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農村人來說,有擺壽宴,祝壽這樣的習俗,家裡有老人的通常都少不了宴席,家裡有一個老人的通常是一年一次祝壽宴,家裡有兩個老人的就一年兩次了。對於農村人來說這是家裡的喜事。子女都會為家裡的老人熱情操辦喜宴,並且邀請親朋好友參加祝壽。
一般老人整歲的壽宴,在外工作的子女都會趕回來為老人祝壽,而且還會帶上一些豐厚的祝壽用的禮物,以表示自己對老人的一點心意。壽宴這麼隆重的一件事,當然也有很多的講究,特別是一些歷史久遠的村子裡,有一些關於壽宴講究的俗語一直流傳至今。
這些俗語包含了不同地方的不同的風土人情,而且我國地方廣泛,北方有北方的習俗,南方有南方的習俗,究竟這些習俗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據說在北方,為家裡的母親祝壽要祝十,為父親祝壽要祝九。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比如母親要到了六十歲的時候才可以為其祝壽,而父親則祝壽是要祝九,不能祝十,比如家中的老父親到了六十歲,要在五十九歲的時候為他祝壽,必須提前一歲祝壽。這據說是和我國的男女陰陽概念有關。真是神奇的祝壽方式。
這個說法是這樣的,在陰陽裡面,每個數字都是有自己的屬性的,九這個數字是一個陽數,所以認為男子祝壽祝九是最好的。女子就要避開九這個數字來祝壽了。還有一些其他的說法,比如說九這個數字,一直都被人當作吉利數字,一直可以寓意為長長久久,所以給家裡老人祝壽也是希望老人家長壽健康。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祝壽方式已經作為一種習俗流傳至今了。
農村過生日還有一個習俗,有一句俗語叫做「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原來是四十歲生日的時候,不能操辦生日宴的,只能在在家裡和自己的家人一起過,或者不舉辦這一年的生日。不然會有折壽這樣的說法。但是三十歲的生日按道理來說是要擺壽宴的,古話說三十而立,所以三十歲的生日確實格外重要。在農村也是要大辦生日宴的,親朋好友都要來祝賀壽星生日快樂,但是這時候不叫祝壽,只能叫祝生日,因為人一旦沒有到年紀的話,按照某些地方的習俗,這個時候被祝壽的話也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