查到。河北有很多地名,第一眼就很容易被讀錯。
  • 唔讀正音嘅地名
    原標題:唔讀正音嘅地名新聞講:人民日報微信近日登了一篇「100個最易讀錯的中國地名」,廣州的番禺「入列」。阿六講:番禺嘅「番」讀pun1,而唔讀faan1,屬同字唔同義,有兩種讀法就不足為奇。事實上,廣州有好多地名,雖然同字同義,但如果用粵語照字讀字咁讀正音就會讀錯。元旦,省港杯喺省體場舉行。
  • 這些超難念日本地名你都會讀嗎?5個超難讀地名!
    看完文章後,下次就可以跟不會讀的朋友炫耀啦!支笏湖▋北海道「支笏湖」晶瑩像水晶般透明!「笏」念不出來好尷尬!▋日本人都寫不出來的地名「苫小牧」:「苫」該怎麼念?從樽前山可看見的苫小牧市街景離支笏湖車程約45分鐘,北海道有一座臨海市鎮「苫小牧市」。
  • 【趣味地理】中國最最搞笑的地名集,中國最容易讀錯的地名,看看你...
    蔚,一字多音,一般讀wèi,地名和姓名讀yù,以地理命名為例,為兩個地名(蔚州縣、蔚汾縣)、兩條河流(蔚汾河、蔚茹河)所專用。蔚(yù)縣常被誤讀為蔚(wèi)縣。  3、犍為縣  犍(qián)為縣隸屬四川省樂山市,位於川西平原西南邊緣。犍為縣常被誤讀為鍵(jian)為縣。
  • 曲阜怎麼讀?山東這些易錯地名90%的人認不全!
    「曲阜」你是怎麼讀的?不瞞各位,在曲阜當地,大家都讀一聲,相信很多小夥伴也是這樣讀吧!那麼,曲阜應該讀幾聲?你知道嗎!曲(qū)阜(fù)「曲阜」之名最早見於《禮記》,東漢應劭解釋道:「魯城中有阜,委曲長七、八裡,故名曲阜」。
  • 「撈車」怎麼讀?《湖南少數民族語地名譯寫規則》幫你解難
    撈車河是指撈上戰車的地方嗎《湖南少數民族語地名譯寫規則》幫你解難湖南日報4月8日訊(記者 陳勇)龍山縣撈車河的土家織錦聞名中外,其技藝屬於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那麼,「撈車」的讀音怎麼讀,本意又是什麼?近日出臺的《湖南少數民族語地名譯寫規則》助推了這個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