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詞話》中的賦數量龐大,類型豐富,佳制頗多。其中既有對前人舊作的轉引,又不乏擬古自創的新調。隨歷朝演變,不同版本對文中賦亦有增刪修善,使其自成一派,呈現出鮮明的整體特徵。
依小說敘事和塑造人物的需要,《金瓶梅詞話》100 回本中共穿插了近百篇賦,數量之多不容小覷。這些賦作類型特徵明顯,篇幅從幾十字到數百字不等,藉助細節刻畫完善了小說主體對明代社會世情的展示,使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明代市井百態更加立體真實。
《金瓶梅詞話》中的賦文共有 91 篇,散布於全書 60 個章回中。其中有 37 個回目各包含 1 篇賦作,16 個回目各包含 2 篇賦作,6 個回目每回中各有 3 篇賦作,1 個回目包含賦作 4 篇。具體分布如表 1-1 所示:
小說中賦作的內容涉及建築、人物、景色、場面、文卷、物品、言志抒情、渲染氣
人物類共有 27 篇,下分容貌、品行、心理和狀態四種。其中容貌描寫過半,共 15篇,分別涉及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孟玉樓、宋慧蓮、韓愛姐、王六兒、藝妓、碧霞宮娘娘、潘道士、黃巾力士、黃真人、長老、溫必古、吳神仙等 15 個形象。人物身份從世外仙殊到宦途舉子,從閨中命婦到風塵歌姬,關涉社會各個階層。心理描寫 3 篇, 分別揭露了超度僧人的色慾本性,刻畫出李瓶兒的病中愁容,描繪了吳月娘的驚恐之態。品行描寫有 8 篇,集中強化了王婆子、蔡老娘、楊府尹、趙太醫、李貴、趙才、陳文昭和行腳僧等八位人物的性格特徵。另有 1 篇彰顯太尉權貴的賦文,通過太尉形象的塑造,揭示出明末權富攀結,驕奢弄威的腐敗吏治。場面類共有 23 篇,內容集中在對赤裸的性愛場面、奢華的筵席場面和喧鬧的節慶
場面的摹寫上。交歡類賦文比重最大,共 9 篇。人物涉及西門慶、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王六兒、林太太、金寶、琴童,陳經濟一干人等。夫妻交媾,主僕私穢、背妻偷情、姬妾同交的穢垢行為令人瞠目。文中賦雖然對性愛的描寫突破儒家倫理的束縛而變的大膽開放,但其所展現的畫面大都是赤裸淫蕩的性交行為,而少有人物之間繾綣纏綿的情感交流。在作者筆下,至美至情的自然之合被描繪得如此穢亂不堪,作者微妙的創作心理值得深思。正是由於封建禮教的精神束縛與天然人慾間的衝突,明清相對開放的世風對儒家倫理規範的挑戰,小說創作商業化和市井化的現實需求,以及小說家為適應甚至迎合這種需求而主動作出的調整,創作者在構思時對人慾描寫尺度、個人道德立場、自我心理調適的困惑等一系列的因素,決定了作者對性愛描寫的張揚手法和批判態度,這也是創作者複雜心態和這一時期社會風氣最真實的反映。場面描寫中另有 4 篇家宴描寫,其中第 10 回、30 回和 43 回的內容互有重複,通過排比羅列極言筵席的貴重鋪張。第 12 回眾人宴請西門慶及桂姐一節一改描摹席面的舊路,轉而關注席間人物的言行,將一班酒友的市井潑皮氣表現得淋漓盡致。節慶場面也是賦文表現的重點。作者用 4 篇作品生動的展現了明代市民慶度端午和元宵的場景。其餘 6 篇賦分別展示了謀害親夫、齋壇祭奠、出殯、朝儀、公堂和軍馬屯集等場面,涉及社會生活諸多層面。其中以第 65回的李瓶兒出殯賦最精彩。從「東方曉日初升」街市肅靜,到天光大白觀者潮湧,賦文依時間順序對民間殯葬的程序和風習進行了全方位的展示。
景色類共有 14 篇,其中關於雨、雪、風等天氣狀況的描寫有 6 篇。專寫傍晚景色的有 4 篇,花園景致賦 3 篇,另有關於清風山的景色描寫 1 篇。
文卷類共有 10 篇,包括 2 篇經文、1 篇贊、1 篇辭賦、1 篇疏簿和 5 篇祭文(3 篇李瓶兒祭文和 2 篇西門慶祭文)。水秀才的頭巾賦是文卷類裡較有特色的一篇。它不僅是整部小說中唯一一篇以賦命名的賦文(第 56 回賦前有應伯爵的解釋「他做的辭也有在我處,只是不曾帶得來哥看。……就念與哥聽著」),而且具有不可忽視的藝術特色和文史價值。
建築類共有 7 篇,包括 4 篇寺廟賦,2 篇府第賦和 1 篇酒樓賦。藉助對玉皇、岱嶽、晏公和永福禪林四座廟宇的描寫,作者真實再現了明代宗教建築的整體布局。如對鄭愛香閨房的精摹細繪,在香軟甜膩的脂粉氣和私密氛圍中,使讀者得以一窺封建社會女眷輕易不外示人的內飾居設。
《金瓶梅詞話》中還有言志和抒情賦各 1 篇:前者旨在抒發麵劉邦對姬妾爭寵的無奈和對戚氏的寬解之情(第 1 回鴻鵠高飛賦),後者重在渲表戎馬徵戰、揮斥方遒的沙場豪情(第 100 回戎馬徵戰賦)。第 9 回的武松夜遇武大亡魂顯靈是小說中唯一一篇氣氛渲染類賦文。另有議論類文中賦 3 篇,都是感喟人生、勸善戒色的警言。狀物類賦亦有 3 篇,分別描繪了濃夏葡萄架(第 27 回)、元宵節煙火(第 42 回)和女兒釵飾(第90 回)。此外,第 39 回中還有 1 篇十月成胎賦,單列一類。全書賦文統計詳見附錄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