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江蘇、浙江三地聯合編制《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以此規範長三角地區公共場所的英文譯寫,進一步提升區域社會文明形象,推動區域國際化進程。相關內容已在上海語言文字網上公示。
「九折優惠」怎成「一折優惠」
目前本市公共場所英文使用情況不容樂觀。「不必特意去『捉』,走在街上,五花八門的英語譯寫錯誤隨處可見。」上海市公共場所中文名稱英譯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教授姚錦清說。
有的是信息錯誤,如「九折優惠」譯成「90% off」,變成了「一折優惠」,正確譯法是「10% off」。有的是語言使用不當,如「殘疾人電梯」譯成「Disabled Lift」,變成了「殘疾的電梯」,正確譯法是「Accessible Lift」。「小心地滑」譯成「Slip Carefully」,變成了「小心地滑倒」,正確譯法是「Caution:Slippery Floor」。
去年,市語委在全市範圍檢查英文使用3146處,發現拼寫或詞法句法錯誤、大小寫和標點等體式錯誤、詞語切分失誤、漏譯等現象162例,不符合英語使用習慣或英語國家文化內涵的生硬翻譯169例,英語使用不當現象共計331例,不規範率約為10.5%。
「粗」「細」得當體現規範通俗
姚錦清告訴記者,在編寫《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時,專家們也會產生學術分歧。為了確保譯文的質量,編寫組邀請母語為英語和有較長英語國家生活經歷的專業人士共同參與翻譯工作,同時大量參考維基百科和英文谷歌網站,在此基礎上討論定稿。最終,編寫組達成一致意見:公共場所英文譯寫需遵循合法性、規範性、準確性、通俗性等原則。
如當一個中文詞語對應多個英文詞語時,應細分不同英語詞語的差別。如:指示「入口/出口」的方向時,譯為「Way in/ Way out」,表示「入口/出口」設施本身時,譯為「Entrance/Exit」。當多個中文詞語對應一個英文詞語時,儘量完整羅列相關的中文詞語或表達方式,如:園、苑、圃在中文名稱中可以指公園、花園、居民小區等,難以區分,因而均譯作「Garden」。有的屬於英語國家不用的複雜的表述方法,如「老弱病殘孕專席」,一般不按照字面直譯,而譯作「Courtesy Seat」。
禮貌用語要有「限度」
公共場所的英文應怎樣體現禮貌用語?編寫組專家認為,為準確、明晰地傳達相關指令信息,禮貌語的運用要有限度,不同情況不同處理。
對於一些服務類、提示性信息,可使用禮貌語。如:「請勿吸菸」通常譯作「No Smoking」。而在非明確嚴禁吸菸的場所,可委婉地譯作「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有的指令信息,並不一定要按字面直譯。如「小草有生命,腳下多留『青』」,不做文學翻譯,而只翻譯其基本指令信息,為「Keep off the Grass」。因為在英語國家,通常不用文學語言來寫提示語。
如果是表達安全警示等信息的警示性語句,一般不採用委婉語氣,相關的「請」「請勿」等禮貌語、委婉詞均不譯出。如:「危險!請勿靠近」譯作「Danger! Keep Away」。專家認為,警示語必須準確無誤地告訴受眾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據悉,《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的內容涉及交通、旅遊、文化、教育、金融、衛生等12個具有「窗口」性質的行業,其推行後,長三角公共場所的英文譯寫將有據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