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一首詩寫冬暮,全文無一冬字,卻暗喻人生的嚴寒

2020-12-13 品詩賞詞

寒冷的冬季,滴水成冰,萬物蕭條。鴻雁早已南飛,北方人也開始貓冬,室外是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屋內是歡聲笑語、酒濃茶香。冬天是蕭瑟的,大地上覆蓋著白霜,乾燥而堅硬;冬天也是多情的,到處都飄灑著雪花,分外妖嬈。

冬天不僅讓我們學會內斂收藏,懂得韜光養晦,還給人們帶來無盡的詩意。很多詩人們都讚美冬天,白居易喜歡早冬,「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王維描繪冬雪,「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可是晚唐大詩人李商隱有一次卻在冬暮時觸景生情,感嘆不已。

幽居冬暮 唐代:李商隱

羽翼摧殘日,郊園寂寞時。

曉雞驚樹雪,寒鶩守冰池。

急景忽雲暮,頹年浸已衰。

如何匡國分,不與夙心期。

注釋:

1、曉雞:報曉的雞。鶩:鴨子。

2、急景:同短日,急馳的日光,亦指急促的時光。忽:一作倏(shū),迅速。雲字無義。頹年:猶言衰老之年。浸,同寖:漸漸。

3、匡國:匡正國家。分:職分。夙心:平素的心願。

首聯說,這是鳥翅膀被摧殘的日子,也是郊外園林寂寞的時節。詩人借這兩句詩概括自己一生受挫、晚年困頓的情況,點出幽居的題意。李商隱入仕後到處受人猜忌排擠,雖然有曠世之才,卻只能沉淪下僚。

妻子早已先他而去,為了紀念這位自己深愛的賢內助,李商隱還特地寫過一首詩,「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仕途受挫,佳人不在,此時此刻他感到身心交瘁,如羽摧翼鎩之鳥,無力奮飛;只能退守鄭州的「郊園」,忍受眼前這寂寞無聊、鬱鬱寡歡的暮景。

頷聯以曉雞和寒鶩自喻,晨雞因樹雪之光而誤以為天明,喻不忘進取之心,寒池之鴨則表現詩人不改操守。同時,雞棲雪樹,鴨守冰池,也寫出了詩人處境的艱難。晨雞報天曉,意味著進取;寒鶩守冰池,隱喻著退守。詩人不忘進取報效,卻終遭困頓寒苦,這兩句詩極其形象地描繪出作者不諳世務、進退兩難的處境,既哀怨彷徨,又酸楚惆悵。

頸聯「急景忽雲暮,頹年浸已衰」,「暮」字一語雙關,冬季日短,暮色很快降臨;隨著時光的流逝,自己也進入了衰頹的晚年。古人壽命短,四十多歲就到了人世的晚年,「羽翼摧殘」,不可能再有作為了。

尾聯發出內心的呼喊,詩人早年懷有匡國濟時的抱負,如今卻進退兩難,前途未僕。一個性格柔弱又經歷了太多打擊的詩人,這種呼喊即使無比憤慨,卻還是顯得如此地悽涼感傷。從羽翼摧殘到急景、頹年,尤其是曉雞寒鶩的借喻形象,這首詩為我們活靈活現地描寫了李商隱在人生暮年時的困頓和無助。

從寫作技巧上來看,前三聯都對仗工整,這在李商隱的詩歌中也是很少出現,可見詩人對這首詩是下了一些功夫。這首詩沒有刻意錘鍊和精心藻飾,也沒有使人猛省沉思的警句,甚至無句可摘。但它卻能恰如其分、又真實具體地表達了詩人的心情與感受,讀之令人動容。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是李商隱的人生寫照;「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是李商隱最深沉的感嘆。李商隱就是這樣一位詩詞大家,即使在自己人生的最低谷,而且飽受摧殘,他的詩歌也不是一味地哭泣和責罵,總是讓我們在欣賞絕妙詩境的同時,又陷入深深的思考。

相關焦點

  • 溫庭筠的詠「淚」詞,全文無一淚字,卻堪比李商隱的名作
    下面介紹溫庭筠的詠「淚」詞,全文無一淚字,卻堪比李商隱的名作。菩薩蠻唐代:溫庭筠玉纖彈處真珠落,流多暗溼鉛華薄。春露浥朝華,秋波浸晚霞。風流心上物,本為風流出。看取薄情人,羅衣無此痕。溫庭筠,字飛卿,出身於沒落貴族家庭,他文思敏捷,素有「溫八叉」之稱。可是又因為恃才不羈,便屢試不第,於是也就終身潦倒。但溫庭筠精通音律,詩詞兼工,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花間派」著名詞人。溫庭筠寫過很多《菩薩蠻》,恰好唐宣宗當時又特別愛唱《菩薩蠻》詞。
  • 陸遊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全文無一「梅」字,卻句句有梅!
    對於南宋愛國詞人陸遊創作的這首詠梅詞,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甚至還能背誦全文。畢竟陸遊的《卜算子·詠梅》是古典詩詞中的詠梅名篇。不過隨著年齡和人生閱歷的增加,相信大家再讀這首詞的時候,或許有著不一樣的體會。從寫作手法來看,陸遊以物喻人,託物言志,全文無一「梅」字,卻句句有梅,盡顯高超的表達技藝。
  • 西部地區最適合宜居城市,綠化程度堪比日本,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隨著現在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好,旅遊逐漸進入大家的生活中,一到休息的時候,總是能看到很多人去外面玩,其中有去國內的,也有去國外的,其中深受大家喜愛的是日本,畢竟當地人的素質都很高,衛生很出色,走在街上也看不到什麼垃圾,其實在國內也能找到這樣的城市,被稱為最適合居住的地方,你知道是哪裡嗎
  • 李商隱的兩首詠雨詩,全詩無一雨字,卻把「雨」展現得淋漓盡致
    李商隱雖然不及李杜,但其詩文對後世的影響也是舉足輕重的,他留下來的古詩與眾不同,總給人獨特的美感,例如,李商隱曾寫下兩首詠雨的詩詞,但全詩無一雨字,卻把「雨」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倍感震驚!各位,你們知道這兩首詠雨的詩名分別是什麼嗎?
  • 李商隱的兩首詠柳詩全文無柳,卻句句寫柳,且言外有意
    柳樹在古代詩詞裡是常見的意象,因為柳字與留字音同字異,所以古人就用柳借代,抒發自己依依惜別之情。如李白著名的告別詩《春夜洛城聞笛》裡就寫道,「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這裡的柳就是表達一種離別時難捨難分的心情。
  • 南北朝的一首詠馬詩,全文無一馬字,卻表現出老馬的奉獻精神
    而三國時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裡,更是寄寓深遠,即使人生暮年,也並不悲觀,仍在不斷進取,並激勵自己繼續建樹功業。而很多老人也如老馬一樣,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值得人們讚美。下面介紹南北朝的一首詠馬詩,全文無一馬字,卻表現出老馬的奉獻精神。
  • 它是遼寧省的副省級城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
    大連市海昌欣城小區前的地球模樣,大連是一座不想讓人走的城市,大連環境絕佳,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被譽為「東北之窗」、「北方明珠」、「浪漫之都」,是中國東北對外開放的窗口和最大的港口城市,先後獲得國際花園城市、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等榮譽,大連也是遼寧省的副省級城市。
  • 一首28字寫月亮的唐詩,全文無「月」字卻字字寫「月」
    我們之前品讀過李商隱和杜牧的兩首古詩,他們在古詩當中都在寫雨,但是全文當中並沒有出現一個雨字,堪稱是詩人別具匠心。古典詩詞當中有不少這樣的例子。詩人們描寫一種景物或者一種自然現象,除了題目當中有所交代之外,全文都是儘可能的避開這些字眼,而是採用對其特點的描繪反襯其自身的規律。讀起來是很有趣味的,甚至很多時候可以當做一個成語來猜,謎底就是這古詩的題目。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李嶠的《風》。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首唐詩,就是一首寫月亮的古詩。
  • 李商隱最高明的一首詩,句句以數字開頭,最後5個字驚豔了時光
    大唐是自信的,李白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充滿了對人生的無限期望;大唐是智慧的,白居易那句「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說明了識人的正確法則;大唐是有情誼的,王維那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道盡了多少友誼的真摯和深沉;同時大唐也是豪邁的,那句「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又是何等的豪氣縱橫。
  • 南宋吳文英,詞中李商隱,一首精緻的相思詞,雅秀綿密,不落俗套
    若要轉載,請聯繫我授權哦~~~《四庫全書提要》裡說:"詞家之有吳文英,猶詩家之有李商隱。"望江南·三月暮宋代:吳文英三月暮,花落更情濃。人去鞦韆閒掛月,馬停楊柳倦嘶風。堤畔畫船空。懨懨醉,長日小簾櫳。宿燕夜歸銀燭外,啼鶯聲在綠陰中。無處覓殘紅。
  • 古詩詞中很經典的一首詠雨詩,全文無一個雨字,卻句句有雨
    它出自於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之手,是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寫於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當時李商隱參加進士科考初試失敗,正在天平軍節度使令狐楚幕府擔任巡官,在遇到一場雨後,便有感而發寫下了此詩。《微雨》這首詩身為一首詠物詩,經過李商隱的摹寫入微,它不僅體物工切,還傳達出了微雨這一物象的內在神韻。
  • 說起納蘭性德乳名「冬郎」背後的故事,李商隱根本停不下來
    康熙十四年(1675年),在他二十歲時,康熙在太和殿立皇二子胤礽為太子,因皇太子乳名「保成」,納蘭性德和皇太子名字裡都有一個「成」字,為了避皇太子得名諱,於是改名為「納蘭性德」,這就是最為世人熟知的名字。納蘭性德字容若,所以又名納蘭容若,所以納蘭性德和納蘭容若是一個人。
  • 李商隱最含蓄的一首愛情詩,全詩28字翻譯過來就是:我想你了
    我想,學習詩詞,更是學習一種詩人的人生。正如我們都不可能是李太白,但是不妨在生命裡的每個時刻,做個李太白。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李商隱,他和杜牧一起並稱為「小李杜」,一生詩作頗豐,但是我們今天,只說他一首詩《端居》。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
  • 李商隱的這首詩只有8句,卻連用了6個典故,令人拍案叫絕!
    縱觀我國古典詩詞史,典故運用最多,也最高妙的便數李商隱。本文就讓我們通過李商隱的一首詩《淚》,來見識一下古典詩詞中對於典故的妙用。《淚》是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寫於大中二年(848年)冬,為李德裕遭貶所寫。雖然這首詩只有8句,李商隱卻在詩中連用了6個典故,且個個巧妙之極,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絕。
  • 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意境邈遠,最後7字突顯出悲劇之美
    李商隱是晚唐傑出詩人,他從《詩經》和《楚辭》中汲取營養,很多抒情詩包含了對客觀現實的深刻剖析和批判精神。同時義山的詩歌也極富想像,意境超拔瑰麗,還經常運用神話傳說和歷史典故,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精神。李商隱也寫過很多無題詩,其中既表達了對美好愛情的謳歌和追求,也暗喻自己的身世之感。讀者不僅非常熟悉這些無題詩中的警句和名言,也從中得到了極大的啟發。下面介紹李商隱的一首七律,曾感動過無數人,最後7字更令人心碎。
  • 人生走向暮年,李商隱寫下一詩,短短二十字蘊含無限的人生滄桑
    面對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心態,都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在對待歲月流逝、人生遲暮這個問題上,晚唐詩人李商隱以自己獨特的生命感受,寫下了一首《樂遊原》,短短二十個字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思考,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
  • 李白的詩:子夜四時歌:冬歌
    《子夜四時歌:冬歌》這首詩體現了詩人的深切感情,我們一起來看看《子夜四時歌:冬歌》的原文及作者簡介。  《子夜四時歌:冬歌》原文  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徵袍。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  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 李商隱最有趣的一首詩,句句都以數字開頭,最後五個字從未被超越
    論唐代詩壇誰的詩寫得最好,這個當真是青菜蘿蔔各有所愛了,但論哪位詩人的詩最讓人無奈,那應該是李商隱了。為什麼說他的詩讓人無奈,主要是難懂,卻又美不勝收。因為難懂,不少人想放棄去理解他的詩;因為太美,又每每忍不住拿起再讀上一讀。大概只有李商隱能做到這一點吧。
  • 30句帶「冬」字的冷門詩句,意境優美值得收藏!
    寒冬臘月煮酒品詩可謂是人生一大樂事,而飛花令作為一種喝酒時用以助興的酒令,正好派上用場,今天給大家整理了30句帶「冬」字的冷門詩句,來欣賞一下吧!1、冬夜夜寒冰合井,畫堂明月侵幃。——宋·蘇軾《臨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2、蕭條冬事堂堂去,拍塞韶光點點開。——宋·程徹《春信》3、高梧策策傳寒意,疊鼓冬冬迫睡期。
  • 一生困頓不得志,李商隱的悲劇人生
    他的父親曾經在江南當幕僚,李商隱十歲那年,父親病逝,他和母親護送靈柩返回家鄉。李商隱在家鄉守喪期間,跟隨叔父學習詩文,進步很大。守喪期滿後,李商隱離開家鄉,想要去洛陽碰碰運氣。當時的洛陽是僅次於長安的大都市,在這裡李商隱沒有生活來源,日子過得十分清苦。唐代的普通文人想要名揚天下受到賞識有三條路可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