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按照國際慣例,海秀東路和龍昆南路等道路都應該統一用漢語拼音來表達(南海網見習記者楊雋瑩攝)
南海網2月15日海口消息(南海網記者李曉梅 見習記者楊雋瑩)自南海網推出「道路指示牌翻譯漏洞百出」系列報導後,網友的熱議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南海網記者2月14日從有關方面獲悉,海南即將出臺地方標準《公共場所信息標識英文譯寫規範》,目前已通過審查正在報批。標準一旦出臺,海南省公共場所的道路指示牌等標誌翻譯將「有章可循」,告別錯亂。
「別看只是一個小小的路牌,它其中牽涉到交通、交警、民政、質監、外辦、旅遊等眾多部門,導致長期以來缺乏統一標準。」海南省質量技術監督標準與信息所副所長陳惠惠說,目前國內也尚未制定通用的公共場所信息標識英文譯寫標準和規範。
對此,海南省質監局去年發出通知,由海南大學信息學院、海南省標準信息所共同承擔編寫《公共場所信息標識英文譯寫規範》,歷時近一年易稿21次,終於「完工」,解決路牌指示不清、錯誤、遺漏等長期飽受詬病的問題。
「這個標準是結合了海南省公共場所標誌管理的實際情況制定的。」海南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黨政辦主任鄭世普說,標準囊括了區劃地名、道路交通、旅遊景點、商業服務、體育運動、醫療衛生等多個重要方面的英文譯寫通用規則。
例如,在備受爭議的「海秀路」的翻譯中,到底是翻譯成「HaiXiu Lu」還是「HaiXiu Road」,標準中做出了明確規定,「街、巷等地名的標誌牌信息的英文譯寫,其專名和通用名均採用漢語拼音拼寫。」也就是說「海秀路」正確標寫應該是「HaiXiu Lu」。
公共場所信息標誌是一個城市的「面孔」,副所長陳惠惠表示,該標準雖然是地方推薦性標準,但其制定和推廣應用對服務國際旅遊島有著重大意義。希望標準在出臺後,相關職能部門也能儘快組織宣貫和實施,並統一督查,對不規範的公共場所信息標識逐步改造和完善。
(李曉梅 楊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