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農村人為閨女辦什麼生日趴,這麼講究,不是窮燒嗎?」小玲出門聽到村裡的人在悄悄議論她前幾天的行為時,忍不住眼眶一紅,想衝上前去理論,但最後她忍了,她實在不理解自己做錯了什麼。
小玲女兒前幾天三歲生日,小玲想學著城裡父母給孩子辦個生日趴,所以提前在網上買了裝飾品,並提前訂了生日蛋糕,到生日那天,小玲裝飾了房間,準備了各種小吃,並給女兒穿上了公主裙,然後帶著女兒去邀請村裡的小朋友,來參加生日趴。
本來是開心事,但有的孩子家人聽說小玲為孩子舉辦什麼生日趴,嘴上沒說啥,回頭背地裡卻在一起議論小玲一個農村人為孩子舉辦生日趴是窮講究。聽到這些議論的小玲很難過,難道農村孩子就不能辦生日趴嗎?農村孩子就不能講究點儀式感嗎?
其實,關於要不要給孩子辦生日趴,很多父母都存在疑惑,覺得如果孩子生日為她辦個生日趴,會寵壞孩子,讓孩子養成愛攀比的壞習慣,但如果別的小朋友都辦了生日趴,自家孩子卻不辦,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有這些想法的家長是陷入了這兩種誤區:
1、為孩子辦生日趴,不是寵壞孩子
這是很多家長普遍的想法,覺得為孩子半個豪華生日趴,是嬌慣孩子,會把孩子寵壞,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孩子成長過程中,必要的儀式感還是要有的,比如慶祝生日,僅僅代表孩子又長大一歲,父母對他們的愛不變,並不代表所謂的嬌慣。
2、辦得精彩,不代表花很多錢
大部分家長可能覺得辦生日趴要花很多錢,才能讓孩子滿意,其實孩子要得很簡單,就是和要好的夥伴一起吃喝玩樂,就是最好的慶祝,甚至不需要昂貴的禮物。
就像小玲為女兒辦的生日趴,不過花了二三百塊,卻能讓女兒收穫一個美好的生日回憶。
而且給孩子過生日的形式多種多樣,父母甚至可以不用花錢,就能讓孩子得到滿足,關鍵在於父母是否願意花心思。
那麼,是否家長們都要給孩子辦生日趴?我覺得要分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一、父母願意,家庭條件允許
小玲家雖是農村的,但家庭條件並不差,半個生日趴三五百塊,對他們夫妻不算沉重負擔,所以小玲不覺得有啥。但村裡那些議論的人可能有些家裡條件不好,覺得花幾百塊為孩子慶祝生日,太不划算,所以覺得她窮講究。
所以辦生日趴這件事,要看父母意願以及家庭條件,如果家庭條件允許,且父母願意為孩子慶祝生日費心思,我覺得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其實都可以為孩子辦個簡單的生日趴,讓孩子盡情戲耍。
二、家庭條件不允許
如果家庭條件不允許,父母也很忙碌,沒有更多心思為孩子策劃生日趴,完全不必因為愧疚,強行為孩子辦生日趴,可以在孩子生日那天多抽出時間陪伴他,或者給他送一件心儀的禮物,無論是哪種形式,只要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與溫暖,這就夠了,不必非要講究儀式感。
儀式感確實很重要,會讓我們平淡的生活充滿樂趣,但儀式感不需要鋪張浪費,不需要大動幹戈,只需要父母比平日多用點心,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愛與溫暖,孩子就會心滿意足。
所以生日趴辦不辦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要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生活的小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