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內唯一的封閉式內陸島——復興島的今世前生

2020-12-22 明清的史話

上海除了有名的崇明島、長興島、橫沙島和大小金山島等,在上海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區還有一座島。

關於復興島

位 置:上海中心城區東北部,屬楊浦區

屬 性:黃浦江內唯一的封閉式內陸島

大 小:1.133平方公裡

形 成:原本是淺灘,後來淤泥堆積加上人工填埋,形成如今的月牙形人工島

多少土生土長的上海人都不知道這個島

然而就在你都不知道的時刻

這個島已經換了好幾個名字

在黃浦江治理工程中,浚浦局對周家嘴進行了整治。該工程是繼吳淞內外沙之後又一重大工程。1913年4月30日開始沉入第一塊柴排,在嘴的淺灘築弧形大堤。至1916年,圍堤內逐漸淤高,為以後吹填該島奠定了基礎。

1912—1921年的10年,共挖泥709立方米,其中外商承包394立方米,其餘為浚浦局自行完成。

1925年開始,在虯江口至周家嘴間大片淺灘處圍堤吹填。工程首先從上遊三角區開始,拋卸沉排塊石,圍築土堤,先後分兩次吹灌填高至5.5米,面積160畝,1926年7月成陸。

1928年3月至1930年10月,又在島中部和下遊進行圍堰吹填,築高至設計標高6.1-6.4米。該島下遊段圍堰為935畝,至1934年底完成,歷時4年多,吹填標高為6.1米。該島吹填成陸後,在臨駁岸不遠處開挖了一條寬45.7米,深2米的通航運河,為小型船舶進出與停泊港。

1927年6月開始造橋(定海橋)工程,浚浦局自行設計和施工,系鋼筋混凝土結構,主引橋長30.5米,兩端引橋各27.5米與35.5米,設計淨空9.14米,至1927年底完成通車。

周家嘴島(現為復興島)全部工程歷時10年,吹填成陸面積共1700畝,吹填泥方量803萬立方米,島呈弓星,長2926米,最寬處在中部為550米。

該島吹填完後,即著手平整土地、建築道路,全島南北曾設置兩條主要幹道,命名為浚浦東路(現已廢除)和浚浦西路(現為共青路),貫通定海路橋直至該島下端,並設置若干交叉支路。

該島除少數地畝外,大部分土地均為浚浦局產業。當時除自用的周家嘴工廠和員工俱樂部花園(現為復興島花園),其餘均租給工礦企業。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侵略者曾霸佔該島作為軍械儲存地,並更名為定海島。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在該島設立海軍學校。1947年,歸回浚浦局,改名為復興島,此名沿用至今。

復興島公園是個安靜的好地方,公園裡還有曾是蔣氏行宮的「白廬」。從復興島地鐵站出來之後就感受到了復興島的安靜,車和行人都不多。街道也顯得非常安靜,有點世外桃源的味道。

復興島公園在地鐵12號線復興到站2號口出來之後左轉,大概五六百米的位置,門口很樸素。

公園裡無論是樹木還是鋪路的大石頭都有一定的年份了,它們就是無言的歷史。

這座亭子是日式亭子,這是因為在抗日戰爭期間日軍佔領了復興島用作倉庫,估計這座亭子和白廬都是日本人所建造(未經證實,只是一名復興島居民的說法)。

不得不說,白廬實在太不顯眼,蔣介石先生在離開上海之前在這裡居住了蠻長時間,估計有一個月,後來從黃浦江上乘船離開。還說平時白廬的門窗都是關著的,有時碰巧打開來透氣,他已經逛一圈出來了。白廬裡面年久失修,若不是在白天還是有些恐怖,在拍照的時候有一扇門因為風大突然關上了,聲音還很大。

可以看到角落裡堆積了一些落葉,窗臺上也是布滿塵埃。但其實這裡好好修繕應該會是個漂亮的房子!

復興島是一個人工島,現在的復興島運河是人工開挖的,才形成了現在的復興島。

雖然復興島不是自然形成的,但它現在確實是黃浦江上唯一一座島嶼,且有著近百年的歷史。而復興島公園始建於上世紀30年代,也算是公園裡的老前輩了。而未來的復興島開發建設要立足高起點、高水準、高品質,計劃建成具有濱水特徵的生態居住休閒區和國際水準的公共娛樂中心,項目定位要和虹橋樞紐、上海迪士尼相同等級,納入上海金融中心建設規劃,作為陸家嘴的一個全新拓展區,吸引長三角、全國乃至國際的各類優勢資源。

相關焦點

  • 上海楊浦復興島公園,市內唯一封閉式內陸島,雖小卻有著顯赫往事
    在上海有一個地方,作為一個公園,它實在是非常的平庸,但它是一座有歷史、有故事的公園,隱藏在復興島上的一個角落,靜謐而且又神秘。這裡據說是蔣介石離開大陸的最後一站,公園內的「白廬」似乎還在訴說著當年的故事。如果有時間,可以在復興島上唯一的主幹道,共青路上走走,感受歷史在這座小島上留下的印記。復興公園人人都知道,但是復興島公園,也許就會有許多小夥伴不知道了。
  • 上海地鐵12號線已經通向復興島幾年,但是大橋還是沒有影子
    上海的復興島位於楊浦區,這也是上海市區內難得一見的一個島嶼奇觀,復興島上是上海中心城區中難得一見的島嶼景觀。上海地鐵12號線很早就通道了復興島,還設置了一個復興島站。然而,與上海地鐵12號線平行的、通向復興島的大橋,卻建設了八年還沒有開始。
  • 一座島,一段往事,追尋復興島的「前世今生」-1927年 1941年 城市...
    這便是復興島。  今天的復興島,因廠區荒廢、違建突出、業態業態集聚帶來的髒亂環境和安全隱患而備受島上居民詬病,但少有人知道,一個世紀以來,這座黃浦江唯一的封閉式內陸島,曾經歷了一段段讓人難以忘懷的往事。  見證歷史的小島  復興島之名是為了紀念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在此之前復興島曾有過兩個名字。
  • 沒有復興島,楊浦就不是大楊浦,上海也就不是上海灘
    但是,我從來不知道,原來,楊浦區還有黃浦江上唯一一個內陸島。而且,這個島距離我的生活軌跡,還很接近。從松花江路的住處,開車登島,只需要10分鐘。從楊樹浦路的住處,開車登島,只需12分鐘。30歲左右,我工作了,採訪楊浦區一個規劃研討會。
  • 復興島——上海市區唯一遠離塵囂的淨土
    復興島,原來是黃浦江入海前、在凸岸形成的淺灘,突出於江面,猶如半島。1915~1916年,當時的上海灘浦局,在沿著黃浦江的江岸開鑿了一條運河,於是便形成了如今三面臨江(黃浦江)、一面臨河(復興島運河)的復興島。
  • 復興島公園尋清幽
    復興島是上海市區唯一的一座內河島嶼,地處黃浦江下遊,楊浦區東南部。整個島嶼南北走向呈月牙形,南接定海橋,北近虯江口,西隔復興島運河與中心城區相接,東南面與黃浦江和浦東新區相望。位於島中部的復興島公園,像是工業世界裡的一片淨土,一派恬靜。
  • tvN劉亞仁《芝加哥打字機》,不管是前生還是今世,讓我心臟跳動的人...
    韓世宙/徐輝英(劉亞仁飾演),前生的放蕩不羈,造就今世的謹慎挑剔,前生的徐輝英是個擁有自由靈魂的作家,筆就是他的武器。1930年代,是被日本統治的時代,對當時的人民來說,不只是生活上受到壓迫,連表達的自由都受到很大的限制。那樣一個年代,對無法提槍上陣的文人來說,筆是唯一能用來反抗的武器。徐輝英總是愛喝酒,埋著頭寫作,有時愛花天酒地但是沒人知道那只是他隱藏自己寂寞的表現。
  • 縱情臺灣 時尚西門町的前生今世
    西門町得名自日治時期,當時的西門町約為今成都路、西寧南路、昆明街、康定路之一部,但今日之西門町更為廣大,尚包括有昔日之新起町、若竹町等,並不全然相同。1930年代,西門町許多電影院、戲院林立,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電影業依然興盛,約在1980年代後期臺北城陸續往東發展之後才逐漸落寞。1990年代後期規劃了行人徒步區,周末和國定假日禁止車輛通行,讓許多青年學子可以來西門町恣意的逛街漫步。
  • 如何知道自己的前生今世、三世因果及六道輪迴?
    如何知道自己的前生今世、三世因果及六道輪迴?如果你抱有懷疑,那就去看看下面這個神奇的秘密,一定會讓你大吃一驚的!
  • 華中科技大學的前生今世:一度讓武漢大學很沒顏面
    華中科技大學的前生今世:一度讓武漢大學很沒顏面!華中科技大學的基脈是華中工學院,華中工學院由建國前南方各大高校(武大,湖大,中正大學,廣西大學等)的部分工科院系合併而來。華中科技大學的前生今世:一度讓武漢大學很沒顏面!2000年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以及武漢城建學院合併成立華科,武大和武水、武測、湖醫合併還是叫武大(武水,武測都是行業內的頂尖學校)。不過在07、08年之前,華科的排名還是在武大前面。
  • 記者跟隨復興島運河河長巡河 發現違法搭建成群-吳巖,運河,復興,河...
    復興島運河裡,航船三三兩兩地開過,船掉頭時在兩側岸牆攪起大灘黃泥漿水……元旦以來,吳巖到這裡巡邏了十幾回,他站在碼頭上層層疊疊的違法建築中,想著該拿復興島運河怎麼辦。  黃浦江上唯一的封閉式內陸島與西部陸地之間隔著一條淺水航道,也就是南北走向、長度3.4公裡的復興島運河。
  • 這座魔都市區唯一的小島 被大部分上海人遺忘了
    還有多少人記得這座位於市區的小島——復興島走出地鐵站,島上人煙稀少,沒有高樓林立廢棄的小工廠、復古韻味的小店、日式公園……讓這兒顯得安靜、神秘魔都的日新月異與這毫無關係時光仿佛靜止一般復興島是黃浦江上唯一的小島,最初的名字叫作周家嘴島,因黃浦江邊有個叫周家嘴的村落而得名(附近的周家嘴路想必也由此而來)。復興島並不是一座自然形成的島嶼,而是一座人工島。
  • 1949年蔣介石離開上海前最後居住的地方——復興島白廬!
    復興島,上海市中心城區內內的一個袖珍島,小島靜靜地、毫不張揚地隱藏在楊浦區的東北角,島上有一個寂靜的小公園「復興島公園」。進入得公園,迎面而立的就是「復興石」;「復興石」背面篆刻著「復興島公園歷史」,復興島公園初為上海浚浦局外籍員工俱樂部,「一二八」事變後,被日軍侵佔改作軍事頭目的別墅。復興島公園曾改名為「共青公園」,1977年復沿原名。復興島公園中的這座亭子是日式亭子。
  • 復興島幽靜賞櫻 地鐵12號線復興島站下車步行10分鐘可達
    清明小長假,高速持續擁堵,上海不少熱門公園人滿為患。然而,隨著地鐵12號線的開通,楊浦區復興島上的復興島公園正成為市民踏青賞櫻的「秘密花園」,人少花美是這裡的最大特色。據公園養護人員介紹,本周園內的晚櫻林就將進入最佳賞花期。  假日裡,記者走進復興島公園,只見綠樹成蔭,最吸引人的要數園內成片的晚櫻。
  • 【學術風暴】從黎曼猜想看數學難題的前生今世
    從黎曼猜想看數學難題的前生今世上一期學術君帶大家了解了世界級數學難題黎曼猜想以及阿蒂亞爵士證明黎曼猜想的事件始末。今天,繼續和學術君一起來透過黎曼猜想,看一看歷史上那些名聲斐然的數學猜想吧!受費馬問題的啟發,萊昂哈德·歐拉引入虛數,成功運用無窮遞降法證明了n=3的情況;庫莫爾引進了理想數,並發現了把分圓域的理想數分解為理想指數的唯一分解定理。四色定理1852年,畢業於倫敦大學的弗南西斯·格思裡提出四色猜想。經過100多年的曲折歷程,1976年6月,在電子計算機的輔助下,終於完成了四色定理的證明。「四色問題」的被證明也成為數學史上一系列新思維的起點。
  • 上海地鐵12號線特殊的復興島站:雖有兩層站廳,客流量卻非常小
    上海地鐵12號線的復興島站是一個特殊的站點,這個站點的規模非常大,但是客流量非常小。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復興島站是一個客流量與規模不成正比的地區。上海地鐵12號線復興島有多層的站廳,未來作用會很大,肯定不會是滿足如今微乎其微的客流量。
  • 有沒有前生今世?林清玄的回答很簡單,看看佛祖、王陽明就明白了
    在佛教中,關於人的「前生今世」的說法很多,民間傳說中,孟婆湯更是老少皆知的典故,似乎,人真的有前世,那也就相應的有來生。——林清玄《前生今世》林清玄的回答非常值得我們深思,對於我們凡人來說,能夠把握的、能夠清晰感知的就是現在,就是當下。所以,活在當下,是我們要用一生去感悟、研究的課題。
  • 上海黃浦江規劃與地鐵最密切的聯繫:上海地鐵12號線的復興島站
    上海地鐵12號線的復興島站是一個例外,這個站點將和上海黃浦江沿岸的規劃緊密聯繫在一起。上海地鐵12號線的復興島站也是黃浦江沿岸的戰略預留,如圖所示。目前上海地鐵12號線在復興島上面設置了一個站點,上海地鐵12號線的復興島站也是上海市中心區最幽靜、最偏僻的地鐵站。上海地鐵12號線在復興島站的位置如圖所示。
  • 特別策劃 | 廣播權的「前生今世」
    原標題:《特別策劃 | 廣播權的「前生今世」》閱讀原文
  • 從魚行密布到漁人碼頭 上海魚市場的前世今生
    上海 魚與漁  上海地區的水產貿易,早期的記載見於唐代。據《吳郡志》記載:唐代以鬥數魚,買賣者多論鬥。皮日休《釣侶》詩云:「趁眠無事避風濤,一鬥霜鱗換濁醪」。同治年間(約1864年),在今十六鋪地區,出現了兩三家魚行。到1935年,十六鋪已是行棧林立,有冰鮮魚行23家,河鮮魚行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