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冷就莫名想嗦羊肉粉!(雖然今天出太陽,但是沒有太陽的日子,全靠羊肉粉)
冒著油珠珠的羊肉粉,湯寬碗燙粉粗,當你動手親自灑下一層糊辣椒、花椒麵,豆瓣醬,泡酸菜,一場口齒與粉的大戰就即將拉開帷幕了。
這場戰爭最終是誰先俘獲你的味蕾呢?有一天我們就此展開了一場辯論:一碗有優秀的羊肉粉裡什麼最重要?是湯、是辣椒、是粉、是酸菜、還是薄荷?
我們抓了幾個超級愛嗦粉的人來battle:
在貴陽人@羊兒 眼裡「湯很重要,不能莫鹽莫味,粉也很重要,現在的米粉,要不就是一拌就斷了,要不就是稀碎。
肉也很重要,泡菜也很重要,不鹹也不酸,然後還有菜本身該有的水分,才能拌在粉裡面一起嗦。
最主要的還是豆瓣和胡辣椒,豆瓣我就不說了,胡辣椒這個東西,並不是成都每個粉麵館的標配,胡辣椒最主要的是糊而不焦,焦就泛苦了。而且不能露天放太久,很容易受潮就沒有香味了。
最重要的是,哈哈哈哈要吃生蒜。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總之說到粉兒她覺得每樣都重要。
在攀枝花人 @啦妹兒 眼裡「 我最看重湯和米線,湯肯定就是濃白香,不能寡是胡椒味。
米線要那種粗的,能吃到米的質感的米線。酸菜必須是頭天泡第二天吃,酸度和脆度才剛剛好。泡久了酸菜的店肯定生意不咋好。
作料裡面我覺得花椒最重要,感覺花椒的野跟羊肉的草原氣息很搭」
會理人 @灰灰 眼裡「肯定是看重辣椒麵啊,糊辣椒很香,不能寡辣,邊吃吃羊肉粉邊流汗邊喝可樂的感覺爽翻天哦。」
在成都人 @米真眼裡「湯! 酸菜、粉、薄荷這些你都可以買到(至少相似的吧),但是湯卻需要用心熬製。」
一碗極致的羊肉粉,每個人對它的要求都不同!那在成都到底有沒有湯好粉好糊辣椒香的羊肉粉?根據嗦粉愛好者推薦,我們又實打實的去吃了一圈。重點安利這三家!
冠名羊肉粉
冠名羊肉粉,開得太偏了,在肖家河附近的一條小巷裡,整條巷子就只有這一家店。
進門最震撼的是一大盆洗澡泡菜,蓮花白切成細絲,裡面是豔紅的小米辣,剛到午飯的點,盆裡的泡菜只剩下1/3了。
「你克哪點兒」「你們要內樣?」店裡的人的話一下就覺得應該是來對地方了。可惜一共6張桌子,2個包間全坐滿了,我們擠了擠拼座坐在了一對中年夫婦的對面。
兩小一大,再一碗肉一碗菜。一共105元,2分鐘就上桌了。
為了遵循內心的秩序感,準備嚴格按照牆上老闆貼的調味流程來。
剛放了一勺豆瓣,對面的大媽就發話了「豆瓣要多放點這樣就可以不用放鹽了。花椒嘛也必須要KUO,我們就是會理的,都這樣吃。」接下來當我每舉起勺子,大媽都會在嗦粉的間隙,時不時飛來一個眼神監督我。
當我放到蔥花時,大媽「蔥花嘛是要先放咯,下一碗要先放蔥花,芫荽,才好吃」。
放完兩碗羊肉粉的佐料,最後剩下赫赫開始自行調味,大媽「花椒少放點,這個花椒麵麻得很,他們家花椒每天都是新XUAN的。」嚇得赫赫抖了抖勺。
在大爺大媽雙雙的嚴格監督下,我們終於完成了三碗羊肉粉的佐料搭配。
當我們剛開始拌粉準備開嗦,大媽「那個碗碗羊肉,也要打調料,像你打粉的佐料一樣,我們那早上就這樣吃的。再舀兩瓢羊肉湯。」豆瓣、花椒麵、糊辣椒、蔥花........邊放大媽「哦,對的,哦,對的對的對的。」
終於可以開吃了,粉粗帶點韌勁,湯鮮油厚有點糊嘴巴,最優秀的是我們加的碗碗肉羊竟然是帶皮羊肉,肥瘦相間,柔軟皮彈。
花椒、糊辣椒的辛辣,最先讓鼻腔產生共鳴,接下來是醇厚的羊湯香。連不吃羊肉的嘉興人大毛毛都說:沒有羶味誒。
當我們還在呼哧呼哧嗦粉時,對面的夫婦,已經在嗦完喝湯了。見他們起身要走,鄰桌的一位大爺開始和我們對面的紅衣大媽對話。
———— XXX好幾個月沒看到了呢。
———— 死了。
———— 得啥子病哦?是說好久沒看到了
———— 都是去年子的事了。
說著大媽提著口袋往外走,包間裡的那桌客人也在結帳了問「老闆你們這個蘿蔔是不是也是會理的哦?」老闆在算帳沒來得及搭理。
我們吃得渾身冒汗,轉頭發現了,柜子上的銅鍋。原來這家還賣羊肉湯和銅火鍋,銅火鍋需要預定,480元一鍋夠七八個人吃,老闆說「要提前1天預定,主要是火腿就要泡很久。」
心裡默默說,等我!我下次我要來吃銅火鍋~
攀枝花任德瓊羊肉粉
任德瓊來華陽之前,華陽是沒有女神的,她來了華陽就有了。
在大榜的好吃群輸入任德瓊,近一個月被提到24次。愛她的人把她視為女神,每周都至少要吃2-3次,幾年前她剛開業那會兒,我的同事貴陽人羊兒每周要吃4次!
任德瓊一直都是24小時店,以前只有一間鋪子,現在還在隔壁開了一家「任德瓊牛肉麵」。最早只有兩個師傅,現在有七八個,下圖是周末過了飯點13:30左右的場景,裡三層外三層,全是人,雖然燙個粉也有幾十秒,但由於人多周末大約需要等40分鐘左右。
來晚了連泡菜都沒有了。
收銀臺前這面九宮格電視監控,就展現了它的家大業大。
這家粉,小份15元,肉多、湯多、粉多。現在每周來2-3次羊兒給予了它極高的評價「 湯很好,他家本身肉湯就很香,吃個清湯都不覺得寡淡的那種。
粉又很有筋道,有嚼頭,很多時候比水城羊肉粉的粉還軟硬適中。
肉也很多,咋說呢,15塊錢一碗的羊肉粉,我沒見過這麼多肉!
泡菜也不鹹也不酸,還有菜本身該有的水分,才能拌在粉裡面一起嗦。
她家可能因為翻臺很快,所以胡辣椒的味道也是香的那種,有機會可以聞一下(不要被嗆到哈)
最重要的是要吃生蒜。吃羊肉粉的時候嚼一口生蒜,然後再嗦粉,粉的鮮味又可以和生蒜的刺激融在一起,然後感覺就是,我這口還沒有吞完,我必須要再吃一口!就,很迷惑!
所以粉混著肉混著蒜一起吃,你會回來謝我。(然後就是晚上伴著一口臭嘴睡覺哈哈哈哈)」
提到任德瓊 @羊兒 真的可以寫一萬字讚美。
任德瓊真的有那麼好吃嗎?在嘉興人毛毛和西昌人康康眼裡覺得十分普通。
中肯的說,任德瓊不算讓人一口驚豔,但在華陽片區還是數一數二的。經常都會遇到很多在成都的昆明人、西昌人,周末專門到這家來嗦粉。
聽隔壁的修車師傅說,這家店最早是任德瓊大媽(就是招牌上的那位女神)開起來的,那時任德瓊的兒子還在修車店打工,店鋪開起來之後就變成了家族企業,七八個股東,這些股東是老闆也是員工,店越來越紅火。
因為每次嗦粉都懶得排隊,後來每次去我都打包。因為打包最多只要3分鐘。先在附近打包一把羊肉串,再去粉店讓老闆把粉和湯分開裝,回家湯煮開,粉丟下去燙個十幾秒就能吃了。
剩下的湯單獨撒點蔥花喝。簡直是神仙配套啊。
上次去打包還遇到一個細節,老闆發現放蔥花的袋子被壓在了泡菜和辣椒的最底下,緊挨著蓋子,馬上就批評了旁邊的阿姨:「你這樣放蔥花都遭燙熟了,回去咋個吃喃?」趕忙調整完遞給我。
林小二鹽邊羊肉粉
林小二鹽邊羊肉粉,在九裡提附近,一家人開的小店。最大的感受就是乾淨。
裝泡菜的小碟子,都是用框框裝好,用紗布蓋起。去很多羊肉粉店都會覺得放佐料盤子灰撲撲亂糟糟的,這家盤子不僅程亮乾淨,連每個裝佐料的罐罐看上去都像是認真擦過一遍一樣。
這家只有兩種尺寸的羊肉粉,中碗和大碗,中碗就是其它家的小碗。價格還要便宜3元,中碗單12元一碗。加了一份豌豆顛兒一共15元。
粉一上來,發現蔥不是蔥花而是蔥段,鋪了滿滿一層,小哥特別提示「 沒有放鹽,要自己放哈。」這次沒有放豆瓣只放了糊辣椒、花椒和鹽。少了豆瓣搶位,這碗羊肉粉的味道更樸實熾烈。
湯很鮮,跟前兩家飄滿油珠珠的比更清一些。但是粉,一入口,就感覺略遜於其它兩家,粉質過於滑了,少了米質的一點點粗糙的韌勁,嗦起來少了那麼點點意思。
泡菜是撕成小塊兒,不是白菜絲絲,在口感上要略減一點點分數。不過有鮮湯打底和新鮮的佐料,這碗粉至少可以打到80分以上。
以上就是我們實名安利的成都地界上讓人一想到就渾身發熱的三家羊肉粉。但他們都個共同的瑕疵,就是沒有薄荷,前兩家是沒有,最後一家據說是要問老闆要才行。
如果你和我們一樣在市中心就想嗦粉,不想跑太遠。那就要安利我們吃得最多的王府井後面的「師民蝦子羊肉粉」。隨便打開一個同事的外賣訂單,十幾單隨隨便。
天氣好的時候,我們會步行前往,每人都要加一塊滷豆腐,再點一份豌豆顛兒。師民的粉兒香料味重、雞精味精重,偶爾吃一次還是覺得很過癮。
因為成都的羊肉粉店不少,大家一說起就很激動,群裡的粉絲們也踴躍的分享了自己喜歡的幾家,現在就有請三位粉絲登場分享。
@袁蘑菇愛喝湯
這家叫攀枝花鹽邊羊肉米線的店是家屬發現的,店鋪很小,老闆也只有兩個,一個端米線一個煮米線。
米線是會理運過來的,因為西昌斷路那段時間,沒得米線,老闆生意都做不成,只能賣點羊肉湯。
羊肉羊雜都15塊錢一碗,很多肉很多肉,點雙紹就是雙倍的快樂!關鍵是一點都不羶,我平時基本不吃羊肉,總覺得有雞毛鴨毛味道,但是這家的羊肉我非常,甚至經常帶一份羊肉回家加餐。
說回米線,湯底只放了鹽,對我來說剛剛好,喜歡吃辣的家屬就會瘋狂加剁椒、豆瓣、糊辣椒、花椒麵等等,甚至還有蒜,自己隨剝隨吃,家屬說吃肉不吃蒜,香味少一半,我還沒敢嘗試過。
店裡的薄荷也很新鮮,都是自助添加,每次吃我都能把湯喝得乾乾淨淨,吃完渾身都很暖和,總之是一碗冬天會經常來打卡的米線了!
@小恩
題目就叫一碗湯治癒了加班的我。
做為一碗米線。上米線速度還是有點慢的。但我理解為它是在骨湯裡面煮了一會讓它更入味所以慢一點的。我表示一萬個理解和支持。
我用19分鐘吃完了一碗。可見有多好吃!首先。湯底濃鬱渾厚。可以腦補一下交響曲那個開場前奏。
紅棗基本是熬化在湯裡了。當歸味濃鬱。濃鬱到我開車回家的路上血氣上湧脫了外套只穿了個T恤還開了車窗。
米線就是正常的米線。但很ba味道。
特別誇一下酸菜!酸菜腦子裡迴響的就是資格的老壇酸菜!一點沒有怪味。特別特別的清爽。十幾年前那種酸菜味的。所以我夾起了為數不多還算大塊來了個特寫鏡頭。特別驚豔!缺點是有點han。嗯。真的han。但是真的不妨礙我喝了大半碗湯。
基於有點han。我看見了別人的套餐搭配。
計程車師傅是加了一份豆芽。媽媽婆婆帶娃娃加了一份牛肉鍋盔。小情侶在隔壁水果店買了新鮮的椰子。也有男青年加韭菜的。總之。90分。值得路過附近剎一jio去試試。
@林
我是攀枝花人,這家叫老鹽邊羊肉米線是我在雙流吃到的最地道的一家。
這家的羊肉粉,燉得雪白的羊肉湯,放入煮好的粗米線,再放上切片羊肉和羊肚條,撒把翠綠的香菜,再加點炒過的糊辣椒。
一筷子夾起嗦進嘴裡,粗米線軟糯有嚼頭,混著新鮮香菜特有的爽脆香氣,糊辣椒的焦香,一口就能讓你從寒冷的冬日回過神來。
羊肉和羊雜早就被喧賓奪主,被羊肉、香菜和糊辣椒包裹住的粗米線才是靈魂。
真是忍住想誇誇,我們粉絲簡直又會吃又會寫。最後附送上地址,你最愛哪家羊肉粉,也可以留言安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