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七寶燒和我國景泰藍的不同之處

2020-12-19 想知道它的故事

日本七寶燒以明燦瑩潤的釉色和精緻美妙的圖案稱著於世界。七寶燒種類很多,一般分為有線、無線、盛上、罩釉、省胎七寶等,其主要製作方法與我國的景泰藍相似,分設計制胎、描圖、制絲、鑲絲、填釉和焙燒(這兩項須反覆數次)、磨光、口足裝箍等步驟,成品華麗異常。

「七寶燒」這個詞,中國人一直認為是日本人對中國景泰藍的叫法,其實並不是這樣。七寶燒既不是日本人的名詞,也不完全是景泰藍。「七寶」這一說法,最先來自佛經。佛家七寶之說有4種說法:《盤巖經》說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為七寶。《阿彌陀經》則說七寶是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法華經》則說是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珍珠、玫瑰七寶。而《無量壽經》則說是金、銀、琉璃、頗梨、珊瑚、瑪瑙、硨磲。說法雖不同,但都指七種寶物這一點是相同的。中國古代器物多有用七寶來裝飾的,例如古籍中有記載,漢武帝製作七寶床,齊後主給穆皇后造七寶車,隋文帝時突厥獻七寶碗,唐朝有七寶吧。《唐書武后傳》稱:「武后又自加號金輪聖神皇帝』,陳七寶於廷,日金輪寶,白象寶,日女寶,曰馬寶,日珠寶,曰主兵臣寶,曰主藏臣寶,以示珍異。」後來,人們把用多種奇珍合成的器物,不論種數多少,都統稱為七寶。

)七寶燒與景泰藍的異同七寶燒這種器物,確實是日本人創造的,只是七寶燒這一名字,確實是出自中國。日本人自古以來就以制銅見長,從明代起,中國景泰藍與寶燒器傳入日本後,日本人馬上照樣仿製。只是在當時,缺乏鑑定其原料的科學技術中國製造的景泰藍及寶燒器是用什麼材料、什麼方法,並沒有記載,日本人僅憑傳入的器物進行仿造,結果就造成既像景泰藍,又像寶燒器,但又確實不是景泰藍、寶燒器的一種器物。以後,這種器物又傳入中國,從外表看來既非景東藍,又不是寶燒器,但是光彩照人,璀璨奪目,好像用許多珍寶燒成,於是把它叫作七寶燒這不只是為了區別於中國原有各種器物的名稱,用這個名字也是一種尊稱,這就是七寶燒創製及命名的經過。

不過,中國人歷來認為七寶燒就是景泰藍,只是在叫法上中、日不同,其實景泰藍與七寶燒絕不是同一種器物,我們觀察實物就可以知道。各類書中對景泰藍與七寶燒從來就沒有加以分辨,但是檢驗這兩種器物的實物,就可以知道兩者的不同之處:景泰藍是用琺瑯質製成,琺瑯質是不透明的物體;七寶燒是透明的釉,絕不是純琺瑯。七寶燒既然不是用琺瑯製成,當然與景泰藍不同了。景泰藍與七寶燒的製法也不相同。景泰藍是將各色顏料摻到琺瑯質中,混成之後就像市場上出售的製作江米麵人所用的各色江米麵用的時候就按形制把它填到銅絲製成的圖案內,因此琺瑯質很厚,也就是說景泰藍的各種顏色很厚。即使偶有剝落,但裡外的顏色相同,質雖毀而顏色不變。而且景泰藍只是表面光亮,像玻璃但絕不透明。但七寶燒卻不是這樣,它是在銅器上先施一層我們平常用的鏡子背面的紅色水銀,再在水銀上做成各色的圖畫或圖案,然後再覆蓋一層玻璃質的物品,完全透明。因是透明的,由外面可以看見底下的圖案或圖畫又因為反光的原因,顏色比景泰藍更為美麗。景泰藍的顏色在琺瑯質之內,而七寶燒的顏色在玻璃質之下,玻璃質內並無顏色,此是兩者最大的區別。

相關焦點

  • 高橋通子:日本七寶燒與中國景泰藍的有何區別
    「無國上品」七寶燒   七寶燒是日語中對金屬琺瑯器的稱謂。因其燒制工藝源於中國的景泰藍,故又有「日本的景泰藍」之稱。  七寶燒按其工藝製作方法的不同,主要分為有線七寶燒和無線七寶燒兩種;伴隨其製作工藝的不斷發展,近現代又產生出了透明七寶、省胎七寶、透胎七寶、盛上七寶和罩釉七寶等。在數種七寶燒工藝品中,其以有線七寶製作最為複雜而考究,故此也最顯其珍貴性。
  • 天下一絕景泰藍PK無國上品七寶燒,見證中外琺瑯巔峰對話
    七寶燒,成器於十六世紀,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因其燒制工藝源於中國的景泰藍,故又有「日本的景泰藍」之稱。七寶燒在日本傳統工藝中佔極高的地位,更以精湛繁雜的技藝、明燦瑩潤的釉色和美妙絕倫的圖案著稱於世界,七寶燒被日本奉為「無國上品」。
  • 再來說說景泰藍和景泰藍掐絲工藝畫
    以前我們學的語文教材裡有一篇葉聖陶先生寫的《景泰藍的製作》,文章詳細介紹了景泰藍製作的六道工序過程。今天再來擴展一點景泰藍和與其相關的內容。景泰藍是中國著名的金屬工藝品之一,在明朝景泰年間(1450-1457)這種製作工藝達到頂峰,製作出的工藝品最為精美,當時品種有瓶、盤、碗、爐、圓盒、香燻等,後來才出現了鼎之類的欣賞品。因為釉彩多為藍色,後人便稱這種工藝品叫「景泰藍」。現如今我們說到景泰藍就是指「銅胎掐絲琺瑯」。因為黃金太貴,金胎製作的景泰藍專供皇帝個人享用,銅胎就成為製作景泰藍的首選。
  • 景泰藍 該怎樣延續昔日輝煌(組圖)
    「中國的景泰藍幾百年來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聲譽。」張同祿自豪地說:「外國的琺瑯圖案都是用筆畫出來的,中國的景泰藍是用銅絲掐出來的。」  景泰藍作為北京工藝美術「四大名旦」之一,早在1904年美國芝加哥世界博覽會和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就以其渾厚持重、富麗典雅的藝術特色震驚藝壇。
  • 為何日本能從中國偷走景泰藍和宣紙技術,卻偷不走「茅臺酒」?
    眾所周知,世界諜壇強手如林,日本諜報獨樹一幟。早在二戰期間,日本「特高課」就曾為日本的侵略擴張立下了「汗馬功勞」。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日本人情報人士把目光投向了我國,於是景泰藍、宣紙、蠶藥等多項技術外流日本,景泰藍被日本仿製成了優雅圓潤的「七寶燒「 ,宣紙由我國獨佔的世界市場,也受到日本宣紙的嚴重衝擊,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
  • 「燕京八絕」之—,景泰藍掐絲琺瑯彩
    景泰藍經常擺在顯眼的地方。也難怪,景泰藍是京城工藝美術的奇葩,也是與玉雕、花絲鑲嵌、金漆鑲嵌、雕漆、內畫、漆畫齊名的工藝美術「燕京八絕」之一。景泰藍,也叫琺瑯。古代生產景泰藍的工廠就叫琺瑯廠。琺瑯是譯音,琺瑯的工藝最早是由阿拉伯人發現的。
  • 憂傷的景泰藍
    在北京諸多工藝美術廠被迫賣掉地皮用以開發房地產之時,景泰藍等國寶工藝正面臨後繼乏人的困境遠山沒事的時候,張同祿會坐上36路公交車,一直到終點站,下車,往回走一站地,就到了北京市潘家園古玩市場。66歲的張同祿,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景泰藍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一傳承人。在古玩市場上,他關注的主要品種正是景泰藍。
  • 景泰藍大師擔心後繼無人:手工藝者不足2000名
    丁明鴻:景泰藍一直以來都是皇家重器,是中國宮廷藝術的代表。以前一直都是宮廷出品,很少流到民間,數量比較少。  李佩卿:跟瓷器不同,瓷器是一批一批地燒制,一次可以出來上百個。景泰藍一個爐子只能燒一個。工藝註定了它在產量上是提不上去的。雖然數量少,但經過代代的傳承和發展,現在景泰藍的品種和花色都很豐富,景泰藍擁有深厚的文化沉澱和歷史內涵,就是它的藝術價值。
  • 景泰藍琺瑯瓷的鑑別方法
    景泰藍,又稱琺瑯彩,古代生產景泰藍的工廠叫琺瑯廠。琺瑯質是音譯。搪瓷工藝是人們發明的。琺瑯於元代傳入中國,並傳入上海。當時,上海人稱之為「佛郎」、「佛林」,後來逐漸被稱為「琺瑯」。琺瑯也流傳到日本,被稱為「七寶燒」。景泰藍是明代最好的。明代景泰藍的主要原料是琺瑯,是一種玻璃材料。它是透明的,沒有磁性。
  • 景泰藍與琺瑯是什麼關係?景泰藍為什麼又叫「奇寶燒」?
    現代景泰藍已變成了一種工藝品名稱,而不是顏色了。景泰藍工藝不僅運用了青銅工藝,又吸收了瓷器工藝,同時大量引進傳統繪畫和雕刻技藝,是集冶金、鑄造、繪畫、窯業、雕、鏨、錘等多種工藝為一體的複合性工藝過程,堪稱集中國傳統工藝之大成,因而自古便有「一件景泰藍,十箱官窯器」之說。北京是中國景泰藍的發祥地,也是最為重要的產地。
  • 日本傳統十大美食與特產
    日本清酒,因為它的原料單純到只用米和水,就可以產生出令人難以忘懷的好滋味,所以有人將它形容成:用米做成的不可思議液體。而因為日本各地風土民情的不同,且在長遠歷史的影響下,日本清酒也因此成為深具地方特色的一種代表酒。 其代表就是日本各地的釀酒師流派杜氏流派。比較出名的是:兵庫的丹波杜氏、新瀉的越後杜氏、巖手的南部杜氏等。它們取名的特點是以出身地的舊地名來命名。
  • 淺析傳世上乘瓷器——景泰藍
    一、眼看:因景泰藍的釉料是無機物,所以表面呈水晶玻璃般的冷光澤和硬硬的質感,而仿景泰藍是有機物,性質偏軟,表面光澤呈油脂感和塑膠感,大多以樹脂為原料仿造。      二、刀刮:用小刀片在表面刮擦,景泰藍的琺瑯質硬,不容易刮花,而樹脂塑膠類的仿景泰藍容易刮花。
  • 景泰藍:傳統工藝的「貨櫃」
    景泰藍是我國著名的工藝品之一,歷史悠久,其技術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然而,真正使其發揚光大的年份,還是元、明、清至今。最早的文字記載出現於元朝,盛行於明朝的景泰年間。景泰藍的名字也就由此而來。圖片來源於網線和,圖文無關景泰藍還有一個名字,叫「銅胎掐絲琺瑯」,這個名字是以其工藝特點而得,即工匠在一銅質的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後,焊接其上,然後把琺瑯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用高溫燒制而成的器物。
  • 景泰藍之美
    不同於其他藝術,宮廷和民間都有製作,景泰藍工藝一直以來都是以皇宮為主導完成的,特別是明清兩朝,還分別設立了專門製作機構。一種觀點認為景泰藍誕生於唐代;另一種說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徵時,從西亞、阿拉伯一帶傳進中國,先在雲南一帶流行,後得到京城人士喜愛,才傳入中原。但有一點是學術界公認:明朝宣德年間中國的景泰藍製作工藝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達到輝煌階段。
  • 歐洲的彩繪玻璃,中國的「景泰藍」,探尋琺瑯的「變色龍」屬性
    在人類文明的早期,一項工藝要得以發展主要依靠於人類對自然的進一步認識和人類之間的相互交流。一開始是同一地域和氣候環境下的人類進行交流。隨著人類不斷的探險和擴張領土,不同地域的人類也開始交流,這些人口流動帶來了文明之間的碰撞,促進了工藝的不斷發展。
  • 景泰藍:就中絕技高天下
    景泰藍,是西亞琺瑯藝術「佛朗嵌」傳入我國後,與本土青銅、玻璃、釉料、陶瓷、掐焊絲鑲嵌、金銀器等多門技藝高度融合發展後,形成的一種與傳入時全然不同的新型工藝品。
  • 景泰藍工藝畫—和景泰藍的趣關聯,從皇宮飛入百姓家,再走進網絡
    景泰藍長這樣:景泰藍工藝畫是這樣景泰藍工藝畫,是採用了景泰藍中的「掐絲、點藍」兩項絕活,從外表上看,景泰藍畫裡有一條條亮亮的金線,顏色上也是鮮豔多色,和景泰藍差不多。但實際上,二者已經完全不同了。景泰藍的製作難點一是點藍,就是上色,要反覆燒多次才行,燒後還得避免出現砂眼;
  • 景泰藍和畫琺瑯到底有什麼區別
    最近看到好多小夥伴問我說景泰藍不就是琺瑯嗎?還有問琺瑯不是瓷器嗎怎麼成景泰藍了?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疑問呢。接下來傳世經典跟大家介紹一下到底什麼是景泰藍,什麼是畫琺瑯,這兩者又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先來看一下百度百科的解釋:這麼一對比最本質的差距就體現出來了,景泰藍是特種金屬工藝品,琺瑯彩是彩瓷器。
  • 北京市琺瑯廠國慶辦大集 近5000件景泰藍老物件等你淘
    民國時期的景泰藍瓶和首飾、上世紀出口國外的雙面製作景泰藍大筆洗、深受小朋友喜愛的景泰藍小動物擺件、敦煌文化元素的景泰藍藝術品……10月1日至7日,為期一周的第六屆景泰藍老物件淘寶大集將在北京市琺瑯廠開幕,近5000件景泰藍老物件與遊客見面。
  • 非遺「景泰藍」,背後有趣的小故事
    景泰藍是以北京市為主的傳統工藝,是北京工藝品四大名旦之一,同時還是燕京八絕之首,又稱為琺瑯、佛郎、法藍。景泰藍在明清期間發展到巔峰期,並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文遺產名錄。景泰藍作為中國著名的特種金屬工藝之一,其背後又隱藏著多少有趣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