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路牌規範英文譯寫 路標翻譯將「有章可循」

2020-12-12 騰訊網

專家表示,按照國際慣例,海秀東路和龍昆南路等道路都應該統一用漢語拼音來表達(南海網見習記者楊雋瑩攝)

  南海網2月15日海口消息(南海網記者李曉梅 見習記者楊雋瑩)自南海網推出「道路指示牌翻譯漏洞百出」系列報導後,網友的熱議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南海網記者2月14日從有關方面獲悉,海南即將出臺地方標準《公共場所信息標識英文譯寫規範》,目前已通過審查正在報批。標準一旦出臺,海南省公共場所的道路指示牌等標誌翻譯將「有章可循」,告別錯亂。

  「別看只是一個小小的路牌,它其中牽涉到交通、交警、民政、質監、外辦、旅遊等眾多部門,導致長期以來缺乏統一標準。」海南省質量技術監督標準與信息所副所長陳惠惠說,目前國內也尚未制定通用的公共場所信息標識英文譯寫標準和規範。

  對此,海南省質監局去年發出通知,由海南大學信息學院、海南省標準信息所共同承擔編寫《公共場所信息標識英文譯寫規範》,歷時近一年易稿21次,終於「完工」,解決路牌指示不清、錯誤、遺漏等長期飽受詬病的問題。

  「這個標準是結合了海南省公共場所標誌管理的實際情況制定的。」海南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黨政辦主任鄭世普說,標準囊括了區劃地名、道路交通、旅遊景點、商業服務、體育運動、醫療衛生等多個重要方面的英文譯寫通用規則。

  例如,在備受爭議的「海秀路」的翻譯中,到底是翻譯成「HaiXiu Lu」還是「HaiXiu Road」,標準中做出了明確規定,「街、巷等地名的標誌牌信息的英文譯寫,其專名和通用名均採用漢語拼音拼寫。」也就是說「海秀路」正確標寫應該是「HaiXiu Lu」。

  公共場所信息標誌是一個城市的「面孔」,副所長陳惠惠表示,該標準雖然是地方推薦性標準,但其制定和推廣應用對服務國際旅遊島有著重大意義。希望標準在出臺後,相關職能部門也能儘快組織宣貫和實施,並統一督查,對不規範的公共場所信息標識逐步改造和完善。

  (李曉梅 楊雋瑩)

相關焦點

  • 指示牌英文翻譯出錯 海南交警部門表示將更換
    對此,海口、三亞交警部門回應,道路指示牌出錯可能是自然原因或製作單位的疏忽造成,將陸續更換。  海南正在建設國際旅遊島,道路交通指示牌也是展示海南文明的名片。針對海南道路交通及景點指示牌英文翻譯頻出錯一事,不少網友直指,翻譯太有「中國英語特色」,製作指示牌者英語翻譯水平太低,路牌有些糊弄人。
  • 海南日報數字報-執行國家標準 規範英文譯寫
    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承載了外籍人士在海南旅遊、商務、教育、定居等多元化需求,其覆蓋率、譯寫的專業性以及規範性對於提升海南國際化水平、推動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 省城規範英文譯寫夏都西寧統一譯為cool city(世界涼爽城市)
    對於外國友人來說,隨處可見的英文標誌是他們開啟完美之旅的重要一環。但往往因為譯寫不規範,一些路標、景點的介紹常常「雷倒」老外。為此,西寧市下大力氣,從九個方面規範各類英文譯寫,提高西寧的文明程度和對外交流水平。
  • 《英文譯寫規範》出臺能否終結「奇葩翻譯」
    「有位來自葡萄牙的外國友人,舉例說本來是『火災發生時請不要使用電梯』,翻譯的英文Do not use the lift if it catches fire卻讓人感覺有『電梯常要著火』的意思。」談及公共場合的英文譯寫,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戴曼純哭笑不得地提到這條令他印象深刻的「神翻譯」。
  • 海南發布《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英文譯寫規範》
    原標題:我省發布《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英文譯寫規範》 近日,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批准發布海南省地方標準《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英文譯寫規範》。有了這一地方標準,海南省公共場所標識標牌的譯寫都可以找到權威專業的參考。
  • 「老弱病殘孕席」咋翻譯 《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出臺告別神...
    插圖:宋溪近日,國家標準委、教育部、國家語委等多部門聯合發布《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總計3500餘條公共服務信息的譯寫有了「標準答案」。譯寫規範是如何出臺的?其背後又有著怎樣的爭論和考量?發現:「對一點錯一點」的翻譯更有害讓人一頭霧水「詞語用錯,句法搭配不對,類似現象特別多。」出於專業習慣,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課題組組長柴明熲總是留心日常生活中的標識翻譯。有次他去西安出差,看見賓館房間水龍頭旁貼著「此水請煮沸飲用」的提醒,因為用錯了煮沸的動詞"boil"和形容詞"boiled",對應的英文意思就變成了「這個水會自己開」。
  • 北京市將規範地鐵站名英文譯寫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季小波 宋美黎)記者從北京市外事辦公室獲悉,北京市將進一步規範地鐵站名英文譯寫。據介紹,當前北京市地鐵站名英文譯寫遵循2006年北京市地方標準《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通則》中的相關規定:地鐵、公交站名中的地名專名和通名全部採用大寫漢語拼音,如南禮士路站譯寫為NANLISHILU。但場館等名稱作為站名時通常用英語翻譯,如軍事博物館為Military Museum。
  • 鎮江金港大道現「神翻譯」路牌 拼音英文夾雜
    近日,網絡上流傳一張「令人哭笑不得的路牌翻譯」的照片(如圖),拍攝的是在金港大道上一處路牌上「越河街立交」被翻譯成「yue he street li jiao」,英文拼音交替,不倫不類,令人哭笑不得。路牌上的「神翻譯」中,yue he是「越河」的漢語拼音,street是「街」的英文,lijiao又是「立交」的漢語拼音,在越河街立交五個漢字中,只有街被翻譯成了英文。網友「航母73」在鎮江某論壇發帖稱,金港大道上「越河街立交」翻譯得好像在開玩笑。很多網友表示,這是「神翻譯」,不中不洋,英文拼音交替。
  • 英文翻譯啼笑皆非 長三角規範公共場所英文譯寫
    新華網上海8月27日專電(記者潘旭)「殘疾人專用」公廁的英文變成了「變形人專用」(「Special for deformed」),「當心落水」的英文則譯成了「小心地落水」(「Take Care to Fall in Water」)……在上海街頭,有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式英語」或錯誤英譯。
  • 長三角聯手規範公共場所英文譯寫
    如上海一家公廁在女士的圖像下竟然寫著「Gentleman」(男士)的字樣;另外,「Toilet(廁所)」寫成「Tolet」等拼寫錯誤的也不止一處;有些英譯在樓外正確但在樓內卻變成了錯誤譯寫……記者發現,有些不規範譯寫的負面效果還不小,比如某處公廁前的標示上寫著「本公廁為免衝式,請您便後離開即可」,其相對應的英文為「TheWCisfreeofwashing,Pleaseleaveoffafterpissing
  • 國家出臺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奇葩翻譯將成過去時
    據新華社6月20日報導,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聯合發布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以下簡稱《規範》)。  《規範》對公共服務領域和公共場所標誌標牌中的英文書寫規範作出了規定,包括字母大小寫、標點符號、字體、空格、換行等方面。
  • 網友吐槽開封路標英文標識 沒文化「路牌」砸了汴梁城文化「招牌」
    大河網訊(記者董倫峰)近日,一位開封網友向大河網投訴稱,開封市區部分路標指示牌上的英文翻譯錯誤百出,希望能給予關注。12月9日上午,大河網現場採訪後,當地管理部門就立即整改。「一個路牌的英文翻譯竟然三處錯誤。
  • 網友吐槽開封市部分路標英文標識 勿讓沒文化的「路牌」砸了汴梁城...
    大河網訊(記者董倫峰)近日,一位開封網友向大河網投訴稱,開封市區部分路標指示牌上的英文翻譯錯誤百出,希望能給予關注。12月9日上午,大河網現場採訪後,當地管理部門就立即整改。「一個路牌的英文翻譯竟然三處錯誤。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省發布《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英文譯寫規範》
    本報海口7月16日訊 (記者王玉潔 尤夢瑜)近日,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批准發布海南省地方標準《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英文譯寫規範
  • 《衢州市公共場所標識英文譯寫指導手冊》全市發放
    「活力新衢州、美麗大花園」怎麼翻譯?「南孔聖地、衢州有禮」又怎麼說?「事故多發點」「禁止駛入」又應該怎麼翻譯?10月22日起,《衢州市公共場所標識英文譯寫指導手冊》開始在全市發放,這是我市公共場所標識英文譯寫首個規範化地方標準。
  • 山寨英文將規範 路牌翻譯棄「ROAD」用「LU」
    「LU」而不是翻譯為「ROAD」。記者昨日從廣東省質監局獲悉,鑑於第16屆亞運會將於明年在廣州舉行,為規範廣東省公共場所的雙語標識,特別是標識的英文翻譯遵循國際慣例、符合國際通用英語語言習慣,該局近日批准發布的《公共標誌英文譯法規範》廣東省地方標準,將於今年5月1日起實施。  據了解,該標準是參考北京奧運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結合廣東省實際並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制定的。
  • 我省發布《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英文譯寫規範》
    我省發布《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英文譯寫規範》既符合國際規則,又體現海南特色本報海口7月16日訊(記者 王玉潔 尤夢瑜)近日,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批准發布海南省地方標準《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英文譯寫規範》。
  • 三部委發布英文譯寫規範 川菜名都有了正規翻譯
    近日,國家標準委、教育部、國家語委聯合發布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同時,還提供了常用的3500餘條規範譯文,涵蓋交通、旅遊、娛樂、教育、餐飲、住宿等13個領域。該標準將於2017年12月1日正式實施。
  • 街頭路牌多為全拼音標註難煞老外 南昌路牌能否使用英文譯法?(圖)
    8月1日,有讀者向本報新聞熱線反映,外國人使用的手機地圖APP顯示的南昌路名均為英文,而實際到達的地方是中文名以及漢語拼音,讓他們感覺十分不便。為此,讀者建議南昌可以學習上海、長沙等城市的做法,將路名的通名部分使用英文譯法。
  • 長三角聯合編制《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
    日前,上海、江蘇、浙江三地聯合編制《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以此規範長三角地區公共場所的英文譯寫,進一步提升區域社會文明形象,推動區域國際化進程。相關內容已在上海語言文字網上公示。  「九折優惠」怎成「一折優惠」  目前本市公共場所英文使用情況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