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題目或許大家都提不起興致,與GT賽事或者TCR賽事相比吉利杯可以看做是最為親民的賽車活動,其實歷年的吉利杯比賽都驚險刺激,今年的賽事同樣不例外,除了更多的分站以及更加激烈的競爭之外,全新帝豪GL賽車的加入也讓人眼前一亮;而且作為參與者,整個體驗環節完全是分站賽車手的全部體驗過程,所以對於整個活動來講強度還是非常大的,兩天的場地B級賽照培訓考核,外加排位+正賽的安排,對於體能技術都有著不小的考驗,究竟收穫了什麼,下面我來仔細分享一番。
賽前培訓
場地B級賽照考核
入門資格,首先我們要面對的是為期兩天的場地B級賽照考核,其實這也是必須的敲門磚,對於賽車運動車手都要擁有對應該級別的駕照才可以,而且對於賽車理論的理解更是重中之重,在正式摸到車之前,主教官給我們講了賽車所有相應的規則以及技術。
賽車的多種樣式,包括場地賽/方程式/GT/拉力等等我們熟知的賽事,它們背後隱藏的也是完全不同的駕駛方式,以及完全不同的規則,對於賽車君子協定完全是出於個人駕駛素質來體現的,在這裡教官給我們主要強調了一下,為的是在熟知規則的情況下也要做到合理。
想要當職業車手還熟知整個賽事的過程,行政檢查/賽手會/車檢等主要步驟都不能忽視,否則完全可能被賽事取消比賽資格,後面我們的排位賽之前,珠海賽事官方也召開了當天比賽所有組別車手的車手會,當然主要議題依然是合理/規範駕駛一類的問題,為的是讓車手熟知規則以及安全駕駛。
既然是考試,教官也是最為基礎的為我們講解了珠海賽車場的基本構造與信息,賽場全長4.318公裡,Pit區限速60Km/h,維修區禁止吸菸....這些常識都必須要熟知,否則就會影響比賽資格問題,賽車旗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賽場上出現突發情況時,不注意旗語都可能會被處罰的,所以一定要牢記。
上車練習
剎車/加速/過彎/跟趾
在理論知識講解過後,我們也到了實操階段,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了解車輛,對於這臺全新的帝豪GL能夠有怎麼樣的表現確實很期待,除了考核使用之外,後面的排位以及正賽都將與其進行更加親密的接觸,如何儘快了解車輛的秉性將成為關鍵;
首先我們來看看外形變化,其實整體變化並不大,車身寬體是為了輪距加寬之後看上去更加美觀一些,加寬輪距會讓車輛在彎中的表現更加穩定,一方面也是避免大傾角與更大J值輪轂更寬輪胎加入後蹭車身的可能性。
底盤改裝
行走部分,更換了更大尺寸的輪轂,輪胎也進行了加寬,輕量化與抓地能力將成為主宰比賽的關鍵,事實證明這套路航的輪胎確實表現不俗,幾乎一圈之內就能達到最佳工作溫度,胎面經過高溫溶解的也足夠誇張。
剎車系統看似普通,但完全可以勝任20分鐘的高強度對抗,剎車盤帶有劃線並且更換了高溫剎車皮,這套配置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制動力與穩定性,手工製作的剎車散熱導風管路更是起到了關鍵作用,可以說是跑賽事必備的改裝。避震選擇的是國產絞牙避震,除了降低車身之外對於車身的支撐力以及調節方式都有所提升,防傾杆由於無法將車抬起所以並不知道是否進行了升級。
引擎採用原廠1.4T配備,只是更換了進排氣,官方數據133Ps(98kW)215Nm (2000-4000rpm),變速箱也是原廠6速手動變速箱,匹配倒是非常順滑,對於高強度使用下究竟表現如何令人期待。
內部改裝
內飾部分,除了中控臺與儀錶盤期待位置完全看不出原廠的樣子,當然一般中控臺也會採用擋板的處理方式,這樣的設計也是最大程度上保留和諧樣貌。首先籠狀的防滾架焊接非常專業,這也是汽聯強制要求的安全項目,防鏽噴塗與焊接工藝都能看出專業程度,當然這與常規可拆卸的防滾對於車身強度與穩定性的幫助不能同日而語。
安全防護措施
首先籠狀的防滾架焊接非常專業,這也是汽聯強制要求的安全項目,防鏽噴塗與焊接工藝都能看出專業程度,當然這與常規可拆卸的防滾對於車身強度與穩定性的幫助不能同日而語;
其他的安全輔助,還要配備滅火器/斷電開關/防護網等必備措施,對於安全的要求是所有賽事裡面最為重要的部分;sparco桶式座椅較為寬大,身材較為寬大的人坐進去也不會覺得擠,配合sabelt四點式安全帶成為對於賽車手最為直接的保護措施,座椅坐姿較低只能調節前後,倒是材質柔軟度很好不會令人覺得不舒服。
以上幾點是賽事對於車輛改裝的硬性要求,在安全設計合理且有效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比賽。
場地練車
熟悉車輛
理論過後下午我們進行了簡單的車輛熟悉,進行彎道/剎車/跟趾的練習,對於沒有賽車基礎的人來說可能上手比較慢,並且人數眾多並沒太多的練習機會,所以日常賽道日的經驗積累非常重要,想要臨時抱佛腳幾乎是不可能的。車輛初體驗過後,首先你要最快速的熟悉車輛的秉性,從外面看車輛低速的跳動特別明顯,更換絞牙避震後阻尼過硬,並且車輛重量較輕所有低速彈跳比較明顯,對於在賽道上的表現目前還不得而知。
倒是引擎與變速箱的表現令人眼前一亮,首先,引擎的轉速攀升非常迅速,低轉速扭矩在這裡不是我們考慮的,因為高轉速區間才是賽道上應該關注的,除了的引擎迴轉響應意味著它能夠給車手更多釋放的空間。
6速手動變速箱齒比較為綿密,在後面的測試環節仔細觀察了一下,2擋6000rpm斷油時速在80Km/h,在牢記擋位齒比表現之後最重要的是了解賽道彎角內應該如何使用擋位,更高的擋位可以讓車輛擁有更高的彎中速度,但是極限總是隨時陪伴,所以穩定發揮依然是首要問題。
第一天課程講解與簡單練習結束後,回去總結經驗,第二天我們將會繼續練習基礎課程,然後進行B級賽車的考核,進行20分鐘的賽道練習,最後核發證書。
賽道練習
基礎練習在這裡我不在贅述,我來仔細講一講初次駕駛帝豪GL在賽道上的感覺,因為這不僅是考核練習,也是後兩天排位/正賽之前的絕佳練車機會,對於如何了解賽道/車輛/剎車點....等諸多問題,有很多功課要去做。
基礎練習在這裡我不在贅述,我來仔細講一講初次駕駛帝豪GL在賽道上的感覺,因為這不僅是考核練習,也是後兩天排位/正賽之前的絕佳練車機會,對於如何了解賽道/車輛/剎車點....等諸多問題,有很多功課要去做;下午的練習正式開始,在這之前我們已經抽取了賽車號碼,之後排位/正賽/練習我們都要駕駛同一臺賽車,因為雖然都是同樣的車型,但是細微的區別依然存在,所以如何熟悉自己的車輛也是非常關鍵的問題。
珠海賽車場整體比較偏向高速,所以絕對速度帝豪GL並不會很高,車輛一旦失速再起那麼就會浪費大量時間,所以如何嫻熟穩定的控車避免失誤將會是個難題;
20十分鐘的練習最多可以行駛8圈左右,所有人都在抓緊時間練習,由於輪胎極限較高而且配合非常穩定的剎車系統,彎前基本都可以放到80米牌進行全力制動,在發車區的大直道尾速也只有160Km/h左右,大傾角也對彎中車輛的穩定性有著很大幫助,所以針對車輛就可以把入彎速度逐步的提高去試探,在保證路線正確的同時尋找到合理的入彎速度,
擋位的控制說來簡單,因為大直線尾速160Km/h也只能用到4擋而已,但是車輛反饋給車手的動作,完全考驗車手車感的感知力,這裡也要注意,一旦試著提高極限意味著面臨失控的可能性越大,所以無論車輛出現推頭還是轉向過度的動作,都有第一時間進行補救,這裡不僅考驗的是反應更考驗整體控車能力。首節練習當中就有不少被套圈的選手,衝出賽道的也有不少,大部分問題還是出在剎車這一方面,會剎車才能開得快並不是踩油門就快,剎車點一定要穩準狠,每一圈每個彎角的控制如何做到穩定如一這是高階課程,一味的逼近剎車點的極限只會打亂你入彎的節奏,而且在這裡你還要考慮熱衰減與輪胎循跡能力。
在熟知路線與剎車點之後,我也試著更加激進的跑法,一是測試大概的圈速而且測試車輛散熱穩定性表現如何,首先在輪胎完全溶解進入抓地狀態之後,你會發現即使入彎速度過高也不會出現我們日常賽道日那樣的響胎聲,一旦在賽場你聽到了響胎聲也就意味離失控不遠了。
而且對於前驅車的開發首先你必須遵循慢進快出的原則,由於車輛都被統一設定好,我的車輛底盤表現的非常中性,合理的入彎速度完全不會出現推頭情況,大傾角在這裡是關鍵,車尾倒也是波瀾不驚,根本不會出現轉向過度或者滑動的跡象,這樣倒是也好穩定性頗佳讓人感覺很安穩。
簡單的練習過後,對於賽道與車輛都有了全面了解,車輛的引擎與剎車表現的很穩定,底盤設定也是平衡有佳,一天的總結過後,我們即將迎來排位賽,晚上休息可以稍加研究一下賽道,準備第二天的排位。
周六-排位賽
上午:兩節練習 每節20分鐘 下午:排位正賽
排位賽被安排在周六下午,上午還給所有車手安排了兩節的練習時間,每節20分鐘的強度令人對輪胎的消耗有些擔心,但是車輛都安裝了賽道計時器,這裡要說一下,賽道分為S1/S2/S3三個分段計時點,可以通過成績直接看出自己與其他選手的快慢對比;
這樣的天氣,一天跑三節比賽確實強度很大,幾乎完全是渾身溼透的狀態,但是緊張的氣氛並不能讓人放鬆警惕,兩節練習過後對於賽道的基礎跑法也有了大概了解,對於下午的正賽確實很是期待。
事實證明有一方面完全不是充分準備就可以擁有的,就是心態,下午排位賽有些急躁並未跑出超越練習賽的成績,最終排名第四,這樣的位置並不樂觀,因為在同樣動力圈速相差無幾的情況下,要想在正賽超越幾乎是個很難的問題。
這裡提到的心態問題,可以說完全左右了整個排位賽,由於無法獲悉自己的圈速成績,所以在20分鐘以內你要儘量的做出圈速,取一圈最好成績,但是心態也就在這種情況下發生了變化,愈發急躁的情緒導致控制動作完全變形,意味著車輛無法順暢的發揮最佳狀態,反而會越來越慢,賽後研究成績單時就發現了這問題,由於操作越發急躁也會導致車輛穩定升高從而性能下降的可能性,所以在這裡完全是自己給自己好好的上了一課,對於第二天的正賽穩定就好。
周日正賽
上午:一節練習 測試車輛 下午3:00正賽開始
正賽的過程也是一波三折,14輛車整裝待發,停在起跑線的感覺也是初體驗所以難免緊張,而且五盞紅燈依次亮起熄滅的瞬間足夠令人激動,這裡考驗的是起跑技術,跟車的技師也提醒我一定要集中注意力,發車順利後面的比賽穩紮穩打就好,對於這樣的建議我也是牢記在心。
暖胎圈結束後沒有引導員的指引,車手要牢記自己車輛的位置,在自己的順位停好也要注意實線區域的問題,一旦車頭超越車頭就會被裁決搶跑,所以一定要注意,所有車輛挺穩,主裁判會出示5秒倒計時牌子,緊接著紅燈依次亮起,熄滅的一瞬間我正前方的賽車反應明顯慢了,一擋吸到其尾部升至二擋我向左併線緊隨第三位發車的選手,1/2號彎角前基本都很穩定,但是在出彎時被一輛賽車搶路擠到了草地上,所以位置一下跌倒了第五,但是過於急躁的情緒影響著車手們,過於急躁的入彎方式,註定會衝出賽道,在3/4位的賽車入彎速度過高推頭的瞬間,抓住機會再次回到了第三的位置,只不過與前兩位的差距一下拉大到至少一個直路的距離,後面的過程也是逐漸趨於穩定,最終以第三完賽。
整個過程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還是發車的整個過程,對於同樣級別的車型,起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出現失誤可能會直接影響你的位置,而且心態上的變化也是起到了主導作用,一旦有一臺速度相近的車型一直在後面緊跟著你,心態上的緊張都會造成動作畸形,所以如何保持穩定性將會成為關鍵。
總結
其實對於喜歡賽車的朋友而言快感自然不言而喻,對於初次體驗完整賽事的我可以說是受益匪淺,除了日常對於駕駛技術的積累之外,還有更多賽車內外所不能直觀感受的東西,心態就是重中之重,對於如何在高強度的賽事當中保持冷靜,且靈巧的計算時間,可能將成為制勝技巧。