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作為歷史名城,擁有很多的故事。
一說到四川,相信我們每個人四川人總是會有那麼幾句想要說的事情。
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那就是「巴適!」
不過相比於其他的方面,步入現代社會之後,四川的高等教育水平怎麼樣呢?讓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
第一:本科錄取率
通過這份名單來看,我們可以看到四川省的一本率是14.79%。這個數據遠遠低於最高的北京一本率45.68%,以及上海,浙江,江蘇等地的一本率。不過四川參加考試的人數卻是在全國前三。如此高的人數,如此低的一本率,只能說四川考生的名校競爭率很高。所謂一分幹掉上萬人,在四川是真的存在的。
而且四川省一本劃定分數線在全國三卷之中文科處於中等偏下水平,而理科則是處於上遊的水平。表明四川考生理科水平比較高,同時也是在另外一個層面上表明了四川省考生的理科競爭較大。心中默默為四川理科考生默哀三秒鐘。
第二:高校數量
通過這份表格,我們可以到四川省的高校數量還是極多的。在全國已經可以達到了全國第六的好名次,並且高校數量已經破百了。這樣的情況,甚至超過了不少沿海或者中部發達省份。高等院校數量的眾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省份高等教育實力。
不過雖然四川省高等院校數量眾多,但是大多是大而不強。以往211院校僅有五所,985院校才只有2所。現在進入雙一流評選之後,四川省入選雙一流高校的數量多了一些。不過這多出來的高校,更多只是一些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真正的雙一流大學數量並不多僅有兩所。
而就算是這兩所在四川人看來很是不錯的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在全國排名也不是太過靠前,只是僅僅算的上中上或勉強的上遊水平。這樣金字塔式的教育布局雖然很穩定,但是對於教育實力的突破發展卻並不算好事情。
與之相對的便是北京高校數量雖然不多,但是他省份的頂級高校數量眾多。許多高校相互競爭發展,對於學校水平的提高也是極好。
所以我覺得四川省教育在已經有了一定教育基數的前提下,下一步應該培育更多的頂級力量,才能對整個四川省的高校教育圈子形成良性促進。在當今世界發展趨勢下,百舸爭流,總是好過一枝獨秀。
第三:三大獎獲得數量。
眾所周知,三大獎是我國科研實力最高的體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個地區,某個高校頂尖實力的水平。
通過上面這一張表格,我們可以看到四川省三大獎獲得數量呈現出一種曲線發展。經歷了頂峰之後,會出現較大程度的下降。並且峰值和低谷之間相差太大,發展並不太穩定。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很多高校並沒有形成一套培養體系。更多的還是各自為營的局面,通過某個人的實力,帶動整個團隊的發展。一旦這個科研主力人員今年沒有出成果,那麼這個學校,這個院所也沒有成果出現。
第四:院士數量
根據相關新聞報導,四川省在蓉高校院士人數已經達到了32人。根據四川發展規律,高等教育資源大部分都集中在成都。其他地區雖然也會有一些院士,但是數量不多,僅是個位數。在成都市的院士水平,其實在全國來說也不算少,可以排到中等行列。
這種頂級科研實力,院士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個事實。
那麼就是四川省經濟發展有些過於畸形,成都的實力太過強大。這種強大並沒有形成輻射網帶動周邊的發展,而是形成了一種讓人望塵莫及的感覺。越來越多的人,都想要在成都來發展。成都高校數量也是最多的,目前四川省頂級大學都在成都,或者在成都設立了分校。
好了,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對四川省的教育情況也有了一些了解。你還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