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聯手規範公共場所英文譯寫

2020-12-11 溫州新聞網

新華網上海8月27日專電(記者潘旭)「殘疾人專用」公廁的英文變成了「變形人專用」(「Specialfordeformed」),「當心落水」的英文則譯成了「小心地落水」(「TakeCaretoFallinWater」)……在上海街頭,有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式英語」或錯誤英譯。


臺灣甲型H1N1流感疫情嚴峻,專家推估,臺灣恐有7千人死亡…
全國豬肉雞蛋價格持續上漲

  [豬肉價格連漲70天雞鴨肉連漲兩周][更多]

  ·衛生部要求各地重新配置醫療資源
·中石油證實20億團購事件稱公司未投錢
·臺灣當局同意達賴赴臺為水災災民祈福·李嘉誠上最慷慨富翁榜已捐近13.7億美元
·中國最美希望小學耗資350萬樣式如別墅
·推廣| 注意!資金正在流向以下板塊!

生子建設,生女招商
[一生只為這幾天][甲女丁男經濟學]

  ·深度| 趙忠祥:網民罵我?其樂無窮!

  ·軍事| 印海軍司令:中國海軍"大而不強"

  ·博客| 重慶黑社會典型樣本 黑幫頭目葬禮

  ·論壇| 非一般的裸看我還是不敢批評學生·推廣| 中信信用卡免費申請即獲QQ會員

2008年奧運會前,北京曾向此類「英語」發起過一輪「攻勢」;如今,隨著上海世博會的日益臨近,上海協同江蘇、浙江的語言文字管理和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共同制定《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並向這些錯誤英譯發出整改通牒。8月24日,經專家審定和網上公示後,規範的第一部分《通則》發布。

上海市語委副主任、教委主任薛明揚介紹說,已發現的不規範譯寫主要包括單詞拼寫錯誤、語法運用失誤、印刷排版不符合英語規範、譯法不符合英語使用習慣以及同一事物或概念在不同場合下的譯法不一致等。

英文翻譯笑話不少

「變形人廁所」是英譯不準確的直接體現,「deform」在英語中是「使變形」的意思,用在此處既不準確,也有著強烈的貶義色彩;「小心地落水」則是語法運用錯誤,不免讓人啼笑皆非。

此外,更讓人看不懂的是一些因粗心犯下的張冠李戴、拼寫錯誤、前後不一致等問題。如上海一家公廁在女士的圖像下竟然寫著「Gentleman」(男士)的字樣;另外,「Toilet(廁所)」寫成「Tolet」等拼寫錯誤的也不止一處;有些英譯在樓外正確但在樓內卻變成了錯誤譯寫……

記者發現,有些不規範譯寫的負面效果還不小,比如某處公廁前的標示上寫著「本公廁為免衝式,請您便後離開即可」,其相對應的英文為「TheWCisfreeofwashing,Pleaseleaveoffafterpissing(小便)orshitting(大便)」,對此,規範編寫者之一、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姚錦清表示,外國人從不把「小便」或「大便」寫在公眾場合,這樣的譯法不僅是語言問題,還是形象問題。

令姚錦清同樣難以接受的是,他曾在機場看到一處英文譯寫錯誤,其中「Listeningattentively」被寫成了「Listenattentive」。對此,姚錦清說:「機場是讓外國遊客留下第一印象的地方,因此,對機場等公共運輸所涉及到的英文譯寫,必須要進行反覆討論、審定。」

英式譯法,還是美式譯法?

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的使用一直是翻譯界熱議的一個話題。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北京市公共場所英語標識顧問團也曾對此產生不同意見。當時,考慮到受眾人數和國際慣例,顧問團最終確定一般情況下以美式英語為準。

上海市語委副主任、教委副主任張民選表示,此次規範所參照的是國際上較為通用的用法,並未規定一律採取某一國家或地區的用法。

姚錦清也認為,英文譯寫不應該絕對按照英式或美式標準。他說:「我在國外生活了20多年,沒發現一個國家用的是絕對的美式或英式標準,哪怕在美國的公共場所也有英式英語的使用。」

除了英式和美式英語的靈活標準外,規範並非只是大量羅列英文譯寫標準,剛剛發布的第一部分《通則》及已在網上公示的其餘細則都在最前面給出了譯寫原則,綱領性地解釋了公共場所英文譯寫的各項標準,具體譯寫的羅列則是作為附錄出現在各部分末尾。

張民選表示,制定地方標準,既要達到規範公共場所英文使用的目的,也要肩負語言的發展變化,因此建議規範作為推薦性標準使用。

規範編寫者之一、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潘文國說:「我們這次處理規範的時候有個原則,就是尊重歷史、尊重傳統,同時考慮整改要儘量節省社會成本,現有的各種翻譯方法如果沒有明顯的、不可原諒的錯誤,我們一般容忍。」

薛明揚介紹說,上海已將規範公共場所英文譯寫工作納入「迎世博600天行動計劃」,相關部門已制定了專項整改實施方案。

中西文化差異成翻譯難題

對於中西文化差異造成的翻譯不當,姚錦清、潘文國兩名專家不約而同地舉出「小草正在休息、請勿打擾」這一例子,其中,中文所使用的是文學性表達,而西方文化中的公共場所標識一般都以傳達信息為主要目的。因此,像「Littlegrassissleeping」這樣的譯文顯然不符合文化需求。

涉及中西文化差異最突出的當屬中國菜名的譯法,這方面內容此次沒有出現在規範中。據姚錦清介紹,翻譯是要找到兩種文化中語言表達的對應物,但是對於具有中國特色的事物則難以找到地道的英語表達。在這個問題上,翻譯界的學者們也各執一詞,有些則是傾向強調中國文化,讓外國受眾接受我國本土文化;而有些學者則認為,翻譯應當是以準確地傳遞信息為主,強行地將中國化的用語翻譯成「中式英語」不易理解。

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譯寫要考慮中西文化差異。比如,我們常見的「客戶至上、服務第一」等表達,其英文譯法並沒有出現在規範中,「西方極少有這樣的說法,若是譯了反而會給人造成誤解。有些中國特有的表達我們要譯,而且反覆思量,便於宣傳,但這次工作內容主要是生活化的表達,沒必要去強迫老外接受。」姚錦清說。

旅遊景點的譯法同樣存在中西文化差異,張民選說,規範依據的是國家有關語言文字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根據2000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地名的翻譯一般採用拼音的方式,這就解決了如「玉佛寺」等到底應該音譯,還是應該意譯的矛盾。

[責任編輯:tumizhao]

相關焦點

  • 長三角聯合發布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
    新華網杭州8月24日電(周洪波、餘靖靜)世博會倒計時250天之際,上海、江蘇、浙江兩省一市24日頒布實施通用於三地的《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 第1部分:通則》。該標準的頒布實施,意味著長三角地區公共場所有了統一的英文譯寫標準。
  • 長三角聯合編制《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
    日前,上海、江蘇、浙江三地聯合編制《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以此規範長三角地區公共場所的英文譯寫,進一步提升區域社會文明形象,推動區域國際化進程。相關內容已在上海語言文字網上公示。  「九折優惠」怎成「一折優惠」  目前本市公共場所英文使用情況不容樂觀。
  • 上海江蘇浙江統一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
    中廣網北京8月25日消息(記者王權)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9時37分報導,昨天(24日),浙江、上海、江蘇共同發布了《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第一部分:通則》,對公共場所英文譯寫實行統一規範。
  • 滬蘇浙三地聯合發布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8月24日報導:今天下午,上海、江蘇、浙江兩省一市的語委和質量技監局在上海召開《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第1部分:通則》滬蘇浙地方標準聯合發布會,共同宣布通用於滬蘇浙地區的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正式頒布實施。
  • 滬蘇浙統一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樹國際化形象
    中新網上海八月二十四日電 (記者 陳靜) 今後,上海、江蘇、浙江將對公共場所英文譯寫實行統一規範。有關人士表示,此舉旨在樹立長三角地區國際形象,更對辦好一屆成功、精彩的世博會具有重要意義。  今天,上述長三角兩省一市的語委、質量技監局共同在滬發布滬蘇浙地方標準——《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 第一部分:通則》
  • 英文翻譯啼笑皆非 長三角規範公共場所英文譯寫
    新華網上海8月27日專電(記者潘旭)「殘疾人專用」公廁的英文變成了「變形人專用」(「Special for deformed」),「當心落水」的英文則譯成了「小心地落水」(「Take Care to Fall in Water」)……在上海街頭,有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式英語」或錯誤英譯。
  • 海南發布《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英文譯寫規範》
    原標題:我省發布《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英文譯寫規範》 近日,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批准發布海南省地方標準《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英文譯寫規範》。有了這一地方標準,海南省公共場所標識標牌的譯寫都可以找到權威專業的參考。
  • 我省發布《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英文譯寫規範》
    我省發布《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英文譯寫規範》既符合國際規則,又體現海南特色本報海口7月16日訊(記者 王玉潔 尤夢瑜)近日,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批准發布海南省地方標準《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英文譯寫規範》。
  • 我省《公共場所公示語英文譯寫規範》發布實施(圖)
    西部網訊 (陝廣新聞FM101.8記者蔣俊)我省《公共場所公示語英文譯寫規範》昨天(1月24號)正式發布實施,將為來陝工作、旅遊的外國人提供更準確易懂的「無聲導遊」,也使全省各類公示語英文標識真正成為展示文化大省良好形象的「城市名片」。
  • 上海市出臺新規 統一規範公共場所英文標識譯寫
    上海市出臺新規 統一規範公共場所英文標識譯寫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09年11月30日16:30   滬上公共場所的英文標識有了統一標準
  • 江蘇省語委起草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
    江蘇省語委起草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 為此,江蘇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等單位起草了《公共場所標誌英文譯寫規範》。記者昨天從省質監局了解到,「通則」部分已於8月底批准發布;涉及交通、旅遊等公共場所的七個分則,在國慶前夕剛剛結束意見徵集。就公共場所的英文標註制定地方標準,這在江蘇還是第一次。  這站那站,有時要翻譯有時不要  「×××站到了。」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省發布《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英文譯寫規範》
    本報海口7月16日訊 (記者王玉潔 尤夢瑜)近日,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批准發布海南省地方標準《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英文譯寫規範
  • ...新修訂的《公共場所中文標識英文譯寫規範(第5部分:醫療衛生)》
    為加速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市外辦組織完成《公共場所中文標識英文譯寫規範 第5部分:醫療衛生》修訂工作。該項目於2019年8月立項,市外辦組織中外權威專家參與修訂,廣泛徵求市衛生健康委及各方面意見,面向社會進行了為期1個月的公示,通過了市標準化委員會組織的審查會審查。
  • 江蘇起草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 減少鬧笑話機率
    街頭英文標註越來越多,也鬧出一些「笑話」。為此,江蘇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等單位起草了《公共場所標誌英文譯寫規範》。記者昨天從省質監局了解到,「通則」部分已於8月底批准發布;涉及交通、旅遊等公共場所的七個分則,在國慶前夕剛剛結束意見徵集。就公共場所的英文標註制定地方標準,這在江蘇還是第一次。
  • 《衢州市公共場所標識英文譯寫指導手冊》全市發放
    10月22日起,《衢州市公共場所標識英文譯寫指導手冊》開始在全市發放,這是我市公共場所標識英文譯寫首個規範化地方標準。  昨日,記者從市外僑辦獲悉,為提升衢州對外開放水平和國際化形象,市外僑辦組織專業翻譯力量經過三個多月的精心篩選和譯校,編寫了《衢州市公共場所標識英文譯寫指導手冊》,分為公共場所通用類、道路交通類、旅遊景區景點類等九大類共計2萬餘字 。
  • 海南路牌規範英文譯寫 路標翻譯將「有章可循」
    南海網記者2月14日從有關方面獲悉,海南即將出臺地方標準《公共場所信息標識英文譯寫規範》,目前已通過審查正在報批。標準一旦出臺,海南省公共場所的道路指示牌等標誌翻譯將「有章可循」,告別錯亂。  「別看只是一個小小的路牌,它其中牽涉到交通、交警、民政、質監、外辦、旅遊等眾多部門,導致長期以來缺乏統一標準。」
  • 北京市將規範地鐵站名英文譯寫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季小波 宋美黎)記者從北京市外事辦公室獲悉,北京市將進一步規範地鐵站名英文譯寫。據介紹,當前北京市地鐵站名英文譯寫遵循2006年北京市地方標準《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通則》中的相關規定:地鐵、公交站名中的地名專名和通名全部採用大寫漢語拼音,如南禮士路站譯寫為NANLISHILU。但場館等名稱作為站名時通常用英語翻譯,如軍事博物館為Military Museum。
  • 麻辣燙有規範英文名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發布
    ­  今年6月,《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發布,這是我國首個關於外語在境內如何規範使用的系列國家標準。­  2017年12月1日該《標準》正式實施。­  《標準》規定了交通、旅遊、文化、娛樂、體育、教育、醫療衛生、郵政、電信、餐飲、住宿、商業、金融共13個服務領域英文譯寫的原則、方法和要求,提供了常用的數千條規範譯文。
  • 內蒙古公共場所標誌英文譯寫有了統一規範
    近日,由自治區標準化院、自治區漢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合作起草的《公共場所標誌英文譯寫規範》8項系列地方標準審定會在自治區標準化院召開,這8項地方標準順利通過審定。 由自治區交通廳、自治區民政廳、內蒙古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等單位的專家組成評審組。
  • 海南日報數字報-執行國家標準 規範英文譯寫
    GB/T 30240《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於2014年至2017年陸續發布,由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歸口,共分為10個部分,涵蓋交通、旅遊、文化、娛樂、體育、教育、醫療衛生、郵政、電信、餐飲、住宿、商業、金融等13個領域。該標準涵蓋的領域及內容相對全面、規範,為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提供了規範、準確、權威的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